北大汉简

北大汉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指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46枚西汉竹简,书体为隶书,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是亡佚已久,或是独具特色[1]

出土及年代

这批西汉竹书是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捐赠而从海外抢救回归的,其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主持整理的朱凤瀚教授表示,在对残留泥土、编绳、丝织品和漆器残片进行取样分析后,初步定为西汉初年,其来源可能是南方的汉代墓葬[2]

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基本涵盖《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门类。西汉竹书中未见汉武帝以后的年号,仅在一枚数术类竹简上发现有“孝景元年”纪年。由书体特征并结合对全部竹书内容的分析,学者推测这批竹书的抄写年代应主要在汉武帝后期,下限不晚于汉宣帝[3][2]

程少轩指出北大汉简虽非考古发掘品,不过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有一章,是久已散佚的《堪舆》,和北大汉简的《堪舆》核心内容大体一致,部分小章节的编排顺序也一样。汉简入藏北京大学时,帛书本《堪舆》尚未完成拼缀整理,印证了北大汉简的可靠性[4]

内容

这部大型资料集计画分为七卷,自2012年底开始陆续出版,卷次大致按照《汉书·艺文志》“六略”的顺序来编排[3][5]

  • 第一卷:《苍颉篇》;
  • 第二卷:《老子》;西汉竹书《老子》现存竹简221枚,5300馀字,其残缺部分仅60馀字,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简帛《老子》古本。全卷共分77章,保存了完整的篇章结构,与传世81章本《老子》不同[6]
  • 第三卷:《周驯》、《赵正书》、《儒家说丛》、《阴阳家言》;
  • 第四卷:《妄稽》、《反淫》;
  • 第五卷:数术类文献五种,即《节》、《雨书》、《揕舆》、《荆决》、《六博》;
  • 第六卷:日书类文献三种,即《日书》、《日忌》、《日约》;(尚未出版)
  • 第七卷:医方。(尚未出版)

参考来源

  1. ^ 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简本《苍颉篇》出版. 新华网. 2015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6). 
  2. ^ 2.0 2.1 北大汉简——填补历史空白的佚本.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5). 
  3. ^ 3.0 3.1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老子》卷)首發式暨學術座談會召開.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4. ^ 程少軒:馬王堆五行類佚籍的獨特價值.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5. ^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壹、叁、伍卷出版.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6. ^ 「北大簡」《老子》卷首發 系迄今保存最完整古本. 光明日报.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