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战役 (1920年)
华沙战役(波兰语:Cud nad Wisłą;俄语:Варшавская битва,罗马化:Varshavskaya bitva;乌克兰语:Варшавська битва,罗马化:Varshavsʹka bytva),有时称为维斯瓦河奇迹,是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这场战争开始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持续到1921年《里加条约》的签订。
华沙战役 | |||||||
---|---|---|---|---|---|---|---|
波苏战争的一部分 | |||||||
战后波兰人展示收缴的红军旗帜 | |||||||
| |||||||
参战方 | |||||||
波兰第二共和国 | 苏俄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约瑟夫·毕苏斯基 塔德乌什·罗兹瓦多夫斯基 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
列夫·托洛茨基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 谢苗·布琼尼 | ||||||
兵力 | |||||||
113,000-123,000人[1] | 104,000-140,000人[1] | ||||||
伤亡与损失 | |||||||
4,500人阵亡 22,000人受伤 10,000人失踪[1] |
10,000人阵亡 10,000人受伤 500人失踪 66,000人被俘 35,000人被扣留在东普鲁士[1][2] |
华沙战役的战斗从1920年8月13日到8月25日,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红军逼近波兰首都华沙及附近的莫德林要塞。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波军从南面反攻,逼使俄军混乱地向东撤退直至尼曼河以东。俄方约有1万人阵亡、500人失踪、1万人受伤及6万6千人被俘,而波军则有约4500人阵亡、1万人失踪及2万2千人受伤。
在波军取得维斯瓦河的胜利前,苏俄和大多数外国专家都认为波兰即将战败。
战役
序幕
苏俄在1920年反击波兰人发动的“基辅行动”,波军从基辅一直败退至首都华沙外围。如果华沙被攻占,可为苏俄带来巨大的宣传作用,不单打击波兰人的意志,更可在其它国家激起共产主义革命,亦为红军介入“德国革命”开路。
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1920年6月初突破了波军战线,[3]导致波军在东面的前线全面崩溃。7月4日,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从白俄罗斯的别列津纳河大举反攻,逼使波军后退。7月19日,红军占领格罗德诺,到了8月1日已到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3][1]
战役计划
波兰计划
到了8月初,波军的败退变得较有组织。毕苏斯基最初打算守住布格河及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可是那些地方相继失守,原来的计划变得不可能。[3]8月5至6日的晚间,毕氏在华沙构思了另一个方案,波军在第一阶段撤过维斯瓦河,据守华沙及维普日河的桥头堡。大约四分之一可动用的师在南面集结,预备一个战略性反攻。毕氏的计划要求第一及第二军团抵挡苏军从东面的正面攻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他们的战壕阵地。同时,西科尔斯基的第五军团负责防守在莫德林要塞附近的北面地区,如果情况变得许可,就从华沙后面反击,把试图从该方向包抄华沙的苏军切断,并突破敌军战线,打击苏俄西北方面军的后方。第五军团的另外5个师负责在北面保卫华沙。Franciszek Latinik的第一军团防守华沙本身,而Bolesław Roja的第二军团负责防守从古拉卡尔瓦里亚至登布林的维斯瓦河线。[3][1]
最重要的任务交由一支约2万人的后备军(又称攻击兵团)负责,它由毕苏斯基亲自指挥,刚从南部前线抽调久经沙场、最有战意的波军组成。它有第三及第四军团支援。攻击兵团的任务是从华沙南面的维斯瓦河-维普日河三角地区向北发动快速反攻,利用苏俄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中间的弱点打开缺口。此举可切断西方面军的后援及使它的移动变得混乱。最后攻击兵团会进至东普鲁士边界,苏军的进攻部队就会处于包围圈中。[1]
虽然这个计划是根据由波兰情报人员及被截听到的苏军无线电通讯所提供的尚算可靠资料制订,[4][5][6]许多高级军官及军事专家却认为该计划是“行外人所为”,很快指出毕苏斯基缺乏正规的军事教育。许多波军部队在预定反攻日期前一星期仍在距离预定集结位置多达100至150英哩的地方作战,部队移动路线离红军不远,只要红军来一个强力推进,波军的反攻计划就会被打乱,波军整条战线也会动摇。虽然有一份计划复本意外地落入苏方手上,可是苏方认为那是波军在虚张声势,不予理会。[1]苏方在数日后便为此错误付出沉重代价。
布尔什维克的计划
图哈切夫斯基计划渡过维斯瓦河并包围华沙,然后从西北面攻城。他手上有24师的兵力,意图仿效俄军将领伊万·帕斯克维奇在1831年的“十一月起义”中采用的方法去占领华沙。[7][3]此举也可使波军无法得到从但泽港输入的武器及其它物资。[1]
图氏计划的主要弱点是他的南翼兵力薄弱,只能倚赖平斯克沼泽和兵力不强的Mozyr兵团,而苏俄西南方面军的主力正在进行利沃夫战役。[3]
第一阶段,8月12日
这时苏军继续前进,Gay Dimitrievich Gay的骑兵军与第四集团军渡过弗克拉河,直指弗沃茨瓦韦克,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则向莫德林要塞推进,而第十六集团军则直接向华沙前进。
苏俄在8月12日对华沙发动最后进攻,毕苏斯基被逼把预定反攻日期提前一日。
这场战役的第一阶段在8月13日开始。红军进攻Praga桥头堡,拉济明在激战中数次易手。除英国和梵蒂冈大使外,各国外交官员匆匆撤离华沙。[3]8月14日,拉济明失守,波兰第五军团的战线被突破。第五军团正在与苏俄的第三、第四和第十五集团军作战,波兰连忙调兵增援莫德林一带。
同时间,波兰第一军团以6个师挡下了红军向华沙的直接攻势。拉济明的争夺战逼使波军的北部战线司令Józef Haller把第五军团的反攻时间提早。[3]
毕苏斯基正忙于写好他的反攻计划,并决定亲自监督反攻。他在8月13至15日间巡视在华沙南面约100公里的普瓦维附近集结的第四军团各单位,试图鼓起部队士气。后勤简直是一塌糊涂,波军的武器来自多个国家,而且各自使用不同的弹药。毕苏斯基记得:“在第21师,几乎一半的士兵在我面前赤足列队行进。”不过就在3日之内,毕氏终于鼓起了部队士气,激发他们尽最大努力战斗。[3]
第二阶段,8月14日
红军第27步兵师终于进至Izabelin村,离华沙仅13公里。这是红军开战以来最接近华沙的时刻,可是形势即将逆转。[3]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实际已跌进毕苏斯基的圈套。北面的苏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图氏在华沙南面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防守该区的莫齐尔兵团只有8千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3]西南方面军政委史达林的政治把戏更是火上加油,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8]追求个人功绩的史达林只顾夺取重要工业城市利沃夫,结果布琼尼的部队没有转向华沙前进。[3]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技术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8月15日,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被阻止,同日波军夺回拉济明,士气大振。[9]
从那时起,西科尔斯基的波兰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把强弩之末的苏军逐离华沙。西科尔斯基的部队在坦克、装甲车及配置火炮的两列装甲火车的支援下,以一天30公里的速度前进,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1]
第三阶段,8月16日
8月16日,由毕苏斯基指挥的后备军从维普日河向北出击。它面对的是兵力薄弱及战线过长的苏军莫齐尔兵团,在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左侧。在反攻的第一天,5个师波军之中只有1个师报告遇到抵抗,其馀4个师在1个骑兵旅的支援下,如入无人之境般向北推进了45公里。到了黄昏时,波军收复了弗沃达瓦,把苏军第十六集团军的通讯及补给线切断。毕苏斯基本人也对波军的进展感到惊讶。在36小时内,后备军深入了70公里,切断了苏军的攻势,而且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莫齐尔兵团仅有的第57步兵师在首天便战败。波军成功在苏军的方面军之间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并继续向北追击。[3][9][1]
8月18日,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他意图以收缩战线去阻挡波军攻势及重拾主动,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Gay的第三骑兵军继续向波美拉尼亚前进,不过波兰第五军团已经对它形成威胁,而且波军最终把苏军逐退并展开追击。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在比亚韦斯托克被切断,大部份人被俘。[3]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有些师仍然向华沙进攻,另一些就撤退、失去联系及陷入恐慌。[10]苏军总司令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份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变得乱七八糟。只有第十五集团军仍然有组织,并尝试遵从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掩护第四集团军撤退。可是第十五集团军在19及20日被击败后,也跟随西北方面军其它部队溃退。图氏终于下令部队向西布格河全面撤退,到8月21日,所有经组织的抵抗不再存在,到了8月31日,苏军西南方面军也全面溃退。[3][9]
结果
苏军约有15,000人阵亡、500人失踪、10,000人受伤及65,000人被俘,而波军约有4,500人阵亡、22,000人受伤及10,000人失踪。约有25,000至30,000苏军逃入德国的东普鲁士,被短暂扣留,然后获准携带武器及其它装备离境。波军掳获231门炮及1,023挺机关枪。[3]
南部的红军也溃退,布琼尼的骑兵在8月31日的卡莫罗战役被击败,到10月中,波军进至捷尔诺波尔-杜布诺-明斯克-上第文斯基之线。
参战部队
波兰
波军分为3个战线(北、中、南)、7个军团,共32个师。
各战线:
苏俄
主要分为西北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
- 西北方面军:
- 第四集团军
- 第三骑兵军
- 第十五集团军
- 第三集团军
- 第十六集团军
- 西南方面军
注释参考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波兰文)Janusz Szczepański, KONTROWERSJE WOKÓŁ BITWY WARSZAWSKIEJ 1920 ROK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Battle of Warsaw in 1920). Mówią Wieki, online version.
- ^ 俄方伤亡涵盖所有与华沙有关的行动,从向华沙推进的战斗,波军反攻,至比亚韦斯托克及Osowiec战役,而俄军兵力的估计可能只包括在华沙附近的部队,不包括参与其后战役的后备部队。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Battle Of Warsaw 1920 by Witold Lawrynowicz; A detailed write-up, with bibli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st accessed on 5 November 2006.
- ^ (波兰文) Ścieżyński, Mieczysław, Colonel of the (Polish) General Staff, Radjotelegrafja jako źrodło wiadomości o nieprzyjacielu (Radiotelegraphy as a Source of Intelligence on the Enemy), Przemyśl, Printing and Binding Establishment of (Military) Corps District No. X HQ, 1928, 49 pp.
- ^ (波兰文) Paweł Wroński, "Sensacyjne odkrycie: Nie było cudu nad Wisłą" ("A Remarkable Discovery: There Was No Miracle at the Vistula"), Gazeta Wyborcza,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an Bury, POLISH CODEBREAKING DURING THE RUSSO-POLISH WAR OF 1919-1920,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英文) Before the Gates of Warsaw: 1920. The Soviet High Command: a military-political history 1918-1941. Frank Cass. 2001: 84–90. ISBN 978-0-7146-5178-1.
- ^ Stalin: The Man and His Era, Beacon Press, 1987, ISBN 978-0-8070-7005-5, Google Print, p.18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9.0 9.1 9.2 (波兰文) Wojna polsko-bolszewick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try at Internetowa encyklopedia PWN. Last accessed on 27 October 2006.
- ^ (英文) Janusz Cisek. Kosciuszko, We Are Here!: American Pilots of the Kosciuszko Squadron in Defense of Poland, 1919-1921. McFarland & Company. : 141. ISBN 978-0-7864-1240-2.
延伸阅读
- Edgar Vincent D'Abernon, The Eighteenth Decisive Battle of the World: Warsaw, 1920, Hyperion Press, 1977, ISBN 978-0-88355-429-6.
- Norman Davies, White Eagle, Red Star: the Polish-Soviet War, 1919-20, Pimlico, 2003, ISBN 978-0-7126-0694-3.
- J.F.C. Fuller, The 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 Hunter Publishing, ISBN 978-0-586-08036-8.
- Richard M. Watt, Bitter Glory: Poland and Its Fate, 1918-1939, Hippocrene Books, 1998, ISBN 978-0-7818-0673-2.
- M. Tarczyński, Cud nad Wisłą, Warszawa, 1990.
- Józef Piłsudski, Pisma zbiorowe, Warszawa, 1937, reprinted by Krajowa Agencja Wydawnicza, 1991, ISBN 978-83-03-03059-7.
- Mikhail Tukhachevski, Lectures at Military Academy in Moscow, February 7-10, 1923, reprinted in Pochód za Wisłę (March across the Vistula), Łódź, 1989.
外部链接
- 3 scans Polish maps
- (波兰文) Bolszewik złamany Gazeta Wyborcza article about breaking of Soviet cip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