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加拿大人

種族組群

华裔加拿大人(英语:Chinese Canadians;法语:Sino-Canadiens)是指具有全部或部分华裔血统加拿大人,又称加拿大华人加拿大华裔。一般来说,自大中华地区以及从东南亚和南美洲移民至加拿大的海外华人及其后代都包含在华裔加拿大人之内。

华裔加拿大人
Chinese Canadians
Canadiens d'origine chinoise
邹至蕙 陈伟群 徐正陶
岑丽香 刘思慕 伍冰枝
李素英 叶志明 李嘉诚
总人口
1,439,980–1,769,195[1]
(2016年普查,较大数值包含混血人口[1])
占4.2–5.1%加拿大人口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渥太华(首都,位于安大略省)、多伦多安大略省)、满地可魁北克省)、温哥华卑诗省)、卡加利艾伯塔省)、温尼伯曼尼托巴省
语言
粤语(主要流行于多伦多温哥华
官话
其他汉语闽语闽南语闽东语)、吴语客家话
加拿大英语(官方语言)
魁北克法语(第二语言,流行于安大略省魁北克省
宗教信仰
佛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基督宗教无宗教
相关族群
华人美籍华人英籍华人澳洲华人纽西兰华人
华裔加拿大人
繁体字 華裔加拿大人
简化字 华裔加拿大人
汉语别称
繁体字 加拿大華人
简化字 加拿大华人
域多利中华会馆

人权与政治权利

现在,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人权及政治权利受《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保护。2017年5月9日的卑诗省议会选举中,华裔加拿大人获得约8%(7席/87席)的席位。2011人口统计中,卑诗省有10.7%的华裔,但其中79,010人是永久居民,[2],有公民权的华裔比例约为8.9%。华裔加拿大人在议会中获得的席位,与有选举权的华裔比例,基本相当。在联邦议会,各级市议会也有相当数量的华裔议员。而卑诗省议会选举制度的设置,使小党派不容易获得议席。例如,绿党2017年获得16%的选票,但只获得3.4%(3席/87席)的席位。因此,华裔加拿大人在现实政治中也获得充分的代表。

移民历史

早期

广东的华工帮助建设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非华人劳工相比,这些劳工更易接受带有歧视性质的工时制度,低工资及危险的工作环境(比如开山爆破),以养活留在故乡的家人。华工愿意接受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又极高,激怒了一些非华人的劳工,非华人劳工认为华工搞乱了劳工市场。《1885年华人移民法令》的通过,授权加拿大政府向移民加拿大的华人收取人头税。当时华人是唯一一个被迫缴纳该税的少数族裔。

20世纪

 
蒙特利尔唐人街

1923年,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的联邦自由党政府,通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令》,完全禁止了华人移民。华人自此成为加拿大唯一被拒的族裔。接下来的25年,越来越多的排华法规得到通过,大部分工作不接受华人,因此很多华人开始了自己的餐馆洗衣店生意。在卑诗省、萨斯喀彻温省安大略省,华人雇主不允许雇用白人女工,因此大部分华人生意没有外族裔参与。

一些华裔加拿大人在铁路修建好后在加拿大定居。但由于政府严格的限制和沉重的征费,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家庭带到加拿大。甚至他们与非华人的接触也有官方和民间的各种限制。这使得一大批唐人街和华人社区在很多城市的不良地区建立起来。

大萧条时,华人的生活比其它加拿大人的生活要困难得多。在艾伯塔,加拿大华人领到的救济金金额不到其它加拿大人的一半。由于排华法案禁止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等华人地区的新移民,很多华人男性由于没有妻子儿女在身边,被迫独立面对一切困难。193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加拿大华人的男女比例为12.4:1。为了抗议排华法案,加拿大华人每年都会在7月1日加拿大自治日时关闭店铺,抵制这个被他们称为“羞辱日”的节日。

二战后

 
列治文时代坊商场

在撤销对华裔加拿大人的限制,并给与华裔加拿大人平等的公民待遇这件事情上,加拿大政府十分缓慢。由于加拿大在二战后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加拿大政府必须废除与宣言抵触的排华法案。1947年同年,华裔加拿大人终于获得在联邦选举中投票的权利。但此后又20年,直到移民甄别过程采用记点法,华裔加拿大人才获得认可,与其他申请人使用同样的标准。

多年来,华裔组织一直呼吁加拿大政府公开为过去的人头税道歉并赔偿。2006年联邦大选期间,保守党领袖史蒂芬·哈珀将“向华人正式道歉”作为竞选承诺之一。2006年7月22日,总理史蒂芬·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举行正式道歉仪式[3][4]

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战时以难民身份来到加拿大。20世纪中期,大多数新华裔加拿大人来自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家庭,他们仍以教育为重。这些新移民成为人才流入(Brain gain)的一部分,部分弥补了加拿大人(包括华裔)移民美国而产生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

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1965年印尼排华事件中来到加拿大。从1970年代到1999年(参见: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再有华裔印度尼西亚人在加拿大定居。

很多来自前法国殖民地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华裔在越战后以难民身份来到加拿大。由于华裔的渊源,这批移民与早期的华裔加拿大人关系紧密,他们主要居住在法语区魁北克

拉丁美洲来到加拿大的华裔也很多。其中因尼加拉瓜1980年代的大地震和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加西亚的独裁政府而来到加拿大的人占很大比例。躲避地震和贝拉斯科政权的华裔秘鲁人和华裔巴西人也很多。这些人主要居住在维多利亚温哥华蒙特利尔多伦多

在19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香港人对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感到担忧,不少中产和富有华人从香港进入加拿大。加拿大成为他们的理想移民地原因之一,是加拿大批出投资签证比美国容易得多(由于当时香港和加拿大均是英联邦成员)。不过,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相比,香港移民始终不太热衷移民到美国,而是较喜欢加拿大。[来源请求]温哥华市列治文市和多伦多成为这些华人的主要目的地。当时仅从香港来的移民就占了当时总移民的46%。

今天,中国大陆取代香港台湾成为华裔加拿大人最主要的来源地。

另外,极少数的华裔加拿大人来自一些太平洋岛屿(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

统计

人口及分布

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

根据2016年普查[1],华裔血统的加拿大人口有1,769,195人(含混血329,215人),占加拿大总人口的5.1%(未含混血则为4.2%);华裔是加拿大人口中最大的非欧洲裔族群[1]

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

2011年,华裔血统的加拿大人口有148万7580人,占加拿大总人口的4.5%。[5]

序号 区域 总人口(2011年) 华裔人口(2011年) 华裔比例(2011年) 纯华裔(2011年) 混血华裔(2011年) 混血比例(2011年)
  加拿大 32,852,320 1,487,580 4.5% 1,210,945 276,635 19%
1   卑诗 4,324,455 464,805 10.7% 395,945 68,860 15%
2   安省 12,651,790 713,245 5.6% 581,560 131,690 18%
3   艾省 3,567,975 155,960 4.4% 119,435 36,530 23%
4   曼省 1,174,345 22,600 1.9% 14,970 7,630 34%
5   育空 33,320 600 1.8% 230 370 62%
6   爱岛省 137,375 1,920 1.4% 1,670 245 13%
7   萨省 1,008,760 13,990 1.39% 9,525 4,460 32%
8   魁北克省 7,732,520 101,875 1.32% 79,115 22,755 22%
9   西北地区 40,800 510 1.25% 305 205 40%
10   新斯科舍省 906,170 7,065 0.8% 4,825 2,240 32%
11   新不伦瑞克省 735,835 2,945 0.4% 2,015 930 32%
12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507,265 1,970 0.39% 1,290 680 35%
13   努纳武特 31,695 90 0.28% 60 30 33%

特定地区的主要民族

根据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政府网站资料,2011年华裔加拿大人占列治文总人口的48.5%[6]。而安省万锦市的华裔加拿大人占38.3%。

语言

2001年,有85%的华裔加拿大人声称会使用至少一种官方语言进行交流,剩下15%则称不会说英语法语。在不会说官方语言的华人中,有50%在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22%在1980年代移民,这些移民通常年龄较大。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移民中,则有89%的人声称可以说至少一种官方语言。[7]

根据2001年数据,汉语是继英语和法语后第三大最常见的母语。总人口3%(约872,000)的人声称汉语是他们的母语,( 他们从小就学习汉语并仍能理解汉语,及具有一定程度的汉语水平 )粤语是华裔加拿大人中常见的汉语种类,这些说粤语的人中44%在香港出生,27%则出生在中国大陆的粤语区(当中一大部分人为中国大陆出生的香港移民),18%为加拿大出生。第二常见的汉语种类是官话,这些人85%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7%为加拿大出生,2%在马来西亚出生。[7]

有证据显示一些加拿大出生的华裔正在丧失汉语能力,以英语为母语,完全融入加拿大,成为广义的英裔加拿大人[7]

第一语言 人口 (2011) 占全部人口%(2011) 人口 (2006英语Canada 2006 Census) % 占全部人口% (2006) Notes
汉语(无特别表示是哪一种) 425,210 1.3% 456,705 1.5%
粤语 372,460 1.1% 361,450 1.2%
官话 248,705 0.8% 170,950 0.5%
闽南语台湾话 9,635 0.03% 9,620 0.03%
闽东语福州话 5,925 0.02% N/A N/A
客家话 5,115 0.02% N/A N/A
上海话 2,920 0.009% N/A N/A

移民

 
多伦多市登打士西街唐人街

2001年,几乎75%的华人人口居住在多伦多温哥华。华人人口占温哥华人口的17%,占多伦多人口的9%。[7]

在2000/2001年移民到加的华人中,超过一半的人声称自己定居的理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已经定居在加拿大。大约25%的人声称他们来到多伦多是为了职业前景,而很多人移居到温哥华是因为气候宜人。[7]

教育及就业

2001年,31%的华人人口(包括加拿大出生及海外出生)拥有大学学历,是全国水平的将近两倍(18%)。

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中,20%在销售服务业;20%在商业金融及行政行业;16%在自然和应用科学领域;13%在管理行业;11%在(数据)处理(Processing)、制造业公用事业(Utilities)。[7]

1990年代移民加拿大并且在基本工作年龄的华人群体的就业率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0%),很多人声称海外教育职业资质认可是主要问题。加拿大出生的华人男性就业率为86%,与全国水平持平。而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女性就业率(83%)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7]

宗教

宗教种类
人数(%)
1921[8]
人数(%)
1961[8]
人数(%)
1971[9]
人数(%)
1981[9]
人数(%)
1991[9]
人数(%)
2001[9]
人数(%)
2006[10][8]
人数(%)
2011[11]
无宗教 / 其他 - - 43.7% 57.4% 55.3% 55.6% 57.9% 49.3%
基督宗教 10% 60% 46.4% 36.3% 32.4% 29.2% 20.9% -
天主教 - - 12.9% 14.2% 16.0% 13.8% 11.7% -
新教 - - 33.5% 22.1% 16.4% 15.4% 9.2% -
佛教 - - - - 11.4% 14.6% 14.2% -
其他宗教 - - 9.9% 6.4% - - 7.0% -
中国民间信仰 - - - - - - - 50.7%
人口 - - 124,600 285,800 633,931 1,094,638 1,346,510 1,324,700

多伦多早期的华裔移民重要的结构为教会团体,至今,多伦多有超过三十多个华裔教会。1960年代初,基督教信仰达到了人数的高峰,1961年的人口普查仍然显示,60%的华裔宣称自己是基督徒[8]。近几十年来,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和华裔新移民中,基督徒比例一直在下降[9]。大多数华裔加拿大人不表态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根据2010年的人口分析,超过一半的华裔加拿大人信奉中国民间信仰[11]。2001年调查中,55岁以上的华裔加拿大人中,56%表示他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而加拿大全国无宗教的平均人数为17%。华裔加拿大人占全部加拿大人口的13%。华裔加拿大人中有14%是佛教徒,14%信仰天主教,9%信仰基督新教[9]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存档副本. [2021-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2. ^ 2011年全国家庭调查数据表,《加拿大统计局》,2017年2月14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3. ^ 加拿大总理就向华裔征收人头税道歉,《BBC》,2006年6月2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06-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4. ^ 总理道歉 为中国人头税提供“象征性付款”,《环球邮报》,2006年6月2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5. ^ 2011年全国家庭调查数据表. 加拿大统计局. 2011 [201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6. ^ 列治文市种族概要 (PDF). 列治文市政府.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7).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Chinese Canadians: Enriching the cultural mosaic," Canadian Social Trends, Spring 2005, no. 7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8.0 8.1 8.2 8.3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Chinese Canadia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Life
  9. ^ 9.0 9.1 9.2 9.3 9.4 9.5 Religious Preference of Chinese Canadian, from Census 1971-2001. In Tan, Chee-Beng. After Migration 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 Religions, Chinese Identities and Transnational Networks. World Scientific, 2014. ISBN 9814590010. p. 173. Note that the Canadian Census data on religion reflect nominal preference or identification with a religion, not a count of church membership. ibid.
  10. ^ Statistics Canada: 2006 statistics about the Chinese Canadia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11.0 11.1 Todd M. Johnson, Brian J. Grim. The World's Religions in Figure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Dem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2013. Google Ebook. p. 31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