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
台静农(1902年11月23日—1990年11月9日),本姓澹台[1],初字进努,号孟威,原名传严,乳名松子,学名敬六,入学北京大学时改名静农,改字伯简,晚号静者。生于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镇,长期写作,精于书法,笔名有:青曲、闻超、孔嘉、释耒、白简、龙坡居民等。
台静农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2年11月23日 大清安徽省庐州府霍邱县 |
逝世 | 1990年11月9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台大医院 | (87岁)
墓地 | 中华民国台北县金山乡金山安乐园(今新北市金山区金宝山景观墓园) |
籍贯 | 安徽省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早年
家族经商致富。父亲台兆基,字佛芩,清末毕业于天津北洋法正专门学堂,任地方法院推事;母亲姓樊,育有五子女(1924年五岁四子早夭)。台静农为长子,次子传泽、三子传鼎(早逝),长女传欣,次女传凤。1910年入私塾接受四年启蒙教育,1918年自叶家集镇新创办的明强小学毕业,1919年考进湖北省汉口大华中学(旧制,需就读四年)。1921年与同乡小学同学在武汉创办《新淮潮》杂志(前后仅出版两期),提倡白话文,鼓吹新文化运动。1922年考取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生资格,1922年1月在《民国日报》副刊发表处女作新诗《宝刀》。1924年进入研究所国学门当研究生(历时三年)并同时工作,在8月与同乡于韵闲女士结婚。1925年夏天在鲁迅指导下与同人成立未名社,倡新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1927年开始在北京私立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即文学院)担任中国文学系讲师,讲授历代文选;同年,长女纯懿出生。1928年4月7日(任职中法大学期间)因未名社出版托洛斯基《文学与革命》中译本遭查封,社员被捕,台静农遭羁押五十天。1929年8月转任新成立的私立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1931年8月升等为副教授并兼任校长秘书(此期间曾在北平私立郁文大学任教)。1933年初长子病故,同年8月转任北平国立女子文理学院文史系国文组讲师一年,讲授中国小说史。1934年次女纯行出生。1935年经胡适介绍前往私立厦门大学担任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一年,讲授中国文学史及文学、声韵学。1936年8月前往青岛,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及私立齐鲁大学中文系教授一年,讲授诗经、中国文学史及历代文选等。抗战期间,台静农入川,1939年8月在国立编译馆专任编译,1941年升编审,次子益公出生(应为第五子)。1942年并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至1943年获颁教授证书。1946年因女书院复员及迁校问题二度罢课,遭教育部下令解散,台静农以辞职抗议教育部处理失当;同年经好友魏建功推荐应聘至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由白沙前往重庆,在重庆等候搭船前往上海,后再转至台湾。
他是鲁迅的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鲁迅好评。
战时结识“南张北溥”张大千与溥心畬,更获张大千赠予倪元璐真迹;自此开始临摹“倪体”,并在倪体上更臻成熟,独树一格,成为著名的书法大家。
家庭
夫人于韵闲女士于1985年过世,享寿85岁。长女台纯懿于台大外文系毕业、曾参加台大话剧社,与次女台纯行皆移民美国。
长子台益坚于1932年出生于北平,台师大附中、台大外文系校友,妻子朱蓉(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博士、前波士顿中华艺文苑总裁)。赴美取得南伊利诺大学博士后,1968年任教匹兹堡大学,1975年转任魏斯理学院、1981年转任塔夫兹大学,1989年到波士顿大学。1991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学院教授,开设中国语文课程。2004年2月9日因肺癌去世。
渡海赴台
1946年10月到台湾,应台湾省编译馆馆长许寿裳的邀请到该馆任职。后又随许在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做正教授。
1948年7月3日,时任台大中文系主任乔大壮自杀,他在同年8月1日接中国文学系主任,1968年8月1日才交棒给屈万里,任期20年。
1949年11月,邀请学生萧明华赴台湾师范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前身)任教,由于萧明华在大陆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朱芳春(化名于非)小组从事地下工作,朱芳春在国语日报从事地下动员,萧明华担任地下交通员,1950年2月6日,苏艺林案侦破,国语日报的地下组织亦被破获,萧明华间谍身分曝光,牵连105人入狱、30人被判处死刑枪决、75人遭判10年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2];其中不乏无端牵连者,如洪世鼎与其孕妻朱瑜仅因参加于非授课的心理学班而被认定参加叛乱组织,其子洪维健因此成为土城生教所中“台湾最小的政治犯”[3]。台静农因早年与鲁迅等交游,又具左联背景,至此埋首书堆,噤声数十年。
“ | 早年致力于新文学创作,文风兼具犀利批判与悲悯胸襟,作品至今犹为文学批评界重视;其后专攻古典文学研究,阐扬文化精义,重要著作《两汉乐舞考》、《论两汉散文的演变》、《论唐代士风与文学》等,论断创新,精微独到,于传承文化,功不可没。 | ” |
台静农曾参与编纂《中文大学典》;而其未完成遗稿直到2004年才在生前学生何寄澎、柯庆明等整理下,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题《中国文学史》。
而他为台大题字之行书“国立台湾大学”六字,在2015年正式成为台大识别系统采用之标准书法校名题字[4],取代由一名于1990年代毕业的土木系学生之草书题字。
其他
注释
- ^ 台静农的画作都盖有“澹台静农”的篆刻。
- ^ 茅家琦. 《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3.
- ^ 蔡晋宇. 于非共諜案 監院糾正國防部. 台北: 联合新闻网. 2003.
- ^ 「國立臺灣大學」 - 有關臺大 - 認識臺大 - 國立臺灣大學. www.ntu.edu.tw.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 ^ 陶五柳. 《彭明敏旋風》. 大村文化. 1995年8月初版. ISBN 957-9356-73-4.
参考
- 《李敖快意恩仇录》第三章
- 台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之三--台静农
- 台湾大学图书馆专题书单 - 当代中文作家系列 - 台静农
- 阅读台静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德威:〈国家不幸书家幸——台静农的书法与文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