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刻“华吉祥”佛

苏巴什佛寺遗址附近出土的卵石刻

唐石刻“华吉祥”佛[1],也被称为卵石佛像[2]线刻卵石华吉祥佛[3]卵石刻佛像[4]35佛线刻雕塑[5]等,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苏巴什佛寺遗址附近出土的卵石刻,内容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中三十五佛之第二十四尊“华吉祥”佛,是吐蕃佛教艺术和龟兹佛教艺术结合的产物。石刻“华吉祥”佛出土于1985年,现藏于龟兹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唐石刻“华吉祥”佛
年代
发掘于1985年
发掘地点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现存于龟兹博物馆

形制与内容

唐石刻“华吉祥”佛为一呈不规则椭圆形的浅赭色卵石,上小下大,椭圆长径约24厘米,短径约19厘米,最大厚度约9厘米,其中雕刻面较为平坦,雕刻面的背面上部缺失且整体起伏大。雕刻面有佛像,跏趺坐莲花座英语Lotus throne之上,佛像偏袒。佛像右手掌心向外侧出,拇指压手心,施无畏印;左手在胸前手心向上,拇指与食指接触并掐有似布帛之物。佛像头顶有上小下大两髻,额头眉间有蚕豆般的白毫日语白毫,佛像之嘴、颏皆毁。佛像有头光、背光之圆光,皆为双层光环,均为作浅浅刻,灵光以凹面表示。佛像左侧腰部外侧横刻一行藏文,题刻压左外光环,题刻右端有钝器划痕。石刻所刻藏文读为佛名号“梅朵白”之古体,是《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中三十五佛之第二十四尊,汉文译作“华吉祥”佛。[6][4][3]

发现与现状

1985年5月,库车县文物保管所从库车县(今库车市)吾宗乡原文如此[5][a]买买提·阿木提处征集到唐石刻“华吉祥”佛。买买提·阿木提在苏巴什佛寺遗址南侧超过20千米的库车河泄洪河床处寻找建筑材料时发现的唐石刻“华吉祥”佛。[6]石刻“华吉祥”佛是龟兹地区首次发现使用卵石作为材料的石刻,现藏于龟兹博物馆[5][7]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石刻“华吉祥”佛定为国家一级文物[4]2023年,国家文物局将石刻“华吉祥”佛列入《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所属年代为唐朝[1]

相关历史

主流观点认为唐石刻“华吉祥”佛是中晚唐时期,吐蕃佛教文化艺术和龟兹佛教文化艺术结合的产物。[1][7][2][3]787年到840年的半个世纪,包括龟兹地区在内的安西大都护府范围第二次被吐蕃所控制,主要历经赤松德赞牟如赞普赤德松赞赤祖德赞朗达玛等时期。朗达玛之前,西藏前弘期佛教经历第二次大发展,当时生活在佛教古国龟兹的吐蕃军民很有可能信奉佛教三宝。到了朗达玛时期,藏传佛教经历第二次法难。石刻“华吉祥”佛可能出现于朗达玛以前。加之石刻“华吉祥”佛所刻藏文与现代藏文差别甚小,该石刻可能完成于赤祖德赞三次规范藏文文字期间,即815年到836年。[6]

另也有其为第一世达赖喇嘛亲刻而成的说法。[5]

注释

  1. ^ 也有来源称为吾冲公社。[6]或指乌尊乡(今乌尊镇),乌尊乡1984年改公社为乡。[2]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 微信公众平台-国家文物局. 2023-07-14 [2023-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6). 
  2. ^ 2.0 2.1 2.2 裴孝曾主编; 《库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库车县志.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 72; 666. ISBN 7-5631-0401-1. 
  3. ^ 3.0 3.1 3.2 盛春寿主编; 郭梦源,傅明方撰文. 阿艾石窟 20世纪末的新发现.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1: 49. ISBN 7-80658-071-9. 
  4. ^ 4.0 4.1 4.2 尹秋玲. 卵石刻佛像. 丝绸之路. 2001, (11): 51. 
  5. ^ 5.0 5.1 5.2 5.3 中子著. 新疆石窟艺术纵览.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 78. ISBN 978-7-80744-102-1. 
  6. ^ 6.0 6.1 6.2 6.3 刘松柏. 库车发现的卵石佛像及藏文题刻. 新疆社会科学. 1986, (3): 93–96. CNKI XJSH198603019. 
  7. ^ 7.0 7.1 冉万里. 新疆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调查与发掘的初步收获. 西部考古 第2019辑. 2019: 250–260,393–394+261–308. CNKI XBKG2019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