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基·马尔科夫 (保加利亚作家)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乔治·伊万诺夫·马可夫(保加利亚文:Георги Иванов Марков,英文:Georgi Ivanov Markov;1929年3月1日—1978年9月11日)是一名保加利亚的异议人士。马可夫本来是一个诗人和创作家,在1969年逃离保加利亚后,先后成为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自由欧洲电台和德国的德国之声记者和主播。马可夫曾多次批评保加利亚的共产政权,也被认为是保加利亚政府要委托KGB来除去他的原因。
格奥尔基·马尔科夫 Георги Марков Georgi Markov | |
---|---|
出生 | 保加利亚王国索菲亚 | 1929年3月1日
逝世 | 1978年9月11日 英国伦敦巴勒姆 | (49岁)
职业 | 作家、异见人士 |
知名作品 | The Truth that Killed |
保加利亚时代
乔治·马可夫在1929年3月1日于索菲亚附近的克尼亚热沃社区出生。在1946年,他高中毕业后,开始在大学学习工业化学。最初乔治·马可夫在一间技术学校是一个化学工程师兼老师。在他19岁的时候,他患上了结核病,令他被迫定期来往不同医院。那时他开始尝试写作,在1957年发表《摄氏度之夜》[1],1959年发表《The Ajax Winners》,和在1961年发表了两个短故事。而到了1962年,他发表的小说《男人》获得保加利亚作家联盟的全年大奖,而他也正式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这成为了他在这个共产国家转职为职业作家的首要条件。乔治·马可夫于“Narodna Mladezh”出版社工作,于1966年发表的《A Portrait of My Double》和1968年发表的《The Women of Warsaw》,令他成为一个在保加利亚内最有前途的年轻作家。乔治·马可夫也写了一堆剧本,但大部份都没有发表,或因为政治审查而被禁止上演,包括《To Crawl under the Rainbow》、《The Elevator》、《Assassination in the Cul-de-Sac》、《Communists》和《I Was Him》。而小说《The Roof》在印刷中途被中止,因为作品含有记述和比喻贬低列宁的字句。乔治·马可夫也是著名电视连续剧《On Every Milestone》的编剧,他在剧中创造了二次大战侦探 Velinsky,和复仇者 Deyanov 这两个角色。
在这段时间,即使有些作品被禁止发行,乔治·马可夫是当时的著名作家,也因此成为领导人托多尔·日夫科夫日后强迫一群作家为政权服务的其中之一。在这个时候,乔治·马可夫领导了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对很多保加利亚人来说这是新鲜的事。
作家和异见分子
在1969年,乔治·马可夫离开保加利亚前往意大利,即是他的哥哥所在地。他本来计划等待政府不再禁止他的作品出版后就回国,但他后来渐渐改变主意,尤其是在1971年9月保加利亚政府拒绝延续他的护照期限后,改为留在西方生活。乔治·马可夫后来在1972年搬到伦敦,他在这里学习英文和在英国广播公司负责有关保加利亚的新闻。他尝试加入电影业,希望能得到Peter Uvaliev的协助,但不成功,稍后时间他也替自由欧洲电台和德国之声工作。而在1972年,乔治·马可夫在保加利亚作家联盟的会藉被冻结,也因为他背叛国家的行为,在缺席聆讯的情况下被判监六年六个月。
直至1989年前,他在保加利亚的作品,一直都没有在图书馆和书店中展示,而他的名字也一直没有在主流媒体中被提及。而共产秘密服务(Communist Secret Service,或特勤服务)中,乔治·马可夫的档案以“Wanderer”的称呼出现。在1974年,他的作品《To Crawl under the Rainbow》在伦敦上演,而同年在爱丁堡则上演《Archangel Michael》,它们都以英文演出,而且获得了他的首个奖项。而和大卫·菲利普斯(David Philips)合著的小说《The Right Honourable Chimpanzee》,则在乔治·马可夫去世后出版。在1975年他和 Annabelle Dilk 结婚,并且在一年后诞下一个女儿,Alexandra-Raina。
在1975年至1978年间,乔治·马可夫在节目《In Absentia Reports》中分析在共产主义下保加利亚人的生活。这个节目每周都在自由欧洲电台播出,节目主要批评共产政权,和共产党领袖托多尔·日夫科夫,令乔治·马可夫成为保加利亚共产政权最憎恨的人物。
《The Reports》在1990年于保加利亚发行,那时共产政权已经倒台。而在2000年,乔治·马可夫获追颁为Stara Planina的荣誉公民,以“表扬他对保加利亚的文学、戏剧和记实文学上,并且拥有超卓的民望和对抗共产政权上作出的贡献”。
遇刺
保加利亚的秘密警察派遣的特使,在格别乌协助下暗杀乔治·马可夫,但头两次都失败,直到第三次才成功。在1978年9月7日(托多尔·日夫科夫生日的日子),乔治·马可夫在横跨泰晤士河的滑铁卢桥上行走,在一个巴士站等巴士时,他的大腿被一名男子的雨伞刺中。那名男子向他道歉后离开,乔治·马可夫稍后时间向医生表示那名男子有外地口音,这宗事件后来称为“雨伞谋杀”(Umbrella Murder)。
乔治·马可夫感到被刺中的地方传出阵阵痛楚,当他回到英国广播公司的办公室后,他的伤口形成了一粒红疹,而痛楚也没有消退。他向最少一名同事讲述事件,当晚他出现了发高烧的现象,被送后医院,三天后死亡。
由于乔治·马可夫曾经向医生表示怀疑中毒,伦敦警方受命进行验尸。在过程中,法医发现了有一粒针头大小的金属小珠,植入了他的小腿。
该小珠直径有1.52毫米,含有90%的铂和10%的铱,珠上有两个0.35毫米的小孔,形成了一个X形的小洞。在波顿唐(Porton Down)的进一步的化验,显示小珠内有微量的蓖麻毒素。所以即使医生知道乔治·马可夫中毒,结果也会一样,因为并没有已知的方法可以医治中了蓖麻毒素的人。
在谋杀事发生的十天前,另一名保加利亚人柯斯多夫(Vladimir Kostov)在巴黎被枪击受伤。医生在他的皮肤上发现相同的小珠。不过,由于该小珠内包著蓖麻毒素的糖,在射出前受到破坏,所以只有极小量的毒素进入他的体内,最后他只是出现发烧而已。柯斯多夫报告指射击来自一名带了一个小袋的男人,但没有雨伞。这次事件带出英国传媒所指的“雨伞”只是虚构而已,因为乔治·马可夫只是表示“被伞子刺中”而不是“被伞子射中”。不过,法医指出乔治·马可夫身上发现的小珠可能是由“枪”发射出来,而且因为这粒小珠十分精密,所以相信他是这样而死亡的。
有一本关于这次事件真相的书籍,由Vladimir Bereanu和Kalin Todorov写作,现在已经停止售卖,但仍然能获得。
有几名变节的克格勃特工,例如Oleg Kalugin和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确认了克格勃在背后指使暗杀,即使现时保加利亚暗杀人的方法,都是用别的方法,例如用毒果冻来涂在他的身上。但至今仍然没有人因此而被检控,很大程度上因为很多关于他被暗杀的档案被销毁。主流报章《泰晤士报》报导,一个原名为Francesco Gullino(或 Giullino)的意大利裔丹麦人是最大嫌疑犯,而保加利亚的诉讼时效会在2008年届满。[2]
一套英国纪录片《The Umbrella Assassin》[3],在保加利亚、 英国和美国访问了一些和这次事件有关的人,也探讨了主要嫌疑犯Gullino到底现在的状况如何。
乔治·马可夫的墓地可以在多塞特郡的Whitchurch Canonicorum村的一个小教堂园地找到。
小知识
- 苏格兰后叛客(postpunk)乐团Fingerprintz在1979年时录制的专辑《The Very Dab》,当中有一首歌的灵感是源自乔治·马可夫被暗杀的事件。那首歌名为《Wet Job》,这首歌曲描述乔治·马可夫“在繁忙时间等巴士时被暗杀”,歌曲内也提及这个暗杀行动为“a hit”。
- “保加利亚雨伞”(Bulgarian umbrella)暗杀乔治·马可夫的行动,启发了法国电影《伞中情》(Le coup de parapluie)制作人的创意,该电影由Gerard Oury执导,Pierre Richard主演。
印刷品
- The Right Honourable Chimpanzee (as David St. George, with David Phillips) Magnum Books (1980年) ISBN 041704920X
- The Truth That Killed Ticknor & Fields(1984年) ISBN 0899192963
参考
- ^ 章鲁生. 流亡作家马尔科夫:宁为“自由”殉道,不被政治收买. 青年参考. 2013-04-17. 22 版.
- ^ 时代杂志线上板(英国)指出 Giullino 为雨伞杀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作者: Jack Hamilton 和 Tom Walker;2005年6月5日(英文)
- ^ The Umbrella Assassin. [2006-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 ^ 俄叛逃特工体内钋价近三千万欧元 可毒死百余人--国际--人民网. [2013-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1).
- ^ "Umbrella stab victim dies of mercury poison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ticle reporting the second (2011, with death occurring in 2012) incident (in English.)
- ^ "Quecksilbervergiftu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ticle in Der Spiegel (in German) reporting the 2011 inc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