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防线 (意大利)
四角防线(英语:Quadrilateral;义大利语:Quadrilatero)是传统用来称呼由奥地利帝国于伦巴底及威尼西亚建立的防御系统。防线连接著跨越明乔河、波河及阿迪杰河的四个要塞,佩斯基耶拉、曼图亚、维罗纳及莱尼亚戈。约从1850年代开始,送到防线的补给及援军经由威尼斯-米兰铁路所运送。尽管防线主要是用来防御入侵,但是曼图亚及莱尼亚戈的工事亦能够作为一个跨越波河的桥头堡,以便守军迅速作出反击。
四角防线 | |
---|---|
位于意大利北部 | |
类型 | 防线 |
设施信息 | |
控制者 | 奥地利帝国 |
历史 | |
建于 | 1833年 - 1849年[1] 1859年 - 1866年 |
战役 | 1848年革命 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普奥战争 |
奥地利于1833至1849年间,动用极大代价才建成四角防线。防线的构思原本来自奥地利的查理大公,以防守关键的战略地点,亦代表著奥地利帝国对当年拿破仑侵略的反击策略。奥地利选择防御各处入侵帝国的重要道路的策略,但同时其他国家,特别是普鲁士,正采取利用铁路的快速、弹性军事策略来作战,奥地利正与他国分走两条不同道路。
在1848年革命期间,萨丁尼亚王国对奥宣战,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虽然萨军起初获得一些胜利,但因为未能攻克四角防线,而令奥军继续保持控制及得以增援作战。最终在奥军名将约瑟夫·拉德茨基·冯·拉德茨的进攻下,萨丁尼亚于库斯托扎及诺瓦拉惨败,意大利邦国革命遂被镇压。
1859年,法国亦参战于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中。入侵的法军亦认为不应强攻四角防线。奥军在经过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后,再度增强防线的力量。奥地利建设了由8个要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并于1866年春天建成。新建成的防线有效地于普奥战争中阻挡意大利军队的入侵,证明了防线的功效。但是当奥军主力于北线的萨多瓦会战中被普鲁士决定性击败后,奥地利被逼于稍后的布拉格条约内,放弃了四角防线及威尼西亚予意大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