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博雅教学馆

国立台湾大学博雅教学馆,为国立台湾大学五栋教学馆之一。其位于醉月湖普通教学馆、垂叶榕道之间,并与普通教学馆间设有空桥连通。主要为不需特殊器材之课程的授业场所,并设有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等单位。该教学馆于2012年启用,名称经全校师生命名为“博雅教学馆”[1][2]

博雅教学馆外观
醉月湖朝南望向博雅教学馆方向的景色

楼层安排

博雅教学馆为一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建筑物。[3]

地下室

 
地下室脚踏车停车位
  • 机房,控制大楼空调、发电与消防等。
  • 脚踏车停车位,估计可停750辆脚踏车。并设有两条牵引道、一道阶梯与一楼连结,以其疏解台大脚踏车问题。

一楼

  • 出入口,西南侧绿园与东侧朴树处为主要出入口,南北侧也设有次要出入口。
  • 东北侧广场旁大型阶梯教室挑空穿廊天花板上,有于2012年9月至10月装设公共艺术作品:由打开联合工作室设计的《教室里的地球》。从“世界公民”为出发点,以LED灯形成直径3公尺的立体地球镶嵌于天花板中央,画面呈现地球自转的动画。以单消点构图手法,透视天花板上方的教室空间,立体的铁框架搭配平面的油漆线条,创造出奇幻的透视效果。两者组合于空间创造立体与平面交错的浮雕效果。[4][5][6]
  • 绿色走廊,连结普通教学馆的通道。
  • 大型公共空间,共三处,设有沙发、桌椅等供学生自习与讨论。
  • 阶梯教室,共三间,分别可容纳440人、279人、278人,供热门通识课(例如:白先勇教授的昆曲新美学[7])、演讲课使用。

二楼

  • 阳台与绿带,开放活动空间,有阶梯与一楼连结,旁为草坪。
  • 空桥,可连接普通教学馆。
  • 阶梯教室,共两间,分别容纳213人、164人,供大型通识课、演讲课使用。
  • 讨论教室,共四间,可容纳20-40人,供小组讨论教学使用。大量采用玻璃墙面采光,减轻小教室的压迫感。[8]
 
连通博雅教学馆与普通教学馆空桥

三楼

  • 阶梯教室,共两间,分别容纳123人、128人,供大型通识课、演讲课使用。
  • 讨论教室,共十间,可容纳20-40人,供小组讨论教学使用。
  • 阳台,开放活动空间,可供学生活动使用。

四楼

  • 讨论教室,共七间,可容纳20-40人,供小组讨论教学使用。
  • 电脑教室,共二间,分别容纳24人、46人
  • 学习开放空间(2013年由教学发展中心移交台大学生会管理,是台大校内首个由学生自治组织管理的空间)
  • 统计教学中心、写作教学中心

五楼

  • 教学发展中心
  • 共同教育中心
  • 微型教学教室

历史

缘起

博雅教学馆兴建计画为行政院于2004年提出五年新台币五百亿元的发展国际一流大学计画(现改为“迈向顶尖大学计画”)下,国立台湾大学校方的一个子计画,隶属于基础建设。目标为改善学校长期教学空间不足的窘境,规划设置大型教室及研讨教室等教学空间,供通识及共同科目课程大班授课与小组讨论使用,解决大型教室不足之情况;另配合学校发展(迈向顶尖大学计画中子计画:教学卓越)需要,提供教学行政所需之空间,包含教学发展、通识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3]

过程

[1][3]

  • 2005年11月开始先期规划。于2007年5月教育部审查通过先期规划构想书。
  • 2007年3月完成征选设计、与监造建筑师(境向建筑师事务所) 办理议约。同年9月完成校园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初步设计。同年10月完成校园发展委员会讨论通过初步设计。
  • 2008年3月公共工程委员会核准编列预算。同年8月台北市政府核发建筑执照。
  • 2008年10月办理公开招标。最后由下列团队施工:丽明-建筑、盛悦-空调、季桥-水电、韦昕-e化、台裕-家俱、亚诺-装修。并由境向建筑师事务所与台湾大学营缮组、课务组、事务组、体育室等负责行政与监督。[3]
  • 2008年12月在将位于理学院地理系旧址(黄屋子)的台文所迁移至国青宿舍三楼、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迁移至徐州路校区、艺文中心迁至舟山路食科所对面、橄榄球队搬到旧体地下室,与其他运动设施,如:台大排球队旧有的练习场地──“绿场”(因其墙面、地板皆为绿色,故称之为“绿场”)[9]散置在红土球场、排球场、攀岩场、单杠场等地后,拆除旧有建筑物。[3]
  • 2009年3月23日开工。
  • 2010年2月14日获得使用执照。12月9日水电、空调完成。同年12月27日建筑工程完成,31日e化及装修工程完成。
  • 2011年2月21日,配合99学年第2学期开学,上午十一点半由李嗣涔校长率校园主管剪彩揭牌。

奖项

  • 获2011年台湾建筑奖初选入围。[10]
  • 获2011年台湾建筑奖佳作。[11]

设计特色

 
博雅教学馆外观
  1. 以空桥与南侧普通教学馆衔接,共同形成了一整体性的教学簇群。[12]
  2. 室内、外介面区带,以门廊、户外台阶及露台等空间,提供了许多公众使用的可能性。[12]
  3. 地面层有多向次要入口,是校内公共性高的建物,建筑皮层的开放特性,延续了室内、外的空间及活动。[12]
  4. 讨论教室桌椅位置经过特别的设计,与传统教室面向黑板的桌椅摆置有所不同。宽大的方型桌,使学生可以面对面沟通、做作业,符合讨论的需求。[8]
  5. 二楼阳台木制地板有留洞口,让从一楼生长的树木可以自然伸展。[8]

问题

  1. 刚启用时,开学第一周曾经没有无线网路可以使用。也有学生觉得部分教室插座不足(桌面并无插座,少数的插座在教室两旁的柱子)。[8]
  2. 大教室空间增加了容纳人数,同时缩减座位大小。长直排位子的空间设置,让中间的同学进出不便,而椅子本身的设计,并不利于同学向前让位及进出。[8]
  3. 脚踏车停放处设置斜坡道方便脚踏车上下,尽管学校在坡道两侧贴满了警语,提醒骑乘斜坡道的危险并要求使用牵引的方式上下,依然有学生在坡道上奔驰,安全堪忧。[8]
  4. 由教室管理系统发现其他教学大楼的空教室依然相当多,博雅大楼的使用率也并不高,尤其是讨论用的小教室。以星期一为例,小教室近乎八成的时间是空的。因为讨论课大多在最后一节才进行,因此被使用的时数并不多,其大量兴建显得非必要,空馀的中型教室同时可以满足讨论需求,也可以做为其他用途,实用性似乎比小教室来的好上许多。[8]

参考文献

  1. ^ 1.0 1.1 本校重大綠建築落成-
博雅教學館及環境研究大樓陸續啟用.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7). 
  2. ^ 國立臺灣大學第2626次行政會議紀錄. [2012-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教务处报告:本校校属4栋教学大楼及新建教学大楼配合杜鹃花节办理重新命名活动,经教职员工生及校友参与,汇整命名结果为:(一)共同科目教室命名为共同教学馆。(二)普通大楼命名为普通教学馆。(三)新生大楼命名为新生教学馆。(四)综合教室命名为综合教学馆。(五)教学一馆命名为博雅教学馆。 
  3. ^ 3.0 3.1 3.2 3.3 3.4 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執行成果-基礎建設-教學大樓之興建.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4. ^ 國立台灣大學教學大樓一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採購案. [2012-12-11]. [永久失效链接]
  5. ^ 台大博雅教學大樓一期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民眾參與計畫. [201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打開聯合最新的公共藝術作品「教室裡的地球」在台大博雅教學館東側穿堂. [201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7. ^ 游婉琪. 白先勇講崑曲美學 台大課堂擠爆. 台湾立报. 2011-02-24 [2012-10-20]. [永久失效链接]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周芷萱、温雅倢. 好博雅,不用嗎?. 台大意识报. 2011-04-12, (40): 2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9. ^ 轴. 跨世代座標記憶-七年級生的「綠場」「舟山路」回憶. 台大校史馆部落格. 2012-02-09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10. ^ 赵静瑜. 2011台灣建築獎初選入圍名單. 2011-10-17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11. ^ 陈宛茜、纪文礼、黄宏玑. 2011台灣建築獎首獎 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 华视新闻. 2011-11-08. 佳作则为姚仁喜设计的实践大学体育馆,以及境向建筑事务所的台大博雅教学馆。 [永久失效链接]
  12. ^ 12.0 12.1 12.2 台灣大學博雅教學館. 建筑师杂志. 2011-9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