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丁,年轻力壮的男子,亦称为“丁壮”。坊间有以“小壮丁”一词来称呼“小男孩”。

“壮丁”一词在中国大陆往往特指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参军入伍的青壮年男子,但在台湾没有这种特殊含意。历史上曾发生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队强征壮丁的现象,称为“抓壮丁”。[1]淞沪战役后,国军精锐力量大量减员,基本上消失殆尽,急需补充兵员。所征来的新兵,根本没有被当作人看待,受到虐待,导致壮丁大量逃脱兵役或死亡,[2]即使下了部队,“粮饷待遇既微,致士兵恒苦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医生、药品均极缺乏”。[3]冯玉祥曾抱怨:“壮丁之征调,没一点准则……乱拉、乱抓、乱卖。”对此蒋介石特电各战区总司令,要求:“严禁所部在战区内招兵拉夫,一经查明,必以其直接上官违令是问。”[4]但随著战争的深入,兵员征补困难,军队强拉壮丁仍无法杜绝。逃跑更是民众对抓壮丁的抵抗,壮丁逃跑是抗战时期征兵的一大难题。[5]还有地方乡、保长将士兵的安家费、壮丁费的方式中饱私囊。军法执行总监何成濬说,“抗战以来,成绩最不良者为役政。”[6]面对困境,蒋介石曾经下令枪决当时主管征兵的兵役署长程泽润,但仍未能改变当时的征兵乱象。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所征壮丁将近1200万人。[7]据1945年1月统计,全国兵员编制为324万人,但缺额为69万人。[8]这还不包括虚报偷吃空额的成分。可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部队腐化程度已无可复加。四川方言话剧《抓壮丁》就是以讽刺的角度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四川农村的事例。

注释

  1. ^ 叶圣陶1945年4月9日日记中,记成都陕西街抓壮丁:“晚饭后,忽人声鼎沸,传言隔壁茶馆中寄居之壮丁脱逃。既而屋瓦上有脚步声,一壮丁破屋面而下,求予宽容。旋趋入厨房,又越墙他去……上星期祠堂街有壮丁逃入少城公园荷池中,追者拘及之,以大刀痛击其身,旁观者不平,则群击操刀者,警察来弹压,亦被痛殴。昨夕祠堂街复有逃者,看守之兵放枪,死数壮丁及二路人。今夕我街居然未放枪,犹为幸事。役政之坏,至今而极。”
  2. ^ 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一书提到:“死在路上,死在征兵过程中,死在野蛮的新兵训练处及长途行军中的人,要比进入军中后死的人还多。”蒋梦麟在《新潮》一书估计,至少有1400万新兵在抵达他们的部队之前死亡。
  3. ^ 《李宗仁回忆录》下,广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81年编印,页827
  4. ^ 蒋中正电令各总司令等严禁所部在战区招兵拉夫,1937年10月23日,蒋中正总统档案002010300006067,台北国史馆藏。
  5. ^ 何成濬说:“接莆永师管区司令汪世鎏函云:闽省征兵极为困难,已征入营之壮丁,逃亡者几达总额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缉拿不易云。”第26军军长丁治磐在1943年的日记中说:“自征兵以来,已征700万人,连年逃亡达半数。”唐纵在1942年9月5日的日记中记载:“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一千零九十余万名,但恐逃亡者在半数以上。”
  6. ^ 《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上册,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00页
  7. ^ 周开勋《国民党的兵役真相》,《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8. ^ 《全国各军兵员补充进度表》,《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军事(一),凤凰出版社,1998年版,第771~772页。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