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南蜥
一种蜥蜴
多线南蜥(学名:Eutropis multifasciata)为石龙子科真棱蜥属的爬行动物。其种加词“multifasciata”意为“多条线纹”。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云南等地。[1]台湾十大入侵外来种之一。
多线南蜥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科: | 石龙子科 Scincidae |
属: | 真棱蜥属 Eutropis |
种: | 多线南蜥 E. multifasciata
|
二名法 | |
Eutropis multifasciata (Kuhl, 1820)[1]
| |
异名 | |
Mabuya multifasciata (Kuhl, 1820) |
描述
体长最大约12公分,全长可达28公分,外型粗短,颈部不明显,外耳孔外露,尾巴细长呈圆柱状,尾巴长约为身体长的1.5倍。体、尾及四肢背面鳞片,具有3条明显的棱脊;腹面鳞片平滑或仅咽喉部有不明显棱脊。[2]
雌、雄体色差异明显,雌体与幼体之体侧具许多黑白相间之斑点,雌体体背则常带有许多黑色纵纹;雄体体背则为一致之褐色,体侧不具斑点,腹部为白色。生殖季节,雄性咽喉呈橘黄色,体侧前肢后方为土红色或橘红色,腹部乳黄色。[2]
习性
以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会吃体型较小的蜥蜴。胎生,每次可产下4到9只幼蜥,不冬眠,可全年繁殖。尾巴容易自割与再生。[2]
在台湾为外来入侵种,最早于1992年在高雄发现,已在台湾西南部建立野外族群。
栖地
一般常出没于农耕地、果园;也会在房屋周围及路旁草丛活动。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42至1560米。[2]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