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降十八娆
大目降十八娆是台湾台南市新化区的宗教活动,现已列为文化资产(民俗及有关文物)[1]。其由来与当地风水地理传说有关,而且是以新化朝天宫为主,牵涉到当地共七间庙宇的宗教活动[1]。又“十八娆”之名,据说与该活动办到农历正月十八结束为止有关[2][3]。
大目降十八娆 | |
---|---|
当前用途 | 举办时间:每年农历1月18日[1] |
官方名称 | 大目降十八娆 |
类型 | 登录等级:一般民俗及有关文物[1] 登录种类:信仰[1] |
评定时间 | 2009年10月9日[1] |
详细登录资料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大目降十八娆 |
台语罗马字 | Tōa-ba̍k-kàng Cha̍p-peh Hiâu |
由来传说
据说新化区过去有著“八卦蜘蛛穴”,以现在中正路与中山路交会处为中心,向外延伸出八条交通线[4][2][3]。四条主线分别通往府城、关庙、玉井、新市,另有四条副线通往礁坑、大湾、唪口、虎头埤[4][2]。不过此穴虽好,但是里头著有蜘蛛精会定期作乱[4][2][3]。据说上天知道当地状况,乃有“七星坠地”,成为新化七间庙宇──朝天宫、太子宫、观音亭、清水寺、武安宫、天坛护安宫、上帝庙──兴建之处[4][2][3]。
传说同治元年(1862年)的大地震导致当地房舍与庙宇受到重创,八卦蜘蛛穴里的蜘蛛精遂出来做怪,让当地妇女在元宵节之后行为怪异,放荡浪漫[2]。居民请示朝天宫妈祖后,得知是蜘蛛精做怪,必须在穴上建庙且请街内众神压制[2]。于是后来在灵穴中心重建了朝天宫(该处因而又称“妈祖间”),并且邀请七庙众神展开绕境,之后成为习俗[2]。
发展
大目降十八娆在清末成形后,成为新化当地的宗教习俗,直到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时才中断[2][3]。二次大战后,约在民国五十年代(1960年代)复办[注 1],但后来因经费问题而中断[2]。民国八十四年(1995年)再次推动,但活动从晚上改成白天开始[2]。
过去的大目降十八娆是在元宵节后,在十六到十八日连续三天夜里举行绕境[2]。现在则是在农历正月十八日白天起进行到夜晚,各庙神轿与阵头会先在朝天宫集合,由太子宫太子爷担任先锋,朝天宫妈祖押后[2]。参与人员会手持火把,象征扫除蜘蛛精带来的灾祸[2]。
2021年度活动因covid-19疫情的缘故,取消绕境活动,改由在大目降广场举办静态展
其他
台南麻豆地区也有顶街、下街十八娆的活动,但该活动比较偏向单纯的迎妈祖,不像新化地区与传说故事结合[3]。另外七星坠地之说,在高雄内门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但并非建庙而是建七星塔[3]。
注释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1.3 1.4 1.5 大目降十八嬈.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张耘书. 《臺南媽祖信仰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ISBN 978-986-03-9415-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许书铭、简辰全、洪郁程. 《南瀛神明傳說誌》. 台南县政府. 2010-06: 页211─216. ISBN 978-986-02-3581-4.
- ^ 4.0 4.1 4.2 4.3 张溪南. 《南瀛老街誌》. 台南县政府. 2007年8月: 页272、273. ISBN 978-986-00-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