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甲中洲高跷阵

臺南學甲中洲慈福宮的陣頭

中洲高跷阵台湾台南学甲中洲慈福宫的一个阵头,阵头成立目的是为了能参与慈慈济宫上白礁祭典,此阵头的成员主要是中洲地区居民,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转成职业阵头,并于2003年登录为国家重要民俗。[1][2]

沿革源流 

高跷是一种已经有著数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在台湾俗称“踏跷”。[3][4]

中洲高跷阵是东头角的角头庙慈福宫,于1954年所创立,是台南地区最早成立的一只高跷阵团体,其成立主要目仅仅是为了参与学甲地区的上白礁祭典,正因为是单纯为了刈香而创立,故而一开始纯粹是以在地子弟组成的业馀团体,另外,倘若东头角慈福宫如有任何庙会,则会优先出阵。[5][6][7] 而根据一些阵头艺人们的说法,最早将原属此一杂技加入庙会绕境活动的,是台南县学甲镇中洲地方的邱家高跷团,并且一开始此阵头并无专属团名,对外仅称“中洲高跷阵”。[8][2]

其后,随著不断有庙宇在活动中相继的商请演出,也不时受聘到外地的一些庙会活动表演,更因商演的生意越来越大,后来逐渐演变成职业性质演出,最盛时中洲就有两团高跷阵,其中一团仍还是所谓的子弟团,而虽有子弟与职业团之分,然各团之间的人员去也相互的支援,然而,之后因初学甚至在演出时容易受伤,导致传承不易加上学习断层等问题,目前又合并成一团为“南台湾颖川高跷阵”。[2][4]

在80年代以后因团的知名度提高,加上入团学习技艺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一些团员纷纷向外发展,初估由此团分衍而出的高跷阵团有:高雄鼓山内惟的同乐社高跷阵(许金镇于1976年成立)、高雄左营新庄明乐社高跷阵(谢财旺于1981年成立)、七股的七股高跷阵(黄登旺于1984年成立)、高雄左营埤头的邱家班高跷阵(邱文超于1989年成立)、七股龙虎高跷阵(陈清文,1990年成立)、台南六甲的泰山民俗技艺团高跷阵(史文展于1990成立)。另外,学甲中洲的陈廷仰在1991年也另外成立颖川高跷阵,只是随著时代的转变目前其中已有多阵皆散团了,并且,颖川高跷阵则又与原中洲高跷阵重新合并成一团。[8][9][10][11][6][12][13]

表演与禁忌

高跷演出需要外加一双木制的 – 长脚,加上演员的动作相当地灵活与生动,也常结合武术上的拳脚动作,如打拳、仿勒马、杂耍特技、舞弄刀枪等,往往在活动的进行中有精彩的表现。[14]

另外高跷出阵时常演的剧目大多为《八仙过海》、《三藏取经(西游记)》、《关公保二嫂》等。并且高跷阵对于红白喜丧事都都不忌讳,也因此也都会应聘参与,只是丧事时大多只表演《三藏取经》,而团员以身贴红色或者白色布条来区别演出的对象,至于穿著的服装则不改变。此外,喜红事或者庙宇庆典商邀的演出,则多表演著名的《关公保二嫂》。[2][6]

高跷阵也有一些小禁忌,如传统高跷阵出阵演出所用的跷一定要用红色木跷出场,并且在准备的过程中不能有东西被摔打,否则当次的演出中一定会有人跌倒。另外,在早期女性是不能触碰到跷的,只是随著现代的演变之后禁忌已不多,而且跷不一定会用红色,此外女生也可以参加高跷阵,并且出阵参与各项的演出。然而,演出关公的戏码时演出者需要保有尊敬的心,团员除了尽量少说话之外,女性艺人也不绝对可碰触到关公的大刀。[13][2]

成果

学甲中洲开基高跷阵(邱家艺术高跷),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获得第一届薪传奖。另外,在学甲“上白礁”谒祖祭典的艺阵比赛中有数次的阵头冠军,是上白礁香阵十大必看阵头之一。同时也获文化部登录为国家重要民俗文化资产。此外,邻近的三慈国小,该学校亦以发展高跷阵闻名,目前在学校留有 “高跷阵文物馆”以教育学生传统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性。[8][15][1][16]

参考资料

  1. ^ 1.0 1.1 百年香路 學甲上白礁登錄國家重要民俗 文化部頒贈證書. OwlNews. 2023-04-30 [2024-08-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陈丁林. 南瀛藝陣誌. 台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7: 90–105. ISBN 957-00-9730-2. 
  3. ^ 高蹺陣源流. 传统杂技主题知识网. 2017-10-06 (中文(台湾)). 
  4. ^ 4.0 4.1 藝「高」人膽大—高蹺陣. 台湾光华杂志. [2023-12-12] (中文(台湾)). 
  5. ^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tm.ncl.edu.tw. [2024-08-20]. 
  6. ^ 6.0 6.1 6.2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中洲慈福宮高蹺陣4.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23-09-09] (中文(台湾)). 
  7. ^ 高蹺陣. 台南市艺阵资源网. [2024-08-20]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黄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9. ^ 全臺唯一的高蹺陣與竹馬陣 藝高人膽大的幕後紀實. 传艺online. 2021-12-09 [2024-08-20] (中文(台湾)). 
  10. ^ 中洲慈福宮李府千歲聖誕民俗藝陣「高蹺陣」演出絕活引起信徒民眾稱讚。. 台南新闻网). [2024-08-20]. 
  11. ^ 南瀛藝陣誌. 1997-06. 
  12. ^ 穎川高蹺陣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3-12-12]. 
  13. ^ 13.0 13.1 傳藝online-全臺唯一的高蹺陣與竹馬陣 藝高人膽大的幕後紀實. magazine.ncfta.gov.tw.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14. ^ 社團法人臺灣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 上白礁香陣十大必看之六:關公保二嫂. 社团法人台湾学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协会. 2015-12-22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15. ^ 邱家藝術高蹺開基本團(中洲高蹺陣)|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 acrobatic.ncfta.gov.tw. [2023-09-09] (中文(台湾)). 
  16. ^ 高华君. 臺灣高蹺陣之研究 (PDF). 2004-04-30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