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安德烈·谢尔盖耶维奇·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 (俄语: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Михалко́в-Кончало́вский,1937年8月20日—)是俄罗斯的电影导演、编剧与制片人。[1]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
---|---|---|---|---|---|
导演 | |||||
出生 | |||||
职业 | 导演、编剧 | ||||
配偶 | Irina Kandat,芭蕾舞演员(1955年到1957年) 娜塔丽亚·阿伦巴萨洛娃,芭蕾舞演员、电影演员(1965年到1969年) Viviane Mikhalkova,东方学专家(1969年到1980年) Irina Martynova,电视主持人(1990年到1997年) Julia Vysotskaya, 演员、主持人(1998年至今) | ||||
儿女 | 儿子:耶戈尔·康查洛夫斯基(1966年)、彼得(2003年)
女儿:亚历山德拉(1970年)、娜塔莉(1991年)、艾伦娜(1993年)、玛利亚(1999年) | ||||
活跃年代 | 1964年—现在 | ||||
网站 | konchalovsky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生平
1937年8月20日,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生于苏联莫斯科的艺术世家,195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校,1957年在莫斯科音乐大学,后在莫斯科州立音乐学校学习钢琴。苏联国家电影学院(VGIK)导演专业学习期间,师从米哈伊尔·罗姆。之后担任《压路机与小提琴》、《伊凡童年》的编剧。1965年导演处女作是改编自艾特马托夫同名小说《第一个教师》,女主角娜塔丽亚·阿伦巴萨洛娃荣获威尼斯影展影后,不久二人结婚。第二部导演作品《阿霞·克里亚契娜的故事》由于对现实状况毫无保留地刻画,遭到当局禁演,直到1988年才得以公映。[2] 被警告之后,康查洛夫斯基便转为以拍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为主。
1972年的自编自导的《阿萨克的年底》取得巨大成功,当年观影人次突破3000万,并获得了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大奖。之后的作品便屡屡获奖,《恋人曲》获得了1974年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最高奖水晶地球仪奖。1978年的《西伯利亚颂》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蜚声国际。
后移居美国,拍摄类型片,多个出演由他导演作品的演员提名甚至荣获大奖,如《逃亡列车》、《羞怯的人》具有国际影响力。直到冷战结束,康查洛夫斯基才回国拍片。鉴于其在电影领域取得的成绩,苏联政府在1980年授予他“国民艺术家”的称号。2002年公映以第一次车臣战争为背景的影片《愚人屋》再次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3]同年起,他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终身成员,2005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及文学勋章军官勋位。由于对“电影节的杰出贡献和俄法两国文化交流的推动”,2011年康查洛夫斯基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4] [5]
2005年,他成立了“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制作中心”,为俄罗斯NTV、Zvezda等电视频道、剧院制作节目,并出版发行书籍。首次尝试3D技术的《胡桃夹子》在2010年全球公映,反响不佳。[6]
2011年8月,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在《俄罗斯报》上发表文章《回顾苏联》,讲述他所见证的历史变革。[7]
2014年9月以《邮差的白夜》获得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
个人生活
曾祖父苏里科夫是已名画家,父亲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前苏联二战时期新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创作者,后俄罗斯时任总统的普京在2000年再次邀请他为俄罗斯国歌填词。[8] 母亲则是一名诗人与翻译家。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亦是颇具国际知名度的导演被誉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并以《烈日灼人》一片荣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9]
作品
电影
拍摄时间 | 片名 | 职务 | 获奖 | 备注 |
1960年 | 《压路机与小提琴》 | 编剧 | ||
1961年 | 《男孩与鸽子》 | 导演、编剧 | 威尼斯儿童与青年电影节首奖 | 与E. Ostashenko联合毕业作品 |
1962年 | 《伊万的童年》 | 编剧 | ||
1965年 | 《第一个教师》 | 导演、编剧 | 芬兰国家电影奖(Jussi Award)最佳外国导演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娜塔丽亚·阿伦巴萨洛娃) 提名 —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
故事片导演处女作 |
1967年 | 《阿霞·克里亚契娜的故事》 | 导演 | 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俄罗斯尼卡奖最佳导演 提名 —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曾被禁映,1988年才得以上映并参加评奖 |
《塔什干,一个丰富的城市》 | 联合编剧 | |||
1969年 | 《贵族之家》 | 导演、编剧 | 芬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外国导演 | |
《安德烈·鲁勃廖夫》 | 联合编剧 | |||
1970年 | 《万尼亚舅舅》 | 导演、编剧 | 芬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外国导演 圣塞巴斯蒂电影节银贝壳奖 |
|
《哥萨克的年底》 | 联合编剧 | |||
1972年 | 《小伙子,我们在等你》 | 联合编剧 | ||
《第七个子弹》 | 联合编剧 | |||
1974年 | 《恋人曲》 | 导演 | 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水晶地球仪奖 | |
1979年 | 《西伯利亚颂》 | 导演 |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 |
1982年 | 《樱桃树》 | 导演 | 提名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片 | 短片,到美国后首部作品 |
1983年 | 《玛利亚的情人》 | 导演、联合编剧 | 意大利国家影评人与记者联合会银丝带奖 提名 — 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 |
|
1985年 | 《逃亡列车》 | 导演 | 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强·沃特) 提名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强·沃特) 提名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艾瑞克·罗伯特) 提名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亨利·理查德森) 提名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
1986年 | 《怨女春曲》 | 导演、联合编剧 | 提名 — 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朱莉·安德鲁斯) | |
1987年 | 《羞怯的人》 | 导演、联合编剧 | 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芭芭拉·赫尔希) 提名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提名 — 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玛莎·普林顿) |
|
1989年 | 《怒虎狂龙》 | 导演 | ||
《超级拍档》 | 导演 |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金贝壳奖 | ||
1992年 | 《隐藏的秘密》 | 导演、联合编剧 | 提名 — 俄罗斯尼卡奖最佳作曲(Edward Artemiev) 提名 —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0] |
|
1994年 | 《我的小鸡》 | 导演、联合编剧、联合制片 | 挪威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Import Award 爱沙尼亚Kinoshock电影节大奖 提名 —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提名 — 俄罗斯尼卡奖最佳影片 提名 — 俄罗斯尼卡奖最佳女主角(茵娜·丘里科娃) |
|
2002年 | 《愚人屋》 | 导演、制片人 | 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奖 挪威卑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提名 —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
|
2007年 | 《华丽人生》 | 导演 | MTV俄罗斯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 |
2010年 | 《胡桃夹子3D》 | 导演、联合编剧、制片人 | ||
《最后一站》 | 监制 | |||
2016年 | 《战争天堂》 | 导演 | 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 |
2020年 | 《亲爱的同志》 | 导演 | 威尼斯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
电视
拍摄时间 | 片名 | 职务 | 获奖 | 备注 |
1997年 | 《奥德赛》 | 导演 |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导演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特效(迈克·麦克利) 提名 — 金球奖最佳迷你剧 提名 — 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男主角(阿曼德·阿山特) |
|
2003年 | 《冬狮》 | 导演 | 金球奖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女主角(格伦·克洛斯) 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电视电影女主角 蒙特卡洛国际电视节最佳迷你剧导演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服装设计(C·博伊尔、M. Rubalcava、R. McGuirke) 提名 — 金球奖最佳迷你剧 提名 — 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男主角(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提名 —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 提名 —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导演 提名 — 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女主角(格伦·克洛斯) |
舞台剧
话剧
拍摄时间 | 片名 | 备注 |
1985年 | 《叶普根尼·奥涅金》 | 意大利史卡拉歌剧院 |
1990年 | 《黑桃皇后》 | 意大利史卡拉歌剧院 |
2005年 | 《朱莉小姐》 | 俄罗斯莫斯科Malaya Bronnaya剧院 |
2006年 | 《李尔王》 | 波兰华沙Na Woli剧院 |
2007年 | 《海鸥》 | 意大利巡演、1987年在法国巴黎奥迪安剧院 |
2009年 | 《万尼亚舅舅》 | 俄罗斯莫斯科墨索维剧院 |
歌剧
拍摄时间 | 片名 | 备注 |
2000年 | 《战争与和平》 | 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
2001年 | 《假面舞会》 | 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
2010年 | 《鲍里斯·戈都诺夫》 | 意大利都灵Teatro Regio剧院 |
传记
- 2007年:纪录片《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与舞台》导演:尼基塔·吉洪诺夫
- 2007年:纪录片《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与大银幕》导演:Alexei Kolesnikov
参考资料
- ^ 《纽约时报》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资料. [201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3).
- ^ 苏联禁片录(1985-1991得以公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tudent.zoomru.ru
- ^ 《当代电影》2004年第01期《疯癫的胜利:<愚人屋>》
-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荣获法国勋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IA.ru 2011年10月19日
- ^ 俄罗斯导演法国授勋[永久失效链接]俄罗斯之声 2011年09月19日
- ^ 《胡桃夹子》西方影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etacritic
- ^ 回顾苏联:从安德罗波夫到戈尔巴乔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2011年08月13日
- ^ 苏联国歌词作者逝世 普京曾亲自向其求歌(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环球时报 2009年08月28日
-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聚焦苏联解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粉丝网 2010年05月05日
- ^ 第42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柏林电影节官网
相关连接
- 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制作中心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