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8′0.44″N 116°58′55.15″E / 33.6334556°N 116.9819861°E / 33.6334556; 116.9819861

1965年安徽宿县顺河人民公社

宿县,中国旧县名,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淮北市的前身。

宿县及前身宿州的名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宿国”,当时是一个驿站。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

1949年置宿县专区,属皖北行署区,专员公署驻宿县(今宿州市埇桥区)。辖宿县灵璧泗县泗洪五河怀远砀山萧县(萧砀2县1953年3月6日,复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55年2月17日改属安徽省宿县专署)、永城9县。1950年7月1日,以宿县西境析置宿西县,同年改名濉溪县(1971年4月,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由宿县析设宿城市

1952年,宿县专区属安徽省。同年,永城县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砀山、萧县2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53年,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宿县专区辖7县。1955年,原属江苏省徐州专区的砀山、萧县2县县划入;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56年,撤销宿县专区,所辖8县划归蚌埠专区

1961年,复设宿县专区,专署驻宿县,辖原蚌埠专区所属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萧县、砀山8县。1964年,析宿县、灵璧、五河、怀远4县设固镇县。宿县专区辖9县。

1971年,撤销宿县专区,改置宿县地区。 1977年2月,原属宿县地区濉溪县划归淮北市。1981年,由萧县龙城镇,析出段园镇划入淮北煤矿(今淮北市杜集区的飞地)。

宿县这个名称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撤县并市,宿县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宿州市和淮北市,宿县相当于今天的埇桥区淮北市。自此之后,宿县名称就消失了。

宿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在古代有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垓下落败的地方,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刘伶也是宿县人,以及“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诗,描写的是现在称为符离的区域)。

在近代有赛珍珠以此地为蓝本所写长篇小说《大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笔下用的是宿县方言读法:nan xu zhou。即“南徐州”(“南宿州”)。因为宿县地处徐州之南几十公里,而宿县读法近徐州,故称“南徐州”。再近一点,则有淮海战役之双堆集战役

宿县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中原官话,据考证,天津方言源自宿县方言。生活风俗习惯大体同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