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孝(1639年—1696年),汉军镶蓝旗人[参1],平南王尚可喜次子,初为平南藩下都统三藩之乱爆发后,率部与广东叛军作战。因尚可喜厌恶长子尚之信所作所为,尚之孝获袭平南王爵,但之孝害怕之信不满,旋即辞去爵位。康熙帝以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统兵平叛。此后,尚之信反清,尚之孝的兵权被剥夺,闲居广州。尚之信归顺清廷后,尚之孝被召还京师,授内大臣,后再授宣义将军,南下江西平叛,多有斩获。江西平定后,尚之孝上书朝廷请求归葬其父于海城并为之守墓,不久,因事革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尚之孝病死于海城。

尚之孝
内大臣、宣义将军
前任:尚可喜
继任:尚之信
姓名尚之孝
封爵平南王世子 → 平南亲王 → 辞爵
封地广东
旗籍镶蓝旗
出生1639年
逝世1696年
海城
亲属
父亲尚可喜
兄弟尚之信额驸尚之隆等二十九人
姊妹三十二人
尚崇坦

生平

尚之孝为平南王尚可喜次子,幼年追随其父于镇所[参1]。1674年,尚之孝被任命为平南藩下都统,当时恰逢三藩之乱爆发,潮州总兵刘进忠响应靖南王耿精忠据城反叛,尚之孝率部与之作战[参1]。之前,尚可喜以长子尚之信为平南王继承人,后因尚之信嗜酒滥杀,而尚之孝严于律己、宽待部署,便有意改以之孝袭爵,自己为太上王,康熙帝遂命尚之孝袭平南王爵[参2]。然而,尚之孝畏惧尚之信,示意巡抚刘秉衡为其请辞,朝廷遂仍以尚可喜管理藩内事务,待叛乱平定后再令之孝袭爵[参2]。当时,普宁被刘进忠部下刘斌占据,但知县段藻暗中与尚之孝约为内应。尚之孝将刘斌诱出城外作战,段藻趁机关闭城门,刘斌大败而走,清军收复普宁,进击潮州[参2]。刘进忠率众抵御,尚之孝三战三捷,阵斩副将陈琏等兵将一千余人,此后又连克东津、笔架山、洗马桥等处敌营[参2]。1675年,康熙帝封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参2]。尚之孝围攻潮州一年有余,刘进忠向郑经求援,郑经派遣刘国轩领兵一万余人助战,尚之孝不敌、退驻惠州[参2]

1676年,尚可喜病情加重,康熙帝命尚之孝回广州探视并执掌藩务。然而,尚之孝还没接到命令,尚之信已起兵反清,并胁迫之孝放弃惠州。尚之孝没有抵抗,遂放弃兵权,回广州服侍其父[参2]。不久,尚可喜病死,尚之孝闲居广州。1677年,尚之信归顺清廷,袭平南王爵,尚之孝被之信排挤,朝廷将其召回京师,授内大臣[参3]。尚之孝上疏募兵请战,朝廷同意其请求,令其前往简亲王喇布军前效力,授予其宣义将军[参2]。1678年,尚之孝率领所部至江西,与总兵许盛进剿吉安、赣州吴军,多有斩获[参2]。1679年,尚之孝招降吴军总兵林兴隆、参将王国赞等战将二十余员、士兵六千余人[参2]。吴将杨一豹、江机进犯福建,尚之孝领兵赴闽,至汀州,杨一豹等人已向康亲王杰书投降,尚之孝返回江西[参2]。1680年,江西平定,尚之孝被召回京师,所部编为绿旗营留镇江西[参2]

同年九月,尚之信获罪被赐死于广州,部议尚之孝应该连坐,被康熙帝赦免,入朝仍随内大臣之列[参2]。1681年五月,尚之孝奏请朝廷以迎其父灵柩于广州,归葬海城。获朝廷允许后,尚之孝亦久留海城,并奏请守陵[参4]。1683年,议政大臣等追论尚之孝先前不能御敌、滞留海城、计图安逸等罪,提议将尚之孝革职、子弟归入内务府,康熙帝将其从宽发落,仅削其职[参4]。1696年,尚之孝病死,时年五十七岁[参4]

家庭

注释

参考资料


前任:
尚可喜
平南亲王
1676年
继任:
尚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