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苏轴心谈判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特勒以及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经过两天谈判后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后一年,德苏两国曾就苏联作为第4个轴心国的可能性进行协商

1940年11月,里宾特洛甫于柏林欢迎莫洛托夫的到来。

1940年11月12至14日,在两天的协商后,德国给了苏联画有四个轴心国()的势力划分草图[来源请求],在协商的途中,希特勒、莫洛托夫以及里宾特洛甫就德国与苏联的势力范围进行交涉:希特勒鼓励苏联向南边的印度以及伊朗发展,以便留给德国取得芬兰资源的通路,希特勒还希望苏联将其势力退出巴尔干半岛[1] ;然而莫洛托夫不愿轻而答应,毕竟苏联一直希望在地中海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且不希望德国将部队留在芬兰。

整个协商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苏联预期德国的战事会持续很久,所以当德国声明英国会很快地被打败,苏联对此事抱持著怀疑的态度。另外,史达林希望能够保有对保加利亚以及南斯拉夫的影响力。上述等因素皆导致莫洛托夫在谈判中持保守的态度。[1]1940年11月25日,苏联方面向德国提交了由史达林起草的回复,在回复中,史达林在德国愿意承认苏联在保加利亚以及伊拉克以及伊朗的影响力的条件下愿意成为第四个轴心国。[2] 不过德国并未回复,[3][4] 只留下了没有结果的谈判。对于史达林的回复,希特勒向他的军事首长表示道:“史达林要求越来越多的东西”“他是位冷血的敲诈者”以及“德国的胜利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她尽快向我们俯首称臣”[5]。德国于是在1941年打破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并向苏联入侵,苏联成为第四个轴心国之事再无被讨论的可能。

背景

 
里宾特洛甫和斯大林在签署条约
 
纳粹德国向苏联移交布列斯特控制权时,德国和苏联士兵于史达林头像面前拍照
 
1939年9月23日,纳粹德国向苏联移交布列斯特控制权

苏德1939年协定和过去的敌对行动

1939夏,在和英以及德国就潜在的军事以及政治合作进行协商后,苏联决定倒向德国的那一方,[6]并因此达成了8月19日的德苏经济协议,协议中德国可以以特定军事设备与苏联的原料进行交易,[7][8] 四天之后,德苏更达成了著名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条约中秘密地画分了德苏在北欧以及东欧的势力范围。[9]

就在签订协议不久前,两国已经化解了过去的敌对关系。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这么告诉苏联外交官:“没有什么关于巴尔干以及黑海问题是我们无法解决的”。[10][11][12]同时,两国外交官也在反资本主义以及反民主主义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表示道:“在我们德国、义大利以及苏联的思想中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反资本反民主主义”。[11][13]“不论是我们德国或是义大利都和资本主义西方没有任何共通点”。以及“对于我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会站在西方民主国家的那一方才令人感到奇怪”。[14]

并且,德国官方表示先前对苏联的敌对意识已经随著共产国际以及世界革命的声明而逐渐消退。[14]苏联官方也强调双方的对话“十分重要”。[14] 在签订条约时,里宾特洛甫与史达林甚至相互举杯祝贺,在愉快的的谈话中聊到两国在1930年代的敌对关系。[15]

里宾特洛甫向史达林点出,不列颠在过去不断地尝试破坏苏德关系,是为了她为了支配世界所致。[15]史达林并随后附道:“若英国支配了世界,那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愚笨而甘愿让自己被愚弄”。[15]里宾特洛甫随后发表声明表示,反共产国际协定并非针对苏联,而是针对西方民主社会,尤其是伦敦和英国(英国金融业者)的那些老板们。

他还说道,柏林人甚至开玩笑说史达林自己甚至会加入反共产协议。[16]史达林和苏联外长不断向德国为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以及德苏关系的改善道贺。[16]就在里宾特洛甫离去之际,史达林还特别单独和他说道,苏联非常重视这个条约,并且他将以苏联之名发誓绝对不会背叛他的盟友。[16]

划分波兰时的两国关系

就在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的一星期,德军跨越波兰边境,波兰战役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17]与此同时,苏联停止了国内反纳粹以及反法西斯的宣传,并把在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事描述成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帝国主义而互相争斗。[18]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共产国际在当地发生反德国游行时也指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全力打击沙文主义,意在让他们不要插手反德的示威。[18] 莫斯科也指示在法国以及英国的共产党发表反战的立场。

在德国侵略波兰的两个星期之后,苏联也跟著挥军西进[19]与德国配合攻击波兰。9月21日,德苏就在波兰的军事合作以及对蓄意破坏者的“肃清”。[20]在波兰被灭后,德苏还在利维夫和布列斯特举行联合阅兵游行[21]在8月份,史达林已经决定要清算波兰,[21]九月份,德苏举行会议并规划未来“波兰地区”应有的状态。对苏联内部,官方解释他们必须要派军队进入波兰以保护该国境内的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人免于德国的侵略,不过莫洛托夫随后向德国官方承认这是他们找到唯一正当侵略波兰的理由。[22]

扩大的原材料及军需物资交易

德国的军火工业早就因为为了之后的大战而做了准备,但波兰战役的迫切性仍对德国战争工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23]德国对于原物料的缺乏导致她必须向外寻找物资的来源,[23]然而大西洋上英国的封锁让德国的处境更加艰难。[23] 于是,德国剩下的原物料供应来源只剩下苏联一个,苏联提供了油、橡胶、锰、谷物、动物脂肪以及白金。[23]与此同时,由于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的签订,使得苏联难以向其他国家进口工业化制品,于是苏联对于德制机器的需求愈发强劲。[24]

在互相仰赖下,德国和苏联在1940年2月11日签订了更深入的德苏经贸协定 (1940年)英语German–Soviet Commercial Agreement (1940),这次的规模是前一年条约的四倍之多。[7]这份贸易条约让德国得以绕开英国的封锁,[7]在条约签订的第一年,德国便从波兰的德苏边境收到数十万吨的谷物、原油以及其他必须的原物料。[7]除此之外,苏联还提供北极海航线英语Northern Sea Route给德国使用(货船或是伪装巡洋舰),这迫使英国必须同时保护她在大西洋以及太平洋的通商路径。[25]

1940年中旬恶化的关系

 
地图描绘了1938年的边界,并绘出了截至1940年底,从中欧到东欧两国的政治以及军事势力扩张的路径。

芬兰、波罗的海国家以及罗马尼亚领土问题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26] ,并迫使其签订造成其10%领土损失的停火条约,条约的签订使得芬兰必须交出东部卡累利阿地区。[26]另外,早在1939年,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苏联逼迫波罗的海三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已使苏联得以将部队进驻于该地。[27]到了1940年6月中旬,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发生在法国的战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部队入侵了波罗的海三国[27][28]并将各个政府取代为支持苏联的人马,并让这些人提倡加入苏联。[27][29]同月,苏联向罗马尼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她交出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以及赫尔扎地区[30]在苏联向德国保证会收回部分对布科维纳北部地区的要求后,德国便催促罗马尼亚接受苏方的要求,[31]两天后,罗马尼亚便屈服于苏联的要求,于是红军便进驻并占领了通牒中要求的领土。[30]

尽管苏联进犯芬兰是已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中为双方所同意,不过由于这份条约并不为德国人民所知,[31]也因此给希特勒带来了巨大的反苏浪潮,[32]这事件的起因除了同情北欧人民之外,也是因为芬兰和德国的紧密关系。[32][33]在国内反对声浪中也不乏纳粹党的忠实份子,[32]面对这些人,希特勒得忙著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仅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更是难以公开支持苏联,于是支持苏联变成德国政府在双方签订的条约中最难实行的部分。[34]

德苏密约让希特勒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他必须忙著从各个苏联占领地撤侨,同时得对苏联的侵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33][35]对德苏密约不知情的波罗的海三国还向柏林抗议苏联的侵略,面对这些抗议,里宾特洛甫只得退回他们的信件。[36]1940年8月,莫洛托夫通知德国,由于波罗的海三国已经通过投票加入苏联,所以德国可以撤走他们在三国的领事馆。[36]随后,苏联意图兼并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在密约中,尽管德国的盟友罗马尼亚愿意将比萨拉比亚交予苏联,但她并没有同意让出布科维纳地区[36],但苏联仍旧向罗马尼亚索取了该地区,因此造成德苏关系紧绷的进一步升级。[36] 对于苏联对罗马尼亚土地的并吞,德国只得要求苏联保证先前他们与比萨拉比亚100,000顿谷物的合约、德国在当地的财产、德裔居民的权利以及对于罗马尼亚石油能送达德国的再次保证。[35]

德国对原物料依赖的增加

1940年夏,随著在西方战线进展顺利,对法国、丹麦、比利时、荷兰、挪威的占领为德国带来额外的原物料需求,[37]于是德国愈来愈依赖从苏联进口的原物料。[37]与1938年相比,德国额外增加了50万吨锰、330万吨磷、20万吨橡胶以及950万吨原油。[37]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让德国得把用来向三国进口产品的钱(9670万德国马克)交给苏联,[38]并且再也无法以过去经勒索而得到的低廉价格向该地区购买产品。[35]综上所述,入侵苏联似乎对希特勒而言已经成为最终唯一的选择,[37]这时德国还没能拟定确实的入侵计画,不过希特勒这时告诉他的一个将军:“他终于能专心对付一个真正重要难题──与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决战”,[39]尽管希特勒如此说道,他的将军们仍然告诉希特勒,占领西部俄罗斯不但不能解决德国的经济问题,反而会为德国带来更多的资源短缺。[40]

苏联短暂切断对德国物资供给

1940年8月,在德苏关系因罗马尼亚问题以及冬季战争而产生摩擦、法国签订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议投降之后,史达林不满德国在前者的态度及担心希特勒和西方国家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苏联曾短暂停止根据德苏经贸协定所需提供给德国的货品,并且导致了德国的物资短缺。[41]

在8月中后,两国关系因匈牙利-罗马尼亚边境问题(特兰西瓦尼亚)以及苏联对保加利亚领土要求的让步而逐渐回温,而且在英签订了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的协议之后,史达林又再次确信德国会和西方进行持久的战争。[42]

然而,在8月底,德国和义大利在未知会苏联下便将罗马尼亚西北部划给匈牙利,以防匈罗两个盟国发生战争并确保该地的油田。这一个动作再次引起了德苏之间的紧绷关系,后者向德国表示德国应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第三条事先向苏方谘询。[43]

轴心条约

在与义大利和日本签订同盟条约之前,德国官方曾就苏联作为第四个轴心国成员的可能性作讨论,希望能把苏联的注意力移到英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南边的印度洋以及中东地区,德国更表示他们愿意让苏联的势力概括达达尼尔海峡以东的地区。[44]

就在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之前,德国方面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告知他们会签订轴心国的条约。而该条约暗示并警告美国的主战派,告诉他们和轴心国作战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因为开战便代表这要与世界上三大强权作战。[45]莫洛托夫本人则对于苏联被撇除在外的条约内容有所警戒。[44]

1940年9月27日,德义日三国签订条约,条约中将世界划分成数个势力区,分别由德义日三国统治,势力区的画分更隐约地针对美国,暗示美国应保持中立不与轴心国作战。条约中的第五条,则明白地指出三国和苏联的关系并不会改变,[44]然而莫洛托夫担心三国私下签订了针对苏联的从属条款,因此莫洛托夫接触日本帝国驻苏联大使东乡茂德,希望能借由他获得进一步的资讯。[46]

在一次访问中,德国驻莫斯科军事随员恩斯特·奥古斯特·科斯特林在10月31日说道:“这些俄罗斯人给我不想和我们冲突的印象逐渐加深”。[46]与此同时,八月到十月,德国和英国爆发大规模空战,已准备对英国的全面侵略[47]

战争或更广泛的协议

 
德国驻苏联大使沃尔纳·冯·薛伦堡

整个夏天,希特勒一直踌躇究竟该攻击苏联,还是和苏联达成类似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让苏联得以得到黑海西部港口或是在德苏间存在一中立第三国(如保加利亚)的条件下取得博斯普鲁斯海峡。[48]

德国驻苏联大使沃尔纳·冯·薛伦堡自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后一直在构思一个由四国组成的条约。.[49]因此,在他私下得知希特勒可能入侵苏联时,他和一些人试图影响希特勒以及他的代表团,希望能在苏联的主张势力范围维持在土耳其以及伊朗的前提下,至少能延长之前达成的协议。为了让希特勒能做出期望的决定,[50]他甚至向希特勒隐瞒苏联吞并罗马尼亚部分地区后对德国感到不满的事实。[50]

科斯特林、薛伦堡和一些人起草了一份备忘录,里面提到了侵略苏联对德国的危险性,其中包含乌克兰、白俄罗斯还有波罗的海三国最终只会对德国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48]德国外交次长恩斯特·冯·魏茨泽克则表示苏联现在的官僚政治让他们显得无害,占领苏联并不会为德国带来好处,而且为什么不让这样陈腐的布尔什维克待在我们隔壁呢?[48]

斯大林与里宾特洛甫十月通信

1940年10月,史达林向德国表示莫洛托夫已被授予与希特勒讨论这几个国家未来走向的权力。[51]里宾特洛甫则回信说道:“根据元首的意见……苏联、义大利、日本以及德国这四大国家,要共同采用一长远的政策并且借由划分世界利益以将各国人民导向正确的道路,将会是一个历史的任务。”[52]

然而,里宾特洛甫的信因为大使馆人员的疏失而导致延误了送到了史达林手中的时间,以至于该封信不再显得“新鲜”,这让里宾特洛甫气得斥责了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51][53]之后再转交该封信的时候,薛伦堡向莫斯科方面表示之后可能在德国举行的会议将会是一个为四国轴心的形成召开的初步的会议。[53]

史达林在收到前往柏林进行会谈的邀请之后显得十分开心,[54]史达林还为此回信给里宾特洛甫,信中提到苏联有意参加一个为了各方“彼此的利益”以建立“长久基础”的协议。[55]

同年11月初,德国和苏联进行的经济协商获得了一定的成果。[56]代表德国进行协商的成员也希望这场谈判可以成功,一部份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会让他们反对希特勒的反苏政策的说话份量更大。[57]

11月1日,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会见希特勒并且写道:“元首希望他能让苏联加入反英阵营的前线”。[58]罗斯福赢得了当年的大选并且承诺美国不会参与国外的战争之后,戈培尔对此提到:“在罗斯福发表了那样的言论之后,他将难以主动地介入战争。”[58]随后在与义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的会面当中,里宾特洛甫向他提到德国对于即将举行的四国会议的看法,他说最后会议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苏联方对于巴尔干地区的立场,[48]正因为巴尔干半岛是潜在的利益重叠区,若苏联能够主动地退出这一区域,那么与苏联站在同一阵营的好处将胜过对苏联发起入侵。[48]

同一个会议中,希特勒向墨索里尼表示道,他顶多接受苏联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要求,但是他将不会容忍更甚于此的任何要求,[48]他还借由谚语说道:“一只罗马尼亚鸟在手,胜过两只在草丛里俄国人”。[53]希特勒同时也对苏联愿意主动退出巴尔干地区感到怀疑,因为他认为史达林对于多瑙河以及保加利亚有著异常的执著。[53]德国也担心苏联拉拢保加利亚,让保加利亚背叛德国而和苏联成为同盟。[59]

莫洛托夫造访到柏林

 
1940年十一月,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于柏林欢迎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就在莫洛托夫刚刚到达德国总理府的中午
 
新的帝国总理府

11月12日

史达林派莫洛托夫前往柏林以商讨有关苏联加入轴心条约的事项,同时也希望苏联能够从条约中获得一些利益。[60]他的座车于当日早上11:05抵达了柏林并且在车站受到里宾特洛甫热烈的欢迎,柏林车站内还有一盆插了纳粹以及苏联的旗帜的花朵,甚至还有一交响乐团演奏当时苏联的国歌,而这也是自1933年以来第一次在德国境内演奏此一曲目。[61]在用完简单的早餐之后,会谈便马上于贝勒维宫展开。[62]

在会谈的一开始,里宾特洛甫首先提道:“英国已经被我们打败了,而她向我们屈服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大英帝国的终幕现在已经开始了”。[63]他进一步说道:“美国的参战对德国将不会有任何影响,德国以及义大利将不会再允许盎格鲁撒克逊人踏上这片欧洲大陆…,我们轴心国现在考虑的并不是要如何赢得战争,而是在思考该如何尽快结束这早已胜利的战争”,[63]他还提到德国和苏联已经完成了“一些好的交易”。[63]

因此,里宾特洛甫向莫洛托夫总结道,四强(德、苏、义、日)决定她们在世上的利益划分的时刻已经到来。[63][64]他提到希特勒认为这四个国家向南方扩张将会是她们自然的趋势,里宾特洛甫接著向莫洛托夫询问苏联是否会向南方的海洋发展,[63]就在莫洛托夫追问哪个海洋时,里宾特洛甫答道:“就长远而言,南方的波斯湾以及阿拉伯海将会是对俄罗斯最有利的”。[63][64]

对于四国划分世界利益的构想,莫洛托夫表示这个新想法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值得与里宾特洛甫再次于莫斯科讨论这个构想。[65]当天下午,莫洛托夫于德国总理官邸会见希特勒。[62][63]会谈时,希特勒特别向莫洛托夫强调“对英国的最后一击”,他还说:“是时候该思考我们胜利之后的划分了”。[62]随后在讨论美国的问题时,希特勒认为美国在1970-1980年左右将会严重地威胁其他国家的自由,[63]在这议题上,希特勒以及莫洛托夫都同意美国不该插手欧洲、非洲或者是亚洲的事务。[63]关于两国的利益,希特勒表示德苏在寻求海洋这个目标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63]对于早些签订的轴心条约上,莫洛托夫对于条约中英、美以及苏联的角色表示认同,但是这只有在苏联也是条约中的主要参与者的况下才成立。[65][66]尽管里宾特洛甫在谈判时如此宣称,就在当天,德国依旧因为英伦空战的失利而不得不推迟入侵英国的海狮计画[47]

最后莫洛托夫与希特勒都同意两国之间除了芬兰问题之外已经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了,[65]当莫洛托夫回到他的饭店之后,他提到他因希特勒的和蔼而松了一口气。[59]当晚在莫洛托夫与史达林的电报往来中,史达林坚持苏联的安全只有在海峡周边地区保持安宁才有可能被确保,而这里的海峡指的就是进入黑海的要道──博斯普鲁斯海峡,[67]这也是为何苏联在先前与保加利亚签订了条约,条约中保加利亚同意苏联军队得以经过保加利亚领土以防御任何进入黑海的攻击。[67]史达林还向莫洛托夫说道:“巴尔干问题当下依旧是两国重要的问题,并且不容许任何的搁置”。[67]

11月13日

 
 博斯普鲁斯海峡 与伊斯坦布交会于黑海的西南角。 保加利亚 就在其北部区域。

莫洛托夫和希特勒于隔天早上重启了前一日的讨论,[68]莫洛托夫向希特勒质疑为何芬兰现在有著德国的军队,希特勒对此则表示那些军队不过是经由芬兰进入挪威而已,对莫洛托夫的质疑,希特勒则反问苏联是否有意要与芬兰开战?[68]之后希特勒也提到战争时期德国对于芬兰的镍矿以及木材的需求是非常合理的。尽管希特勒在对话中表达了对苏联意图的不信任,他依旧向莫洛托夫承认芬兰是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下,不过他强调波罗的海的任何新冲突将会导致两国关系更加紧绷。[65]莫洛托夫于是向希特勒总结道,继续关于芬兰的话题并不会为他们带来什么好事,最后他也表示苏芬之间没有重启战事的迹象。[69]

结束有关芬兰的话题之后,莫洛托夫向希特勒传达了史达林对博斯普鲁斯的兴趣,[69]同时提到苏联希望即便只是概念性的,苏联也想和保加利亚达成类似德义对罗马尼亚的保证。[59]对于同年德国介入罗马尼亚的事情,莫洛托夫则希望希特勒撤回先前对罗马尼亚的保证[59]根据莫洛托夫的回忆,他提到希特勒此时明显地对此感到焦躁,随后希特勒反击苏联方的要求,直指苏联将势力伸入布科维纳已经违反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70] 希特勒又指出,根据先前的口头协定,该协议的目的在于恢复两国旧帝国时期的模样,[64]这也代表著德国应该要能掌握先前奥匈帝国所拥有的巴尔干地区。[64]对于这次的谈判,史达林还是对于达成新一份协议草稿抱持著希望,于是透过莫洛托夫向希特了传达了苏联对于掌握黑海出口的渴望,[59]然而希特勒则以有关保加利亚的问题德国得和义大利讨论来回避答复。[69]

希特勒接著将焦点转移至英国被征服之后的前景,[64][5]

在最后,莫洛托夫告诉希特勒是时候该来讨论一个德苏间更广的协议,但是苏联政府必须先知道德国对于轴心条约中“欧洲新秩序”的定义,并想要知道三国以及该条约最终的目的为何。[69]

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展开会谈。到了晚上,由于英国的轰炸,里宾特洛甫以及莫洛托夫只得移往防空堡垒继续进行会谈,.[71]里宾特洛甫再一次地重申新条约的主要目的将会是划分好四强的利益以及和土耳其就博斯普鲁斯问题达成共识。为了能签订新的条约,里宾特洛甫对此希望莫洛托夫能和史达林讨论在柏林所谈到的事而德国则可以于此时和日本商谈,而德义苏三国也会对土耳其施压以让苏联能够获得她对博斯普鲁斯的要求。[67][69] 在达成以上事项后,四国便能草拟苏联加入轴心国机密条约。[67]

德国提出的协定草案

在防空施设里头,里宾特洛甫给莫洛托夫递了一份草稿,依据惯例,草稿包含两个部分,[67]一个部分将会公开而另外一个则是保持隐密不公开。[67]公开的部分包含了两国将在十年内相互尊重对方的势力范围,而德日义三国也会承认苏联现有的边界。[67]

秘密条款的部分则约束参与国不应该参加任何对抗四国中任一国家的同盟,此外,四国应当互相支援彼此的经济事务。[67]该秘密协议还划分了将来四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势力范围,其中德国将目标放在中部非洲;义大利在北非以及东北非;日本在东南亚;而苏联由其中部往南发展至印度洋地区,[71][72]另一个秘密条款则交代德义苏将会将土耳其自其对英国服从中解放出来。[71][72]

莫洛托夫提到苏联对于一些欧洲问题感到担心,除了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之外,还有像是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以及希腊的未来。[71]除此之外,苏联也对瑞典的中立性抱持疑问,[71]最后莫洛托夫还尖锐地问道,要是英国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为什么他们要在一个防空设施里面进行会谈呢?[71]

各方对莫洛托夫访德的反应

起初莫洛托夫在柏林与德国进行会谈震惊了世界媒体,尤其是英国的媒体们都想知道苏联是否准备加入轴心国。[72] 当莫洛托夫回到苏联之后,他表示这场会面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好吹嘘的,德国所提出的草案与其说是造成了危机,顶多只是他们的自我满足而已。[73]

在莫洛托夫于柏林的会谈结束之后,里宾特洛甫接著访问了莫斯科,部分他的外交随员认为史达林最终会因红军的贫弱而服于德国。[73]然而魏茨泽克则认为这场谈曼还会持续很久,并且只要和英国的战争仍然在进行著,我们将不可能与苏联开战,最终这场战争也会变得不再必要。[73]十一月,科斯特林又再次强调,他认为苏联并没有侵略德国的计画,莫洛托夫访德对他来说,就只是再次的证明了苏联想要和德国维持友好关系,苏联和德国的对立并不能给她带来任何好处,而苏联想要和我们维持友好的关键因素正是我们军队的强盛。 在一封莫洛托夫发给史达林的电报中,莫洛托夫强调希特勒和苏联签订条约的关键在于德国所能拥有的势力范围。莫洛托夫认为这一次不论是和希特勒或是里宾特洛甫的会面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结果,像是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的问题都没有特别被强调。而在德国方面,第二天的会谈结束之后,希特勒对他的下属下达了秘密的第十八号命令,命令中要求不论谈判的结果如何,部队都要继续准备对东方的作战。[46]

苏联施压保加利亚

希特勒在与莫洛托夫会谈结束时就已经指示了最终将入侵苏联的意思。[72][74]不过,他仍然没有放弃利用政治手腕和苏联周旋,他依旧在尝试建立一个横跨整个大陆,从横滨到西班牙的同盟,只是这一切都将建立在德国握有巴尔干的这个基础之上。[75]

与此同时,苏联召见了保加利亚大使,并向其表示苏联有意在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前和保加利亚达成协定,除此之外,苏联还向其提到德国有意将保加利亚变成她的一个傀儡[75]。尽管苏联方面提出了要求,保加利亚依旧拒绝和苏联达成任何协定并且将这个消息泄漏给德国,[75]希特勒此时依旧希望借由解决博斯普鲁斯的问题以打消史达林给予保加利亚任何保证,同时希特勒也向保加利亚施压,提醒他们苏联占领的恐怖以及苏联事后必将承认保加利亚入轴。[75]

几乎同一时间,苏联于11月25日无预警地到访保加利亚首都苏菲亚,苏方告诉保加利亚首相Bogdan Filov英语Bogdan Filov道,若保加利亚提供苏联军队的通行权,苏联将不再介入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联外交官还向其表示苏联在未来也将几乎确定地加入轴心国。[76]震惊的保加利亚首相只能向其表示这需要内部更近一步的讨论。苏联的外交官对于首相的反应,他们便得到了一个结论──保加利亚早已和德国结盟。[76]

苏联提出更进一步的草案

史达林告诉第三国际的领导者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尽管德国希望义大利能控制巴尔干地区,她最终还是得认知到苏联对维持黑海通行权的重视,并且保证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不会用于对付苏联。[76]

此外,史达林还指示莫洛托夫起草一份更大规模的新条约,其中包含了对欧亚非三洲的势力划分。[77]而就在11月25日,于苏联决定不干涉保加利亚入轴的立场公开以及苏联有可能加入轴心国之后,[78]苏联方面给里宾特洛甫送出了一份新的提案,[72]并以“苏联政府已经准备好接受四强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合作的条约”做开头,比起德国外长所提出的两点协议,[72]苏联提出了五条:

  1. 德国的军队必须撤离芬兰以换取苏联对镍和木材供应的保证,并且苏联将保证与芬兰维持和平。
  2. 在未来数个月之内,苏联将和保加利亚签订有关苏联在保军事基地的相互合作条约。
  3. 苏联领土的中心将会位于巴库巴统的南方。
  4. 日本放弃对北萨哈林的领土宣称以换取苏联适当的补偿。
  5. 苏联─保加利亚相互合作协定是一政治上必要的协定。[2]

与这些提案做交换的是苏联会提供额外的经济物资,[78]苏联承诺将在1941年5月11日前将250万吨谷物输送至德国,这足足比当前德苏经济协定所需要的量多出了100万吨。[2]除此之外苏联亦承诺会给予境内德意志裔民众经济补偿。[2]

德国的反应

德国外交官卡尔·施努尔德语Karl Schnurre看到苏联所提出的条件喜形于色,他马上就给柏林派出了电报,讲道:“就以目前德苏谈判的现状而言,莫洛托夫今天所提出的条件应被视为苏联友好的表现,况且考虑到莫洛托夫的条件还附带著对德意志族的完全赔偿,这已经完全地超出了我们的预想”[2]

然而希特勒对于苏联所提出的条件有著别的看法,他将苏联对巴尔干地区的领土野心是为对德国利益的挑战,并将和保加利亚相关的条约视为使保成为轴心国的累赘的伎俩[4]。希特勒就曾对他的军事首长们说道,史达林会要求越来越多,且史达林是一个冷血的勒索者,并且德国的胜利对于苏联来说似乎越来越难以忍受,因此我们应该尽速让她屈服于我们之下。在莫洛托夫向得过提出上述的条件之后,莫洛托夫曾数度向德国请求回复,但德国从来就没有回复他们[4][77][79][80],而这样拒绝回复的结果直接地对两国关系造成损害[81]

 
第二十一号命令:巴巴罗萨行动

。就在12月5日,希特勒收到并批准了对苏联军事入侵的确实计画,该计画将于1941年5月开始执行[82]。在约莫两星期之后的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地签署了著名的第21号命令,也就是后来的巴巴罗萨行动。该命令中如此提到:“德意志国防军必须准备好在快速的行动中击溃苏联”[82][83],行动开始的日期则将订于1941年5月15日[83]。而就在边界的另一头,史达林也已经预期到德苏终将一战,在40年的12月,史达林引用希特勒我的奋斗中的词句,指出德国必将攻击苏联,因此他们必须一直保持准备好的状态,他也同时提到,希特勒以为苏军需要4年才能准备好,所以我们必须要更早地做好准备,同时尽可能将这场终将到来的战争拖延两年[70]

最终德国因为南斯拉夫战役希腊战役而没能依原订的时间入侵苏联,但是入侵苏联的行动依旧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执行,自此,苏联加入轴心国的谈判再无进行的可能。3年之后,原本力倡两国合作的弗雷德里希·沃尔纳·冯·舒伦堡因为参与希特勒的刺杀行动而被处决。

战后的苏联反应:捏造历史

大战结束后3年,就在美国公布了纳粹德国外交部有关德苏谈判的文件之后,苏联情报局对此则出版了名为历史的捏造者英语Falsifiers of History的书作为反击。在收到最新翻译的德国外交文件之后,史达林亲自编辑并且重新编写整段文章,该书则是在史达林做完修订之后才于1948年2月出版[84]

在捏造者一书中,史达林宣称他仅仅是在刺探德国并且将毫不保留地拒绝德国一同瓜分世界的提议。该版本至今仍然保持著原样,不论是历史研究、官方文件、回忆录或是教科书都无一例外维持著1948年史达林所编写的版本。

注释

  1. ^ 1.0 1.1 Soviet Foreign Minister Molotov Leaves Berlin after Four-Power Talks. [2017-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2. ^ 2.0 2.1 2.2 2.3 2.4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203页
  3. ^ Roberts 2006,第57页.
  4. ^ 4.0 4.1 4.2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204页
  5. ^ 5.0 5.1 Shirer 1990,第725页
  6. ^ Shirer 1990,第515–540页
  7. ^ 7.0 7.1 7.2 7.3 Shirer 1990,第668页
  8. ^ Ericson 1999,第57页
  9. ^ Text of the Nazi-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ecuted August 23, 1939
  10. ^ Roberts 2006,第30页
  11. ^ 11.0 11.1 Fest 2002,第589–90页
  12. ^ Vehviläinen, Olli, Fin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Between Germany and Russia, Macmillan, 2002, ISBN 0-333-80149-0, page 30
  13. ^ Bertriko, Jean-Jacques Subrenat, A. and David Cousins, Estonia: Identity and Independence, Rodopi, 2004, ISBN 90-420-0890-3 page 131
  14. ^ 14.0 14.1 14.2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15页
  15. ^ 15.0 15.1 15.2 Shirer 1990,第539页
  16. ^ 16.0 16.1 16.2 Shirer 1990,第540页
  17. ^ Roberts 2006,第82页
  18. ^ 18.0 18.1 Cohen, Yohanon, Small Nations in Times of Crisis and Confrontation, SUNY Press, 1989, ISBN 0-7914-0018-2, page 110
  19. ^ Roberts 2006,第43页
  20. ^ Nerk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30页
  21. ^ 21.0 21.1 Nerk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31页
  22. ^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28–129页
  23. ^ 23.0 23.1 23.2 23.3 Ericson 1999,第63–4页
  24. ^ Ericson 1999,第66页
  25. ^ Philbin III 1994,第130–142页
  26. ^ 26.0 26.1 Kennedy-Pipe, Caroline, Stalin's Cold War,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7190-4201-1
  27. ^ 27.0 27.1 27.2 Wettig, Gerhard, Stalin and the Cold War in Europe, Rowman & Littlefield, Landham, Md, 2008, ISBN 0-7425-5542-9, page 20-21
  28. ^ Senn, Alfred Erich, Lithuania 1940 : revolution from above, Amsterdam, New York, Rodopi, 2007 ISBN 978-90-420-2225-6
  29. ^ Simon Sebag Montefiore. 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 : 334. 
  30. ^ 30.0 30.1 Roberts 2006,第55页
  31. ^ 31.0 31.1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81页
  32. ^ 32.0 32.1 32.2 Philbin III 1994,第71页
  33. ^ 33.0 33.1 Shirer 1990,第665页
  34. ^ Philbin III 1994,第129页
  35. ^ 35.0 35.1 35.2 Ericson 1999,第134页
  36. ^ 36.0 36.1 36.2 36.3 Shirer 1990,第794页
  37. ^ 37.0 37.1 37.2 37.3 Ericson 1999,第127–8页
  38. ^ Hehn 2005,第212页
  39. ^ Ericson 1999,第129–130页
  40. ^ Ericson 1999,第138页
  41. ^ Philbin III 1994,第48 & 59页
  42. ^ Philbin III 1994,第60页
  43. ^ Shirer 1990,第720页
  44. ^ 44.0 44.1 44.2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96页
  45. ^ Shirer 1990,第721页
  46. ^ 46.0 46.1 46.2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97页
  47. ^ 47.0 47.1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92页
  48.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Gorodetsky 2001,第69–70页
  49. ^ Gorodetsky 2001,第67页
  50. ^ 50.0 50.1 Gorodetsky 2001,第68页
  51. ^ 51.0 51.1 Shirer 1990,第722页
  52. ^ Philbin III 1994,第49–50页
  53. ^ 53.0 53.1 53.2 53.3 Gorodetsky 2001,第71页
  54. ^ Gorodetsky 2001,第72页
  55. ^ Roberts 2006,第58页
  56. ^ Ericson 1999,第143页
  57. ^ Ericson 1999,第144页
  58. ^ 58.0 58.1 Berthon & Potts 2007,第44页
  59. ^ 59.0 59.1 59.2 59.3 59.4 Gorodetsky 2001,第74页
  60. ^ Brackman 2001,第341页
  61. ^ Gorodetsky 2001,第73页
  62. ^ 62.0 62.1 62.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erthon45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3. ^ 63.00 63.01 63.02 63.03 63.04 63.05 63.06 63.07 63.08 63.09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hirer72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Brackman 2001,第342页
  65. ^ 65.0 65.1 65.2 65.3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199页
  66. ^ Weinberg 1995,第200页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ekrich20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8. ^ 68.0 68.1 Shirer 1990,第724页
  69. ^ 69.0 69.1 69.2 69.3 69.4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200页
  70. ^ 70.0 70.1 Berthon & Potts 2007,第47页
  71. ^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Shirer 1990,第726–7页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Nekrich, Ulam & Freeze 1997,第202页
  73. ^ 73.0 73.1 73.2 Gorodetsky 2001,第75–6页
  74. ^ Roberts 2006,第59页
  75. ^ 75.0 75.1 75.2 75.3 Gorodetsky 2001,第77页
  76. ^ 76.0 76.1 76.2 Gorodetsky 2001,第80–1页
  77. ^ 77.0 77.1 Lukacks 2006,第65页
  78. ^ 78.0 78.1 Weinberg 1995,第201页
  79. ^ Donaldson, Robert H. and Joseph L. Nogee, The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Changing Systems, Enduring Interests, M.E. Sharpe, 2005, ISBN 0-7656-1568-1, pages 65–66
  80.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53, ISBN 0-395-41056-8, pages 520–21
  81. ^ Ericson 1999,第146页
  82. ^ 82.0 8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overy48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3. ^ 83.0 83.1 Brackman 2001,第344页
  84. ^ Roberts 2002,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