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最初指中国大陆的激进中国民族主义者(尤其是年青人)。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缩写[1]

愤青最早指在1960年代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中国的叛逆青年。愤青中的精典是1968年发动五月风暴,反对法国当局教育和劳工政策的巴黎学生,被视为青年人有理想,有行动,敢于反抗社会不公的代表[2]邵氏电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3],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这称呼。虽然“愤怒青年”一词略带贬义,但也有名人承认自己是[4]。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并在1990年代中后成为流行词。

愤青在不同的用处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指某个躁动社会种群,也可以指个人一生之中的某个阶段,通常与荷尔蒙相关。不同时代不同愤青,“文革”愤青是造反有理的红卫兵,80愤青是摇滚青年,90愤青是顶鸡冠头的庞克。新世纪愤青为网络拍板块者[5]

源流

廖保平认为,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接触互联网居多,很大一部分为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网络时代开始后中国的一种特别的现象。愤青最初只是在网络的BBS上表达著各种不满意见的少数人群,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和不确定化,决定了最初的愤青仅是一些发表激进文字的用户。而随著中国大陆的互联网迅速发展,人群的扩大,这一部分具有极端思维的人更容易吸引媒体民众的目光,而其队伍逐渐壮大,思想日益复杂,并且有网络虚拟个体与现实实在个体关联的扩大化趋势。现在的愤青,已经不局限于网络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头,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6]

《人与人权》专栏作者、异议人士何清涟认为,1989年六四事件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了早期以革命为基本合法性意识形态,开始将基本合法性转移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强调“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屈辱”等内容,同时改变过去刻意避免提及日本过去战争罪行的态度,开始逐渐在公共言论空间提及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导报》等自由派言论从中国政府主流中退出,1993年成立的环球时报作为全国性日报在新闻宣传领域承担官方民族主义推广者的角色[7]

美国研究者Michael Chaua和Jennifer Xu认为,愤青通常具有较强烈的本土民族主义信念,特别喜欢被称为爱国主义信念,且具有较激进的思想(如极端民族主义)、言论或行动的人士。因互联网开放自由的本质,在网上容易见到这些人[8]

评价

国际先驱导报》认为,愤青有激情、爱国、代表了一部分民意,国家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认为国家应有效利用这样的力量[9]

凤凰网认为愤青非理性、极端,给国外中国威胁论者以借口,常使政府为难,是不稳定的因素,本位、自大不自信,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绊脚石。[10]目前中国的民族主义崛起的浪潮中,愤青已经成为维稳的一股力量,政府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增加愤青对外仇恨,以此转移国内矛盾。[11]

参见

参考文献

  1. ^ “中国愤青”怎就成了“亡命之徒” 2005-11-16 华商报网络版
  2. ^ 梁文道:憤青、奮青還是糞青. [2008-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6). 
  3. ^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3). 
  4. ^ 中华民国歌手罗大佑承认自己曾是“愤怒青年”新浪网《专访罗大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憤青專題:憤青辭典. [200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6. ^ 廖保平. 打捞中国愤青.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0年9月: 3. ISBN 978-7-5317-2493-3 (中文(简体)). 
  7. ^ 何清涟. 中国民众“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形成过程——剖析中国的中学政治教科书.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8. ^ Michael Chaua & Jennifer Xu (2007), Mining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blogs: A study of online hate groups, Int. J. Human-Computer Studies 65 (2007) p57–70.
  9. ^ 国际先驱导报评论:《“愤青”可为我外交所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中国民粹性民族主义的危害. [2014-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11. ^ 抵制杜汶澤的寒蟬效應. [2014年5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7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