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登冲锋枪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5月1日) |
斯登冲锋枪(Sten,有时写作STEN或Sten gun)是英国在二战时期大量制造的9×19毫米口径冲锋枪,至停产前一共制造了超过4百万把。该枪是英军在二战期间的主力冲锋枪,并一直采用至1960年代才被史特林冲锋枪所取代。
斯登冲锋枪 Carbine,Machine,Sten | |
---|---|
类型 | 冲锋枪 |
原产地 | 英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1年—1960年代 |
使用方 | 参见使用国家和地区 |
参与战争/冲突 | 二战 印度支那战争 国共内战 缅甸内战 韩战 越战 老挝内战 猪湾事件 古巴革命 毛毛运动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老挝内战 中印边境战争 印巴战争 柬埔寨内战 寮泰边境战争 1979年阿富汗战争 柬越战争 安哥拉内战 中越边境战争 塞拉利昂内战 刚果内战 2001年阿富汗战争 其他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Reginald V. Shepherd少校、 Harold J. Turpin |
研发日期 | 1940年 |
生产商 | 皇家小型武器厂、恩菲尔德、 伯明翰小型武器公司(BSA); ROF Fazakerley、 ROF Theale、Berkshire、 Lines Brothers Ltd、 Long Branch、 加拿大 |
生产日期 | 1941—?(取决于不同版本) |
制造数量 | 3.7—4.6百万把(全部版本) |
衍生型 | Mk I、II、IIS、III、IV、V、VIS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Mk II)3.18公斤 |
长度 | (Mk II)760毫米 |
枪管长度 | 196毫米 |
子弹 | 9×19公釐帕拉贝伦弹 |
口径 | 9毫米 |
枪机 | 提前击发底火式反冲作用及开放式枪栓 |
发射模式 | 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
射速 | 约500发/分钟(取决于不同版本) |
枪口初速 | 365米/秒(无消音器) |
供弹方式 | 32发弹匣 |
瞄具 | 机械瞄具 |
斯登是一种低成本和易于生产的武器,而STEN一词是一个首字母缩略字,分别指设计师Reginald Shepherd、Harold Turpin及生产商Enfield(恩菲尔德)。其官方英文正式名称Carbine, Machine, Sten中的Carbine并非指一般的卡宾枪,而是指短又轻的枪械。
设计及历史
在二战初期,英国还没有制式冲锋枪,只能依靠从美国援助入口的.45 ACP口径汤普森冲锋枪作为部份精锐部队的装备。英军意识到敌军已大量装备冲锋枪,加上从美国进口的汤普森冲锋枪成本太昂贵,英国人计划设计一把能使用9毫米鲁格弹(包括从德军缴获的弹药),且轻巧又便宜的冲锋枪,最终得到的成果为斯登冲锋枪。斯登虽然成本低廉,也从没出现过子弹短缺的问题,却极易因供弹可靠性差劣而出现严重卡弹问题,命中率和射程也不佳,而且其保险装置可靠性太差,经常出现走火问题,尤其是在枪枝意外掉落时。许多前线英军士兵替它取了很多如“水管工人的恶梦”、“伍尔沃思玩具枪”和“臭气枪”(stench)等恶毒的绰号。如果有得选择,他们宁可使用从敌军缴获的冲锋枪,或是当时数量不多的汤普森冲锋枪。后者虽然较重、后座力也很大,而且子弹穿透能力很低,但可靠度却比斯登高得多。
斯登冲锋枪发射9×19毫米帕拉贝伦手枪子弹,采用简单的开放式枪栓和反冲作用原理运作,弹匣插座位于机匣左侧,故弹匣是以横置方式安装。其弹匣本身与MP40冲锋枪通用,有利于英军士兵在战场上补给弹药。同时还有著与MP40一样的问题,就是把弹匣装满弹药(32发)时会有较高机率导致供弹故障,故经验丰富的士兵一般只会装填28—30发子弹。虽然有部份使用者(尤其是许多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内的角色)在装上弹匣后以其充当前握把,但一般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以弹匣作支撑点会有可能令枪枝导致卡弹和供弹故障,而且还会损坏弹匣的供弹咀。使用斯登时的正确握持方式为抓紧枪管罩筒、弹匣插槽或扳机护环下方的倾斜部份。其机匣上设有的大型螺柱是射击选择杆,使用者需把它按下以切换射击模式(半自动或全自动)。斯登没有扳机保险,该枪唯一的“保险”是把枪栓拉后一半并将其卡在机匣上方的锁槽上。斯登冲锋枪在室内近战与壕沟战可以发挥持久火力,它的紧致外型与较低的重量让它具备绝佳的灵活性。另外,也因为斯登冲锋枪的后座力较低,使它在战场中移动攻击时非常有利。该枪是战争中许多突击队和特种部队成员的首选武器,同时也十分流行于法国和波兰的地下抵抗组织及其他地下部队,消音版本更成为二战时期英国陆军特种空勤团和特别行动部门特工用来渗透敌方据点时所装备的特种武器。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驻印部队装备了斯登冲锋枪并用于缅甸战场,直至国共内战时才大量用于中国战场,其中有些被中共军队缴获的斯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用于韩战和被改造成影视道具枪。
衍生型
斯登冲锋枪有多种衍生版本,共有约4,500,000把在二战中服役。
Mk I
Mk I是斯登冲锋枪第一种版本,造工较好,装有圆锥形消焰器、木制可折叠前握把(有些为钢制)、钢制管型枪托、可转动的主握把以便于贮藏,穿孔的枪管护套包围整根枪管。在Mk II版本推出前Mk I共生产了约100,000把,而德军对他们缴获的斯登Mk I命名为“MP.748(e)”。
- 全长:896毫米(35.3寸)
- 枪管长:198毫米(7.8寸)
- 空枪重量:3.8公斤(7.2磅)
为了加速生产及降低成本,Mk I亦有推出简化版本,这种简化版本移除了木制前握把、及消焰器[1]。
Mk II
Mk II是斯登的大量生产版本,共制造了约2,000,000把。虽降简化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方便大量生产,但代价是Mk II的造工比Mk I粗糙。该型号移除了前握把、护木及消焰器、改用比枪管短3寸的可拆式枪管护套。它保留了原本的钢制管型枪托,枪管护套上仍保留三行,每行三个的穿孔,部份Mk II装有木制枪托。德军对他们缴获的斯登Mk II命名为“MP.749(e)”。
- 全长:762毫米(30寸)
- 枪管长:196毫米(7.8寸)
- 空枪重量:3.0公斤(6.7磅)
- 发射速率:550发/分钟
- 有效射程:60米
加拿大在二战时期亦有制造及装备斯登冲锋枪,其斯登是由位于安大略多伦多的Long Branch Arsenal生产,他们的斯登冲锋枪与Mk II非常相似,但改用下弯式枪托。加拿大的斯登冲锋枪首次出现于1942年第厄普突击战的加拿大部队。
-
Mk II(机匣盖已拆去)
-
Mk II的弹匣释放钮
Mk III
Mk III是比Mk II及Mk I更为简化的版本,由英国Lines Bros公司及加拿大的兵工厂生产。与Mk II的不同之处在于,Mk III采用固定焊接枪管,一体化机匣及抛壳口,枪管护套加长至包围整根枪管。德军对缴获的斯登Mk III命名为“MP.750(e)”。
- 全长:762毫米(30寸)
- 枪管长:196毫米(7.8寸)
- 空枪重量:3.18公斤
- 发射速率:550发/分钟
- 有效射程:60米
Mk IV
Mk IV是一种没有推出的缩短试验型,其大小接近手枪尺寸,装有特制的圆锥形消焰器、垂直式主握把、轻型钢制折叠枪托及短枪管[2]。
Mk V
Mk V是加装木制主握把及前握把、木制固定枪托及刺刀座的版本,当时的英军伞兵佩用的弹匣带可携带7个弹匣。
- 全长:762毫米(30寸)
- 枪管长:196毫米(7.8寸)
- 空枪重量:3.86公斤
- 发射速率:600发/分钟
- 有效射程:60米
Mk VI
Mk VI是斯登冲锋枪的最后一种改进型,为英军昔日之制式装备。
- 全长:908毫米(35.8吋)
- 枪管长:198毫米(7.8吋)
- 空枪重量:4.45公斤(9.8磅)
Mk IIS(消声型)
Mk IIS及Mk VIS(又称6(s))是加装整体式消音器的版本,消音型比普通版要重,枪管在全自动射击时较快过热,枪口初速亦降至只有305米/秒(1,000尺/秒)。该版本装有木制主握把及木制固定枪托。
在1943年开始,消声型主要由英国的特别行动部门(SOE)特工所使用,德军对缴获的斯登Mk IIS命名为“MP.751(e)”。而另一种二战英军消音型枪械是德利尔卡宾枪(De Lisle carbine)。
其他仿制及衍生型号
- Norwegian Sten(非正式名称):挪威被纳粹德国占领时由地下反抗军制造及装备的版本。
- Polski Sten:波兰反抗军在1942—1944年接收了约11,000把斯登Mk II,当时波兰最少有23间地下兵工厂仿制该枪。
- Gerät Potsdam:1944年开始由德国毛瑟公司为德军仿制的斯登Mk II,共制造了约28,000把。
- 奥斯丁Mk I:澳洲政府以斯登为原型生产的冲锋枪,二战期间为澳洲军队有限使用。
- MP3008冲锋枪:纳粹德国在1945年二战末期制造的冲锋枪,仿制斯登冲锋枪。
- M3冲锋枪:美国以斯登冲锋枪的设计改进而成,在二战末期大量生产的版本。
- 三八式冲锋枪:中华民国仿制的斯登冲锋枪,生产数量不明,被简化为仅有全自动射击模式。
使用国家和地区
流行文化
- 2002年—《重返德军总部》:安装有灭音器,无法取下,连续射击之后会过热需要等待冷却之后才能再度射击。
- 2002年—《荣誉勋章:反攻诺曼第》:为Mk V型,命名为“Sten Mark II”,载弹量30发,英军阵营武器。
- 2002年—《战地风云1942》:为Mk II型和Mk IIS型,分别命名为“Sten SMG”及“Sten”,前者为英军及自由法军医疗兵武器,后者为特种空勤团医疗兵专用。
- 2003年—《决胜之日》:为Mk II型,命名为“Sten”,英军阵营武器。
- 2003年—《决胜时刻》:为Mk II型,命名为“Sten”,英军阵营武器。
- 2004年—《决胜时刻:联合行动》:为Mk II型及Mk IIS型,命名为“Sten”,由英国特种空勤团所使用。
- 2005年—《决胜时刻2》:为Mk II型,命名为“Sten”,英军阵营武器。
- 2006年—《决胜时刻3》:为Mk II型,命名为“Sten”,由英军和加拿大军所使用。
- 2006年—《英雄连队》:为Mk II型及Mk IIS型,英军阵营武器。
- 2007年—《绝对武力Online》:为Mk II型,命名为“Sten Mk II”。奇怪地被描绘为闭锁式枪栓武器,而且射速偏高。
- 2010年—《决胜时刻:黑色行动》:为Mk II型,命名为“Sten”,仅于战役模式关卡“新星计划”中出现并由英国突击队所使用。
- 2014年—《狙击之神3》:为加拿大版本Mk II型,命名为“STEN Mk. II”。
- 2017年—《狙击之神4》:为Mk II型。
- 2017年—《决胜时刻:二战》:为Mk II型,命名为“Sten”。
- 2018年—《战地风云5》:为Mk II型和Mk IIS型,命名为“STEN”,前者为医疗兵解锁武器,后者仅出现于战役模式。
- 2021年—《决胜时刻:先锋》:为Mk II型,命名为“Sten”。
参考文献
- ^ Skennerton, Ian. British Small Arms of World War 2: The Complete Reference Guide to Weapons, Codes and Contracts, 1936-1946.. Greenhill Books. 1988年9月: 32页. ISBN 0-949749-09-5.
- ^ 斯登Mk IV的圖片. [200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