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德丰有限公司(港交所除牌前:0020.HK),曾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地产公司,1857年在清国上海创立,前身为会德丰马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隆丰投资有限公司(在1920年创立)和隆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现以香港为总部。主要业务是贸易、融资及商业服务、物业租赁及管理、物业出售、酒店经营及库存管理及投资。1963年1月21日,会德丰首日上市。1970年代,会德丰与怡和和黄太古号称英资四大行,但随著七十年代油价高企,经营油轮业务的会德丰首当其冲,八十年代世界航运业萎缩,1985年2月,会德丰终被船王包玉刚收购。

会德丰
Wheelock and Company Limited.
公司类型私人公司
成立1857年
代表人物吴宗权
总部 香港中环毕打街20号会德丰大厦23楼
产业综合企业
营业额709.53亿港元(2017年)
净利润205.7亿港元(2017年)
资产5696.72亿港元(2017年)
员工人数12600人
市值1258.3亿港元(2020年6月16日最后交易日)
结算期12月31日
母公司汇丰信托48.74%
吴光正16.01%
主要子公司九龙仓集团67.02%
九龙仓置业65.01%
会德丰地产(新加坡)100%
网站会德丰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目前该公司在香港注册,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吴光正之子吴宗权。其附属公司包括九龙仓集团会德丰地产,以及九龙仓置业

历史

创办

会德丰是老牌英资洋行,1925年由英籍犹太佐治·马登在上海创立,经营航运及仓存,1932年与加拿大汤姆士·魏尔洛克(Thomas Wheelock)的上海拖驳船有限公司合并,改组成会德丰(Wheelock Marden)。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公司将总部及船队迁册至英国,但战后其创办人对中国失去信心,转而大力发展航运业务,务求遇到巨变时能尽快撤走。尽管佐治在1959年退休,但发展航运以减少政治风险的方针,一直被其子约翰·马登沿用,结果却令它业务大幅落后,最终易手。

约翰生于1919年,12岁前在上海生活,1940年在剑桥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二战时曾服务过英国皇家炮兵,1946年加入会德丰伦敦分公司,他回港后,曾大幅加强香港投资,透过收购进军地产、零售百货业务,其中前身为香港麻缆公司的香港置业信托,成为集团地产业务的旗舰;英资大百货公司连卡佛在1968年亦为旗下附属公司。1971年,会德丰以发行新股方式(约扩大后股本三成),收购华商张玉良旗下的联邦地产有限公司,令集团拥有国际大厦及联邦大厦两橦中环高级商厦,交易完成后,马登家族持股被摊薄,张玉良成为大股东,但约翰·马登仍然是会德丰董事会主席,1972年透过夏利文发展有限公司,在港九各区发展地产物业。1970年代会德丰已成为香港主要地产发展商之一。

首次求售

会德丰虽然拥有200家子公司,业务众多,但旗舰业务仍是航运业。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宣布封锁苏伊士运河,此举令欧亚航线被迫伸长,对油轮需求大增,会德丰在1972年决定把旗下上市公司钢业有限公司改组为会德丰船务国际有限公司,专责发展航运,1974年再与世界船王包玉刚合组会德丰有限公司,占51%股权;然而,同一时期,石油危机爆发,而且苏伊士运河重开,会德丰1973年的经常性盈馀曾达1.8亿港元,1974年已下滑至6900万,翌年再跌至2900万元。

至此,会德丰董事会主席约翰。马登已意兴阑珊,安排怡和置地两大英洋在1976年10月21日提出收购会德丰,消息轰动市场,若然合并成功,怡和的实力将超越汇丰。1976年,获汇丰大幅入股的和记国际,于10月26日即时宣布介入收购战,期间多间英资、华资公司均盛传有意买入。最终,同年12月,会德丰与怡和及置地决定,10天内若未能达成交易协议,收购计划将会取消,这场收购战最终在多间公司争夺下而难产。

然而,1976年,香港经济复苏,地产市场再次蓬勃,这令会德丰的地产业务得到扩充,并在1977年与港灯在北角发展富泽花园第一期,又在荃湾新浦岗兴建工业大厦,令集团资产值大幅上升。尽管如此,当时会德丰发展地产时,宁可将下地皮重新估值,拨作资本,再与其他具实力的发展商合作,分薄利润。其中,1980年,会德丰旗下的联邦地产与李嘉诚长江实业组成卓见投资有限公司,各占50%股权;卓见先以10亿元购入会德丰旗下的联邦大厦国际大厦,先收取5亿现金,随后李嘉诚借助卓见把两座大厦大以22.35亿出售,再让会德丰套现11亿,而李嘉诚亦分得11亿元,扣除原先支付会德丰的5亿元后,短短数月就赚了6亿元;同时,卓见又收购长实旗下银禧花园40%业权,使会德丰间接持有该屋苑20%权益[1]。会德丰对香港前景信心不足、营商手法过于保守,终令它的盈利远远落后于长实、新鸿基等发展商。

航运业大退倒

真正令会德丰重创是1980年航运业的倒退所致。1979年至1980年,包玉刚对世界船务前景看淡,大量出售船只,但会德丰此时不但向包玉刚购入大量船队,并进一步在日本西班牙丹麦中国订造新船,短短3年船队数目大增18轮,1982年其船队固定资产净值已达16.33亿元,较1979年的9.41亿元大增70%。这一错误判断,终令会德丰在1983年录得6000万元亏损。对照之下,包玉刚眼见旗下的第二大客户日本轮船公司1978年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已对航运深存戒心,随后采取“弃舟登岸”的策略,以贱价出售大量船队,甚至不惜拆毁油轮作废铁出售,到1986年时它的船队已减至65艘,载重量800万吨,只及全盛期的四成。

再次求售

会德丰原本华商张祝珊后人张玉良及犹太世家马登家族为两大主要股东,两家多年来每多争执,本已貌合神离,由于看淡香港前景,两者均有退股之意。

1985年2月14日下午会德丰突然停牌,宣布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已由马登家族手上收购13.5%投票权的股票,同时提出以A股$6,B股$0.6(A股面值相当于B股5倍,但具有相同的投票权)全面收购建议。张玉良认为被马登出卖,故将股权转让予包玉刚,并要求完全控制会德丰,不容对手反收购。2月16日,包玉刚属下九龙仓宣布以A股$6.6,B股$0.66全面收购会德丰,并声称直接间接持有34%投票权的会德丰股票。2月19日邱德拔将收购价提高至A股$7,B股$0.7。由于联合企业持有6.8%的会德丰股权,2月25日包玉刚宣布以每股$11收购联合企业,2月26日宣布提高收购价至A股$7.5,B股$0.75。3月15日,包玉刚已持有起过50%的会德丰的股权,同日邱德拔宣布接受包玉刚收购建议,由于包玉刚夺会德丰及其属下七间上市公司,成为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财团之一。最后包玉刚于同年6月私有化会德丰,并透过系内资产重组,把隆丰国际成为系内控股公司,直至1993年隆丰国际通过易名为会德丰,并于11月24日再次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但在2005年6月6日起,再次剔除恒生指数成份股之列。

近年买卖及交易明细

2010年3月2日新世界发展会德丰合组的威翰有限公司各占五成权益投得港铁在尖沙嘴柯士甸站C及D地盘位宅项目, 总可建楼面面积逾128万平方呎可建千二个单位。

柯士甸站项目补地价达到117亿元,每呎楼面地价9130元。[2]

2012年1月12日会德丰旗下公司Fortune Precision Limited,以18.6亿元投得将军澳唐俊街第66B2区将军澳市地段第119号的商住限量地

2013年1月30日会德丰地产旗下Wascott Property Limited以13.88亿元,每方呎楼面地价约3683元投得屯门扫管笏低密度住宅地

2013年4月10日会德丰旗下Great Horwood Limited以24.492亿元,每呎楼面地价约4,300元夺得将军澳第65C1区将军澳市地段第112号限量住宅地皮,地皮面积49,856方呎,最高楼面面积569,459方呎,为住宅用途,项目设有单位数量限制,伙数不得少于655个

2013年4月10日宏利人寿保险(国际)以45亿元向会德丰地产购入观塘海滨道83号One Bay East西座全幢商厦。One Bay East 西座将命名为Manulife Tower(中文命名为“宏利大楼”)。宏利计划于2016年进驻Manulife Tower,并以此为其香港营运总部。

2014年6月,花旗集团以54.25亿港元购入One Bay East东座全幢。

2015年11月12日中国人寿保险(海外)以58.5亿元,呎价约14,885元,向会德丰地产购入红磡红鸾道18号One HarbourGate全幢西座楼高15层,楼面面积约为35.7万方呎商厦及西座楼高两层,楼面面积约3.6万方呎商铺。中国人寿海外计划于物业2016年底落成后进驻,并以此为其香港营运总部。

2016年3月,会德丰向九龙仓出售会德丰大厦[3]

自吴宗权上任后,会德丰积极投地及卖楼,连续两年卖楼收益逾百亿元,并吸纳4个住宅土储,可建近5,300伙单位[4]

2019年12月18日九龙仓置业以64.16亿港元向会德丰购入一间投资控股公司Star Attraction Limited,该公司主要资产包括新加坡乌节路购物带中心投资物业Scotts Square和伟乐坊

2019年12月18日九龙仓集团以13.62亿现金向母公司会德丰(0020)收购位于杭州富阳市的住宅发展项目“雍景山”100%权益。

2020年6月16日,会德丰私有化方案获得通过,最后交易日为6月18日,撤销上市日期为2020年7月27日[5][6]

参考资料

《香港英资财团》作者:冯邦彦 联合出版集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