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粲
生平
杜粲虚龄十五岁时就很了解佛法。大统十年(544年),杜粲被召为国子学生,因为表现突出,考核为上等。北周三年(559年),杜粲加大都督,袭爵始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出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仍兼领乡兵。建德四年(575年),杜粲跟随周武帝东征北齐,攻破晋州,平定邺城,因功加上仪同三司,进爵平舒县开国公,获赏奴婢和田宅。建德六年(577年)十月,杜粲跟随郯国公王轨出征淮南,与南陈将领吴明彻交战,杜粲身先士卒,胜利后回到京城,加开府,不久杜粲因为母亲去世而守丧。大象二年(580年),杜粲跟随平定尉迟迥和石逊,因功加上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二百户,总计一千七百户。开皇元年(581年)八月,杜粲出任西道行军总管,跟随行军元帅元谐征讨吐谷浑有功,凯旋后杜粲出任恭弘旭覃芳等六州三镇诸军事、恭州总管,进爵朐山郡开国公,增加食邑一千三百户,总计三千户,又改任叠州总管。当时吐谷浑可汗夸吕在位百年,屡次因为喜怒无常而将太子废掉后杀死,后来的太子害怕被废和受辱,于是谋划将夸吕抓起来,然后向隋朝边境官吏请求出兵。秦州总管河间王杨弘向隋文帝请求出兵,隋文帝不同意。吐谷浑太子的计划泄露了,被夸吕杀死,夸吕又立小儿子嵬王诃为太子,杜粲请求因为吐谷浑内部不和而讨伐他们,隋文帝还是不答应[1][2][3]。开皇七年(587年),杜粲又奉命前往幽州监督役夫修筑长城。开皇八年(588年),杜粲出任蕲州刺史,很快转任蕲州总管。开皇九年(589年),杜粲出任杞州刺史,杜粲在杞州施行六条诏书所定的官箴,风化大洽,政通人和。开皇十年(590年),观州遭遇旱灾,百姓饥荒,因为杜粲清正廉平,颇有能干的名声,隋文帝将杜粲调到观州担任刺史,杞州官吏百姓数千人夹道送杜粲出境,杞州又有官吏百姓自发自发捐集财物,替杜粲在州内造九层宝塔,命名为“杜使君灵塔”,为之祈福,用以铭记其忠勇之志、赤诚之心。杜粲到了观州之后,一下车就清理讼狱,正风规俗,普施威惠。观州大旱日久,杜粲就修筑祭坛祈雨。因为人和情顺,感天动地,竟能福至心灵,天降甘霖。经雨水滋润,谷稼丰登,州民获济。开皇十二年(592年),杜粲改任贝州刺史。开皇二十年(600年),杜粲出任杭州刺史,其时杭州的黄雀成灾,伤害庄稼苦了百姓。杜粲一上任后,雀灾敛迹,且再无所害。仁寿二年(602年),杭州改置总管,就以杜粲出任总管。杜粲在杭州劝课农桑,敦崇教义,百姓没有流浪和争斗,乡里中只有读书的声音。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前往江都,派使者慰劳杜粲。很快隋炀帝又派使者命杜粲也前往江都参与集会,杜粲在途中患病,无法拜见隋炀帝,隋炀帝每每关怀,遣赐名医良药,又派遣使者慰问。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返回东京洛阳,杜粲接受命令与隋炀帝一起返回,七月一日(606年8月9日),杜粲在豫州河南县去世,虚岁七十二。隋炀帝诏令丧仪除按常规追赠,赗赐丝织品五百匹,还派出使节将杜粲的棺木送回京兆郡故乡。大业三年十一月廿七日(607年12月21日),杜粲与两位夫人合葬于京兆郡大兴县洪原乡邑阳里小陵原[4]。
家庭
曾祖
祖父
- 杜光,北魏雍州别驾[4]
父亲
夫人
子女
参考资料
- ^ 《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吕夸在位百年,屡因喜怒废其太子而杀之。其后太子惧见废辱,遂谋执吕夸而降,请兵于边吏。秦州总管、河间王弘请将兵应之,上不许。太子谋泄,为其父所杀,复立其少子嵬王诃为太子。叠州刺史杜粲请因其衅而讨之,上又不许。
- ^ 《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夸吕在位百年,屡因喜怒废杀太子。其后太子惧杀,遂谋执夸吕而降,请兵于边吏。秦州总管河间王计应之,上不许。太子谋泄,为其父所杀。复立少子嵬王诃为太子。叠州刺史杜祭请因其衅讨之,上又不许。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吐谷浑可汗夸吕在位百年,屡因喜怒废杀太子。后太子惧,谋执夸吕而降;请兵于隋边吏,秦州总管河间王弘请以兵应之,隋主不许。太子谋泄,为夸吕所杀,复立其少子嵬王诃为太子。叠州刺史杜粲请因其衅而讨之,隋主又不许。
- ^ 4.0 4.1 4.2 4.3 4.4 4.5 4.6 杜镇 秦航, 《“诸杜”之外的荣耀:隋大业三年<杜粲墓志>小考》, 《文博》 (03期), 2019年, (03期):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