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加勒比国家组织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英语:Organisation of Eastern Caribbean States;简称OECS),创建于1981年,是一个跨政府组织,致力于经济协调和一体化、保护人权和法律权利,并鼓励东加勒比各国各自的良好治理和之间的依赖。该组织也安排自然灾害的救援活动,例如台风事件的救援。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OECS)
Logo
国旗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OECS)Logo
Logo
  成员国   准成员国
  成员国   准成员国
秘书处 圣卢西亚卡斯特里
类型政治经济联盟
成员
领导人
• 主席
拉尔夫·冈萨维斯
• 秘书长
迪达库斯·朱勒斯英语Didacus Jules
成立
• 巴士地条约
1981年6月18日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成员或加勒比共同体的成员国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或加勒比共同体的准成员
  加勒比共同体的成员国
  加勒比共同体的准成员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秘书处设在圣露西亚首都卡斯特里

历史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创建于1981年6月18日,由主要成员国签订的巴士地条约(巴士地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首都)。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是继承了西印度群岛联合邦英语West Indies Associated States的地位。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已加快其成员国经济体的跨国整合。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9个成员也加入加勒比共同体,部分成员并加入加勒比共同体单一市场和经济(CSME)。

成员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目前有11名成员,分布在东加勒比海。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群岛。安圭拉英属维京群岛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只有准成员的资格。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外交使团不代表准成员,除此之外,准成员被视为等同于正式成员。六名成员为前英国的殖民地,三个为英国海外领土,两个为法国海外省。其中8个成员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做为最高元首。此外,英国女王的肖像出现在东加勒比元硬币纸钞。7个正式成员也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成员:

国家
准会员
首都 已加入 人口

(2017年)

面积 (km²)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百万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百万美元) 人类发展指数
(2017年最新) [1][2]
法定货币 官方语言
  安地卡及巴布达 圣约翰 创始成员国 91,244[3] 443 1,524[3] $16,702[3] 0.780 东加勒比元 英语
  多米尼克 罗索 创始成员国 70,693[3] 751 557[3] $7,879[3] 0.715 东加勒比元 英语
  格瑞那达 圣乔治 创始成员国 107,541[3] 344 1,119[3] $10,405[3] 0.772 东加勒比元 英语
  蒙特塞拉特 普利茅斯
布莱兹
创始成员国 4,993[4] 102 63[4] $12,301[4] 0.821 东加勒比元 英语
  圣基茨和尼维斯 巴斯特尔 创始成员国 55,411[3] 261 964[3] $17,397[3] 0.778 东加勒比元 英语
  圣卢西亚 卡斯特里 创始成员国 175,498[3] 617 1,684[3] $9,607[3] 0.747 东加勒比元 英语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金斯敦 创始成员国 110,185[3] 389 785[3] $7,124[3] 0.723 东加勒比元 英语
  安圭拉 山谷市 1995年 15,253[5] 96 337[5] $22,090[5] 0.865 东加勒比元 英语
  英属维尔京群岛 罗德城 1984年 35,015[6] 151 1,164[6] $33,233[6] 0.945 美元 英语
  瓜德罗普 巴斯特尔 2019年 393,640[7] 1,628 10,946[7] $27,808[7] 0.850 欧元 法语
  马提尼克 法兰西堡 2015年 374,780[8] 1,128 10,438[8] $27,851[8] 0.863 欧元 法语

虽然目前所有的正式成员都是跟过去或现在的英国属地,其他岛屿地区已表示有兴趣成为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准成员。首先是1990年2月美属维京群岛申请准成员,并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允许境内参与等。当时,有人认为,由美国政府它是不恰当的时间提出这样的要求。然而,美属维京群岛仍感兴趣的是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至2002年,表示将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与美国政府在稍后的日期。2001年,荷属安的列斯萨巴岛等岛屿,决定加入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成员。萨巴岛理事会已通过一项议案,在2001年5月30日萨巴岛呼吁行政会议,让沙巴加入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其后于2001年6月7日,行政会议的决定,赞成萨巴岛成员。萨巴岛的参议员在荷属安的列斯议会其后被要求提交一份动议,要求议会支持荷属安的列斯和萨巴岛的入会。除了得到荷属安的列斯议会支持,萨巴岛还需要从政府免除了荷兰王国,好成为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准成员。萨巴岛申办成员据报获得支持,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讨论了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第34次会议,7月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举行。此外,在2001年,圣马丁岛和荷属安的列斯,考虑加入的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在学习了萨巴岛的意图加入,圣马丁岛建议萨巴岛和它相互支持,好让他们成为准成员。

尚未成为准成员,但萨巴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圣马丁岛先不参加安理会会议的旅游部长会议 (例如:东加勒比旅游部长会议,代表有圣马丁岛圣巴泰勒米岛马提尼克瓜德罗普)。

千里达和托巴哥与政治联盟

2008年8月13日,千里达和托巴哥、格瑞那达、圣露西亚和圣文森及格瑞那丁宣布,他们打算进行区域内的政治联盟共同体。初步讨论,四个国家的首脑宣布2011年将看到他们的国家进入一个经济联盟。此后,2013年应该是完整的政治联盟。

委内瑞拉申请加入

2008年,东加勒比国家组织首脑收到委内瑞拉的要求加入。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总干事Len Ishmael确认委内瑞拉的申请并进行了讨论,在蒙特塞拉特举行的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管理局第48次会议。但是她说,尚未决定是否给予委内瑞拉会员国的资格。

组织

秘书处

 
在圣露西亚首都卡斯特里的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秘书处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载于巴士地条约,是由秘书处协调下,领导和管理的总干事。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在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特点是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构成严重挑战,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成员。 它的目的是组织协助其成员应付这些多方面的挑战、确定范围、联合或协调行动、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国家。 在改组秘书处获悉成本效益的考虑,需要应对的挑战越来越重视它,考虑到有限的财政能力。秘书处由四个主要部门负责:对外关系、功能性合作、企业服务和经济事务。这四个监督工作的专门机构,工作单位或项目设在六个国家: 安地卡及巴布达、多米尼克、圣露西亚、比利时、加拿大和美国。 在履行其使命,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工程以及多个区域组织和机构。其中包括东加勒比中央银行(ECCB)、加勒比共同体秘书处,加勒比区域谈判机制和加勒比开发银行(CDB)。

总干事

当局在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秘书处的总干事。现任总干事是东加勒比国家组织Len Ishmael博士。

东加勒比最高法院

东加勒比最高法院(ECSC),处理东加勒比国家司法事务。当审判阶段超过了某个东加勒比成员国的高等法院,它可以被传递到东加勒比最高法院。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案件如若继续上诉,将提交给英国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加勒比最高法院(CCJ)成立于2003年,但在宪法修改之前,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依然是最终上诉法院。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计画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建议统一护照

在2003年1月1日原本计划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推出共同的护照,但它的计划被推迟。在 2004年1月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委员会第38次会议,本来是有两家公司表示有兴趣在生产普通护照(De La Rue Identity Systems公司和 Canadian Banknote公司)上作报告在下届(第39次)委会会议。第39次会议的关键问题是东加勒比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加勒比共同体护照,2004年11月护照进行了讨论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委员会第40次会议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政府首脑同意给加勒比共同体再6个月的时间(至2005年5月)引入加勒比共同体护照。但未能采取加勒比共同体护照,将导致东加勒比国家组织在了计划推出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护照。由于加勒比共同体护照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1月(苏里南),那么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护照被放弃。假如护照引入,但是它不会发给在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经济公民。 这也是未知的计划,如果也英国参加该计划(英国护照拥有相同的设计)

经济联盟

2001年7月,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政府首脑在多米尼加举行第34次会议管理局,决定设立一个经济联盟。在2002年1月,安圭拉管理局第35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建立经济联盟并实施项目通过。该项目预计将推行超过两年七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9个成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格瑞那达、蒙特塞拉特、圣露西亚、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以及圣文森及格瑞那丁)参与经济联盟的提议。剩下的两个成员国,安圭拉和英属维京群岛,不会立即参与,但要求时间考虑。2003年,在中央的工作已经开始:创造新的条约安排、以取代建立了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巴士地条约。其中要素的项目:是建立一个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技术委员会经济联盟条约的草案。2004年5月4日,技术委员会正式设计该条约草案。 经济联盟条约终于提交给东加勒比国家组织。2006年6月21日,在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举行第43次会议。条约的草案在会议上被赞扬,但管理局的指示,制订一些规定。作为各国的议会代表(朝野)的会员国构成一个区域。这个机构,有专家认为,有必要作为过滤管理局在法律和立法的能力。各国首脑们还指示审查会议成员工作队进行该条约,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秘书处总检察长的撰稿人的条约和代表。在介绍该条约的会议之后,签署一项宣言的意图执行该条约的政府首脑或其代表(除了在英属维京群岛)。与会者一致宣言,即执行该条约将发生一年后,才在公众谘询,通过大规模的国家和区域教育方案,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指导。根据该宣言,2007年7月1日该条约的签署和经济联盟要正式成立。 经济联盟条约包括:

  •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自由流通的商品和服务贸易
  • 自由流动的劳动力(2007年12月提议)
  • 资本在各地自由流动(东加勒比中央银行通过支持货币和资本市场的方案)
  • 地区的国会议员大会
  • 一个共同的关税。

其中有些条文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上涉及的单一市场,如国会议员大会,将是独一无二的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虽然有些条文,似乎重复了单一市场的努力,该宣言的意向书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声明一些领导人所承认,单一市场和保证,这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经济联盟不会违背加勒比共同体的一体化,而且它会成为无缝地集成到单一市场和经济。为此,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政府首脑一致认为,应采取步骤,以确保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经济联盟条约将根据修订后的确认查瓜拉马斯条约,瓜拉马斯条约是继巴士地条约。

东加勒比中央银行

大部分东加勒比国家组织成员参加的是东加勒比中央银行(ECCB)货币当局。区域中央银行监管的金融和银行健全的组织东加勒比国家的经济集团的国家。部分银行的监督借给保持财政健全东加勒比元(XCD)。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家中,只有在英属维京群岛不使用东加勒比元作为实际货币。 然而所有成员都属于东加勒比货币联盟。

安全系统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军事部队被称为地区安全体系(RSS),是从独立的国家来招募士兵。该部门的总部设在巴巴多斯岛,但资金和训练受到不同国家的资助,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驻外使团

国家 城市 外交机构[9]
  比利时 布鲁塞尔 驻欧盟代表团兼驻比利时大使馆
  瑞士 日内瓦 驻日内瓦常驻代表团

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旗帜

这面旗帜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图案设计的淡绿色同心上的领域,集中在一个9个圆圈三角形内心里,橙色和9个外向型指出白色三角形。以纪念当日在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制定巴士地条约。

注释

  1. ^ Inter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The Rise of the South: Human Progress in a Diverse Worl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3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2. ^ Sub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13 March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https://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NGDPDPC@WEO/ATG/GRD/DMA/LCA/VCT/KNA. www.imf.org.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4. ^ 4.0 4.1 4.2 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5. ^ 5.0 5.1 5.2 Welcome to the West India Committee. The West India Committee.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美国英语). 
  6. ^ 6.0 6.1 6.2 存档副本 (PDF). www.caribank.org.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12). 
  7. ^ 7.0 7.1 7.2 存档副本 (PDF). www.cerom-outremer.fr.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9). 
  8. ^ 8.0 8.1 8.2 存档副本 (PDF).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12). 
  9. ^ Organisation of Eastern Caribbean States Overseas Missions.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