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想定梵语asaṃjñi samāpatti巴利语asaññā samāpatti),又译无想三摩钵底,古印度宗教修行禅定的境界之一,在此境界中,去除了思想认知活动,使五蕴中的停止。佛教相信,修行无想定,可得生色界无想天,与灭尽定合称二无心定,佛教将它列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概论

在五蕴中,心的认知与思维等作用,称为Saṃjñā),其主要作用为认知到外界事物有不同的[1][2]。想(Saṃjñā),加上否定词头a-,为无想,以无想进入等至 samāpatti),称为无想定。

修行禅定,最初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与无所有定,因为的作用还在,皆称为有想定。经由禅定修行,观‘想’如病如痈如箭,以作意远离想,使‘想’停止,进入的这个三昧境界,称为无想定[3][4]。因为在定中,心与心所法皆不活动,与灭尽定合称二无心定[5]

无想定源起于外道沙门,修行无想定的果报,在过世后可投生无想天[6]。这个修行法被佛教吸收,进一步使与想都停止,称为灭受想定,或灭尽定[7]。释迦牟尼于老年时曾以无想定来减缓疾病,延长寿命[8]

佛教认为,无想定为外道追求的最高定境,但不是佛教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无想定非真解脱[9]。生无想天被佛家认为是八难之一。因寿命虽约有五百劫,但障于见佛闻法。许多外道修到一念不生,进入禅定之中,以为就是解脱。修定境的众生,后世多生于此天。终日在一念不生的定境中。有无法修行佛法的障难。

考证

印顺法师认为,佛教论师在部派佛教时期由无相心三昧进一步细分出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尽定,无想有情与无想定等。根据出定时的差异,区分出灭尽定与无想定的不同。无想定分化出来的时间较晚[10]

由于“想”和“相”古字通假,因此三三昧中的“无相解脱门”有时会被译为“无想解脱门”、“无想定”。学者杨郁文认为三解脱门中的无相(animitta)为观色等五蕴无常乃至,与无想天定境之“无想”(asaṃjñi)、无所觉知不同[11]

注释

  1.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想,谓于境取差别相。”
  2. ^ 玄奘译《品类足论》卷1:“想云何?谓取像性。此有三种,谓小想,大想,无量想。”
  3. ^ 《显扬圣教论》卷1:“无想定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地欲。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唯无想天寂静微妙。由于无想天起出离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恒现行心心法灭性。”
  4. ^ 印顺《大乘广五蕴论讲记》:“无想定怎么修行呢?‘以出离想作意为先’。修行任何一种定,它都有一个方便。无想定本来是一种外道的定,他觉得众生一切的苦恼,追根究底的毛病,就是我们色、受、想、行、识的这个‘想’。他把‘想’看成是问题所在,认为修行要求解脱、要了生死,就不要起这个‘想’。所以,他这个修行的方法,以出离想的作意为方便,就是作意不要起这个“想”,以离这个‘想’做方便。那么,以这个样子修行,慢慢慢慢实现了,达到的时候,‘想’不起了。 想,是佛法里的心心所法,是相应行。上面讲受、想、触、作意、思这五种叫遍行心所,有这五种遍行心所,就有心识,如果没有了的话,心识也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想没有了的时候,受、触、作意、思,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切都不起了。所以,想没有了的话,一切前六识的心、心所都不现前了,到了这种境界,就到了无想定的境界。所以,‘以出离想作意为先’。‘出离想’就是停止这个想、离开这个想、不起这个想、出离这个想、止息这个想。以这一种的作意,起先注意,思惟我要离这个想、要离这个想,以这一个为先,结果“所有不恒行”的“心、心法灭”。修定修到这个境界,所得到的叫做无想定,是不相应行的一种。 ”
  5. ^ 《大智度论》卷47:“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
  6. ^ 玄奘译《俱舍论》卷5:“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谁之异熟。谓无想定。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7. ^ 印顺《大乘广五蕴论讲记》:“修定,佛法可有两种定:一种叫有想定,一种叫无想定。起初修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于一直到无所有定,都叫有想定,都有‘想’。有想的,就有一个印象。再到上面去,就叫无想定,没有‘想’的。三果圣者到阿罗汉、佛,是灭受想定,受、想都灭了,这是最高的境界。”
  8. ^ 《长阿含经》卷2:“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佛告阿难:‘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
  9. ^ 玄奘译《俱舍论》卷5:“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
  10. ^ 印顺《空之探究》第一章:“依无相心三昧,演化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及报处),灭尽定以外,还有无想有情(asaññasatta)、无想定。无相心三昧不作意一切相,也就是不起一切想。《长部.大缘经》立七识住与二处,二处是无想有情处与非想非非想处。无想定与灭尽定相似,所以从起定时的差异,而加以分别。七识住与二处,综合起来,名为九有情居。依《长部.波梨经》说:传说中的世界起源说,其中‘无因论’者,是从无想有情死没而来生的,所以说无因而有。无想定与无想有情,可能外道有类似无想的修验与传说,佛法为了要给以应有的解说,才从无相定、灭尽定中分出,位居四禅广果天上。这是成立要迟一些。”
  11. ^ 杨郁文.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 中华佛学学报. 1992, 5 [201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