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一光
田中一光(日语:田中 一光/たなか いっこう Tanaka Ikkō,1930年1月13日—2002年1月10日)是一名日本平面设计师。他以其跨领域的丰富作品而闻名,其中包括为西武百货、马自达、三宅一生、森英惠以及1985年世博会等品牌和企业识别图形标志和视觉素材。[1]
田中一光 | |
---|---|
出生 | 日本奈良县奈良市 | 1930年1月13日
逝世 | 2002年1月10日 | (71岁)
母校 | 京都市立艺术大学 |
职业 | 平面设计师 |
奖项 | 每日设计奖 (1966、1973年) 朝日奖 (1997年) 龟仓雄策设计奖 (1999年) 文化功劳者 (2000年) |
田中被认为是无印良品基础品牌识别的创始人,并透过朴实的线描和直接的口号,强调了“无品牌的商品”的宣传标语。[2]并运用大胆、多色几何图形而并充分发挥排版的动态视觉潜力,背后蕴含对传统日本琳派美学的敏感。尽管对历史先例和既定规范非常敏感,但田中在工作中仍保持了一定的趣味性,透过操纵颜色、比例和形式,重新配置熟悉的图像符号,呈现出易于理解的视觉表达。他也因其设计能剧在日本及其他国家上演的表演展览的海报而广受肯定。
作为战后日本设计的重要人物,田中被认为在设计领域的专业化和扩展发挥一定作用,其著作《日本风格》于1980年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同名展览一同发布。
职业生涯
早期
田中于1930年出生于奈良市[3],曾就读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主修古代日本艺术,并于1950年毕业[4](p. 18)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大阪市的金刚布业(现为葵缇亚)的纺织设计部门,并得到在法国接受培训的设计师木下胜次郎的指导[4](p. 18)。1952年,为追求更注重印刷的设计事业,田中开始在大阪的《产经新闻》工作[4](p. 18)。尽管他本打算进入平面设计部门,但被安排在办公室从事文职工作。
在沮丧和无所作为的情况下,田中开始为报纸剧院的演出绘制海报,并将它们贴在大楼的大厅里。这些叛逆的作品引起了前卫艺术家吉原治良的注意,当时他正在为《产经新闻》的一场时装秀工作,该时装秀计划作为报纸的宣传活动在全国巡回[4](p. 18)。受到田中设计的魅力,吉原提供给田中设计这些活动舞台装置的工作,待巡回结束后,田中则被提升到平面设计部门[4](p. 18)。并持续在《产经新闻》工作直到1957年,在此期间,他在1954年获得了日本广告艺术俱乐部(JAAC)会员奖[5](p. 24)
移居东京与职业发展
受到在东京高岛屋举办的“Graphic '55”展览中,陈列作品的平面设计师龟仓雄策、早川良雄和山城隆一的启发。[6] 1957年,田中搬到东京,并在广告公司光宣传(Light Publicity)担任职务[7]。他于1963年在青山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并在设计评论家胜见胜的支持下,协调许多大规模的国内和国际平面设计展览。得到参与世界设计大会等重要平台的机会。
1960年12月,他首次前往美国与多位平面设计同行建立了联系,包括索尔·巴斯、亚伦·伯恩斯(Aaron Burns)、赫伯·露芭琳、伊万·切马耶夫、卢·多弗斯曼和彼得·布拉廷加等人[7]。布拉廷加邀请田中在他任教的普瑞特艺术学院发表演讲,并于1965年在荷兰希尔弗瑟姆组织了一场个展[7]。
田中迅速崭露头角,赢得了多项奖项,包括1959年的日本广告艺术俱乐部(JAAC)会员奖和1960年的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金奖[4](p. 21)。并在1960年代为新成立的日本设计中心工作,该机构专注于为寻求建立更高广告设计标准的企业提供服务。[5](p. 24)1967年,田口加入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成为会员。并在隔年被任命为日本万国博览会政府馆1号馆展示设计负责人。
作风
设计风格
田中的作品被认为呈现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总体展示了对负空间表达物质潜力、轮廓形式、新颖排列的大胆简洁几何图形,以及生动的颜色斑块的兴趣,通常以不透明的处理方式呈现 。他对颜色和轮廓的清晰而精确运用可让人联想到江户时代日本木版印刷中明确定义的形式,同时他的空间布置与同时期的奥普艺术中的递归图案相连,以及包豪斯平面设计中早期俏皮、散乱的构成风格。
田中的风格常与琳派绘画学派联系在一起,该学派起源于17世纪的京都,并在18世纪和19世纪持续发展并周期性地重新出现。当时的艺术家青睐在画作上装饰设计和鲜艳的颜色,经常描绘本土的植物和动物在金箔上[9] 。艺术史学家山下裕二将田中从自然界借用图案,并将形式放置在单色背景中的手法描述为“琳派的20世纪版本”,以至于他可以被认为是“体现琳派的人物。”[10]
田中本人则承认琳派对他作品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完全与“离我们太远的美的理念”完全一致的不情愿[4](p. 15)。并在作品中保持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谨慎平衡,积极从美国的大众文化和欧洲设计的先例中汲取灵感,将这些视觉语言与源自日本美学的图案进行融合。
戏剧与文化部门
田中在创意领域的实践涉及广泛,他对跨学科合作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他在京都的早期岁月。他曾参与了当地学生戏剧团的布景和化妆工作,并与设计师如粟辻博和绪方规矩子等人士合作[4](p. 17)。 他曾谈到自己对日本茶道的艺术性和表演的兴趣,将自己设计师的角色比拟为茶道主人,因为两者皆涉及短暂的过程,作为私人兴趣和公众观众之间的中介[5](p. 24)。这种思维贯穿他在剧院和其他表演艺术领域的广泛工作,特别是在战后推动能剧普及复兴方面。
透过将能剧表演相关的印刷材料,从手写纸条转变为面向公众的大胆海报,田中以更易于理解和视觉吸引的方式呈现传统艺术的特质。[5],田中也为其他的艺术展览、音乐表演以及许多文化和工业博览会制作推广品牌识别,包括大阪市的1970年世界博览会、筑波市的1985年世界博览会和东京的1996年世界城市博览会。[5] 其设计也涵盖了大阪大学的主校徽,并为广岛市的《呼吁》(1988年)和国际特赦组织创作海报[11][12][13]。也为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197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札幌设计奖章[14][15]。
商业
1975年,田中担任西武控股的创意总监,他与西武的合作始于1973年,当时他受委托为西武剧场的演出制作海报[4](p. 26)。作为创意总监,田中随后参与了一系列定义公司品牌识别的设计项目:除了制作了标志性的平面设计,包括用于西武百货商店包装纸、购物袋的绿色和蓝色图案外,也参与了该公司所举办的展览、橱窗陈列、大厅和餐厅的室内设计。田中也为西武的其他子公司制作了标志,包括Loft和季节信用[16]。
1980年代,随著日本设计逐渐以主流强化品牌识别,并非透过装饰来加强品牌,为回应和缓解后资本主义品牌导向文化的压力,时任西友总裁的堤清二提出“反品牌”的想法。找来包括田中在内的设计师如小池一子、天野胜和杉本贯志一同构思无印良品的图形标识[17](p. 848)[18] ,田中提议使用再生纸作为产品包装材料,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栗色标示,并采用粗体字体呈现品牌的四个汉字。作为该公司的谘询委员会成员,田中在产品设计方面主张采用金属和木材材料的自然质感和颜色,反对采用合成塑料的颜料。[19](p. 169)
书籍设计与排版
田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与多名历史学家、策展人、建筑师和艺术家合作,并共同制作了一系列艺术出版物、展览设计和宣传材料。其中最知名的书籍包括与吉田光邦合作的《日本风格》(1980),该书与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的同名展览同步出版,以及与小池一子合作的《日本色彩》(1981)和《日本设计》(1984)等著作,随著日本出版业逐渐转向更少风格化,强调包装化和工业化的文学制作方法,书籍设计项目在80年代和90年代逐渐减少[7]。 田中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发表了一些文字,例如《设计的周边》(1980)和自传《田中一光:我们设计的时代》(2001)。
在田中参与的书籍设计中,版面设计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对排版的深度参与符合战后时期年轻日本设计师对文本视觉潜力不断增长的兴趣。 这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瑞士和美国排版的影响。 在1950年代之前,日本平面设计中的排版主要是手工制图,包括田中在内的设计师试图建立“日本文字”,这是一种被认为是独特日本风格并进行系统标准化的字体美学[20] 。他特别关注美国大众消费主义视觉语言中文本的显著地位,采用一种将文本视为视觉交流核心模式,而非仅仅是图像辅助工具的平面设计方法。[20]
在为森泽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一系列印刷品中,田中展现了对字母视觉表现力的深刻关注。 在其中一幅作品中,他将不同笔画类型分离成填满画面表面的离散形式,将它们从原始的日本汉字背景中抽象化。 另一件作品则采用古老的象形符号,在黑色背景上以粉白的质感印刷[21][22]。
在职业生涯的后期,田中设计出一种灵感来自博多尼的明体“光朝”,该字体利用了粗细笔画之间的强烈对比、三角形的鱼鳞(衬线)和充分的挤压而呈现效果。[23][24][5](p. 25)[25]
时尚
自1960年代末和70年代开始,田中展开了与几位日本时尚设计师的合作。其中为森英惠设计初标志性的蝴蝶品牌标志,并为该系列创作了一系列视觉素材,包括一部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尚设计师纪录片[4](p. 25) 。 1979年,他为三宅一生的系列设计的“IM”图案,该图案于2021年再次呈现,成为公司新“IM Men”系列的标志。[26][27]
1990年代末,田中为菲拉格慕设计了促销海报。此外,他还为1998年在草月会馆举办的“菲拉格慕 - 鞋艺术”展览制作展览材料并设计了目录。[28]
遗产
2008年,田中一光档案馆在福岛县须贺川市的CCCA现代平面艺术中心(已于2022年关闭)正式成立。档案馆收藏包括约2,700张海报作品、3,600个书籍设计作品、9,500本书籍、25,000件摄影材料以及55,000份文件和信函。[16]
田中的艺术作品当前则广泛收藏于全球众多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包括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29]、沃克艺术中心[30]、现代艺术博物馆[31]、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32]、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33]、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34]、动力博物馆[35]、大英博物馆[36]、纳舍艺术博物馆[37]、普利司通美术馆[38],以及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39]
荣誉
- 1954年:日本宣传美术会会员奖
- 1966年:每日设计奖
- 1968年: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
- 1973年:每日设计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书籍设计奖
- 1980年:艺术选奨新人奖
- 1986年:纽约ADC金奖、东京ADC会员最高奖
- 1988年:每日艺术奖
- 1991年: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 1994年:紫绶褒章
- 1997年:朝日奖[40]
- 1999年:东京TDC会员金奖、亀仓雄策奖
- 2000年:文化功劳者
设计作品
- 产经観世能(1954年 - 1983年)[41]
- 旧馆林市庁舎·色彩计画(1963年)[42]
- 香烟“LONG PIECE”·包装设计(1964年)
- 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奖牌背面,设施象征设计(1964年)[43]
- 197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奖牌背面,参加招待函设计(1970年)
- 1970年世界博览会政府馆1号馆,展示设计(1968年 - 1970年)
- 日本的选择:每日新闻社(1973年)[44]
- 西武美术馆·艺术指导(1975年 - 1986年)
- 难波CITY·制作(1978年)
- 三宅一生·品牌标志(1979年)
- Japan Style展(1980年)
- 无印良品·整体设计(1980年)
- IBC岩手放送·企业识别设计(1985年)
- 1985年世界博览会(筑波万博)·象征标志(1985年)
- 银座图形画廊·象征标志(1986年)
- LOFT·象征标志(1987年)
- 田中一光 设计的十字路口展(1987年)
- 海游馆·象征标志(1989年)
- 伊尔宫殿酒店·视觉总体设计(1989年)
- 郁金香电视台·象征标志(1990年)
- Gallery Ma(1990年)
- 大阪大学·校徽设计(1991年)
- 东京边境国际象征标志 设计比赛第一名(1992年)
- 新东京国际机场第二旅客终端大楼·壁画设计(1992年)[45]
- STOP AIDS(1993年)
-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1995年)[46]
- 写乐二百年(1995年)[47]
- 三宅一生展(1990年・1992年・2000年)
- 菲拉格慕展·平面设计(1998年)[48]
- 拓殖大学 视觉识别设计(2000年)[49]
- 马卡里纳餐厅:北海道真狩村(1997年)[50]
- 奈良电视台·CIS设计(未知)
- 大阪新闻·题字(1995年 - 2002年)
- 石丸电气·象征标志(1971年 - 2009年)[51]
著作
- 《设计的周边》 - 白水社,ISBN 978-4560039427
- 《从设计工作桌看》 - 白水社,ISBN 978-4560039434
- 《设计的前后左右》 - 白水社,ISBN 978-4560038611
- 《田中一光自传 我们设计的时代》 - 白水社,ISBN 978-4560073704
- 《走向设计》 - 白水社,ISBN 978-4560073391
- 《传统与今日的设计》 - トランスアート,ISBN 978-4924956889
关联人物
- 田中一光设计室出身的设计师
参考来源
- ^ 田中一光 | 創作者 | M+. www.mplus.org.hk. [202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中文(繁体)).
- ^ 無印良品之父—田中一光,不同於現代主義的平面設計語言. creativemini.com. 2023-07-02 [202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中文(台湾)).
- ^ Art Directors Club / Hall of Fame. 2012-12-24 [202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4).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Calza, Gian Carlo; Tanaka, Ikko. Tanaka Ikko: Graphic Master. London: Phaidon. 1997. ISBN 9780714837161.
- ^ 5.0 5.1 5.2 5.3 5.4 5.5 Saiki, Maggie Kinser. Ikko Tanaka: Once in a Lifetime. Graphis. 1999, 55 (321): 22–35. ISSN 0017-3452.
- ^ Graphic ‘55 | Paul Rand: Modernist Master 1914-1996. www.paulrand.design.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7.0 7.1 7.2 7.3 Takagi, Mariko. Tanaka Ikko and the Japanese Modern Typography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ATypl. October 24, 2016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 ^ Heller, Steven. Ikko Tanaka, 71, Japanese Graphic Designer.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1-24 [2022-10-22].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美国英语).
- ^ Department of Asian Art. Rinpa Painting Style | Essay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The Met’s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October 200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 ^ 20th Century Rimpa: Ikko Tanaka. kyoto ddd gallery.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日语).
- ^ 大阪大学の校章. derma.med.osaka-u.ac.jp. [2020-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Remembering Hiroshima | 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 www.cooperhewitt.org. 2015-08-06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3) (美国英语).
- ^ Looking back at the ultra-prolific Ikko Tanaka and his stunning graphic design. www.itsnicethat.com.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3) (英语).
- ^ Traganou, Jilly. Tokyo's 1964 Olympic design as a 'realm of [design] memory'. Sport in Society. 2011-05-01, 14 (4): 468. ISSN 1743-0437. S2CID 143486807. doi:10.1080/17430437.2011.565925.
- ^ Sapporo 1972: The Medals.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ctober 23,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 ^ 16.0 16.1 Ikko Tanaka|NPO Platform for Architectural Thinking|PLAT. npo-plat.org.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 ^ Slade, Toby. Decolonizing Luxury Fashion in Japan. Fashion Theory. 2020-09-18, 24 (6): 837–857. ISSN 1362-704X. S2CID 221323836. doi:10.1080/1362704X.2020.1802101.
- ^ If You Want to Make an Understatement – New York Times.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 ^ Bartal, Ory. Critical design in Japan : material culture, luxury, and the avant-garde. Manchester [UK]. 2020. ISBN 978-1-5261-3998-6. OCLC 1146303761.
- ^ 20.0 20.1 佐恵, 山本. 一九五〇年代の田中一光作品における「日本的なもの」の表現. 美学. 2017, 68 (1): 85–96 [2023-12-17]. doi:10.20631/bigaku.68.1_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 ^ Facing Ikko Tanaka at the Pinakothek der Moderne. TLmagazine. 2018-03-18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30) (美国英语).
- ^ Munro, Stuart. Ikko Tanaka's designs live on. The Japan Times. 2012-11-29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美国英语).
- ^ 字由-经典中的经典|田中一光の光朝書体 | 字说字话. www.hellofont.cn.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光朝 | 書体見本 | モリサワのフォント. 株式会社モリサワ.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Kocho | Fonts Specimen | MORISAWA Fonts. Morisawa Inc.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8) (美国英语).
- ^ Wetherille, Kelly. Miyake Design Studio Launches Men's Wear Brand. WWD. 2021-03-1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美国英语).
- ^ 4度合作展出中!ISSEY MIYAKE×平面大師田中一光,傳達「以盡量少的資源過豐富生活」理念 | ShoppingDesign. www.shoppingdesign.com.tw.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中文(台湾)).
- ^ Ricci, Stefania; Calza, Gian Carlo. Salvatore Ferragamo - The Art of the Shoe (PDF). Salvatore Ferragamo. 1998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2).
- ^ USC Pacific Asia Museum. pamcollections.usc.edu.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Exhibition poster, Issey Miyake in Museum for the Seibu .... walkerart.org.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美国英语).
- ^ Ikko Tanaka. Poster Nippon 1955-'72, Japanese Posters by Screen Process. 1972 | 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英语).
- ^ Nihon Buyo.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Online Collection. [2021-02-05] (英语).
- ^ Exchange: Ikko Tanaka at Cooper Union. exchange.umma.umich.edu.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Poster, Ikko Tanaka Graphic Art Exhibition, 1990. 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美国英语).
- ^ Shiseido poster by Ikko Tanaka, Japan. collection.maas.museum.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英语).
- ^ jar | British Museum. The British Museum.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英语).
- ^ Mt. Fuji. Nasher Museum of Art at Duke University.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美国英语).
- ^ Collection Highlights. Artizon Museum.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英语).
- ^ Nihon Buyo | Tanaka, Ikko | V&A Search the Collections. V and A Collections. 2021-02-05 [202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英语).
- ^ 朝日賞 1971-2000年度 | 朝日新聞社の会社案内. 朝日新闻社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日语).
- ^ 第六回産経観世能(産経新聞社)文化遺産データベース. bunka.nii.ac.jp. [2023-12-17].
- ^ 「メタボリズム建築と旧館林市庁舎」展. A T E L I E R - G A L L E R Y.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美国英语).
- ^ INC, SANKEI DIGITAL. 【関西の議論】東京五輪エンブレム問題、「琳派」田中一光ありせばなかったはず…渦中の佐野氏「すぐゴミになる」のデザイン観(1/4ページ). 产経ニュース. 2015-10-05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东京都古书籍商业协同组合. 日本の選択(デザイン : 田中一光) / 古本、中古本、古書籍の通販は「日本の古本屋」.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アート散歩道. 成田国际空港公式WEBサイト.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中文(台湾)).
- ^ 第46回ヴェネチア・ビエンナーレ国際美術展. ヴェネチア・ビエンナーレ日本馆公式サイト.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美術館・所蔵作品検索. search.artmuseums.go.jp.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JAGDA:第1回亀倉雄策賞 田中一光. archive.jagda.or.jp.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 ^ シンボルマーク. 拓殖大学.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レストラン・マッカリーナ. maccarina.co.jp.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 ^ FASHIONSNAP. 「生活の全てがデザイン」田中一光の軌跡たどる展覧会 館内公開. FASHIONSNAP [ファッションスナップ]. 2012-09-20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日语).
外部链接
- Art Directors Club biography, portrait and images of work
- Work of Ikko Tanak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YouTube
- Work for Issey Miyak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nline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MoMA
- Online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USC Pacific Asia Museum
- Online wor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useum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