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仿作

福尔摩斯仿作是指亚瑟·柯南·道尔之外的作家以其推理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内的相同的故事人物及时空背景创作,用十九世纪的伦敦为背景、及以福尔摩斯和约翰·华生的探案过程为主轴的故事。

起源

“福尔摩斯仿作”的作家,其目的多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挑战经典,因为“亚瑟·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为人津津乐道,并缔造了“古典派”推理小说的‘黄金时期’,因此福尔摩斯便成为许多后辈模仿的对象,另一类则是因为柯南·道尔贵为一名推理小说的‘大宗师’,所以自然有不少后人希望透过续写福尔摩斯的故事,以表对大师的致敬。

而且,读者们也希望借由福尔摩斯仿作来暂时过过瘾,尤其在《最后一案》与《归来记》之间,因亚瑟·柯南·道尔在《最后一案》中,安排“夏洛克·福尔摩斯”和“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一同死去而完结故事,此举引起读者们极大的回响与不满,因此在《归来记》之前,部分作家就以福尔摩斯仿作之名来填补这段“空窗期”。

之后,在亚瑟·柯南·道尔正式让福尔摩斯告别侦探生涯去养蜂为乐后,才又让福尔摩斯仿作再度兴起。

种类

“福尔摩斯仿作”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完全模仿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也就是同样以“约翰·华生”的角度来笔述福尔摩斯的侦办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翻版”小说。

第二类,同样是描写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但并非像原著是由“约翰·华生”或“约翰·华生的妻子”执笔,而是由第三者笔述,所以笔风会明显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不同。

第三类,则是“他人著作”的小说中的“主角”会与福尔摩斯“合作破案”又或是“进行对决”,而这类小说中的福尔摩斯会反转成“配角”,此类手法可以看做是其他作家用来刺激销路的一种手段。

第一部仿作

1887年,亚瑟·柯南·道尔于《比顿圣诞年刊》发表第一部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但当时此作并未让柯南·道尔走红,直到短篇小说《波希米亚丑闻》在1891年时于《海滨杂志》上发表后,“夏洛克·福尔摩斯”才开始声名大噪,而第一部福尔摩斯仿作《My Evening With Sherlock Holmes》只比《波希米亚丑闻》晚4个月发表,于同年11月面世,这部仿作是由“John Gibson”和“Richard Green”合著。

《亚森·罗𬞟》中的福尔摩斯

法国作家“莫里斯·卢布朗”,曾于《Arsene Lupin contre Herlock Sholmès》及《怪盗与名侦探》中,叙述“亚森·罗𬞟”与一名叫做“Herlock Sholmès”的侦探对决。

一开始于杂志上连载《Arsène Lupin, gentleman-cambrioleur》时,莫里斯·卢布朗的确是将“亚森·罗𬞟”对决的对象写成是“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但随即引来福尔摩斯迷们的不满。

虽然,福尔摩斯的作者亚瑟·柯南·道尔当时没有提出强烈的抗议,但他仍旧忍不住的指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于是在单行本发行时莫里斯·卢布朗便将此角的名字改成“Herlock Sholmès”,而“华生(Watson)”也一并被改成“威尔森(Wilson)”,至于“贝克街221B(baker street 221B)”也被改成是“帕克街219(parker street 219)”。

因此,夏洛克·福尔摩斯才变成没跟亚森·罗𬞟对决过,但莫里斯·卢布朗在他往后的其他作品里,如《奇岩城》中依然让主角亚森·罗𬞟和Herlock Sholmès进行对决。

另外,在台湾的“台译本”和香港的“港译本”里,大多数的译者都会“还原”莫里斯·卢布朗的“影射”,直接将“Herlock Sholmès”翻译成“夏洛克·福尔摩斯”。

雅卓安·柯南·道尔

雅卓安·柯南·道尔”是“亚瑟·柯南·道尔”的“儿子”,曾著有《柯南·道尔的一生》,在“原版”的《福尔摩斯探案》中,亚瑟·柯南·道尔曾经在不同的故事中轻轻的带过某些案件,但最后都没有出版成小说,因此雅卓安·柯南·道尔便将这些故事集结成册。

1954年时,“雅卓安·柯南·道尔”和“约翰·狄克森·卡尔”合著《福尔摩斯的功绩》(英语:The Exploits of Sherlock Holmes)一书,全书共收录12篇短篇故事,雅卓安和约翰一人各写6篇故事,也由于雅卓安是亚瑟·柯南·道尔的儿子,因此雅卓安非常熟悉父亲亚瑟·柯南·道尔的笔风,所以著作水准极高。

欧美区其他仿作

爱伦·坡”被喻为是“推理小说之父”,因此“美国推理作家协会”于1946年起,便以爱伦·坡之名创办了“爱伦·坡奖”,此奖一直被视为是“推理小说界”的“最高殊荣”,而两位曾荣获爱伦·坡奖的作家,美国的“推理大师”艾勒里·昆恩英国的“犯罪天后”阿嘉莎·克莉丝蒂,也曾经推出过福尔摩斯仿作。

1966年,“艾勒里·昆恩”将电影《A Study in Terror》改编成小说,这篇小说讲述福尔摩斯想解决“开膛手杰克”的连续凶杀案,艾勒里·昆恩亦有登场,《A Study in Terror》中,福尔摩斯的部份由保罗·W·菲尔曼撰写,佛德列克·丹奈和曼佛雷德·李(即艾勒里·昆恩)共同参与。

亚太区其他仿作

日本的“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得主“鲇川哲也”、“山田风太郎”及“加纳一朗”均写过福尔摩斯仿作,加纳一朗更凭著描写福尔摩斯在《最后一案》和《归来记》的中间时期,流落到日本的故事——《ホック氏の异郷の冒険》,而荣获1984年第3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新本格派小说”的“开山鼻祖”——岛田庄司,也曾透过描写“夏目漱石”在伦敦留学时遇见福尔摩斯的福尔摩斯仿作——被诅咒的木乃伊,而入选1984年下半期的第92回“直木赏”。

香港与“倪匡”兄弟相称的“沈西城”,获倪匡授权续写倪匡笔下人物,因此让沈西城能在小说《四大名探》中让福尔摩斯和卫斯理碰头。

非推理仿作

福尔摩斯虽然是著名的推理侦探,不过其他类型的小说里也能看到福尔摩斯的踪迹,如美国1975年的世界奇幻奖得主的科幻小说家——“Manly Wade Wellman”和其儿子“Wade Wellman”就合著了《Sherlock Holmes's War of the Worlds》一书,这本小说可谓是部“三重仿作”,一来是续写了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星际战争》,描写火星人侵略地球,二来则是加入了“亚瑟·柯南·道尔”的推理小说主角“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中的一角“查伦诸教授”,使这本小说成为一部三重仿作的福尔摩斯仿作。

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仿作,另有英国作家“安东尼‧赫洛维兹”的《丝之屋》、《莫里亚蒂的算计》,“艾伦‧夏普(Allen Sharp)”的追踪福尔摩斯系列(In the Footsteps of Sherlock Holmes)、《魔鬼的蹄印》、《蓝衣女郎》、《雅贼》、《明信片之谜》,以及《谋杀,我亲爱的华生》、《月冬至节谜案》、《吸血鬼凶杀案》、《坦得里奇庄园谋杀案》、《闲荡杀手》、《混血女人之谜》、《鬼室与阴影》、《少年神探福尔摩斯》、《荒墓疑云》、《福尔摩斯悬案》、《真假福尔摩斯》、《华生医生的秘密日记:莱辛巴赫瀑布福尔摩斯生死之谜》、《福尔摩斯东方探案》、《福尔摩斯密码》、《福尔摩斯的功绩》、《贝格街谋杀案》、《被诅咒的木乃伊》、《伦敦西区惨案》、《金丝雀的训练师》、《贺克的异国冒险》、《贺客的紫禁城对决》、《贺客的香港岛挑战》……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