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
箫又称洞箫、箫管,是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特征为单管、竖吹、开管、边棱音发声[1]。“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箫,唐宋以来,由于单管竖吹的箫日渐流行,便称编管箫为排箫,以示区别[2]。至于“洞箫”之名,则来自于箫管底端之开孔[3]。 其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丝竹乐演奏。
木管乐器 | |
---|---|
乐器别名 | 竖吹、竖篴、通洞 |
分类 | 管乐器 |
相关乐器 | |
尺八 |
历史
汉代以前,无论是横吹还是竖吹的管乐器,都可称为笛[4],从马融《长笛赋》可知,竖吹之笛原有四孔,皆在前侧,而后西汉京房多加一背孔,此型制已与今传之洞箫基本上一致[5]。汉代王褒曾作《洞箫赋》,然而文中有“参差”一词,故应是指排箫[6]。
笛曲的最早记录见于晋书[7], 但只说“三弄”却并未记录曲名,此曲之谱已不存在,仅存有据此改编而来的古琴曲梅花三弄[8]。
唐代,开始以“笛”专称横吹之笛,至于竖吹之箫,则因其长度为一尺八寸,称之为“尺八”[9],并传到日本成为“古尺八”[10]。而“箫”在唐代以前则是用来称排箫[11]。
元代,宴乐之器已有五孔箫的记载,也将箫与排箫做了区别[12]。箫在之后的宫廷礼乐都有广泛的应用[13]。
明代,单管直吹的“箫”、多管的“排箫”、横吹的“笛”有了更明显的区别[14]。现存最早的独立谱见于《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为工尺谱。清代有任兆麟的《箫谱》一书[15]。
到二十世纪,彭祉卿于《今虞琴刊》发表〈新制雅箫图说〉,发明8孔雅箫,又名琴箫,便于与琴音合奏,现在的八孔箫是据此发展得来,强调其十二平均律便于乐器合奏。
形制
粗短型
[16]管体较粗而短之箫,为传统古洞箫,或称“南箫”[17]。以南管洞箫为代表,桂竹、孟宗竹、石竹制成,前五孔、后一孔,十目九节,吹口为V字形。音色浑厚深沉,吹奏时双臂抬成凤凰展翅之势。
细长型
[16]管体较细而长之箫。如琴箫,又称“北箫”,是中国北方后来发展出的箫种[18]。由彭祉卿发展出来的琴箫体型比较细小,故音量较少。管身较长,没有竹根头,有箫盖,多以紫竹制作。传统洞箫是一体成形。琴箫出现后,有于吹口与按孔之间加上金属套环,把箫管一分为二,便可以像单簧管、木笛那样调整音准。而三节箫的出现,据前香港中乐团乐师陈树桂忆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香港粤曲乐师向广州的乐器厂特别订制一些箫,除了要在吹口与按孔之间加上金属套环外,还要在第一按孔下再加上金属套环,得以分为三节,便于携带。
- 6孔箫/8孔箫:6孔箫亦有所谓“全音箫”及“半音箫”。“全音箫”即是传统的6孔箫,音孔平均分布。而“半音箫”则先以十二平均律定出8孔的孔位,但是第2孔及第6孔不开孔,故看起来音孔分布不平均。
- U口/V口/唐口:吹口内削而切割成U字或V字则称U口或V口。唐口则是尺八的开口,外切。
参考文献
- ^
袁静芳. 民族樂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第74页. ISBN 7040150026.
箫又称洞箫,单管、竖吹、开管、边棱音气鸣乐器。
- ^
刘东升. 中國樂器圖鑑. 华一书局有限公司. 1993: 第70页. ISBN 9571147052.
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蓬……唐代以前,排箫迳称箫。唐宋以来,由于单管竖吹的箫日渐流行,便称编管箫为排箫,以示区别。唐赵璘《因话录》: "古箫,都下所谓排箫是也,今箫管乃别器"。宋朱裹《朱子语类》: "今日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 ^
温廷宽, 王鲁豫. 古代藝術辭典.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第70页.
这里的箫即指排箫。排箫是由长短不同的若干竹管编排而成,有封底与不封底两种,封底称底箫,不封底称洞箫。
- ^
刘东升. 中國樂器圖鑑. 华一书局有限公司. 1993: 第70页. ISBN 9571147052.
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蓬
陈正生. 尺八古琴考 > 尺八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3. ISBN 7806921680.在我国汉代以前,无论是横吹还是竖吹的,统统都叫做笛
- ^
袁静芳. 尺八古琴考 >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洞簫藝術.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94. ISBN 7806921680.
马融《长笛赋》中云……其型制已经与今传之洞箫基本上一致了。
- ^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第154页.
……当为凤翼参差之排萧
- ^
晉書 卷八十一.
……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 ^
蒋述卓. 詩詞小禮.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0680260.
《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古老的笛曲,后因年代久远而失传
- ^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第97页.
由陈旸《乐书》可知唐人将竖笛称为尺八,而横笛遂简称为笛已
- ^
陈正生. 尺八古琴考 > 尺八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12. ISBN 7806921680.
日本称其为“古尺八”
- ^
傅湘仙. 尺八古琴考 > 中日尺八考.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55. ISBN 7806921680.
《隋书·音乐下》:“竹之属三,一曰箫,十六管……”
- ^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第98页.
元史礼乐志“登歌乐器”之箫乃加说明“亦号排萧”
- ^
蒋菁,管建华,钱茸. 中國音樂文化大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15-318.
宫廷宴乐所用乐器,主要有箫……在淸代分为祭祀乐、朝会乐、宴乐三种,所用乐器有……
- ^
傅湘仙. 尺八古琴考 > 中日尺八考.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56. ISBN 7806921680.
单管直吹的“箫”与多管的“排箫”、横吹的“笛”有著明显区别
- ^
陈万鼐. 中國古代音樂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 2000: 第384页. ISBN 9789575492670.
箫的吹奏如清任兆麟《箫谱》
- ^ 16.0 16.1
傅湘仙. 尺八古琴考 > 中日尺八考.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58. ISBN 7806921680.
《隋书·音乐下》:“竹之属三,一曰箫,十六管……”
- ^
祁台颖;林品仪;纪岱昀;廖禄祯. 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远流出版. 2010: 58. ISBN 9789573267294.
南箫是传统古洞箫
- ^
祁台颖;林品仪;纪岱昀;廖禄祯. 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远流出版. 2010: 58. ISBN 9789573267294.
北箫则又称琴箫,是中国北方后来发展出的箫种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