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佛克塞

约翰·佛克塞John Foxe,1516年—1587年4月18日)为十六世纪英国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学家、新教徒牧师──致力于净化和改革英国国教的信仰者,亦是一位有著宗教改革精神的作家。佛克塞极力提倡谨慎、简朴、不妥协,并且完全遵守、顺服圣经权威─上帝的话语为最高的生活原则,质疑当时罗马天主教一切不符合圣经的旧有规范与僵化仪式,并且极力反对英国皇室欲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势力。他的著作与讲道篇在英国宗教改革史上有著极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佛克塞对国家历史与命运的特殊观点,影响著许多世纪无数英国人的思想;著有《行传与实录》(俗名《殉道史》),书中精彩、神化般的叙述了许多殉道者慷慨赴义的英勇事迹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并且也收录了英国的殉道者事迹,重点特别放在玛丽一世时期,记录了英国新教徒如何捍卫、坚持信仰与真理,揭发传统罗马天主教的信仰弊病。[1][2]

John Foxe
出生1516
英格兰林肯郡波士顿
逝世1587
伦敦
职业牧师、作家
体裁教会史
文学运动清教

生平简介

约翰·佛克塞于1516年出生于林肯郡波士顿。佛克塞的父亲在他幼年时期就去世,他的母亲很快的就带著他再次改嫁。佛克塞从小就展现出聪颖过人、爱好学习的特质,16岁时,他便在一些朋友们的资助下,进入牛津学府就读。佛克塞在牛津的期间里,因著在学习上优异并杰出的表现,很快的就受到学校的青采与赞赏。1537年大学毕业后,佛克塞就被选进麦克德伦学院英语Magdalen College School, Oxford见习,并于1539年-1540年间担任该校的逻辑学讲师,1543年荣获硕士学位。此外,他也在这一个时期里,第一次展现出在创作诗集和撰写拉丁文喜剧的天份,并且结交了几位亲密的同袍,如:休·拉提默尔威廉·丁道尔[3]离开牛津之后,佛克塞曾在沃威克 (Warwivk)郡以及几个贵族的家庭担任私人家庭教师的工作,直到1547年他与友人的女儿兰道尔·爱格尼斯(Agnes Randall)结婚,婚后搬到伦敦以谋生计。

1550年,佛克塞在圣保罗大教堂被伦敦的主教按立为执事,随后便在理门传道,成为第一位在当地传讲新教的传道师。在这段期间,他也出版了一些神学小册子,并且阅读了许多的教会历史。1553年7月,当玛丽女王登基之后,佛克塞和其他的新教徒一样,立刻遭受到宗教上的迫害。随著这第一次逼迫的爆发,佛克塞决定随从他大多数的友人,一起离开英国并前往欧洲大陆避难,前后共花了5年的时间,于1559年才又顺利地返回英国。1560年佛克塞被伦敦主教葛林道尔按立为牧师,并继续在英国传讲新教的信仰真理,然而因著某些宗教仪式上的顾虑,他坚持成为一名独立的传道者,为的是要让传道的事工能更自由并不必受到传统的辖制,因此佛克塞一直以来都以微薄的版税和稿费做为生活上的主要经济来源。[4]1575年有两位荷兰重浸会信徒因主张与传统教会不同,而被判以火刑。佛克塞极力奔走,他上书女皇、宫中大臣和最高法院,指出过犯与刑罚的不相称,盼望能为他们免去酷刑,并且竭力反对处死传‘异端’者,虽然这个努力使这两名信徒得到1个月的缓刑,但却终究难逃一死。[5]

佛克塞与其家人一生过著简朴的生活,虽然常常面临贫穷的困境,但是对于穷人却是非常的康慨,身上时常洋溢著一种令人愉快的气质。然而,他的健康于1586年日渐恶化,于隔年四月安息主怀,葬于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墓园,享年71岁。直到今日,他的墓碑依然矗立,其上的碑文是由他的儿子撒母耳所提的。其妻爱格尼斯女士比他多活了18年,卒于1605年。他们共育有五名子女。[6]

历史背景

英国在十六世纪时期的新、旧宗教斗争比在欧洲其他区域进行的更常久。 《殉道史》记叙殉道者事迹遍及整个欧洲大陆,然而从第8章到第16章里记载了1500年-1558年在英国的殉道者事迹,记述自亨利八世为处理个人的婚姻问题,如何使英国脱离传统罗马天主教教皇的管辖,宣布自称是英国教会的领袖;随后又转而接受改革宗抗议宗的基督信仰;又如何因顽固、偏狭又笃信宗教的玛丽一世登基之后,处决约有三百名的信仰反抗者,使得英国再次陷入传统罗马天主教教皇权下。[7][8]

历史声誉

他去世后,佛克塞的《殉道史》予以出版,并很受读者喜爱。约翰·伯罗评价它是继圣经之后“对都铎王朝晚期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的英国新教思想影响最大的一本书。”[9] 然而到了十七世纪末,这部作品被简化为仅仅包括“最耸人听闻的酷刑和死亡事件”的一本书,从而给人可怕的印象,这和作者的意图相去甚远。[10]因为佛克塞过去常常攻击天主教和正在兴起的高教会派(high-church,又叫高教派)英国国教,这本书的可信度在十九世纪初受到许多作家的挑战,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缪尔·梅特兰(Samuel R. Maitland)。[11]继梅特兰的批评之后,在维多利亚时代,有人这样评论,“在文学上自负的人中,没有人胆敢把佛克塞作为权威来引用他的作品。” [12]21世纪初,大卫·罗德斯(David Loades)对梅特兰的批评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说,梅特兰配得上真诚这两个字,值得尊敬,但他毕竟也是有限的。梅特兰把瓦勒度派殉道者传记作家的历史做了详细拆分,对有些中世纪事件重新进行构造,确实精确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但他从来没有就这些方面处理《殉道史》。恰恰就是在这本书里,佛克塞表达一个强烈的综合结论:“作品仅仅是一种捏造和歪曲的组织架构,不能被现代分析所支持。”[13] 直到JF莫兹利(J. F. Mozley)在1940年出版了《约翰·佛克塞》和《他的书》,开启了佛克塞名誉恢复的重要历史里程,引起的辩论一直延续至今。[14]最近,佛克塞作为一个在早期现代研究中的开创性人物,人们对他的兴趣被重新点燃,这就产生了一种极大的需求,那就是需要出一个《殉道者之书》新的重要版本——《佛克塞殉道者之书集注本》。

参考文献

引用

  1.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7年),24。
  2. ^ Lauren S. Bahr.Collier's Encyclopedia with Bibliography and Index (New York, NK: Macmillan Educatuonal Company, 1992), 245.
  3. ^ William Byron Forbush, Fox's Book Of Martyrs (Chicago, IL: Philadelphia, 1975), ix.
  4. ^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Danbury, CO: Americana Corporation, 1980), 682-3.
  5. ^ 见证出版社编辑,《血证士》,(香港:基道书楼,1988年),viii。
  6. ^ 苏欲晓、梁鲁普,《殉道史》(北京:新华书店,2011年),21。
  7.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译(香港:海天书楼,2007年),386-7。
  8. ^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24-39。
  9. ^ 1 John Burrow, A History of Historie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8), 296.
  10. ^ Freeman, ODNB.
  11. ^ Freeman, ODNB. Maitland, Six letters on Foxe's Acts and Monuments (1837).
  12. ^ D. Trenow, "The Credibility of John Foxe, the 'martyrologist' (1868), quoted in Freeman, ODNB.
  13. ^ David Loades, "The Maitland Controversy"
  14. ^ "John Foxe (1516/17–1587)".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nline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来源

Freeman, Thomas S. (2004) "Foxe, John,"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Haller, William (1963) Foxe's First Book of Martyrs and the Elect Nation. London: Jonathan Cape

MacLure, Millar (comp.) (1989) Register of Sermons Preached at Paul's Cross 1534–1642; revised and expanded by Peter Pauls and Jackson Campbell Boswell. Ottawa: Dovehouse Editions

Mozley, J. F. (1940) John Foxe and His Book. London: SPCK The "Critical apparatus and additional material" of the Foxe's Book of Martyrs Variorum Edition includes a score of interpretative essays about Foxe and the Book of Martyr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a publication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Chisholm, Hugh, ed.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