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清朝诗人

蒋士铨(1725年—1785年),心馀苕生藏园,又号清容居士乳名雷鸣江西铅山县人,生于南昌府小金台蒋宅,清代翰林、诗人。

蒋士铨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蒋士铨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蒋士铨
大清翰林院编修
籍贯江西铅山县
族裔汉族
出生雍正三年(1725年)
逝世乾隆五十年(1785年)
墓葬蒋士铨墓
配偶张氏
出身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进士出身

生平

先世姓钱,居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今湖州市长兴县)九里泷庵画溪头。祖父钱承荣因避兵乱,流落铅山县永平镇,为蒋家收为子嗣。后生蒋坚,长期在山西泽州担任师爷。蒋士铨生于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二十七日夜,当晚有雷雨,乳名雷鸣。蒋士铨四岁开始识字。九岁时,其母钟令嘉授以《礼记》、《周易》、《毛诗》,课督甚严,在病中仍要背诵唐诗。十五岁,受业于王允升,修习诸经,开始作诗。乾隆十年(1745年)娶南昌张氏女。乾隆十一年(1746)蒋士铨应童子试受知于金德瑛[1]蒋士铨年轻时经常患病。乾隆二十年,有一回夜间做梦,梦见阴间鬼神召他去做冥官。[2]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以刚介为和珅所抑”,[3]乾隆二十九年(1762年)辞官,与袁枚有往来。乾隆三十一年(1764年)应浙江巡抚熊廉村之聘,主讲于蕺山书院。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南巡,赐诗彭元瑞:“江右两名士,汝今为贰卿。”,称士铨与彭元瑞两人为“江右两名士”。蒋士铨感激之馀,抱病入朝,充国史馆纂修官,修《开国方略》,计十四卷。又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晚年有风疾,“右体从此废,语言为伊嗄”。[4]乾隆五十年(1785年)二月二十四日(4月3日)病逝于南昌藏园。[5]

著作

蒋士铨工诗词,尤长剧曲,所作《第二碑》、《冬青树》皆负盛名。[6]早年诗学李商隐,再改学杜甫韩愈,五十岁以后“不依傍古人,而为我之诗矣。”[7]

其诗题材广泛。其中一部分反映著社会矛盾,同情民间疾苦,如《饥民叹》、《禁砂钱》。有《忠雅堂集》[8]

墓葬

蒋士铨墓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永平镇文家桥西董家坞村。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清史稿·卷485》,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1. ^ 蒋士铨《金桧门先生遗诗后序》:“十七年中,或从游使车,或依侍京邸,昕夕承謦咳者既深且久,故于公雅言绪论,与闻最详。”
  2. ^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二一《相留行,为苕生作〉一诗有云:“君不记,某年冬至前五日,汗出如浆妖梦中,被人荐作遮须王,顷刻绛旗羽节迎乃公。阿你苦留不得计,泣拜北斗声翁翁。公然夺出亢父怀,留在世界海,吹教鬼妾鬼马如飘风。”
  3. ^ 徐珂《清稗类钞》
  4. ^ 《雨村诗话》说:“江西有两才子,南昌彭芸楣冢宰、铅山蒋苕生编修也,皆丁丑进士,彭出廷尉嶍峨周立厓先生本房,与余先后同门。苕生授职后,即奉其母太夫人,浮家泛宅,游于天台、雁荡之间,曾掌教山阴,后买宅金陵,携家住之。……芸楣屡以书劝出山,苕生时已归养十年,及再入词馆,则资俸已在后辈之后,乃保送御史。已蒙上记名,而考差引见时,上俱未问及。未几,病风。”
  5. ^ 洪亮吉撰《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铅山蒋(士铨)先生碑文》,称其“以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南昌里第,春秋六十有一”,有误。
  6. ^ 《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一《文苑》
  7. ^ 蒋士铨撰《学诗记》自述:“予十五龄学诗,读李义山爱之,积之成四百首而病矣,十九付之一炬;改读少陵、昌黎,四十始兼取苏、黄而学之;五十弃去,惟直抒所见,不依傍古人,而为我之诗矣。”(《忠雅堂文集》卷二)
  8. ^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 ,70100485卷 :蒋士铨 ,字心馀,铅山人。家故贫,四岁,母锺氏授书,断竹篾为点画,攒簇成字教之。既长,工为文,喜吟咏。由举人官中书。乾隆二十二年,成进士,授编修。文名藉甚,裘曰修、彭元瑞并荐其才。旋乞病归。帝屡从元瑞询之,元瑞之士铨母老对。帝赐诗元瑞,有“江西两名士”之句。士铨感恩眷,力疾起补官,记名以御史用。未几,仍以病乞休,遂卒,年六十二。士铨赋性悱恻,以古贤者自励,急人之难如不及。诗词雄杰,至叙述节烈,能使读者感泣。著忠雅堂集。少时与武宁汪轫、南昌杨垕为昆弟交,出入必偕,财物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