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
西方艺术或西洋美术(英语:Western art)以西方造形艺术为主,包含绘画、雕刻和建筑等。
欧洲史前艺术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洞穴绘画以及岩刻艺术,是介于旧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时期的特色。[1]欧洲艺术的书面历史通常以古以色列和爱琴文明的艺术为起点 ,可追溯到西元前3世纪。不过,与这些重要文化无直接关联的是,欧洲各地只要有人类足迹,就会留下雕刻、装饰文物和巨大立石等标志的各种艺术形式。欧洲内部艺术发展的一致模式到了古希腊艺术出现后才变得清晰,古希腊艺术被罗马采用并改造,随著罗马帝国建立,这种艺术传遍欧洲、北非和西亚的大部分地区。[2]
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古典时代艺术的影响力起伏不定。古典艺术在中世纪时,对部分地区而言似乎仅存于遥远的记忆中,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发挥影响,接著在巴洛克时期经历了一段被某些早期艺术史学家视为“衰败 ”的时期,[3]到新古典主义时期又以一种精致形式重新出现,[4]在后现代主义时期重生。[5]
在19世纪之前,基督教会对欧洲艺术影响重大,教会的委托包括建筑、绘画和雕塑,为艺术家主要的作品来源,此期间的艺术史很大程度反映了教会历史。在同一时期,人们目光重新放到与宗教无关的英雄和女英雄、神和女神的神话故事、大战和奇异生物。[6]过去200年的大多数艺术作品大都未提及宗教,通常根本没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但艺术往往受到政治问题的影响,无论是反映赞助者还是艺术家本身的关注。
欧洲艺术被划分为多个风格时期,历史上不同地区蓬勃发展的风格有别,但会相互重叠。大致分为古典、拜占庭、中世纪、哥德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现代、后现代和新欧洲绘画。[7]
史前美术
又称“原始美术”,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史前美术描述的是人的本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拉斯科洞窟中的野马壁画
-
野牛舔昆虫咬,西元前15000-13000年,鹿角雕刻品; 国家史前博物馆(莱塞济德塔亚克-锡勒伊,法国)
古代美术
西方习惯把新石器末期到中世纪称为古代,具体来说就是指公元前4000年(文字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主要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美术。
参见: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
- 苏美-阿卡德:金字形神塔(代表建筑为乌鲁克神庙)、乌尔军旗、瓦尔卡夫人雕塑、金牛头竖琴、圣树与公山羊、纳拉姆辛胜利碑、特尔·阿斯玛尔宝藏。
- 古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浮雕
- 亚述:萨尔贡二世宫殿护门神兽;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态的浮雕。
- 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伊丝塔城门
参见:古埃及艺术
- 早王国:埃及象形文、那尔迈调色板、马斯塔巴
- 古王国:金字塔建筑如胡夫金字塔,从正面观看的写实人像雕刻如《门考拉夫妇立像》《书记坐像》、《卡培尔木雕》、《哈佛拉坐像》,狮身人面像。
- 中王国:神庙逐渐取代金字塔;方尖碑;采眼和身体朝正面,脸和腰以下朝侧面的正面侧身律的浮雕及绘画,如观看狩猎河马的蒂(Ti Watching a Hippopotamus Hunt)之浮雕;贵族陵墓流行取材自日常生活及尼罗河的壁画。
- 新王国:阿蒙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娜芙蒂蒂胸像、贵族陵墓绘画如尼巴曼之墓的《花园内的池塘》。
- 末代:波斯米底亚统治者的艺术侵袭。
米诺斯艺术与迈锡尼艺术
米诺斯文明位于克里特岛,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文明,[11]其艺术的特点在于图像富有想像力且技艺非凡。辛克莱·胡德(Sinclair Hood)称“最优秀的米诺斯艺术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运动和生活氛围的能力,虽说这是遵循一系列高度正式的惯例”。[12]它是更广泛群体爱琴海艺术的一部分,到了后期对基克拉泽斯文化的艺术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木制品和纺织品早已经分解,所以大多数现存的米诺斯艺术的例子是米诺斯陶器、雕刻复杂的米诺斯印章、宫殿壁画(包括风景画)、各类材料的小型雕塑、珠宝和金属制品。
米诺斯艺术与其他同时代文化以及后来的古希腊艺术之间的关系已被充分讨论。它显然主导了同一时期的迈锡尼艺术和基克拉泽斯艺术,[13]甚至在克里特岛被迈锡尼人占领之后,但在迈锡尼希腊崩溃后,只有传统的某些部份从希腊黑暗时代幸存下来。[14]
米诺斯艺术的题材多样,所使用的媒材大多不同,不过只有某些风格的陶器会包含象征场景。跃牛出现在绘画和几种类型的雕塑中,被认为具有宗教意义;牛头在陶土和其他雕塑材料中也是一个热门主题。没有任何图案看起来像是个人肖像,或者明显是王室肖像,而宗教肖像通常是推测性质,[15]学者不确定他们是神、神职人员还是信徒。[16]同样,粉刷过的房间是“神龛”亦或是世俗用途还很不清楚;阿克罗蒂里遗址有个房间被认为是间卧室,里面有一张床遗存,或被认为是一座神龛。[17]
动物,甚至包括不寻常的各种海洋动物,经常被描绘出来;“海洋风格”是一种来自MM III和LM IA的宫廷彩绘陶器,画的是包括章鱼在内的海洋生物布满整个器皿,可能起源于类似的壁画场景;[18]有时这些会出现在其他媒材上。狩猎和战争的场景,以及马匹和骑手的场景则多见于后期作品,可能是克里特人为迈锡尼市场或征服克里特岛的迈锡尼霸主所制作的。
米诺斯人所绘制的图案,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极具动感和生机勃勃,但经常不太准确,有时无法辨识物种;相较于古埃及艺术,往往更加生动,但不那么写实。[19]与其它古代文化的艺术相比,女性图案的比例高出许多,因此过去认为米诺斯人只有女神,不过这想法现在已不被考虑。大多数人像都是侧面的,或是与埃及其中一个惯例版本相同,头和腿都是侧面的,躯干是正面的;但米诺斯图案夸大了女性纤细的腰围和女性丰胸等特征。[20]
-
马雷斯风格喙嘴壶(Kamares ware beaked jug);西元前1850-1675年; 陶瓷;高:27公分;出土自斐斯托斯(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利翁考古学博物馆(希腊)
-
玛利亚吊坠;西元前1800-1700年;黄金;高4.6公分,宽4.9公分;伊拉克利翁考古学博物馆
-
绘有章鱼的“海洋风格”烧瓶,约西元前1500-1450年;伊拉克利翁考古学博物馆
-
“女蛇神像”;西元前1460-1410年(米诺斯新宫殿时期); 彩陶; 高:29.5公分; 出土自克诺索斯的神殿仓库;伊拉克利翁考古学博物馆
-
迈锡尼狮子门
希腊化与马其顿艺术
参见: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帕德嫩神庙即为自古希腊延续到现代的建筑。希腊大理石雕塑通常被描述为古典艺术的最高形式。从古希腊的陶器绘画及陶瓷工艺,可以让人们对古希腊社会的运作方式有丰富的了解。黑彩花瓶画和红彩花瓶画给出了许多希腊绘画幸存的例子。文本中提到的一些著名的希腊木板画家是阿佩莱斯、宙克西斯和巴赫西斯,然而除品质较差的皮萨木板画之外,没有古希腊木板画的例子幸存,只剩下同代人或后来的罗马人的书面描述。宙克西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据说是第一个使用晕涂法的人,根据老普林尼的说法,他的画作的逼真程度会使鸟儿试图吃掉画中的葡萄。阿佩莱斯则被描述为古代最伟大的画家,因为他在绘画、色彩和造型方面有著完美的技巧
-
陶瓶画师欧菲列特斯的泛雅典娜节奖品双耳瓶(Euphiletos Painter Panathenaic prize amphora);西元前530年;彩陶;高:62.2公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由披衣女子的形式支撑的镜子;西元前5世纪中叶;青铜;高:40.41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色雷斯和尤安德里亚的坟墓浮雕(Grave relief of Thraseas and Euandria);西元前375-350年;彭代利大理石; 高:160公分,宽:91公分; 佩加蒙博物馆(柏林)
-
披肩女子的小型雕像;西元前2世纪;陶土;高:29.2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米洛的维纳斯;西元前130-100年;大理石;高:203公分;罗浮宫
-
1874年绘制的古希腊装饰品和图腾的示例插图
罗马王政与帝国艺术
参见:古罗马艺术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规模巨大的罗马斗兽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罗马艺术受到希腊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继承了古希腊绘画和雕塑,但也受到义大利当地伊特鲁里亚艺术的强烈影响。罗马的雕塑主要是来自社会上流社会肖像以及对神的描绘。
在现存的罗马绘画中有壁画,许多来自义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的别墅,尤其是在庞贝城和赫库兰纽姆。 这类绘画可分为四种主要的“庞贝风格”或时期[22],可能是第一个包含视觉陷阱、伪透视和纯风景的例子。[22]
几乎所有现存的古代肖像画都是在法尤姆的晚期古墓中发现的大量半身的“棺材肖像”。 这些画使我们得以了解古代佳作所具备的水准。 另外也有少量来自古典时代晚期插画书的微型画以及为数众多的中世纪早期摹本保存了下来。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起源于罗马的流行艺术以及后来的帝国艺术,并从这些来源对肖像绘制手法进行改造。
-
灯座上的哲学家铜像; 西元前1世纪晚期; 青铜; 全长27.3公分;重量:2.9公斤;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卡里忒斯,庞贝壁画,1世纪
-
万神殿(罗马)全景,建于西元113和125年之间
-
戴著王冠的女神头像,西元1-2世纪;大理石,高:23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沙发和脚凳; 西元1-2世纪; 木头、骨头和玻璃材质; 沙发尺寸为105.4×76.2×214.6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忒修斯马赛克:西元300-400年,大理石和石灰石鹅卵石;尺寸4.1 x 4.2公尺,艺术史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
欧洲中世纪美术
参见:欧洲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作为标志)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它标志着西方进入了基督教时代。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拜占庭式教堂、奥图罗马式教堂和法兰克歌德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并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基督教初期教会艺术
参见:早期基督教艺术
拜占庭艺术
参见: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与我们所说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有所重叠或发生融合,但是到730年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绝大多数带有人物的艺术品遭到摧毁,剩下的作品所剩无几,以至于今日的任何新发现都会带来全新的理解。在这之后,从843年到1453年则带有明显的拜占庭艺术传统。 就用料和手艺而言通常是中世纪最优秀的艺术,集中在君士坦丁堡制作。 拜占庭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圆顶教堂内的巨型壁画和马赛克,不过受到自然灾害以及教堂被清真寺占用的影响,这些壁画和马赛克大多未能保存下来。
拜占庭最辉煌成就之一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此一时期马赛克及圣像画也取得很大成就,马赛克与古希腊、罗马马赛克多采大理石制作不同,拜占庭主要以彩色玻璃为材料。拜占庭绘画在圣像破坏运动后变得制式化。[23]
-
石板上的浮雕表示耶稣诞生;4世纪5世纪初; 大理石;拜占庭和基督教博物馆(雅典)
-
罗马圣母大殿的半圆形后殿,以这种迷人的马赛克装饰而成,饰于西元5世纪
-
查士丁尼一世及其随从,约6世纪
-
雅典的阿基欧斯·埃莱夫塞里奥斯教堂,建于9世纪至13世纪,建造日期不详
-
福音经文;约1100年;羊皮纸上的蛋彩画、黄金和墨水,以及皮革装订;尺寸:36.8 x 29.6 x 12.4公分,对开本:35 x 26.2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市)
罗马式艺术
参见:罗马式艺术
罗马式艺术是指从1000年左右到12世纪哥德式艺术兴起前的时期。这是一个日益繁荣的时期,也是一种首次在欧洲各地(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西西里)使用的一致风格。罗马式艺术充满活力和直接性,最初色彩鲜艳且大多极为精致。彩色玻璃和金属制品上的珐琅成为重要的媒介,大型的立体雕塑也得到发展,不过高浮雕是主要的技术。它的建筑以厚墙、圆头窗和拱门为主,有很多雕刻装饰。不同于拜占庭艺术,罗马式教堂主要为壁画、玻璃画,减少了马赛克的使用,人物多为正面律。人物造型皆小头长驱缺乏创造性。[24]
法兰克哥德式艺术
参见:哥德式艺术
哥德式艺术是个不定的术语,其涵义取决于手艺、地点和时间。此一词汇起源于1140年的哥德式建筑,但哥德式绘画是到西元1200年左右才出现(这个日期有很多限制条件),当时它与罗马式风格分道扬镳。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壁画仅于义大利持续发展。[25]哥德式雕塑于1144年随著圣但尼圣殿的翻修而在法国诞生,并传播到整个欧洲,到13世纪已成为国际风格,取代了罗马式风格。国际哥德式艺术(International Gothic)则描述了从1360年到1430年左右的哥德式艺术,之后,哥德式艺术在不同地方及不同时间点与文艺复兴艺术融合。在这一时期,壁画和板画等形式成为新的重点,而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包括了版画等新媒介。
-
北耳堂窗户; 约1230-1235年; 彩色玻璃; 直径(玫瑰窗):10.2米; 沙特尔大教堂
-
圣味增爵(St. Vincent of Saragossa)传说中的场景;1245–1247; 有色玻璃(pot-metal)、玻璃漆和铅;尺寸:373.4 x 110.5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以圣母加冕和最后审判为主题的法国双联画; 1260–1270年; 带有金属底座的象牙;尺寸:12.7 x 13 x 1.9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圣母与圣子升座;1260–1280年; 象牙上有油漆和镀金的痕迹;尺寸:18.4 x 7.6 x 7.3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有格拉提安教令的对叶(bifolium);约1290年;羊皮纸上有黄金和蛋彩画,棕色墨水和以现代皮革装订; 尺寸:48.3 x 29.2 x 1.3公分,不含书皮:47.2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绘有宗教场景的德国双联画; 1300–1325年; 镀银,带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珐琅;尺寸:6.1 x 8.6 x 0. 8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一页描绘了雷蒙德·迪奥克雷斯(Raymond Diocrès)的葬礼; 1411-1416年和1485-1486年; 牛犊皮纸上的蛋彩画; 高29公分,宽21公分;康得博物馆(Condé Museum)(尚蒂伊,法国)
-
奥地利的升座圣母雕像;1490-1500年; 石灰石涂色并镀金; 80.3 x 59.1 x 23.5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进入耶路撒冷》;约1500年;里昂美术馆(法国里昂)
文艺复兴美术
参见:文艺复兴艺术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美术的三位代表。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其杰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水平的典范之作。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拉斐尔则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圣母形象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文艺复兴早期
绘画组
锡耶纳画派:13世纪,重视线条及色彩。
佛罗伦斯画派:麦第奇家族为佛罗伦斯的艺术家赞助者。
- 马萨其奥:将解剖、透视运用于绘画。画中的光源不再使用从前均匀布光的方式,而是集中光源,增进画面空间深度及明暗对比。作品有《逐出伊甸园》、《纳税钱》、《圣三位一体》。
- 波堤且利:《春》、《维纳斯的诞生》。
- 乌切罗:《圣罗马诺之战》,被认为是透视学运用之典范。
- 安基利诃:《圣告图》
翁布里亚画派:追求柔和与明媚色调。
帕都亚画派:义大利北部形成于15世纪之地方画派,重视形式结构及人物真实形体之刻画。
- 曼帖那,其作品有《哀悼基督》、《安息的基督》
雕刻组
建筑组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
15世纪末,佛罗伦斯因战乱已非义大利的经济及文化中心,义大利北部的罗马城和威尼斯取而代之。教皇朱利阿斯二世即罗马城的艺术家赞助者。
文艺复兴三杰:皆来自佛罗伦斯
米兰学派:
罗马学派:
- 贝里尼:威尼斯画派的创始者,是第一个在以油画在帆布上作画的义大利画家,绘有《草地上的圣母》 《圣母子像》
- 乔尔乔内:绘有《沉睡的维纳斯》、《田园合奏》,以及最早的“气氛式风景画”(landscape of mood)《暴风雨》
-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乡间音乐会》《圣母升天图》《基督戴荆冠》《酒神祭》
- 维洛内些:
- 丁多列托:
-
坦比哀多小堂(The Tempietto) (towards 1502–1510) (1502-1510年)在罗马金山圣伯多禄堂的一个狭窄庭院内
法德地区的北地文艺复兴
北地文艺复兴主要在法兰德斯(弗朗德伦)的法国与德国交界地区。主要画派为尼德兰画派。北地文艺复兴保有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力求呈现角落细节的传统。[26]
早期的荷兰绘画发展了油画技术(但并没有严格地发明),使人们得以更容易掌握现实主义绘画的细节。扬·范艾克(1366-1441)是从泥金装饰手抄本到木板画的一个人物。
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波希(1450?–1516)是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重要人物。 他在绘画中使用了宗教主题,但将其与怪诞的幻想、丰富多彩的意象和农民民间传说结合起来。他的画作经常反映出中世纪末期的困惑和痛苦。
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在15世纪末将义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引入德国,并主导了德国文艺复兴艺术。
时间段:
义大利文艺复兴: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
北方文艺复兴:16世纪
初期:
盛期:
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
风格主义(十六世纪)
代表人物是乔尔乔·瓦萨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以传记《艺苑名人传》留名后世。
幼年即到佛罗伦萨学艺,终身服务于麦第奇家族。他崇拜米开朗琪罗,但追求风格主义,艺术风格芜杂。存世作品甚多,大都构图挤密,动作激烈、紧张,反映了后期风格主义的特点,代表作是佛罗伦萨市政厅内一系列壁画。1560-1574年建成的“乌菲兹美术”,由他主持设计,其顶层现已辟为美术馆。他在艺术史研究的建树大于他的创作,所著《艺苑名人传》长达百万言,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文艺复兴”一词,并提出可按14、15、16世纪划分美术发展的阶段,对后来的艺术理论研究影响很大。
绘画组:
- 丁托列托:《最后的晚餐》
- 艾尔·葛雷柯:《三位一体》、《圣马丁与乞丐》、《托利多风景》、《脱掉基督的外衣》
- 科雷吉欧:《圣诞夜》《戴娜伊》《丘比特与伊欧》
- 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天顶画《神佑的寓言》(或《巴尔贝里尼家族的胜利》
建筑组:
雕刻组:
巴洛克艺术(十七世纪)[27]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弗兰德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亦成就辉煌,在王权至上的法国以古典主义为主,资本主义发达的荷兰则以现实主义为主,如现实主义大师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的林布兰、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巴洛克艺术
- 鲁本斯(法兰德斯):《劫持留奇波斯的女儿》
- 范戴克(英):《查理一世行猎图》
- 贝尼尼(意):《圣女大德兰的神魂超拔》、《阿波罗与达芙妮》、《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现实主义
- 卡拉瓦乔(意):义大利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绘有《酒神巴库斯》、《从十字架上放下耶稣》、《招唤圣马太》
- 哈尔斯(荷):荷兰画派肖像画代表,绘有《吉普赛女郎》
- 林布兰(荷):《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夜巡》、《自画像》
- 维梅尔(荷):《倒牛奶的女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持天平的女人》、《窗边读信的少女》
- 雷斯达尔(荷):荷兰风景画全盛时期代表
- 委拉斯盖兹(西):《宫女》、《纺织女》、《镜前的维纳斯》、《布列达的投降》
- 牟利罗(西):《玩骰子》、《云中圣母》、《丐童》、《吃水果的少年》、《女孩与保姆》
学院派:追求古希腊艺术之优美、宁静、平衡,少有浪漫性及现实性。
法国古典主义
- 普桑(法):《罗马废墟》、《台阶上的圣家族》、《阿尔卡迪的牧人》、《摩西的发现》
- 洛兰(法):《示巴女王登船》、《赛奇的父亲向阿波罗索祭》、《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在塔尔索登岸》
- 普热(法):雕刻作品有《亚历山大与狄奥根》、《克罗托那的米罗》、《安德罗梅达》
-
凡尔赛宫入口,为最具标志性的巴洛克式建筑
-
路易十四的半身像;吉安·洛伦佐·贝尼尼;1665年;大理石;105 × 99 × 46公分;凡尔赛宫
-
远近驰名且坚韧的地毯;1668-1685年;打结和切割的羊毛绒,每平方英寸约有90个结;909.3 x 459.7公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罗马耶稣会教堂(Church of the Gesù)的圆顶,由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于1674年建造
-
路易十四肖像;亚森特·里戈; 1701年;布面油画;277×194公分;罗浮宫
-
维也纳圣嘉禄堂,建于1716年至1737年间
洛可可艺术(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初中叶)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洛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代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绘画组
建筑组:
雕刻组:
- 皮加尔:《系鞋带的墨丘利》、《拔刺少女》
-
奥地利威尔赫林修道院(Wilhering Abbey)令人惊艳的内部。天花板上有个错视画,周围装饰精美的石膏装饰
-
瓦朗吉维饭店(Hôtel de Varengeville)的细木护壁板(18世纪法国建筑所用); 约1736-1752年; 各种材料,包括雕刻、上漆和镀金橡木; 高5.58米,宽7.07米,长12.36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书名版画;贾斯特·梅松尼尔(Juste Meissonnier );1738–1749年; 蚀刻版画; 51.6 x 34.9厘米; 国家博物馆
-
一对烛台;18世纪;软质瓷;高(左):26. 8公分(右):26.4公分; 切尔西瓷厂(Chelsea Porcelain Factory);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学院派和现实主义
时间段:
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
浪漫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现实主义:19世纪
印象派:19世纪末
启蒙时期新古典主义艺术
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
- 大卫:《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丘比特与赛姬》《马拉之死》
- 安格尔:《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女》《贝尔坦像》
- 席拉尔:《奥斯特利茨之战》《亨利四世进入巴黎》《雷卡米埃夫人》
- 普吕东:《西风神劫走普塞克》《正义与复仇女神追赶凶手》《约瑟芬皇后》
- 乌东:《伏尔泰坐像》
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的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强烈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领导着人们》等。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 杰利柯:《梅杜莎之筏》
- 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着人们》《希阿岛的屠杀》
- 吕德:《马赛曲》
- 卡尔波:《舞蹈》
- 哥雅(西):《著衣的玛哈》《裸体的马哈》《农神吞噬其子》《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查理四世的一家》《战争的灾难》
浪漫主义之下的其他派系列举如下[28]:
学院派
1562年义大利瓦萨利在佛罗伦斯设立第一所美术学院“迪亚诺学院”,后来欧洲各地相继效仿,尤其法国美术学院在路易十四、拿破仑大力支持下发扬光大,代表了官方所认可最高成就的正统艺术。学院艺术认为绘画必须遵循理性,因此基础训练包含透视法、数学式人体比例、几何式安定构图、正确的结构、明暗表现等,能够兼顾精准的写实技法和完美的古典形式(如均衡、谐和、比例等);题材取自宗教、神话和历史,符合正统价值而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学院艺术的品质完好又常有宏伟气派。由于学院势力一直主导官方沙龙的评选。因此,由于学院艺术家的题材和形式逐渐因袭陈规,又打压如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其它艺术表现法和价值观,开始被视为僵化的守旧势力。[29]
法国
英国前拉斐尔派
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出现于英国的艺术运动,反对确立于拉斐尔时代的学院艺术,主要推崇的是拉菲尔以前的哥德式美术传统,主张宗教应有宗教道德教化之用,笔调细致,有种真实清纯神秘优雅的自然美。[30][26]
新拉斐尔前派:主张理想艺术为理想说教,代表人物为伯恩·琼斯。
拿撒勒画派
参见:拿撒勒画派
哈德逊河派
哈德逊河派是由一批在浪漫主义影下的美国风景画家于19世纪中期所发起的艺术运动,受到英国画家康斯特勃、特纳和伯宁顿等人影响[31]。哈得逊河学派的艺术家热衷于观察自然,大多数人认为普通的森林、河流和山脉本身就是值得绘画的主题,而非承载宏伟叙事的容器。哈德逊河派与同时期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类似,也重视户外绘画,拒绝风景画中必要的故事或道德教训。然而,哈德逊河画派的绘画很少完全忠实呈现实际场景。[32]他们会以铅笔和颜料在现场速写,然后回到画室内完成画作。由此产生的绘画通常是合成过的,描绘了比实际出现的风景更理想化的场景。[33]
现实主义艺术
19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兴旺的时期。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科夫等杰出画家。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品质。
- 米勒(巴比松画派)《拾穗》《晚祷》《牧羊女与羊群》
-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石工》
- 杜米埃:《三等车厢》
- 柯勒惠支:《不要把收获的粮食磨成粉》《母与子》《哀悼基督》
-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挑选新娘的大公》《萨特阔在水晶宫》
- 苏里科夫:《禁卫军临刑的早晨》
法国印象主义艺术三期
19世纪后期在法国产生了印象派。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等。
印象艺术初期(印象派)
绘画组
- 莫内:《印象、日出》《两个稻草堆》《莲花池组曲》《庐昂主教堂组曲》《打阳伞的女人》《亚嘉杜的罂粟花田》
- 马奈:《弗力贝杰尔的酒馆》、《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
- 雷诺瓦:《烘饼磨坊》《弹琴少女》《浴女》
雕刻组
印象艺术中期(新印象派)
继印象派之后还出现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是秀拉和西涅克)和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是塞尚、凡高和高更)。
印象艺术后期(后印象派)
而实际上后印象派与印象派在艺术主张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绘画组
- 梵高的绘画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
代表作为《星夜》《麦田与柏树》《夜间咖啡屋》《吃马铃薯的人》《自画像》
- 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
代表作为《两个大溪地妇女》《做完礼拜后的幻景》《何来?何谓?何如?》
雕刻组
代表作为《夜》。
廿世纪至今
现代主义艺术
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
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
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卡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型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
抽象派 (纽约画派)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兴起于法国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追求表达内心情感和心灵体验,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呈现深层次的意义。象征主义的艺术家和作品通常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气息,探索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宇宙的神秘性。象征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19世纪末期的法国社会和文化氛围中充满着一种激进和反传统的情绪,许多艺术家和文人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来反映这种情绪。象征主义的兴起也是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叛,他们认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过于强调客观事实和社会现实,缺乏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象征主义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包括模糊的线条、虚幻的色彩、神秘的符号和象征,以及含糊不清的画面。这些手法的目的是使作品更加深奥和富有内涵,而非直接呈现客观现实。象征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包括莫里斯·梅特林克、叶甫根尼·伊夫诺维奇·查拉波夫、圣山德伦、卢塞恩·弗洛伊德、奥迪隆·雷松等人,他们的作品深受当时的文化和艺术界的欢迎,也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产生了影响。
英式新工艺运动
a.德式青年风 b.奥式分离派 c.义式自由风 d.西式现代主义者(Modernista) e.法式现代风
法式象征派
法式那比派
法式达达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达达主义思潮,此派艺术家不仅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反对传统,而且否定艺术自身,否定一切。杜象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上胡须,并将“小便池”作为艺术品,便是达达主义思想的体现。
法德西超现实派
随着达达主义运动消退,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此派画家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力图展现无意识和潜意识世界。其绘画往往把具体的细节描写与虚构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现梦境和幻觉的景象。代表画家有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夏卡尔、达利、祖安·米罗等。
- 基里科(腊):《街的神秘和忧愁》
- 恩斯特(德):《喝鸡尾酒的人》《寂静之眼》
- 达利(西):《记忆的永恒》
- 米罗(西):《月之墙》
- 夏卡尔(俄):《追寻中的鸟》《向果戈里致敬》
- 马格利特(比):《戴黑帽的男人》
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此派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
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了未来主义美术运动,此派画家热衷于利用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的方法表现活动的物体和运动的感觉。
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大约于1910年前后产生,其代表画家有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后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产生的以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综合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特点,强调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自动性。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大部分抽象艺术的蜚声国际画坛的画家在国内却是藉藉无名的,西班牙人对绘画,较之对其它艺术,更具秉赋;西班牙画家在当代艺术革新的重大时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不乏在世界范围内可数第一流的艺术家,尤其在绘画方面,这些创作表现出高水平和举世公认的实证能力。 西班牙的艺术宝库是如此巨大,虽然百年来历经磨难,但也没有被糟踏殆尽。现在存留的宝库依然是难于估量的丰富,超越了这个古老的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民族所拥有的。这个时代的西班牙艺术家对推进艺术演变的影响是深远的。[原创研究?]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的普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利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代表人物有美国画家约翰斯、劳生柏、安迪·沃荷等。
照像写实派
而70年代兴起的超级写实主义(或称照相写实主义)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的复制和逼真的描绘。代表画家有克洛斯、佩尔斯坦,雕塑家中,安德烈、汉森最为著名。除上述之外,可以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其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围。
参考文献
- ^ Oosterbeek, Luíz. European Prehistoric Art. Europeart. [4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 Boardman, John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Classical Art, pp. 349-36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198143869
- ^ Banister Fletcher excluded nearly all Baroque buildings from his mammoth tome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he publishers eventually rectified this.
- ^ Murray, P. and Murray, L. (1963)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London: Thames & Hudson (World of Art), p. 9. ISBN 978-0-500-20008-7. "...in 1855 we fi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word 'Renaissance' used — by the French historian Michelet — as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a whole period of history and not confined to the rebirth of Latin letters or a classically inspired style in the arts."
- ^ Hause, S. & Maltby, W. (2001). A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Essential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Vol. 2, pp. 245–246). Belmont, CA: Thomson Learning, Inc.
- ^ Art of Europe. Saint Louis Art Museum. Slam. [4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7).
- ^ Art of Europe. Saint Louis Art Museum. Slam. [4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7).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华滋出版社. 2015: p38–39、p58–59.
- ^ 9.0 9.1 高阶秀尔. 西洋美術史. 1992: 16–20.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华滋出版社. 2015: p42–45.
- ^ Chaniotis, Angelos. Ancient Crete. Oxford Bibliograph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4).
- ^ Hood, 56
- ^ Hood, 17-18, 23-23
- ^ Hood, 240-241
- ^ Gates (2004), 33-34, 41
- ^ eg Hood, 53, 55, 58, 110
- ^ Chapin, 49-51
- ^ Hood, 37-38
- ^ Hood, 56, 233-235
- ^ Hood, 235-236
- ^ Mattinson, Lindsay.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A Guide To Architectural Styles. Amber Books. 2019: 21. ISBN 978-1-78274-748-2 (英语).
- ^ 22.0 22.1 Roman Painting.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0).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华滋出版社. 2015: p82–83.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华滋出版社. 2015: p85–87.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华滋出版社. 2015: p87–89.
- ^ 26.0 26.1 秋田麻早子. 名畫的構造:從焦點、路徑、平衡、色彩到構圖,偉大的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 22堂結合「敏感度」與「邏輯訓練」的視覺識讀課. 2020: 186. ISBN 9789865511159.
- ^ 白莹. 圖解藝術史. : p.175–190.
- ^ 李长俊. 西洋美術史綱要. 雄狮美术. ISBN 9789579735261.
- ^ 【藝術小百科】學院派一詞是褒是貶?.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 ^ 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0).
- ^ 哈德遜河學派 (劉昌漢) « chinesewritersna.com. chinesewritersna.com.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 ^ Kiely, Alexandra. The Hudson River School: American Art and Early Environmentalism.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 ^ Tiernan, Elizabeth. The Hudson River School: Birth of The Great American Landscape.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