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试
解试,中国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方式,贡举考试之一种。诸州府举人取得解送中央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相当于明清的乡试。
唐朝制度,地方官考校士人,士人应县试合格后,再由州府进行考试,合格者往京师应礼部试称之为“解”[1],所以州县试称解试,又称乡贡,每年举行一次。宋朝解试包括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学馆(太学)试等。每三年举行一次,举人考试合格,即由州、转运司或太学各依解额解送礼部,参加省试。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停乡试等州县解试,应举者全由学校升贡。宣和三年(1121年),恢复州解试,此后至宋末未改。
参考资料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 中国官制大辞典·下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