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
醉拳是中国武术中的其中一种拳术,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1]虽然醉拳在大众文化中相当知名,广为人知,但是醉拳的真实性却遭受到质疑。
考证
醉拳之名,其真实性,于武术界盛传已久,据电影《醉拳》导演袁和平说法,醉拳应是有的,但并非现在所见之拳势,恐已失传。不过,香港的黑虎门及洪佛派皆有醉拳套路传世。而黑虎门更有三套以醉拳为名的套路,分别是:大醉、醉蛇及醉八仙。洪佛派则有醉八仙及以从醉八仙演变出来的四大跛。 “传说”广东十虎之苏灿习有此套拳。可惜苏灿史料难以考证。
现所见者,拳套、拳理有不少是成龙因电影之需所创。醉拳自1978年电影播出后,坊间爆出各式书籍秘笈,其皆多为一时延伸作品。现今有不少的醉拳套路,皆因电影起而效尤,是弄假成真之举,毫无实战价值,不可不察。但若近代拳师因试图探讨传说影响,研究所创也不无可能。
关于醉拳的考证,有过一说之醉八仙歌诀,此套歌诀早就已存于清代甚或于明代,不过是否就是所谓的醉拳,则是无直接证据,因为此歌诀实乃藏诀于中,仅假八仙之名,说明人体八个部位的妙用,实为拳术中万变不变、万法之法的技击本源。因此才被后世收藏于当今武术界完备拳术理论之《拳经》,而并非确定就是与醉拳有关。
醉八仙歌诀
一般认为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其中相关醉八仙此名词者有歌诀,此歌诀仅能说名人体八个部位的妙用,并不能直接证明就是醉拳
醉八仙歌诀 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北周巅,两肩谁敢与周旋。臀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为风烟。膝儿起,将人掀;脚儿勾,将人损。披削爪掌,肩头当先。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址西牵,好叫人难留恋。八洞仙迹,打成个锦冠顾天
第一节:汉钟离,酒醉仙。胡芦儿,肩上安。让来让去,得他便。虽则是玉山颓样,也须要躲影神仙。膝儿起,撇两边,起时最忌身手便。牵前踏步,带飞推肩。
第二节:吕洞宾,酒醉仙。背上儿,双飞剑。披手披脚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两手如矢,也须要直利牵拳。反后步,要身偏,偏时要闭阴囊现。从上劈下,石压山巅。
第三节:韩湘子,酒醉仙。竹筒儿,手内拈,重敲轻打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里裹外裹,也须要,插掌填拳。鱼鼓儿,咚咚填,打时谁知扫阴现。去时躲影,来若翩迁。
第四节:曹国舅,酒醉仙。手儿里,拂尘翩。直臂横肘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身步齐进,也须臂膊浑坚。顶肘开,顿肘填,坐时谁知身坐连。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节:何仙姑,酒醉仙。铁爪篱,怀中见,上爪下爪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鸾颠凤倒也须要,侧进身偏。指上爪胜铁鞭,爪时谁知血痕见。长伸短缩,通臂如猿。
第六节:蓝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篮艳,上勾下挽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蜻蜒点水,也须要,搬开争先。眼儿紧,望下边,望时只怕腿尖现。挽拳挽脚,里进填拳。
第七节:张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铁栗片,拿来拿去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金丝缠洗,也须要,骨反筋偏。身窈窕,采摘坚,采时离托人前面。拿拳拿掌,后手紧拈。
第八节:铁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刚圈。左投右撞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黄莺磕耳,也须要,脚管肩先。脚儿弯,好勾臁,勾时郑重人后面。翻身进步,身倒脚掀。
醉八仙歌,仅是假藉八仙之名,藏诀于中,主要讲求:头、肩、臂、肘、拳、掌、膝、脚八个部份的妙用。适用于各拳种,为万变不变的万法之法。非醉拳独有所属。
台湾传统醉拳
此拳取酒醉时姿势演练,凭众多武术家的发挥,在民国初年出现了许多醉拳名师和套路。
- 太乙醉拳:这是太乙门的众多拳术之一种,此拳较擅长醉步,太乙门擅常于猴形拳与地功拳等拳闻名。
- 鲁智深醉拳:此拳法共有二十式,相较之下比较简短,倾斜跌撞为主。
- 醉八仙拳:浙江张锡钦氏擅此拳,此拳有三十二式,动作和招式名称与鲁智深醉拳、 闯山门拳,两拳类似。
香港传统醉拳
在香港有流传的醉拳如下:
- 洪佛派醉八仙拳:洪佛派的著名拳术之一,以模仿八仙醉酒为主。亦有传言成龙之醉拳即是参考此派的醉拳创作而成。
- 醉罗汉:螳螂拳名拳师罗光玉先生所传,表现初跌荡翻腾、欲跌还稳之能为主。
- 黑虎门醉八仙拳:黑虎门醉拳之一,此拳法由黑虎门宗师黄祥传出,以模仿八仙醉酒为主,动作比较接近典型广东拳种。
- 大醉:黑虎门醉拳之一,此拳法由黑虎门宗师黄祥传出,此拳长桥大马,大开大合,与传统有醉八仙拳有天壤之别,风格比较近似侠家白鹤拳。
- 醉蛇:黑虎门醉拳之一,此拳法由黑虎门宗师黄祥传出,此拳由醉八仙拳加上蛇拳混合而成,与坊间流传之醉拳风格迥异。
- 醉猴拳:为大圣劈挂门五猴拳之一,由宗师耿德海传出此拳,其门人陈秀中之和许海之传此拳者甚众。
著名人物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醉拳】.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一种国术拳法。相传模仿醉八仙实态而创的拳术。摔、跌、倒、起都具醉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