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湖里

中華民國台南市北門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锦湖里台湾台南市北门区的一个行政区,曾是旧时学甲十三庄的庄头之一,目前行政区曾划为北门区锦湖里。[1]其境内有北马、新渡仔头、旧渡仔头、珠芦塭、大白米、小白米等6个聚落,[2]也因里的范围在八掌与急水两溪之间的低势区域,每遇雨势较大时便不时造成淹水灾害,故而被定为台南市自主防灾社区。[3]

地理位置  

整个锦湖里大抵位于北门区的东北角,东边为学甲区的三庆里,南边则是学甲区光华里与部分三庆里,西边紧邻蚵寮里与双春里,北边又隔著八掌溪与嘉义布袋镇的复兴里以及义竹乡村官和、官顺、竿子寮等聚落相望。[1][4]

脉络

据一般说法本里乃是由郭姓先民所初垦,而行政区所涵盖范围几乎也多位于八掌溪南岸,且因开垦之初与溪北的嘉义往来之处设有一渡头,故而旧时此地称之为渡仔头。日后随著其他先民的入垦,加上原垦户在垦地扩增后邀聘一些佃农入垦,因而庄头所在区域便逐渐扩大,其后又扩展涵盖出了北马、旧渡仔头、新渡仔头、珠芦塭、大白米、小白米等聚落。[5][6] 

本里境内的传统聚落各个脉络典故约略为:

又称北马寮仔,北马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北边的庄头有一户人家养马故称为北马,另一说法则是此地称因位于旧时学甲十三庄最北边故称为大北尾,然因闽南话“尾”(bué/bé)与“马”(bé)两字念法甚为接近,久而久之便逐渐讹传遂成为北马。[7][8]

渡仔头

分有新旧渡仔头 ,旧渡仔头是早期传统学甲十三庄嘉义义竹乡的菅仔寮往来渡头地,然因地处八掌溪畔自开庄以来不断有水患之忧,故而曾数次进行迁庄,第一次位于清末之际,先是迁移到今日锦湖国小的东北方。之后在日治时期又因水患再犯,于昭和初年再行迁村,而其中参与此次迁村的多为郭姓庄民。其后虽然于1957年政府在八掌溪畔兴建了北马堤防,企图让八掌溪所经的河道能稳定下来,只是每当较大的风灾或豪雨之后,渡子头仍然难逃水患灾奈,于是渡仔头今日仍是北门区的淹水受灾区。[9]

新渡仔头

是在日治时期的水患再犯后,部分郭姓族人所迁移建立的新庄头,而为与原庄头在名称上的分别,故而此庄又称之为新渡仔头。此为因两庄有同姓氏之故,除了庄名加上新外,此庄亦建有庄庙,并且庙名取为新吴保宫,以示两庄之间的关联性。[8]

珠芦塭

为日治时期刘思齐与其家族所建之小聚落,刘氏为学甲下溪洲仔人,“塭”其字义为水产养殖场的一种模式,通常多会出现在海水流通的滨海地区,一般则是俗称为塭仔。此地原本无人居住故而亦无房舍,直到日治时期刘思齐与其弟刘望及其叔叔刘三幸曾在此经营鱼塭,因商请刘海连于此建寮房以方便照料鱼塭,遂而方开始有人烟与屋舍,不过也仅3户左右。[9][8]

大白米

起初开垦为日治时期陈氏其原本是灰窑港人,陈氏一开始并非开垦此地,而是在今日蚵寮里的新围仔东南边中仑仔附近,约莫于日治时期才落脚到大白米聚落。一开始开垦便同时进行耕地作农以及围塭养殖,也因在垦地西南方有一洼水池,陈氏便引水灌溉水稻引此此洼水池又成为白米仔窟,而聚落名称便跟著称为白米。[9] 而另一说法则是,此地原称为白美仔,因在日据时期有一个窃贼进入本庄偷窃农作物(葱蒜类农作),当时被庄人发现后逃跑时因病发作而暴毙,次日报纸在报导此事件时误将白美写成白米,其后便将错就错沿用至今。[8]

小白米

初始为由陈启所开垦,在白米庄头中有一大一小两个聚落,大白米聚落位于北边,而另一个聚落因较后形成,并且也因人口户数较少,为区分两聚落故称之为小白米。[9]

清代时传统的学甲聚落发展,是以中洲与学甲为中心并向各方进行移垦,日后逐渐形成两个生活影响圈,其分别发展为中洲生活影响圈以及学甲生活影响圈,其中锦绣里则属于中洲生活影响圈。[10]而今日所称的锦绣里名称的由来,其原因乃是台湾在光复后,居于本里大北马大门内的当地颇具名望人士郭山藻先生,有一次在回大陆漳州龙溪县石保村锦湖社祖籍地省亲,返台后因思念与感怀其大陆的祖居地,在经过庄民们同意后便将此地改称为锦湖。[1][2] 

交通

早期的锦湖里北有八掌溪南有急水溪,也因介于两河流之间,因此对外大多是以水路为主,只是两河的水流不稳,并每逢大雨便造成水患,目前几乎完全没有交通作用。[9]不过,随著近年来公路的尤其是快速道路建设,使得位处于北门东北的锦湖里交通跟著也颇为发达,其中有61快速道路台17线,以及南市12号加上等道路,路经或邻近锦湖里。 

61号快速与台17线两道路在经过锦湖里时为呈现重叠情形,61快速道路为高架因而台17于平面道路,两道路由本里西北向西南向而行,在出里区域之后约300公尺处叉开。南1线自进入锦湖里后,经过北马仔聚落,一直向南而行直至将军区的仁和里,此路段其全长约为12公里。而南2号道路在渡仔头吴保宫附近与南1号道路交叉,之后分别向东南与西南而下出本里,分别进入学甲三庆里与北门区蚵仔里。[11]

机关教育单位

锦湖国民小学为锦湖里唯一的一所公立教育单位,自1945年设校至今已近80年,其原是蚵寮国校渡仔头分校,主要学生来源为北马渡仔头、新渡仔头、白米等四个区域,也因少子化之故,目前学生数不到百人 。[1][12][13]

宗教

锦湖里境内各聚落除珠芦塭与小白米外,各聚落皆有各自的信仰庙宇,渡仔头为吴保宫建庙于1970,主祀为吴府千岁,陪祀则有中坛元帅观音佛祖保生大帝虎爷将军、宋江爷等,该庙于1990年再行重建。此外,在渡子头还有一间私人家坛紫云寺,其主祀为观音三妈[14][15]新渡仔头新吴保宫于1983年建庙,新吴保宫主祀亦为吴府千岁,其为当初由渡仔头迁村时,由原母庄吴保宫所分祀,而为了与原庙区分故又称为新吴保宫。[16][9]北马的太兴宫于1983年建庙,主祀为中坛元帅,陪祀神祇则有注生娘娘福德正神、虎爷等。[17][15]大白米的吴福宫于1981建庙,之后又于2007年增建拜亭,主祀为吴府千岁,陪祀神祇亦有观音佛祖虎爷城隍、城隍夫人、太子爷、夫人妈等。[18] 

至于小白密聚落虽无宫庙,然而整个聚落的民众却有共祀天上圣母福德正神以及四面佛等神佛,此外,其聚落虽与大白米相邻,却不以大白米的吴福宫为公庙,聚落民众却是多前往灰窑港天封宫,而此乃因灰窑港是其母庄之故。[9]

产业  

早期锦湖里因位于八掌溪与急水溪两河流之间,基于水源丰富之便,因此早期多以捕鱼以及养殖为主要产业,尤其是北马、珠芦塭、大小白米等聚落。然而没从事渔事的聚落便发展农业,随著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加上地质关系,目前洋香瓜蒜头成为锦湖里的特色农产。  [4][2]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北門區 17. 台南市北门区公所.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2). 
  2. ^ 2.0 2.1 2.2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3. ^ 101年度 北門區錦湖里 | 基本資料 | 台南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 www.tainanfrc.com.tw. [2024-10-02]. 
  4. ^ 4.0 4.1 聯合里辦公處、各里簡介. 嘉义市西区区公所.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7) (中文(台湾)). 
  5. ^ 台南市北门区公所.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区公所-北门区.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6. ^ 台南市北门区公所. 臺南市北門區公所. 区公所-北门区.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7. ^ 周宗杨. 海風牽引臺17 從北馬仔到灣裡.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21–104. ISBN 978-986-04-3025-7. 
  8. ^ 8.0 8.1 8.2 8.3 黄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台南: 台南县政府. 1998: 82–115. ISBN 9789570212020.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黄文博. 倒風內海及其庄社.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 121–203. ISBN 978-986-03-5211-5. 
  10. ^ 戴文锋(主编).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0: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11. ^ 黄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22–87. ISBN 978-986-04-3027-1. 
  12. ^ 詳細資料. school.tn.edu.tw.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13. ^ 台南市錦湖國民小學::::兒福聯盟-傳愛偏鄉,讓孩子更好. i.children.org.tw.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Chinese (Taiwan)). 
  14. ^ 北門吳保宮.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2011-07-20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15. ^ 15.0 15.1 黄文博. 南瀛刈香誌. 台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16. ^ 新渡子頭新吳保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中文(台湾)). 
  17. ^ 太興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7) (中文(台湾)). 
  18. ^ 吳福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4-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