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全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亦称《巴黎非战公约》(英语:Pact of Paris)或《凯洛格–白里安公约》(英语:Kellogg–Briand Pact),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一项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虽然在条约签署后在第二次义大利衣索比亚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大型战争中公约并没有起到遏止效果,但是该项公约是人类第一次放弃战争作为国家的外交政策。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 General Treaty for Renunciation of War as an Instrument of National Policy | |
---|---|
签署日 | 1928年8月27日 |
签署地点 | 法国巴黎市奥赛码头 |
生效日 | 1929年7月24日 |
谈判方 | |
最初签署者 | |
签署者 | 生效日有31国签约 |
收录于维基文库的条约原文 | |
《非战公约》 |
该公约由法国外交部部长白里安、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于1927年发起,目的是法美联手抑制德国的力量。最初的签字国有15个,分别是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捷克、日本、印度。1929年7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至1934年5月签字国共达64个。凯洛格本人因此倡议而获得192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29年12月,中东路事件期间,美国、英国、法国曾谴责苏联违反《非战公约》。
文本
两条正文文本非常简短,第三条规定了签署、交存与生效方式:[1]
- 第一条
各缔约国以各自人民的名义庄严宣告,各国谴责为解决国际争端而诉诸战争,并废弃战争作为各国彼此关系中的国家政策工具。
- 第二条
各缔约国同意,各国之间若发生任何性质或起因的争端或冲突,只能以和平方式加以处理或解决。
签署国
签署国 | 备注 |
---|---|
澳大利亚 | 最初签署国 |
比利时 | 最初签署国 |
加拿大 | 最初签署国 |
捷克斯洛伐克 | 最初签署国 |
法国 | 最初签署国 |
德国 | 最初签署国 |
印度 | 最初签署国 |
爱尔兰自由邦 | 最初签署国 |
意大利 | 最初签署国 |
日本 | 最初签署国 |
新西兰 | 最初签署国 |
波兰第二共和国 | 最初签署国 |
南非 | 最初签署国 |
英国 | 最初签署国 |
美国 | 最初签署国 |
阿富汗 | |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 |
奥地利 | |
保加利亚 | |
中华民国 | |
古巴 | |
丹麦 | |
多米尼加 | |
埃及王国 | |
爱沙尼亚 | |
埃塞俄比亚帝国 | |
芬兰 | |
危地马拉 | |
匈牙利 | |
冰岛 | |
拉脱维亚 | |
利比里亚 | |
立陶宛 | |
荷兰 | |
尼加拉瓜 | |
挪威 | |
巴拿马 | |
秘鲁 | |
葡萄牙 | |
罗马尼亚王国 | |
南斯拉夫王国 | |
苏联 | |
暹罗 | |
西班牙 | |
瑞典 | |
瑞士 | |
土耳其 |
影响
由于欠缺强制执行机制,非战公约的主要目标后来无法充分实践,但终究取得部分争议性的成功[2],类似的条款后来被广泛纳入1945年《联合国宪章》和其他条约中[3],并为危害和平罪的理念提供法律基础,成为1946年纽伦堡法庭和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与定罪战犯的引用法源[4][5]。
此后国际间宣战案例因之少见[6],但以其他不宣而战的冲突形式规避约文的状况亦增多,而使战时与平时法律之界线愈难区分,如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义大利衣索比亚战争等[7]。
非战公约开启以国家间战争作为国际体系结构动力衰退的特点的历史新纪元,重塑世界版图、催化人权运动、使经济制裁成为执法工具,并引发在日常生活中监管世界各层面的国际组织数量爆炸式增长,影响波及全球[8]。
图片
-
法国外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讲话
-
德国外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签署
-
加拿大国务卿威廉·莱昂·麦肯齐·金签署
-
美国国务卿弗兰克·B·凯洛格
参见
参考文献
注脚
- ^ Kellogg–Briand Pact 1928, 康乃狄克州纽哈芬市: 耶鲁法学院, [2017-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通过Lillian Goldman Law Library (英语)
- ^ Marsh, Norman S. Book Review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63, 12 (3): 1049–1050. ISSN 0020-5893. doi:10.1093/iclqaj/12.3.1049 (英语).
- ^ Josephson, Harold. Outlawing War: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Pact of Paris. Diplomatic History (英国牛津: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79, 3 (4): 377–390. doi:10.1111/j.1467-7709.1979.tb00323.x (英语).
- ^ Askin, Kelly Dawn. War Crimes Against Women: Prosecution in International War Crimes Tribunals. 印第安纳州: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圣母大学法学院. 1997: 46 [2023-08-28]. ISBN 978-90411048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7) (英语).
- ^ Kampmark, Binoy. Punishing wars of aggression: conceptualising Nazi State criminality and the US policy behind shaping the crime against peace, 1943–1945.. War & Society (澳洲坎培拉: 新南威尔斯大学). 2018, 37#1: 38–56 (英语).
- ^ Bunck, Julie M.; Fowler, Michael R. The Kellogg-Briand Pact: A Reappraisal. Tula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纽奥良: 杜兰大学法学院). 2019, 27: 229–276 (英语).
- ^ Quigley, Carroll. Tragedy And Hope . 美国纽约: 麦米伦出版公司. 1966: 294–295 (英语).
- ^ Hathaway, Oona A.; Shapiro, Scott J. The Internationalists: How a Radical Plan to Outlaw War Remade the World. 美国纽约: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 2017: xv. ISBN 978-1-5011-0986-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