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
马家军,是曾经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马姓伊斯兰教回族军阀[1]。其下分有三支,分别为马占鳌系的甘肃马家军(甘马)、马千龄系的宁夏马家军(宁马)、马海晏系的青海马家军(青马)。
马家军 | |
---|---|
马家军使用的青天白日旗 | |
存在时期 | 1862–1949 |
国家或地区 | 中国 |
效忠于 | 大清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东干斯坦(即新疆,1934-1937) |
部门 | 国民革命军 (1928年后) |
参与战役 | 同治陕甘回乱 第三次河湟事变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白朗起义 甘肃穆斯林内部冲突 康藏纠纷 新疆战争 国共内战 中国抗日战争 |
指挥官 | |
甘肃省巡抚(1911-1918) | 马安良 |
宁海军领袖 (1915-1928) 青海省主席 (1929-1931) | 马麒 |
宁夏省主席(1921年–1928年 1948年–1949年) 甘肃省主席(1930年–1931年) | 马鸿宾 |
青海省主席 (1931-1938) | 马麟 |
青海省主席 (1938-1949) | 马步芳 |
宁夏省主席(1931-1948) | 马鸿逵 |
喀什噶尔道尹 | 马福兴与马绍武 |
东干斯坦指挥官 | 马仲英 |
东干斯坦指挥官 | 马虎山 |
民国军阀割据时,马家军的主要人物包括甘马的马安良、马廷贤,青马的马步青、马步芳、马仲英,宁马的马鸿逵、马鸿宾等人。其中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又与马步青、马仲英称“西北五马”。
马家军主要人物多为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民国后,汉族逐渐进入马家军政治军事圈子。马家军后来不但士兵有相当部分是汉民,许多高级职务也由汉人担任,如青马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二军副军长赵遂,骑兵第五军副军长郭全梁,宁马国民革命军第一二八军军长卢忠良等。
不论是在北洋政府还是之后的国民政府,马家军均能在承认中央政府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在西北地区的治理权力。马家军同时也消灭试图损害其统治地位的其他势力,如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或抗战期间的日本军及日本在华傀儡政府。
历史
清朝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陕甘回变。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事变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1872年,马占鳌力排众议,在马海晏、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军队被清廷收编,重要人物受封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甘肃的马占鳌子系为首,辖制青海的马海宴子系和宁夏的马千龄子系。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
民国
1930年春,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孙连仲率部东开,安排马鸿宾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不久真除),马氏未到兰州以前,暂由民政厅厅长王贞代行其职务。[2]同时升任马麟为甘肃保安总司令,进驻兰州,与雷中田等共同维持防务。[3]
西北军原已消灭以上各甘肃地方武力,此时死灰复燃,或叛或抚,自求生存。[4]并各自称总司令。[5]总括来说,上述各部兵力虽然多寡不一,但其共同之点则是兵多枪少,弹药缺乏,重武器更谈不到。[6]
马麒就任青海省政府主席,所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三师,担任青海防务。[7]马鸿宾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马氏调代甘肃省政府主席,未到职),所部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二师,担任宁夏防务。[3]
1933年冬,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任命孙殿英为青海屯垦督办,令其率领所部四十一军,进宁夏。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等恐被各个击破,地盘难保,乃联合拒孙,史称四马拒孙之役。四马联军约5万余人,孙殿英兵力约7万人。经过4个月激战,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
1949年,马家军于国共内战中战败,马鸿宾向解放军投降,马步芳与马鸿逵则追随中华民国政府转进台湾,而后分别辗转至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终老他乡。
引用
- ^ 郑国良. 第一章地方勢力的奠基 (PDF). 中央與地方─國民政府與青海馬家關係研究(1928-1945) (硕士论文).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王禹廷(1989年),第15页,兰州及附近各县,由雷中田师及高振警备旅分别驻守,此乃西北军仅留的控置地区。
- ^ 3.0 3.1 王禹廷 (1989),第15-16页。另于平凉、天水、陇西三处,各设立一个警备司令,率领少数部队,维持地方治安,但因兵力薄弱,不久即被新兴的地方武力消灭。此外又收编地方民军陈珪璋为甘肃第一路警备司令,驻防陇东地区,以平凉为首府。鲁大昌为甘肃第二路警备司令,驻防陇西南地区,以岷县为首府。还有未被收编的马廷贤部,自行占据陇南天水及其附近各县。黄得贵部占据陇东北固原、海原等县。
- ^ 王禹廷(1989年),第15-16页,嗣因中原大战,冯(玉祥)失利,他们看风转舵,大张旗鼓,以响应中央,讨逆反冯(玉祥)相号召,招兵买马,从事扩张。
- ^ 王禹廷(1989年),第16页,甘肃讨逆军陇东路总司令陈珪璋,所部一万五千人左右,编为五个混成旅。甘肃讨逆军陇西路总司令鲁大昌,所部一万人左右,编为三个混成旅。甘肃讨逆军陇南路总司令马廷贤,所部六、七千人,编制不详。……甘肃讨逆军陇北路总司令黄得贵,所部二、三千人,编为一个旅。
- ^ 王禹廷(1989年),第16页,只是割地称雄,为祸地方。
- ^ 王禹廷(1989年),第16页,马麒所部,原为第二集团军暂编第四旅,驻防甘肃西部河西走廊各地,此时扩编为甘肃陆军骑兵第一师,防区依旧。
参考文献
- 王禹廷, 《細說西安事變》,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9年, ISBN 978668506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