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t Jackson's Rhythm Nation 1814
《节奏国度》(英语:Janet Jackson's Rhythm Nation 1814)是美国黑人女歌手珍娜·杰克森第四张个人录音室专辑,1989年9月19日由美国A&M唱片公司发行。《节奏国度》在美国销量逾六白金[1],专辑本身获得告示牌专辑榜4周冠军,成为珍娜·杰克森第二张全美冠军专辑,其中所收录的单曲亦缔造了连续七首TOP 5纪录,其中包含四首冠军曲,这四首冠军单曲进榜时间更横跨了三个年度(1989年至1991年)。《节奏国度》获得商业的巨大成功,成为告示牌1990年最佳年度专辑,珍娜·杰克森也成为继惠妮·休斯顿之后,史上第二位拥有最佳年度专辑的女艺人。
节奏国度 Janet Jackson's Rhythm Nation 1814 | ||||
---|---|---|---|---|
珍娜·杰克森的录音室专辑 | ||||
发行日期 | 1989年9月19日 | |||
录制时间 |
| |||
类型 | ||||
时长 | 1:04:32 (standard) 1:01:19 (vinyl) | |||
唱片公司 | A&M | |||
制作人 |
| |||
珍娜·杰克森专辑年表 | ||||
| ||||
收录于《节奏国度》的单曲 | ||||
|
根据统计,《节奏国度》已在全球销售1400万张。另外它的得奖纪录也是成绩斐然,一共获得15项告示牌音乐奖、5项美国音乐奖、3项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以及1项葛莱美奖[2][3]。《节奏国度》将珍娜·杰克森的歌唱事业推至最巅峰,让她跻身流行乐坛的天后之林。
专辑介绍
制作过程
1986年第三张专辑《控制》的成功,不但让身为杰克森家族中年纪最小的妹妹珍娜·杰克森在美国乐坛占有一席地位,也终于摆脱长久以来一直依附在父兄成就下的阴影,《控制》是珍娜·杰克森首张全美冠军专辑[4],这张专辑产生了五首TOP 5单曲,其中〈每当想起你〉更成为珍娜·杰克森首支全美冠军曲[5]。鉴于上述出色的成绩,A&M唱片公司希望新专辑延续上一张《控制》的风格,但珍娜·杰克森并不想只是为了商业上的考量,而去做一张《控制》的续集,她对新专辑的构思另有计画。珍娜·杰克森希望能将时下需要被关注的讯息放在新专辑当中,譬如社会上枪枝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等等,她冀望透过自己的音乐作品传达心中的概念。这就抵触了A&M唱片公司的政策,珍娜·杰克森这张新专辑的制作方向和公司高层的指示完全背道而驰,在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立场的情况下,大家的理念渐行渐远,彼此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大。最后珍娜·杰克森在发行完《节奏国度》后选择不再与A&M唱片续约。
专辑走向
《节奏国度》中的歌曲以间奏方式依序连贯,从专辑开头至结尾全部音乐不间断,新杰克摇摆、放克、爵士、节奏蓝调、嘻哈以及流行电音等曲风一气呵成。专辑的内涵除表达自己对爱情和两性关系的观点外,珍娜·杰克森在头三首歌曲就谈到了毒品、饥饿和无家可归等严肃的社会问题,她还将青少年的教育、枪枝泛滥等议题加诸在歌曲的歌词当中[6]。
珍娜·杰克森在《节奏国度》的造型为黑色军事风格劲装,专辑中大量采用工业化机械音效,歌曲的音乐影片多半是以冰冷铁工厂为背景,舞群身著黑色制服军装出镜,舞蹈动作迅速干净俐落、整齐划一,也因此珍娜·杰克森的音乐影片在全球掀起模仿潮流[7]。
乐评评价
美国音乐权威滚石杂志给予《节奏国度》四颗星的评价,珍娜·杰克森共有两张专辑被授与四颗星,另一张是1993年的《珍娜》[6]。滚石杂志推崇珍娜·杰克森为1980年代最出色的节奏蓝调艺人之一,在美国,她和哥哥麦可·杰克森两人在乐坛的地位更加接近了。
2016年,告示牌杂志遴选Greatest of All Time Billboard 200 Albums,这张专辑位居第94名[8]。
商业成绩
《节奏国度》在专辑榜上成绩进步神速,1989年10月7日进榜第28名,当周的冠军专辑是宝拉·阿巴杜首张专辑《永远是你的女孩》,《节奏国度》在进榜第四周火速登上专辑榜冠军宝座,蝉连4星期冠军才退位,这张专辑在榜内一共待了108周,其中有35周是位于前十名内,《节奏国度》成为珍娜·杰克森在榜内停留时间最久的专辑[9][10][11][12][13][14]。
靠著《节奏国度》在排行榜上优异的成绩,让珍娜·杰克森在1990年告示牌的年终排名项目中,获得最佳年度专辑、最佳年度节奏蓝调专辑在内共8个奖项,唯独在年度艺人大奖输给了街头顽童而屈居第二。珍娜·杰克森成为继惠妮·休斯顿首张专辑《惠妮·休斯顿》之后,告示牌史上第二位拥有最佳年度专辑的女艺人。
《节奏国度》在美国推出七首单曲(〈State of the World〉仅在澳洲推出单曲),它们依序为
奖项纪录
音乐奖项 | 奖别 | 年份 | 来源 |
---|---|---|---|
家长评选基金会 | 美国家长严选奖 | 1989年 | |
美国音乐奖 | Favorite Dance Artist, Favorite Pop/Rock Female Artist, Favorite Soul/R&B Female Artist, Favorite Dance Single ("Miss You Much"), Favorite R&B Single ("Miss You Much") | 1990年-1991年 | |
告示牌音乐奖 | Top Hot 100 Singles Artist of the Year, Top Selling Album of the Year, Top Selling R&B Album of the Year, Top Selling R&B Albums Artist of the Year, Top Selling R&B Artist of the Year, Top Dance Club Play Artist of the Year, Top Hot Dance 12" Singles Sales Artist of the Year | 1990年 | |
Billboard's Tanqueray Sterling Music Video Awards | Best Female Video Artist, Black/Rap, Best Female Artist, Dance, Director's Award, Black/Rap (Rhythm Nation 1814 Film), Director's Award, Dance ("Alright"), Tanqueray Sterling Music Video Award for Artistic Achievement (Rhythm Nation 1814 Film) | 1990年 | |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 | Best Choreography ("Rhythm Nation"), 音乐录影带先锋奖 | 1990年 | |
葛莱美奖 | Best Music Video, Long Form (Rhythm Nation 1814 Film) | 1990年 | [3] |
滚石杂志 | Women In Rock: The 50 Essential Albums — #27 | 2002年 | |
滚石杂志 | Women Who Rock: The 5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 #26 | 2012年 | [16] |
滚石杂志 | The 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 #275 | 2003年 | |
滚石杂志 | The 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 #277 | 2012年 | [17] |
娱乐周刊 | The 100 Best Albums of the Past 25 Years — #54 | 2008年 | |
偏锋杂志 | "Best Albums of the '80s" — #43 | 2012年 |
乐坛影响
从198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结束这段期间,在西洋流行乐坛上已稳坐女性艺人第一把交椅的,玛丹娜和惠妮·休斯顿这两位巨星当仁不让。在珍娜·杰克森交出《节奏国度》这张成绩单之前,玛丹娜已经有《宛如处女》、《忠实者》和《宛如祈祷者》三张冠军专辑,而惠妮·休斯顿也有《惠妮·休斯顿》和《惠妮》两张冠军专辑,珍娜·杰克森和她们相比,成绩似乎还差了一点。
所幸《节奏国度》让珍娜·杰克森的气势整整延烧了三年(1989年至1991年),从排行榜的各项成绩、单曲专辑的总销售数字以及各大音乐奖项的肯定,奠定了珍娜·杰克森晋身乐坛天后的地位,美国音乐权威滚石杂志称赞她为1980年代最出色的节奏蓝调艺人之一,同时表扬以珍娜·杰克森如此出色的成绩,日后她不必再仰赖杰克森家族光环的庇荫,甚至可以和哥哥麦可·杰克森平起平坐了。
至此,玛丹娜、惠妮·休斯顿和珍娜·杰克森这三位同在1980年代出道的女艺人,俨然成为当代乐坛最有影响力的女性艺人代表[18][19][20]。
跳槽新东家
珍娜·杰克森在制作专辑《节奏国度》时和唱片公司A&M理念不合,结果珍娜·杰克森执意制作的《节奏国度》大获全胜,她在发行完这张专辑后即宣布不再与老东家续约。珍娜·杰克森在1991年被维京唱片公司(1992年6月被EMI收购)以天价签下了新唱片合同,上演了一出风光致极的跳槽秀,这位当代流行乐天后一度成为当红的新闻话题人物。据传当时维京唱片开出了3200万美金挖走珍娜·杰克森,但维京唱片觉得这个交易挺划算的,因为维京唱片总裁李察·布兰森在1992年1月份接受滚石杂志专访时就曾告诉记者,说他刚签下来的这个王牌(指珍娜·杰克森)她的潜在价值约5000万美金[21][22]。
曲目列表
曲序 | 曲目 | 词曲 | 时长 |
---|---|---|---|
1. | Interlude: Pledge | 0:47 | |
2. | Rhythm Nation |
| 5:31 |
3. | Interlude: T.V. | 0:22 | |
4. | State of the World |
| 4:48 |
5. | Interlude: Race | 0:05 | |
6. | The Knowledge |
| 3:54 |
7. | Interlude: Let's Dance | 0:03 | |
8. | Miss You Much |
| 4:12 |
9. | Interlude: Come Back | 0:21 | |
10. | Love Will Never Do (Without You) |
| 5:50 |
11. | Livin' in a World (They Didn't Make) |
| 4:41 |
12. | Alright |
| 6:26 |
13. | Interlude: Hey Baby | 0:10 | |
14. | Escapade |
| 4:44 |
15. | Interlude: No Acid | 0:05 | |
16. | Black Cat |
| 4:50 |
17. | Lonely |
| 4:59 |
18. | Come Back to Me |
| 5:33 |
19. | Someday Is Tonight |
| 6:00 |
20. | Interlude: Livin'...In Complete Darkness | 1:07 |
参考资料
- ^ 美國RIAA官網珍娜·傑克森專輯單曲銷量認證.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3).
- ^ 珍娜·傑克森官網專輯資料.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3.0 3.1 美國葛萊美獎官網珍娜·傑克森得獎紀錄.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美國告示牌官網珍娜·傑克森專輯成績.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 ^ 美國告示牌官網珍娜·傑克森單曲榜成績.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 ^ 6.0 6.1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1989-10-19音樂報導.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
- ^ 美國告示牌官網2014-09-18音樂報導.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 ^ 美國告示牌官網音樂資料. [2016-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 ^ 1989-10-07告示牌單曲榜.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 ^ 1989-10-28告示牌單曲榜.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 ^ 美國告示牌官網珍娜·傑克森專輯榜成績.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 ^ 美國告示牌官網珍娜·傑克森節奏藍調專輯榜成績.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6).
- ^ 珍娜·傑克森官網專輯成績.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美國告示牌官網2006-11-02音樂報導.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美國告示牌官網2011-12-14音樂報導.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2012-06-22音樂報導.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2012-05-31音樂報導.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 ^ 美國告示牌官網2009-08-21音樂報導. [2015-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1990-02-22音樂報導.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1998-07-30音樂報導.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8).
- ^ 美國告示牌官網2006-09-05音樂報導.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1992-01-09音樂報導.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