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2手榴弹
Mk 2手榴弹(或写作Mk II)是一种反人员破片手榴弹,美军于1918年导入,用以取代Mk 1手榴弹,在二战、韩战至越战中所使用。它在弹体外壳铸造了凹槽,是设计师认为可以靠这些凹槽设计让爆炸破片均匀散布,这使得其外型相似凤梨又名“凤梨”或“菠萝”,台湾社会则因为其颜色与尺寸类似番石榴,又称它为“芭乐”,因保险片的形状被称为“鸭嘴手榴弹”,因外观被称为“卵形手榴弹”或“癞瓜手榴弹”。美军之后以M26系列手榴弹(M26/M61/M57)及M33系列手榴弹(M33/M67)取代Mk 2手榴弹。
MK 2 | |
---|---|
类型 | 手榴弹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18年—1960年代(美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一战 二战 韩战 苏伊士运河危机 老挝内战 越战 六日战争等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18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595克 |
长度 | 111毫米 |
填充 | TNT |
填充量 | 2盎司 |
引爆机制 | 4—5秒 |
设计及型号
Mk 2手榴弹采用TNT作爆炸填充物,部分型号改用EC无烟火药。
-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Mk II:EC无烟火药,采用M10或M10A1点燃引信。
-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Mk IIA1:EC无烟火药,采用M10A2/A3点燃引信。
- Grenade, Hand, Fragmentation, HE, Mk II:TNT,采用M5爆炸引信。
- Grenade, Hand, TNT, Fragmentation, Mk II:TNT,采用M6A4C爆炸引信。
规格
- 重量:0.6公斤(1磅5盎司)
- 爆炸填充物容量:0.057公斤(2盎司)TNT或EC无烟火药(约¾盎司)
- 引信:根据型号而不同,包括M5、M6爆炸引信、M10系列点燃引信,亦可对应较后期推出的引信
使用国
图片集
-
越战时期的MK 2手榴弹
-
士兵手持Mk 2手榴弹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 停辦13年 國軍今恢復手榴彈實彈投擲. [201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 Arsenal of Democracy II, Tom Gervasi, ISBN 0-394-17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