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浊流沉积

Jimmy-bot在话题“有关"浊流沉积"的讨论”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沉积构造

“一次浊流由强到弱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递变层由五个层组成,每个层内碎屑颗粒变化都是下粗上细“。 这段叙述的沉积构造,和鲍马序列(Bouma sequence)不同,可能代表不同浊积流造成的。因为没机会祥读原文献报告,不能置评。 但请高手指点。

“指浊积流随著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沉淀而形成的沉积” 这段似乎是指浊流沉积是连续性,因流速减小沿路沉积,包括斜坡上。所以是铺盖式(drape).但和国际版的共识为浊流沉积是阵发式,如同土石流,沉积在坡底。是充填式(infill)。最明显的例子是海沟。地震剖面上显示沟内沉积面是平行于海面,而不是地形。但请高手指点--陈建民留言2021年10月16日 (六) 22:23 (UTC)回复

在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有关"浊流沉积"的讨论" 有相关讨论

user:陈建民有一些有关浊流沉积的意见,我已移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21年10月#有关"浊流沉积"的讨论。和大家说一下。--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7日 (日) 12:02 (UTC)回复

有关"浊流沉积"的讨论

(以下是陈建民留在 "Category:需要地质学专家关注的页面" 的内容, 内容比较类似条目探讨, 因此移动至此)--Wolfch (留言) 2021年10月17日 (日) 07:05 (UTC)回复


页面浊流沉积(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最初原文是根据英维基(turbidity current, turbidities)摘录下来,并佐以文献,叙述浊流沉积主要重点,包括成因,特征及种类。对一般好奇查询者,均可一目了然,无需再翻阅文献。对科学有兴趣者可继续详查所列文献。

可能中文编辑无法在英文维基查实,怀疑为“首创研究”弃之不用,而以下列文段取代:

“浊流沉积(英语: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指浊积流随著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沉淀而形成的沉积。根据沉积物的物理特征,可将浊流沉积分为低密度浊流沉积和高密度浊流沉积。一次浊流由强到弱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递变层由五个层组成,每个层内碎屑颗粒变化都是下粗上细。根据浊流沉积物内部的成分可将浊流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I、II、III三种类型。浊流沉积产生的沉积岩被称为浊积岩,常常储有油气资源”。

这段可能从百度百科摘录而来。若摘录无误,就可能是中国科学家独特的观察而得到的结论,应该归属为“中国版”的浊流沉积。和国际版的认同不一样, 比较如下:

指浊积流随著坡度变缓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沉淀而形成的沉积” 这段指浊流沉积是连续性,因流速减小沿路沉积,包括斜坡上。所以是铺盖式(drape).但和国际版的共识为浊流沉积是阵发式,如同土石流,沉积在坡底。是充填式(infill)。最明显的例子是海沟。地震剖面上显示沟内沉积面是平行于海面,而不是地形。

一次浊流由强到弱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粒度递变层由五个层组成,每个层内碎屑颗粒变化都是下粗上细"。 这段叙述的沉积构造,和鲍马序列(Bouma sequence)不同,可能代表不同浊积流造成的。因为没机会祥读原报告,不能置评。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陈建民 讨论贡献)于2021-10-16T20:10:18‎加入。

页面最初原文录制如下,希望与学过普通地质学者共同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浊积流沉积(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首先由 Arnold H. Bouma (1962) 提出他在研究深水沉积物时发现颗粒“往上变细”的现象。从底部的砾岩往上渐变成细粒页岩,这和其他深水沉积物不同,因为在深海中,牵引流无法将粗粒沉积物携带并沉积到深海深处[1] Bouma 也认出沉积旋回现象,被称Bouma旋回,是指沉积物岩性及其结构变化的序列。始于底层的侵蚀面,往上由砂砾岩,然后渐变为粗粒砂岩到中粒砂岩,最后是层状粉砂岩和页岩。其沉积结构也由交错层状砂岩变成 波纹交错的砂/粉砂岩,这种沉积结构,层理和岩性变化的垂直序列代表了由强到弱的液态流速及其相应的沉积作用[2] Bouma 描述的沉积结构是属于低密度浊流沉积物。 随著水中沙子浓度增加,悬浮在水中的颗粒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分散压力,这就阻碍颗粒的沉降。 因此在高密度浊流造成的沉积具一组不同的沉积结构序列。 被称为 Lowe 序列。[3] 浊积流沉积是通过浊积流的搬运而造成的沉积物。它是通过密度流,而不是牵引或摩擦流,造成的沉积物。区别在于,在正常的河流中,岩石颗粒经由水在颗粒上的摩擦阻力(称为牵引流)被带走。水必须具有一定的流速,才能将粒子悬浮在水中带它前进。颗粒越大或密度越高,所需的流速速就越高才能被悬浮和运输[3]。 在运输过程中,沉积物因为液化导致流体密度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基于密度而导致的流动。这通常是通过高度湍流的液体而造成的,这些液体具有悬浮的细粒颗粒,形成浆液。在这种情况下,较大的岩石碎片不需高的水流速来运输[3]。

低密度浊积流沉积的特征是粒级层理、波痕、爬升砂纹层层、与远洋沉积物的交替序列、浊流沉积和原生远洋沉积物之间有明显的古生物变化、厚沉、有底刮痕(sole markings)和缺失浅水特征[4]. 浊积流沉积和其他深水沉积物是海底扇(submarine fans)的主要沉积物。这种扇型沉积可再细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海底扇,每部其地层序列,具有不同的砂体几何形状、沉积物分布和岩性特征。[2][5]. [6].

1. ^ Bouma, Arnold H. (1962) 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 A graphic approach to facies interpretation, Elsevier, Amsterdam, 168 p 2. ^ 跳转至:2.0 2.1 Mutti, E. & Ricci Lucci, F. (1975) Turbidite facies and facies associations. In: Examples of turbidite facies and associations from selected formations of the northern Apennines. IX Int.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y, Field Trip A-11, p. 21–36

3. ^ 跳转至:3.0 3.1 3.2 Lowe, D.R. (1982), Sediment gravity flows: II. Deposi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Journal of Sedimentology,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v. 52, p. 279-297

4. ^ Fairbridge, Rhodes W. (ed.) (1966) The Encyclopedia of Oceanography, Encyclopedia of earth sciences series 1,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New York, p. 945–946

5. ^ Normark, W.R. (1978) "Fan valleys, channels, and depositional lobes on modern submarine fans : Characters for recognition of sandy turbidite environment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62 (6), p. 912–931

6. ^ Walker, R.G. (1978) "Deep-water sand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 model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62 (6), p. 932–966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陈建民 讨论贡献)于2021-10-16T20:10:18‎加入。

返回到“濁流沉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