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英語: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是鄧敏靈(Madeleine Thien)在2016年出版的小說。[1] 內容以加拿大一名十歲的第二代華僑視角出發,敘述當她遇上母親邀請來家居住的一名中國難民後,因而開始發現父親及其同輩的過去。故事內容涉及從中共建國、文化大革命以至六四事件的歷史。[2]小說廣受好評,在2016年獲得吉勒獎加拿大總督獎,亦入圍布克獎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作者鄧敏靈
類型歷史小說
語言English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Granta文學雜誌[*]
出版時間2016
出版地點Canada
所獲獎項Governor General's Award for English-language fiction[*]
規範控制
ISBN978-1-78378-266-6

情節摘要

故事一開始以加拿大溫哥華一名十歲的華裔女孩瑪麗的視角敘述,她和來自香港的母親同住,而父親來自中國長沙,本來是音樂家,在故事開始前自殺身亡,僅遺下一堆筆記和唱片。1991年,母親把十九歲的愛明(音譯)帶回家。[3] 愛明剛剛經歷了1989年六四事件,是剛剛逃離中國的難民,在加拿大申請政治庇護。和愛明的相遇,促使瑪莉亞認識父親的過去,進而認識中國動盪不安的近代史,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開始以來的土改[4]文化大革命期間其父輩在上海音樂學院的悲慘經歷,以至愛明所經歷的六四事件及其餘波。

主要角色

  • 江麗玲(Jiang Li-ling):英文名瑪麗(Marie),是主角和故事的敘述者。故事以她的視角出發去理解過去幾代人,如大刀媽(Big Mother Knife)、麻雀(Sparrow)在中國文革的經歷。
  • 江凱(Jiang Kai):瑪麗的父親。故事一開始他離開了妻子和女兒回到香港,最終自殺。後來我們知道他從前在上海音樂學院唸書,和麻雀有密切的關係。
  • 媽(Ma):瑪麗的母親除了照顧女兒,更接收了來加拿大尋求政治庇護的愛明,稱呼愛明為姪女。
  • 愛明(Ai-ming):愛明是麻雀和凌的女兒,也是怡文(Yiwen)的鄰居。她曾參與天安間廣場的抗議運動,六四事件發生後逃到加拿大尋求政治庇護。
  • 大刀媽(Big Mother Knife):大刀媽是巴魯特的妻子,漩的妹妹,以及麻雀、飛熊和大山的母親。因為巴魯特的政治背景,導致其一家在土改及文革受到一連串打擊。
  • 漩(Swirl):大刀媽的妹妹、文夢者的妻子。文夢者和漩在文革期間被批鬥,在勞改營中接受「再教育」。他們私底下把一些珍貴的文物、外國書籍和其它違禁品收藏。
  • 巴魯特(Ba Lute):巴魯特是大刀媽的丈夫,麻雀等等的父親。麻雀在國共內戰時出生,巴魯特當時是一名解放軍,曾經很相信共產黨會帶來新希望。
  • 麻雀(Sparrow):麻雀,是飛熊和大山的哥哥,以及朱莉的表兄弟。麻雀曾經寫過幾首交響曲,但因懼怕政治批鬥而不敢發表,和江凱在上海音樂學院認識而有親密關係。
  • 文夢者(Wen the Dreamer)
  • 朱莉(Zhuli)
  • 飛熊(Flying Bear)和大山(Big Mountain)
  • 凌(Ling)
  • 陸怡文(Lu Yiwen)

典故

作者在故事裏曾提及不少中國的典故和中共常用的歌曲,典籍包括司馬遷史記[5]、歌曲有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6]東方紅以及游擊隊歌等等。[7]亦提及不少古典音樂的作者,包括巴赫肖斯塔科維奇等等。

獎項和榮譽

評價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樊嘉揚讚揚這小說「宏大有力」、「真實誠墾」[15]珍妮弗.辛尼亞,另一位紐約時報作者,讚揚這本小說橫跨三個世代、兩個大陸,涵蓋政治、藝術等多範疇,有著俄國十九世紀小說一樣宏大的結構。[16]

布賴恩·貝休恩,讚揚這本書獲得加拿大總督獎實至名歸,把歷史和記憶巧妙地結合。[17]

環球郵報的麥克·麥迪利在宣佈吉勒獎時,說鄧女士是加拿大最有才華的年輕作家,在此書獲獎之前已一直備受好評,到今天才頒獎給她實在太遲。[18]

勞倫斯·希爾,吉勒獎的評審員,指這本書談及人如何在文化滅絕之時保護音樂和愛情,令人激賞。

布朗溫·特朗尼,在加拿大文學評論雜誌中說道,鄧敏靈不單專注於文革,更將較早前的大飢荒以至後來的六四事件都寫了進去,這是難得的成就。[19]

參考文獻

  1. ^ Man Booker prize 2016: the longlist – in pictures. The Guardian. July 27, 2016 [July 28,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3). 
  2. ^ Hilton, Isabel.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by Madeleine Thien review – China’s 20th-century tragedy. The Guardian. 14 July 2016 [2018-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3. ^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 The Man Booker Prizes. themanbookerprize.com. [2017-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英語). 
  4. ^ Thien, Madeleine.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Toronto: Alfred A. Knopf Canada. 2016: 67–81. ISBN 978-0-345-81042-7. 
  5. ^ Fan, Jiayang. A Man Booker Finalist: A China Where Music Was Life and Death.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11 [2017-03-21].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6. ^ 姚笛. 瞿秋白:译词传谱国际歌_时政频道_新华网. [201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Original Music. [201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8. ^ Alice.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The Man Booker Prize Foundation. 21 March 2017 [July 27,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9. ^ "Madeleine Thien’s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wins Giller Priz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lobe and Mail, November 7, 2016.
  10. ^ "Madeline Thien wins Governor-General’s award for English fi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lobe and Mail, October 25, 2016.
  11. ^ Awards Longlist | Awards & Grants. [2016-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7). 
  12. ^ Specsavers Fiction (with a Sense of Place) Winner. [2017-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美國英語). 
  13. ^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 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201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美國英語). 
  14. ^ Folio prize returns with nonfiction joining novels on the 2017 shortlist. [2017-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6) (美國英語). 
  15. ^ Fan, Jiayang. A Man Booker Finalist: A China Where Music Was Life and Death.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11 [2017-03-07].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0). 
  16. ^ Senior, Jennifer. Review: In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a Portrait of Souls Snuffed Out.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23 [2017-03-21].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17. ^ Madeleine Thien's book about history's fluidity wins a history-rich prize - Macleans.ca. Macleans.ca. 2016-10-25 [2017-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美國英語). 
  18. ^ Madeleine Thien’s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wins Giller Prize. The Globe and Mail. [2017-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7) (加拿大英語). 
  19. ^ 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21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