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冀豫晉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冀豫晉省委員會,簡稱中共冀豫晉省委,是抗日戰爭初期領導正太路以南、平漢路以西、同蒲路以東、黃河以北的山西、河北、河南地區工作,配合八路軍129師創建以太行山脈太岳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歷史

1937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平漢線省委石家莊成立,負責從北平到彰德(今河南安陽)的平漢線兩側地區,領導六個特委(保屬、保南、保東、保西、直東、直中、直南)及正太鐵委的工作。省委書記李菁玉、組織部長李雪峰、宣傳部長劉秀峰、軍事部長朱則民、青年委員薛振彥。1937年9月,楊秀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委任為冀西民訓指導特派員,「冀西民訓處」在井陘縣城鄉村師範附屬小學成立,楊秀峰被中共北方局任命為平漢省委委員。

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1937年10月下旬中共平漢線省委在山西平定縣改組為中共冀豫晉省委。1937年11月15日隨同八路軍第129師師部進駐遼縣西河頭村。[1]

1938年1月底到2月上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駐冀豫晉省委代表彭真傳達北方局洪洞會議精神。

1938年5月份實行大特委制度,轄晉冀特委、冀豫邊特委,晉東南特委、太岳特委。

1938年8月19日,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通知,華北各省委一律改稱區委,中共冀豫晉省委改稱為中共晉冀豫區委員會。1939年11月,晉冀豫區黨委所屬各特委改稱地委。

組織機構

冀豫晉省委下轄5個特委和6個支隊及中共太岳工作委員會:

  • 冀晉特委:1938年1月組建,書記彭濤,軍事部長於光漢。改稱冀西特委。
  • 正太特委:1937年7月組建,書記彭濤.
  • 太岳特委:1938年5月組建。轄屯留、長子、沁縣、沁源、介休等縣。書記安子文
  • 長治特委/晉豫特委/太南特委:1937年11月成立。書記裴孟飛,副書記顧大川,秘書長趙時真,組織部長張曄,宣傳部長顧大川(兼),軍事部長塗錫道(兼)。1938年3月改稱晉豫特委,領導豫北11縣。1938年9月改稱太南特委。轄晉東南6縣:長治、潞城、平順、高平、陵川、壺關;豫北11縣:俢武、博愛、武陟、新鄉、輝縣、獲嘉、汲縣、林縣、湯陰、淇縣、安陽。
  • 晉豫特委:1938年3月底中共北方局代表、第十八集團軍駐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聯絡處處長朱瑞陽城縣橫河鎮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把中共直魯豫邊省工委、曲沃特委、河東特委、豫北特委合併為「中共晉豫特委」。特委書記聶真,組織部長薛迅,宣傳部長李哲人,軍事部長敖紀民(即高錦明),特委委員賈寄塵(嘉康傑)、溫建平方升普閻子祥。第十八集團軍駐第一戰區司令部聯絡處副主任唐天際以中共晉冀豫省委代表身份參加特委。晉豫特委下屬陽城、晉城、沁水、翼城、曲沃、絳縣、夏縣、平陸、芮城、虞鄉、垣曲、運城、安邑、聞喜、濟源、沁陽、孟縣等17個縣。1939年1月改稱「晉豫地委」。十二月事變後,晉豫地委和太南地委合併為中共太南區委,駐太南區平順縣,屬中共晉冀豫區委領導。
  • 晉冀特委:1938年5月組建
  • 冀豫邊特委:1938年5月組建
  • 直南臨時特委/冀南特委/冀魯豫邊區省委/冀南區委:1937年7月成立,書記馬國瑞,負責隆平、堯山、任縣、柏鄉、南和、平鄉、巨鹿、南宮、威縣、新河、寧晉、廣宗、冀縣等縣工作。1937年12月13日,一二九師挺進支隊進入冀南平原地區。1938年1月,以陳再道為司令員、冀豫晉省委書記李菁玉為政委的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到達冀南,直南臨時特委改為中共冀南特委,書記馬國瑞,組織部長周東光,宣傳部長李亞光。1938年3月,宋任窮八路軍一二九師騎兵團到達南宮,與東縱匯合。1938年3月20日,在南宮建立中共冀魯豫邊區省委,書記李菁玉,宣傳部長馬國瑞,組織部長於光漢,軍事動員部長宋任窮。冀南特委分建冀魯邊特委(四特委)和巨任隆特委(二特委)。馬國瑞兼任冀魯邊特委書記。1938年5月初,徐向前副師長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主力部隊七六九團、六八九團和曾國華支隊挺進冀南。1938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冀魯邊區歸中共北方局和一二九師領導,北方局委託冀魯豫省委代為領導。1938年8月冀魯豫邊區省委改為冀南區黨委,下轄9個地委。
  • 獨立游擊支隊(趙塗支隊、趙支隊):1937年11月由教導團5連和太谷榆次游擊隊組成,約200人,挺進位於陵川縣平城鎮,創建太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政治處主任趙基梅任支隊司令員,八路軍沁縣工作團長塗錫道為政治委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