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佔 (法律)

侵佔[1](英語:conversion,或稱轉為己用[2]非法挪用[3])是一種違法行為。它在普通法中屬蓄意侵權行為,相當於刑事法律中的盜竊罪(larceny或theft)及刑事侵佔(criminal conversion)。[4]英格蘭及威爾斯,侵佔是嚴格法律責任侵權行為。[5]在部分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刑事侵佔是比盜竊罪較輕的刑事罪行

侵佔的要素有:意圖將他人的實體無形財產轉為自己管有及使用;所涉財產繼而被非法挪用。[6][7][8][9]

英格蘭及威爾斯

1901年盜竊罪法令》(Larceny Act 1901)訂立了欺詐性侵佔(fraudulent conversion)的罪行,現已廢除。

1916年盜竊罪法令》(Larceny Act 1916)第20及21條分別訂立了侵佔(conversion)及受託人作出侵佔(conversion by trustee)的罪行,現已廢除。

侵佔的罪行現由《1968年盜竊罪法令》第1(1)條訂立的盜竊罪(theft)取代,兩者含義略有不同。[10]《1968年盜竊罪法令》第1(1)條訂定:「如任何人不誠實地挪佔屬於另一人的財產,意圖永久地剝奪該另一人的財產,即屬犯盜竊罪,而『竊賊』(thief)及『偷竊』(steal)亦須據此解釋。」[11]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刑法》第三十一章 侵占罪

中華民國法律中,侵占是指「持有他人之物」者,以自己所有之意思而為占有;換言之,侵占者本身係基於一定的法律關係而合法持有該物(例如借貸契約無因管理等),卻在支配關係存續中轉念將該物納為自己所有。實務上則將侵占視為一種特殊的背信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270條

  1.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參見

參考文獻

  1. ^ 第347章 《時效條例》 ── 第5條 連續侵佔情況下的時效以及被侵佔貨品擁有人的所有權的終絕. www.elegislation.gov.hk.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2-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0). 
  2. ^ 第10章 《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 第59條 遺產代理人的遺產的法律責任. www.elegislation.gov.hk.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2-10-22]. 
  3. ^ 第115M章 《入境(越南移居者)(羈留中心)規則》 ── 第35條 違反紀律罪行. www.elegislation.gov.hk.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2-10-23]. 
  4. ^ "[A] taking with the intent of exercising over the chattel an ownership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owner's right of possession" (Rolfe B), Fouldes v. Willoughby (1841) 81 M & W 540, 550
  5. ^ Kuwait Airways Corp. v. Iraq Airways Co. (No. 4,5,6) [2002] UKHL 19 [129]
  6. ^ Hartford Financial Corp. v. Burns, 96 Cal. App.3d 591, 158 Cal. Rptr. 169, 27 U.C.C.R.S. 831
  7. ^ Brown v. Meyer, 580 S.W.2d 533
  8. ^ Gebhart v. D. A. Davidson & Co., 661 P.2d 855
  9. ^ 18 Am. Jur.2d Conversion § 2
  10. ^ Griew, Edward. The Theft Acts 1968 and 1978. Sweet and Maxwell. Fifth Edition. 1986. Paragraph 2-01 at page 12.
  11. ^ Theft Act 1968. legislation.gov.uk. UK Statute Law Database. [202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