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少農(1900年1月—1932年6月)原名冷肇隆貴州省甕安縣人,中國共產黨情報人員。[1][2]

生平

冷少農生於甕安縣冷家堡一戶清貧的農民家庭。[1]早年在貴州法政專門學校學習,1923年畢業。[2][1]在校期間閱讀了許多共產主義著作,投身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並將名字「肇隆」改成「少農」,立志為解放勞苦大眾貢獻一生。[1]

1925年秋,冷少農告別母親和妻兒,獨自到廣州參加革命。在途經貴陽時,他給母親寫信道:「……就中國各省比較,只有廣東一切設施頗合理想……兒此去的目的,完全盡忠革命,為國家為人民盡應盡之能力。」到廣州後,冷少農在黃埔軍校政治部辦公室當秘書。又在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共兩廣區委軍事部任秘書。其間,冷少農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2]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戰爭。冷少農隨東路軍北伐,轉戰多省。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冷少農因未暴露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身份,從而在國民革命軍中潛伏下來。[1]

1927年5月,中共中央軍人部(軍事部)部長周恩來領導開創了中共情報保衛工作。此後,冷少農奉命利用關係打入南京國民政府軍方高層人物何應欽身邊。冷少農起初在訓練總監部任職,1930年何應欽出任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後,冷少農隨何應欽任軍政部秘書。在南京期間,冷少農與同在南京的部分曾參加東征、北伐的貴州籍軍官如訓練總監部步兵監中校監員鄭仲堅等人以及其他貴州籍人士多有來往。冷少農與曾任中國同盟會貴州分會書記、參與領導貴州辛亥革命的陳純齋等人在南京大紗帽巷將軍巷設秘密聯絡點,傳閱左翼書刊並交流情況。冷少農還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貴州省政府駐南京辦事處等處秘密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員和地下工作關係,領導他們開展活動。[1][2]

冷少農長期在外從事秘密工作,不能回家。母親聽信謠言,以為冷少農在南京貪圖享樂而忘了家裡的妻兒老小。於是母親寫了封長信責備冷少農「不忠不孝,忘恩負義」。冷少農為此給母親寫下五千字長信,解釋說:「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順大多數受苦的人類,忠實的去為他們努力……」「我們這樣的做法,自然有一般人不滿意,有些是不了解,有些是對於他們有利害關係,隨時都在阻礙我們,反對我們,甚至要殺害我們……」並說:「回家的事不能定的,要是革命遲一點成功,或者中間遭了挫折,我自己就死在外面,跑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更說不上回來不回來了。」[1][2]

1931年1月8日,冷少農給獨生子冷德蒼寫下第一封也是最後一封信。在信中冷少農囑咐兒子好好努力,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一個人除解決自身的問題以外,還須顧及到社會人類,而且個人問題須在解決社會人類整個的問題中去求解決」。1931年,冷少農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員。[2]

1930年10月到1931年秋,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紅一方面軍開展第一第二第三次圍剿。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身邊的侍從參謀、作戰科長鄭仲堅,隨指揮圍剿的何應欽先後赴武漢、南昌行營以及臨川前線指揮部等處,鄭仲堅多次直接參與這三次圍剿並參與擬定第二次圍剿計劃和作戰部署。鄭仲堅按照冷少農的布置,秘密抄錄圍剿計劃後交給冷少農,由冷少農通過秘密通訊辦法報送上海,送達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冷少農等中共情報人員為中央蘇區取得這三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1]

1932年3月,因身份泄露,中共南京地下黨組織遭破壞,冷少農被捕。在獄中,冷少農遭到嚴刑拷打,但拒不屈服。1932年6月上旬,冷少農等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南京雨花台刑場被處決。[1][2]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甕安縣境時,周恩來派人化裝到冷少農家,看望冷少農的寡母及妻兒,並贈銀元等作為撫恤。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向冷少農烈士家屬頒發證書。[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