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孚(1949年),原名為王凱南,是香港和兩岸大中華區中著名的影評人編劇配音員、影視製作人,也是香港影評人協會理事,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他被已故香港殿堂級導演李翰祥先生封為「香港第一影評家」,已故內地殿堂級導演謝晉稱其為「電影的中國通」。同時,列孚積極推動香港電影華語電影發展,擔任大地院線顧問,以及香港廣雅傳播公司負責人。

生平

1949年出生於廣州,祖籍廣東番禺,少年時期曾在廣州市南武中學讀書。文革期間被打成「反革命」。

1973年偷渡香港定居。1977年開始進入電影界,曾在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擔任粵語國語配音員。不久,即調任為邵氏公司官方刊物《南國電影》,為編輯。

1978年,以莫非為筆名為電影《大好彩》(又名《撈過界》,導演牟敦芾)撰寫劇本,是為香港首部以「大圈仔」在港犯罪題材影片,比起後來的《省港旗兵》(1984,麥當雄導演)早了六年。

1978年離開《南國電影》,次年1979年創辦電影雜誌《中外映畫》,同時擔任總編。《中外映畫》促成內地和香港的電影交流,介紹香港、台灣、外國和內地的電影文化。該刊的出現曾引新華社香港分社(即現中聯辦前身)注意,後獲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兼港澳工委書記習仲勛先生的特批,能夠在內地發行。成為中共建政後,第一本香港出版(境外出版),可於內地發行的電影文化、評論雜誌。1979年,獲香港《文匯報》之邀在該報開設影評專欄長22年,共撰寫了3百多萬文字的影評;與此同時也曾在《明報》、《快報》、《新晚報》等撰寫影評、書評;1980年至1983年在《東方日報》兼職。

1986年,先後為影片《天菩薩》(嚴浩導演)、《靚妹正傳》(邱禮濤導演)任策劃。

1988年列孚也創辦另一本電影文化雜誌《大影畫》半月刊,1990年創辦《影藝》半月刊、舞台表演雜誌《越界》,並參與創辦了大地唱片公司。列孚成為香港創辦和兼顧最多電影文化雜誌的主編,也是香港為最多報刊雜誌電影專欄撰稿的影評人。

1992年,進入收購香港明報的智才集團,擔任開拓中國大陸傳媒項目負責人。1993年,與廣東《現代人報》合作,成立報業公司共同營出版現代人報,任董事總經理,成為中國首份中外合資日報。可惜一年多後因種種原因,該報不得已停刊,獲調返回港出任《明報月刊》總經理兼副總編輯。

除出版電影文化著作外,列孚更樂於提拔後晉,在香港和內地多家學術機構任教,講述香港和內地電影發展史。

同時列孚參與香港和兩岸多個電影獎項的評審工作,如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金馬獎等等。是兩岸三地大中華地區著名的電影評論員、電影文化人。

2002年起,在北京的港資機構任職,2006年,南下參與創辦廣東大地電影院線,全面引進數碼化設備,成功開拓大陸二三線城市市場。

2012年,列孚聯袂一大批香港和廣東電影人,籌辦粵港澳電影商會,為香港電影、嶺南電影等粵語電影謀發展出路。希望借着粵港澳文化同根同源,打造粵港電影振興。

資料參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