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丹

中国将领

劉志丹(1903年10月4日—1936年4月14日),原名劉景桂,字志丹陝西省保安縣(今志丹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將領,共產主義革命家。

劉志丹
本名劉景桂
字號志丹
出生(1903-10-04)1903年10月4日
 大清陝西省延安府保安縣金丁鎮
逝世1936年4月14日(1936歲—04—14)(32歲)
 中國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今屬柳林縣
母校黃埔軍校第四期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部隊國民革命軍
中國工農紅軍
統率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
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
紅十五軍團
紅二十八軍
參與戰爭北伐戰爭
第一次國共內戰
配偶同桂榮
親屬弟弟劉景范
女兒劉力貞

劉志丹早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馮玉祥國民軍從事政治工作。1928年,他領導渭華起義,此後開闢陝甘邊陝北陝甘根據地,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副總指揮、總指揮,紅二十六軍二團政治處長、參謀長,四十二師參謀長、師長,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1935年十月, 劉志丹在肅反運動中遭受迫害,中央紅軍長徵到陝甘根據地後,劉獲得平反昭雪。1935年起,他先後擔任紅十五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紅二十八軍軍長等職。1936年4月14日,在東征戰役中,劉志丹率部進攻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時陣亡。

生平

早年投身革命

1903年10月4日,劉志丹出生于于陝西省保安縣金丁鎮。1922年,考入榆林中學學習,與魏野疇李子洲等共產黨員教師交往甚密。1923年,當選為榆林中學學生自治會長,積極組織學生活動。1924年,由王德三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同高崗參與組織橫山一高的學潮,轉入中國共產黨[1]。1926年,劉志丹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後,被派往馮玉祥國民軍工作,任第四路軍政治處長。隨軍援救西安,進攻劉鎮華,東出潼關,配合北伐戰爭。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他與劉伯堅鄧小平等共產黨員被馮玉祥驅逐出境[2],後在中共陝西省委從事秘密工作[3]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1928年1月,劉志丹與唐澍謝子長到達洛南縣,任共產黨員許權中任旅長的陝軍新編第3旅參謀主任。不久,率一批幹部到豫陝邊界地區開展農民運動,培訓赤衛隊骨幹。5月,參與領導了以新3旅為骨幹力量的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4]。渭華起義失敗後,他回到陝北,任中共陝北特委軍委書記,主持特委工作。在紅石峽會議上,他提出了通過白色、灰色、紅色三種形式開展武裝鬥爭的策略。

1929年7月,劉志丹出任陝西省委候補常委。後到陝甘邊界從事兵運工作,領導創建了南梁游擊隊[5]。1931年10月,和謝子長等將南梁游擊隊與閻紅彥吳岱峰所率陝北游擊支隊合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1932年2月,劉志丹任西北反帝同盟軍副總指揮兼第二大隊隊長。2月,西北反帝同盟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先後任總指揮、三支隊隊長,率部建立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蘇區[6]。年底,紅二十六軍二團成立,任政治處長、參謀長。後在左傾路線影響下,紅二團南下失敗,劉志丹等輾轉回到照金,出任陝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參謀長。11月後,任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參謀長、師長。

1934年5月,劉志丹任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指揮紅四十二師與紅軍游擊隊擊潰國軍圍剿,建立蘇維埃政權[7]。1935年2月,劉志丹先後出任中共西北工委委員、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率領紅軍先後占領安定延長延川安塞靖邊保安六座縣城。1935年9月,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組成紅十五軍團,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參與指揮了勞山戰役,殲滅東北軍110師。10月初,與高崗習仲勛馬文瑞等在戴季英主導的肅反中被逮捕,劉志丹遭嚴刑拷打,紅26軍營級以上、陝甘邊地方縣級以上幹部全部遭到關押,習仲勛差點被活埋[8]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由博古領導的黨務委員會負責解決當地肅反問題,劉志丹等被釋放[9]。此後,劉志丹先後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副主任和瓦窯堡警備司令、紅軍北路軍總指揮、西北軍委委員。1935年12月,出任紅二十八軍軍長[10]

逝世

1936年2月,劉志丹率紅二十八軍參加東征戰役,由羅峪口附近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4月14日,紅軍回師途中,率部攻打山西中陽縣三交鎮(今屬柳林縣),劉志丹在戰鬥中陣亡[11]。193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在瓦窯堡舉行追悼大會哀悼劉志丹,毛澤東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6月,中共中央決定將保安縣改為志丹縣

1962年,《工人日報》開始連載劉志丹弟弟劉景范之妻李建彤寫作的長篇小說《劉志丹》,被康生認為是替高崗翻案,引發「反黨小說《劉志丹》案」,習仲勛賈拓夫劉景范被打成反黨集團[12]。1994年8月,劉志丹被中共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2009年9月14日,劉志丹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13]

紀念

 
西安革命公園內的劉志丹雕像
  • 西安市革命公園內有劉志丹烈士雕像。
  • 陝西志丹縣劉志丹烈士陵園有劉志丹巨石雕像。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戴茂林; 趙曉光. 高岗传.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1: 14. ISBN 978-7-2240-9634-7. (簡體中文)
  2. ^ 傅國涌. 刘志丹的悲壮人生. 炎黃春秋. 2000, (11)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3) (中文(簡體)). 
  3. ^ 陝西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編).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 西北大學出版社. 1988: 65. ISBN 7-5604-0081-7 (中文(簡體)). 
  4. ^ 王永均.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62. ISBN 7-219-01084-2. (簡體中文)
  5. ^ 宋時輪主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軍事I.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9: 712. ISBN 7-5000-0247-5 (中文(簡體)). 
  6. ^ 范濟國主編.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7: 79. ISBN 7-5351-0043-0. (簡體中文)
  7. ^ 王樹增. 长征.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541. ISBN 978-7-02-005798-6. (簡體中文)
  8. ^ 习仲勋回忆西北肃反:主席晚来几天,我就被活埋了. 人民網. 2012-12-27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6) (中文(簡體)). 
  9. ^ 吳葆朴; 李志英. 秦邦宪(博古)传.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7: 196. ISBN 978-7-80199-6855. (簡體中文)
  10.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0: 395. ISBN 978-7-80237-381-5. (簡體中文)
  11. ^ 周鴻、朱漢國 主編 (編). 中国二十世纪纪事本末 附卷·人物.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0: 186. ISBN 7-209-02403-4. (簡體中文)
  12. ^ 方海興. 小说《刘志丹》冤案始末:康生硬说“是为高岗翻案”. 時代潮. 2001, (11)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13. ^ 全国“双百”人物(2009). 新華網. [2015-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9).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