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中山西路343號[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共中央宣傳部等七部委「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等六部委「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亦是國家級國防教育示範基地。[1]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安葬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在華北犧牲的316位團職以上革命烈士的遺骨,包括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的靈柩,並安放着640餘位革命烈士、老紅軍的骨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彭德懷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為該陵園題詞。[1][2][3]

歷史

 
烈士紀念館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是河北省民政廳直屬的正處級事業單位,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2]該陵園的前身是侵華日軍的神社。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將其改成勝利公園。1948年秋,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提議,為了紀念在華北犧牲的革命烈士,在勝利公園舊址上修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950年3月開工建設,1954年8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1][3]建築工程由鄔天柱總工程師規劃設計,經梁思成張開濟宋柏等人審定後施工。[2][3]

 
銘碑堂廣場前的主群雕

2008年5月,為了擴大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的教育和服務功能,經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增名「和平公園",免費開放。[4]

2014年9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石家莊某部向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捐贈了八位英雄楷模銅像,分別為: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5]

2014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入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有17名安葬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他們是:白求恩柯棣華馬本齋常德善王遠音包森韓增豐周建屏高小安雷燁李永安才山郭陸順白乙化孔慶同王溥王先臣[6]

建築

 
白求恩塑像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布局沿南北中軸線對稱。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1]

  • 陵園大門:花崗石砌成的門壁上鑲嵌有漢白玉石刻匾額,匾額上刻有朱德題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5個鎏金大字。[2][3]
  • 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陵園大門內正北。紀念碑高2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碑身用淺灰色花崗岩貼面。碑身正面刻有毛澤東的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東西兩面分別是鄧小平題詞、江澤民題詞,北面是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為該紀念碑撰寫的碑文。碑身下部的碑基四周為四組漢白玉浮雕,分別是「人民戰爭」、「解放石家莊」、「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柯棣華搶救傷員」。整個紀念碑下部的基座面積1024平方米,呈坡形,坡面用黑色磨光花崗岩砌成。四面每面正中各有上下兩組台階。基座上方四角各有一座剁斧石飾面的大型火炬台模型。紀念碑的四周是面積6300平方米的紀念廣場。靠近紀念碑的廣場中心地面用灰色花崗岩鋪成,廣場外圍地面則是水泥。紀念碑正前方中央有一根不鏽鋼旗杆,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杆東、西兩側的廣場邊緣各有一座雕塑。[2][3]
  • 著名烈士銅像區:位於銘碑堂廣場前,為三組大型銅鑄雕像,由雕塑家張松鶴溫庭寬及畫家蔣兆和等人設計塑造。中央的主群雕由三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高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目視前方。像座正面兩側是「參軍」、「支前」兩幅漢白玉浮雕。東側一組由兩位握槍的八路軍戰士組成,西側一組是一男一女兩個民兵埋設地雷。主群雕前的兩排松柏間,立有1998年建成的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銅像,分別是:周文彬李永安常德善周建屏董振堂王先臣馬本齋王遠音李力趙博生[2][3]
  • 銘碑堂:為全園的中心建築。1997年重建。因堂內設有臥碑及領導人題詞的石碑,得名「銘碑堂」。銘碑堂的建築面積為630平方米,銘碑堂外部用花崗岩砌成,正面飾有落地玻璃窗。銘碑堂內中央為一塊大型漢白玉臥碑,刻有毛澤東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八個貼金大字。臥碑頂端的漢白玉石台上,鑲有奧地利僑民蓋斯特製作的銅鑄花圈。248位烈士的名字刻在銘碑堂北牆中央。銘碑堂內東、西兩側牆上鑲有刻着劉少奇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彭真賀龍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等14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的石碑。[2][3]
 
烈士墓區
  • 烈士墓區:銘碑堂後東西兩側是四組對稱的烈士墓區。安葬有316位革命烈士。烈士墓墓身為花崗岩,墓後樹立漢白玉墓碑。墓頂有花池,碑身刻有烈士生平。[2][3]
  • 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位於中軸線北端,2014年4月4日對外開放。入口處的太行山脈浮雕牆上有紅色大字「紅色太行,永恆的見證;英雄河北,不朽的歷史」。該館展出1919至1949年河北軍民的革命戰爭歷史。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紅旗插遍燕趙大地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展示從五四運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第二部分「抗日烽火燃燒燕趙萬眾一心抵禦外辱」,展示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第三部分「河北軍民保衛解放區柏坡聖地孕育新中國」,展示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的歷史。[7]

中軸線東側的建築自南向北依次是:[1]

  • 迎賓廳:位於紀念廣場東側。
柯棣華墓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53年
認定時間1982年7月23日
  • 柯棣華塑像及陵墓:位於烈士紀念碑東側。柯棣華墓為方形墓體,弧形墓頂,坐東朝西。下有混凝土墓基。墓座上刻有柯棣華生平。墓體前立有刻着「柯棣華大夫之墓」的大理石墓碑。墓體右側有印度援華醫療隊隊長愛德華紀念碑,左側有印度援華醫療隊隊員巴蘇華紀念碑。墓後有磚牆。墓前廣場立有一尊柯棣華全身雕像。1942年12月9日,柯棣華病逝。1943年安葬在唐縣軍城南關的晉察冀烈士陵園,1953年3月15日遷葬華北軍區烈士陵園。[2][8]1970年6月,又將柯棣華墓遷至噴水池東側,與白求恩墓相對應。1971年,在柯棣華墓兩側修建起畫廊展示照片。1979年11月,在墓前廣場中央樹立起高2.7米的柯棣華全身雕像。1982年9月,為紀念柯棣華逝世40周年,又用花崗岩替換了墓基四周的混凝土欄杆,同時加長了兩側畫廊。[8]
  • 烈士紀念館:占地面積360平方米,館前正中的牆上刻有中共中央華北局撰寫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記》。館內分為三部分:中間是序幕廳,廳內展示毛澤東的「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題詞;東西兩側為紀念廳,廳內展示安葬在該陵園內的馬本齋周建屏白乙化楚大明李混子等16位著名革命烈士的遺像及事跡。[2]
  • 董振堂紀念碑亭:位於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前東側,為紀念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烈士而建立。亭內立有石碑,正面書「董振堂同志紀念碑」,背面的碑文記述了董振堂生平。[2]

西側建築由南向北依次是:[1]

  • 影視廳:位於紀念廣場西側。
白求恩墓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953年
認定時間1982年7月23日
  • 白求恩塑像及陵墓:位於烈士紀念碑西側。白求恩墓為方形墓體,弧形墓頂,坐西朝東,墓體前立有刻着「白求恩大夫之墓」的大理石墓碑。墓前廣場上立有一尊白求恩全身雕像,雕像高3米,下面有高2米的底座。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逝世。1940年6月,晉察冀邊區政府將白求恩安葬在唐縣軍城南關的晉察冀烈士陵園[2]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53年3月15日,白求恩和柯棣華靈柩由晉察冀烈士陵園遷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並排安葬在陵園內的噴水池西側,墓地坐西朝東,墓前設有十字架。1959年2月下旬,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修建印度友人愛德華博士紀念碑,同時還重修白求恩和柯棣華墓,重修之後墓地增建長19米、寬16.35米、高0.8米的墓基,兩墓體從原來的平頭形改成半圓形,墓前各立一塊漢白玉墓碑;和愛德華紀念碑並列(自北向南依次為白求恩墓、柯棣華墓、愛德華紀念碑),墓後興建高大的十字花磚牆。1959年6月,周恩來來該陵園視察時指出,墓體和後牆的圖案不夠和諧。陵園乃自1959年9月初動工,把後牆改建成水刷石面磚牆。1965年,為宣傳白求恩事跡,在墓基兩側興建展線長138.6米的畫廊,展出85幅白求恩革命活動照片。1970年6月,為迎接第一屆加拿大友好訪華團,將柯棣華墓與愛德華紀念碑遷到噴水池東側,將白求恩墓遷到原墓基的中央,墓體採用圓頂方座,全部用漢白玉砌成,墓座南北兩面分別刻有毛澤東對白求恩的讚譽及白求恩生平。1970年7月,在白求恩墓前廣場中央塑造高3米的白求恩像。1970年7月23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白求恩墓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9月,白求恩墓墓基由磚砌改為花崗岩砌成。[2][3]
  • 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占地面積1280平方米,紀念犧牲在華北的國際友人。通過圖片、文物、場景復原等手段記述了白求恩的生平及在中國的戰鬥及生活經歷,以及印度援華醫療隊的事跡。該館收藏有白求恩發明並使用多年的肋骨剪,柯棣華使用過的油燈及桌椅,巴蘇華的護照等文物。[2]
  • 烈士紀念碑亭:位於白求恩·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東側。碑亭高10米,徑寬9米,拱頂下有六根小磨石石柱。亭內立有一塊大型漢白玉石碑。碑陽刻有中共中央華北局的題詞。東西兩側分別刻有華北行政委員會華北軍區的題詞。[2]
  • 戎冠秀銅像
  • 趙博生紀念碑亭:位於華北革命戰爭紀念館前西側,為紀念紅五軍團副總指揮趙博生烈士而建立。亭內立有石碑,正面書「趙博生同志紀念碑」,背面的碑文記述了趙博生生平。[2]

21世紀初,經河北省民政廳支持,該陵園啟動了園區整體改造升級工程,形成一條南北景觀主軸、三條東西景觀次軸,園區設有紀念瞻仰區、歷史文化區、雕塑區、碑林區、烈士墓區、園林休憩區。[1]

鐵獅子

鐵獅子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分類其他
時代
認定時間1982年7月23日

陵園內有一對鐵獅子,分別高1.32米、1.24米,鑄造於金朝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鑄造技藝精湛,形態優美,毫無鏽痕。鐵獅子原置於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座廟前。1950年代,鐵獅子被遷至該陵園。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9]

2010年1月2日凌晨,這對鐵獅子被犯罪團伙盜走。1月16日,犯罪團伙在湖北十堰將鐵獅子通過物流發往廣東省,出售給一位商人。2010年2月,河南省平頂山市警方抓獲了在當地偷盜盆景的該犯罪團伙,其成員全部落網,該團伙成員向平頂山市警方交代了該團伙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偷盜鐵獅子的犯罪經過。此後,警方雖經多方努力,但鐵獅子至今一直下落不明。2010年,石家莊市橋西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因失職而對鐵獅子被盜負有責任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保衛科科長聶某等3人被石家莊橋西區法院判刑。2013年初,一對用石頭仿製的鐵獅子被陵園安放到鐵獅子的原址處。[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