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11](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Narodnooslobodilačka vojska i partizanski odredi Jugoslavije (NOV i POJ), Народноослободилачка војска и партизански одреди Југославије (НОВ и ПОЈ);馬其頓語:Народноослободителна војска и партизански одреди н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 (НОВ и ПОЈ);斯洛維尼亞語:Narodnoosvobodilna vojska in partizanski odredi Jugoslavije (NOV in POJ)),為南斯拉夫共產黨為對抗納粹德國和其軸心國盟友所組成的武裝部隊。通常簡稱為南斯拉夫人民(或譯作民族)解放軍或南斯拉夫游擊隊。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 | |
---|---|
領導人 |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愛德華·卡達爾 伊萬·里巴爾 弗拉基米爾·納佐爾 拉德·孔卡 伊沃·洛拉·里巴爾 阿索·約萬諾維奇 安德耶拉·海布朗 斯韋托扎爾·武克曼諾維奇 科斯塔·納奇 佩科·達普切維奇 科恰·波波維奇 佩塔爾·德拉普辛 米哈伊洛·阿波斯托爾斯基 伊萬·戈什尼亞克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米洛萬·吉拉斯 薩瓦·科瓦切維奇 鮑里斯·基德里奇 弗蘭克·羅茲曼 |
活躍期 | 1941年–1945年 |
效忠於 | 南斯拉夫共產黨 |
總部 | 移動,跟隨主要行動單位。 |
活躍地區 | 軸心國佔領下的南斯拉夫 羅馬尼亞王國(避難目的)[1] 義大利王國(伊斯特里亞、茨雷斯島與洛希尼島、阜姆、札拉、部分佛里烏利-威尼斯朱利亞,特別是的里雅斯特) 德意志國(1945年5月,部分的克恩頓州) |
意識形態 | |
政治立場 | 極左翼 |
人數 | 80,000–800,000 |
盟友 | 同盟國:
前軸心國: 其他支援盟友: |
對手 | 軸心國:
其他軸心國合作者: 反對派:
|
戰役、戰爭 | 蒙特內哥羅起義 索博起義 烏日策共和國 比哈奇共和國 內雷特瓦河 蘇捷什卡戰役 科扎拉攻勢 突襲德瓦爾 貝爾格勒攻勢 斯雷姆戰線 的里雅斯特行動 |
目標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是由南斯拉夫共產黨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領導的軍事組織,其兩個目標之一是與占領軍作戰。在1944年英國的支援物資到達之前,從占領軍繳獲的武器是唯一的武器來源。[12]另一個目標是在南斯拉夫建立一個多民族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為此,南斯拉夫共產黨試圖通過維護每個群體的權利,來聯合南斯拉夫境內的所有民族一起對抗占領者。[13]
游擊隊的敵人,也就是切特尼克的目標則是保留君主制,確保塞族人口的安全,並通過對非塞族人進行種族清洗來建立大塞爾維亞。[14][15][16][17]兩個抵抗運動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就不穩定,從1941年10月起,它們惡化為全面衝突。[18]對於切特尼克人來說,鐵托的泛民族政策是反塞爾維亞的,而切特尼克的保王主義卻是共產黨人所憎惡的。[19]
1944年秋,德國因蘇聯和保加利亞全面反攻而被迫撤退。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游擊隊中。到1944年底,游擊隊總人數為 650,000 人,分為4個野戰軍和52個師,且不再是打游擊戰而是進行常規戰鬥。到1945年4月,游擊隊人數已超過80萬。[20]
背景
1941年4月6日,南斯拉夫王國遭到軸心國的全面入侵。在入侵期間,貝爾格萊德遭到德國空軍的轟炸。最終,南斯拉夫皇家軍隊於4月17日無條件投降。與德國國防軍相比,南斯拉夫陸軍裝備糟糕得很,根本無力抵抗德國國防軍的全面入侵以及空軍的狂轟濫炸。[21]
南斯拉夫投降後,軸心國開始肢解南斯拉夫。德國占領了德拉瓦河省的北部,同時通過扶持傀儡政府對塞爾維亞剩餘領土進行軍事占領。[22]克羅地亞獨立國也在德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它覆蓋了今天克羅地亞的大部分領土,還包括波黑所有地區和塞爾維亞的斯雷姆。意大利占領了德拉瓦河省的剩餘地區,並更名為盧布爾雅那省。意大利還占領了澤塔河省的大部分地區、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區以及幾乎所有的亞得里亞海島嶼。匈牙利還控制了新成立的黑山,占領併吞並了南斯拉夫的巴拉尼亞、巴奇卡、和普雷克穆列等地區。[23]與此同時,保加利亞吞併了馬其頓,賽爾維亞東部和科索沃的小塊地區。[24]
在瓜分南斯拉夫後,占領軍不斷的壓迫着本地居民。因此,各種各樣的游擊隊不僅得到了廣泛的支持,而且對許多人來說是生存的唯一選擇。 在占領初期,德軍會不加區別地絞死或槍殺他們懷疑的對象,其中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每有一名德國士兵被殺死,就會有多達100名當地居民被殺害。[25][26]德軍最嚴重的兩起暴行是在克拉列沃大屠殺和克拉古耶瓦茨大屠殺,有超過5000名平民在這兩場大屠殺中遇難。[26]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南斯拉夫共產黨開始組織和團結反法西斯組織和政治力量進行全國起義。共產黨由鐵托領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南斯拉夫取締,此後轉為地下活動。然而,由於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使得蘇聯無法干預南斯拉夫的事務,因此鐵托沒有獲得蘇聯的支持,無法公開的行動。
早期活動
在軸心國入侵南斯拉夫期間,共產黨的領導層與鐵托一起居住在薩格勒布。一個月後,他們搬到了貝爾格萊德。當德國和蘇聯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簽訂時,共產主義者沒有與新成立的傀儡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發生公開衝突。在占領的頭兩個月里,他們擴大了地下網絡,並開始積累武器。1941年5月初,來自全國各地的共產黨員在薩格勒布舉行了五月協商,他們尋求組織試圖發動起義來抵抗占領者。1941年6月,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也舉行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開始起義的準備工作。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不同地區和民族對游擊隊運動的支持程度有所不同,這反映了當地居民對他們能否生存下去的擔憂,因為當地居民很有可能因為支持游擊隊而被烏斯塔沙或切特尼克殺害。1941年6月22日,克羅地亞發生了第一次游擊隊起義,當時40名克羅地亞共產主義者在錫薩克和薩格勒布之間的布雷佐維察森林發動起義,組成了第一支游擊隊。兩周後,鐵托在塞爾維亞領導了他的第一次起義。南斯拉夫共產黨正式決定於7月4日發動武裝起義,這一天後來被定為了戰士節。
第一個薩格勒布-塞斯韋特游擊隊於1941年7月成立。1941年8月,在達爾馬提亞成立了7個游擊隊,負責宣傳起義。1941年8月26日,第1分裂游擊隊的21名成員被意大利和烏斯塔沙軍隊俘虜後被行刑隊處決。1941年夏天,包括莫斯拉維納和卡爾尼克在內的其他地區也成立了一些游擊隊。鐵托在夏季又發動了一場起義並在秋季建立了烏日策共和國,但到1941年12月時,游擊隊被軸心國軍隊擊敗,烏日策共和國滅亡,此後塞爾維亞游擊隊的支持率下降。
隨着鎮壓的進行,在克羅地亞的塞爾維亞人支持游擊隊的比例不斷下降,他們轉而支持其他的游擊隊或者切特尼克。在波黑境內,塞族人對游擊隊支持率很高,支持的原因是烏斯塔沙對塞族人的種族滅絕。波斯尼亞塞族人對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也以自治團體的形式發展起來。儘管塞族領導下的游擊隊對不同國籍的成員開放,但切特尼克對穆斯林充滿敵意。東黑塞哥維那起義後,在1941年7月27日,游擊隊領導的起義在 德瓦爾和波斯尼亞格拉霍沃地區爆發,並成功的從克羅地亞獨立國當局手裡占領了重要領土。
1941年,在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游擊隊約有55000名戰士,但在重重圍剿之下,只有4500人成功逃往波斯尼亞。1941年12月21日,他們組建了第一無產階級旅——游擊隊的第一支正規軍事部隊,能夠在當地以外開展行動。1942年,游擊隊正式併入人民解放軍和南斯拉夫游擊隊,字面意義上的人民解放軍和南斯拉夫游擊隊正式成立。
發展
戰爭初期六個月,人民解放軍與切特尼克部隊協同作戰,但是後來由於目標不同而分道揚鑣,進而相互攻擊。由於切特尼克領導者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不但沒有對軸心國作戰,反而有和意大利駐軍合作攻擊人民解放軍部隊。1943的德黑蘭會議後,英國政府立場轉變,由支持米哈伊洛維奇轉為支持狄托,撤回原先駐在米哈伊洛維奇總部的軍事代表團,改派以菲茨羅伊·麥克萊恩為首的代表團駐在狄托總部,並提供武器支援。隔年6月16日,人民解放軍統帥狄托與王室政府代表伊萬·什巴舍維奇在維斯島簽訂了維斯條約,認可南斯拉夫共產黨部隊取代南斯拉夫祖國軍為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的軍隊。[27]
戰後
1945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立,以戰時的人民解放軍為基礎建立國家軍隊「南斯拉夫人民軍」[28]。
參見
參考文獻
- ^ Third Axis Fourth Ally: Romanian Armed Forces in the European War, 1941–1945, by Mark Axworthy, Cornel Scafeş and Cristian Crăciunoiu, page 159
- ^ Fisher, Sharon. Political change in post-Communist Slovakia and Croatia: from nationalist to Europeanist.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27. ISBN 978-1-4039-7286-6.
- ^ Jones, Howard. A new kind of war: America's global strategy and the Truman Doctrine in Gree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67. ISBN 978-0-19-511385-3.
- ^ Hupchick, Dennis P. The Balkans: from Constantinople to commun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374. ISBN 978-1-4039-6417-5.
- ^ Rosser, John Barkley; Marina V. Rosser. Comparative economics in a transforming world economy. MIT Press. 2004: 397. ISBN 978-0-262-18234-8.
- ^ Chant, Christopher. The encyclopedia of codenames of World War II. Routledge. 1986: 109. ISBN 978-0-7102-0718-0.
- ^ Partisans: War in the Balkans 1941–1945. BBC. [2011-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8).
- ^ PROGLAS POKRAJINSKOG KOMITETA KPJ ZA SRBIJU.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 ^ PROGLAS POKRAJINSKOG KOMITETA KPJ ZA VOJVODINU.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 ^ PROGLAS OKRUŽNOG KOMITETA KPJ ZA KRAGUJEVAC. [2021-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 ^ 馬細譜. 南斯拉夫兴亡.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ISBN 7509711401.
- ^ Basil Davidson: PARTISAN PICTURE. znaci.org. [202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 ^ Tomasevich, Jozo. 2: Occu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 2001: 96. ISBN 978-0-8047-3615-2.
- ^ Milazzo, Matteo J. The chetnik movement and the Yugoslav resistance. Baltimore: Johns Hoplins Univ. Pr. 1975: 30-131. ISBN 978-0-8018-1589-8.
- ^ Tomasevich, Jozo. 1: The Chetniks.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ess. 1975: 166–178. ISBN 978-0-8047-0857-9.
- ^ Mulaj, Klejda; Mulaj, Kledja. Politics of ethnic cleansing: nation-state building and provision of in/security in twentieth-century Balkan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8: 71. ISBN 978-0-7391-1782-8.
- ^ Velikonja, Mitja. Religious separation and political intolerance in Bosnia-Herzegovina. Eastern European studies 1st ed. 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3: 166. ISBN 978-1-58544-226-3.
- ^ BBC - History - World Wars: Partisans: War in the Balkans 1941 - 1945. www.bbc.co.uk.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8) (英國英語).
- ^ Pinson, Mark (編). The Muslims of Bosnia-Herzegovina: their historic development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dissolution of Yugoslavia. Harvard Middle Eastern monographs 2. ed. Cambridge, Mass: Center fo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of Harvard Univ. 1996. ISBN 978-0-932885-12-8.
- ^ Perica, Vjekoslav. Balkan idols: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Yugoslav states. Religion and global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517429-8.
- ^ Tomasevich, Jozo. 1: The Chetniks.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ess. 1975: 64–70. ISBN 978-0-8047-0857-9.
- ^ Tomasevich, Jozo.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2: Occu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 2001: 78. ISBN 978-0-8047-3615-2.
- ^ Tomasevich, Jozo.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2: Occu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 2001: 61–63. ISBN 978-0-8047-3615-2.
- ^ Convention (IV) relat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 Persons in Time of War. Geneva, 12 August 1949.. ihl-databases.icrc.org.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1).
- ^ Armour, I. D. The Balkans, 1804-1999: Nationalism, War and the Great Powers. By Misha Glenny.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2001-06-01, 116 (467). ISSN 0013-8266. doi:10.1093/ehr/116.467.685.
- ^ 26.0 26.1 Tomasevich, Jozo. War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 2: Occu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 Pr. 2001: 69. ISBN 978-0-8047-3615-2.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22。
-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與民族衝突(1991-2006)〉,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頁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