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迪亞軍區
卡爾迪亞(希臘語:Χαλδία,羅馬化:Khaldia,或譯作「加爾底亞」)是位於今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東北部,黑海東南沿岸內地山區的一個歷史區域。其名稱來源於古代定居於該區域,被稱為卡爾迪人的族群。卡爾迪亞這一名稱在整個拜占庭時期都在使用,並在約公元840年建立起了以此命名的正式軍區,是為卡爾迪亞軍區。在中世紀後期,其形成了特拉比松帝國的核心區域,直至1461年淪陷於奧斯曼帝國。
卡爾迪亞軍區 Χαλδία, θέμα Χαλδίας | |
---|---|
拜占庭帝國的軍區 | |
約820/840年—1091/1095年 1098年—1126年 1140年—1204年 | |
公元842年拜占庭帝國行政區劃,卡爾迪亞位於東北邊境 | |
坐標:41°N 40°E / 41°N 40°E | |
國家 | 拜占庭帝國 |
首府 | 特拉佩祖斯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 設立為軍區 | 約820/840年 |
• 塞爾柱入侵後脫離拜占庭帝國 | 1091/1095年—1098年 |
• 君士坦丁·加布拉斯叛亂 | 1126年—1140年 |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脫離拜占庭帝國 | 1204年 |
• 陷落於奧斯曼帝國 | 1461年 |
安東尼·布賴爾將該名稱的起源追溯至了烏拉爾圖語,而非君士坦丁七世曾認為的來自迦勒底[1]。但是其他學者不認同其與烏拉爾圖語的關聯。希臘語中該部落的名稱「Χάλυψ」,意為「鋼」,該名詞傳至拉丁語之後變成了「Chalybs」。塞伊斯(Sayce)將「Chalybe」追溯至赫梯語「Khaly-wa」(「哈里斯河之地」)[2]。除了專指某一族群或部落之外,Chalybes也是希臘語用於指「黑海海岸貿易鐵的族群」的通用詞彙[3]。
地理
卡爾迪亞這一名稱最初是指今安納托利亞東北部居米什哈內周圍的高原區域[4],但在拜占庭帝國中期,這一名稱拓展並囊括了沿海區域,因此特拉佩祖斯周圍的整個省份都包含在內。卡爾迪亞位於本都山脈最東端,其北接黑海,東鄰伊比利亞高加索最西邊的拉齊卡,南抵埃爾津詹、埃爾祖魯姆以及被羅馬人稱為小亞美尼亞的區域,西至本都地區的西半部分。卡爾迪亞的主要城市是兩個古代希臘人的殖民地,坐落於沿海低地的克拉蘇斯(今吉雷松)和特拉佩祖斯。南部的內陸山區,被稱為「美索卡爾迪亞」(Mesochaldia,意為「中卡爾迪亞」),此處人煙稀少,6世紀史家普羅柯比稱其「難以到達」,但礦藏豐富,尤以鉛最多,還有銀和金。此處最主要的定居點因該區域的礦山而獲得了「阿爾吉羅波利斯」(Argyropolis)之名,意為「銀城」,即今天的居米什哈內[來源請求]。
歷史
卡爾迪亞語留存下來的對黑海的稱謂「Kakamar」,指向了其與印歐語系的聯繫[5]。斯特拉波將卡爾迪亞人和古代的卡呂比亞人(Chalybia)相提並論,稱他們粗魯好戰[6]。當地最早的居民卡呂柏斯人,被古典時期的作家列為最早的鐵匠民族之一[7],希臘語中對鋼的稱謂「χάλυβας,Chalybas」,也可能來源於該族群[8]。據羅德島的阿波羅尼奧斯所說,卡呂柏斯人屬於斯基泰人[9]。這一地區的首個希臘殖民地是特拉佩祖斯,由米利都的商人建立,通常認為其建立於公元前756年。希臘的殖民局限於沿海地區,後來羅馬對內陸部落的控制似乎也僅僅是名義上的[4]。
沿海區域曾屬於羅馬的波勒莫尼庫斯本都行省。直到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時期,好戰的部族贊尼人才投降並基督化,納入了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10]。查士丁尼將整個地區劃入了新成立的「第一亞美尼亞行省」,首府為特拉佩祖斯。莫里斯在位時期,行省更名為「第三亞美尼亞行省」。
7世紀下半葉,隨着軍區制的建立,該區域(波勒莫尼庫斯本都以及被稱為刻爾齊尼的第一亞美尼亞部分區域)成為了亞美尼亞軍區的一部分,最初是卡爾迪亞分軍區,隨後成為了都督區(doukaton)。到840年,或者可能早至824年,其形成了一個完全的軍區[11][12][13]。9、10世紀的阿拉伯地理學家對該軍區有着不同記錄:伊本·胡爾達茲比赫記載其有六座要塞,屈達瑪·伊本·雅法爾稱其有4,000部隊,伊本·法齊赫記載道主管軍區的將軍指揮了10,000軍隊(無疑有所誇大),下轄兩支中隊[14]。根據10世紀的檔案,卡爾迪亞將軍年領20磅黃金,其中半數來自於國庫,其餘來自於省內稅收,包括對來自東方匯集於特拉佩祖斯的重要貿易路線徵收的,名為kommerkion的貿易關稅[11][12]。10世紀初,軍區南部的刻爾齊尼被析出並劃入新建立的美索不達米亞軍區[15]。
在10世紀東部得以擴張之前,卡爾迪亞一直都是拜占庭帝國的東北邊疆。但在1091/1095年至1098年,以及1126年至1140年,該軍區曾經獨立過一段時間。第一個時期是狄奧多爾·加布拉斯擔任都督的時候,該地與拜占庭其他領土的聯繫被塞爾柱突厥人切斷。第二個時期是都督君士坦丁·加布拉斯發起叛亂,對抗約翰二世·科穆寧。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陷之後,特拉比松帝國便是與尼西亞帝國以及伊庇魯斯專制國一道的三個拜占庭繼承國之一。該國家由科穆寧家族的阿萊克修斯建立,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幾周之前,他在卡爾迪亞指揮着格魯吉亞遠征軍,發現自己成了事實上的皇帝,於是在特拉布宗建立了國家[16]。實際到14世紀時,帝國的領土已經削減到了舊軍區的範圍[17]。儘管如此,特拉比松帝國還是因其與世隔絕的位置,規模不大但卻精幹的軍隊,基於聯姻的穩健外交,渡過了接連的動盪,直到1461年向奧斯曼人投降。滅亡之後,內陸一些孤立的要塞仍在抵抗,一直到1479年,小亞細亞最後一個基督徒的據點戈拉卡(Golacha)要塞陷落,該地區才最終淪陷。奧斯曼帝國時期,該地區仍有大量的本都希臘人,直到1923年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
參考資料
腳註
- ^ Anthony Bryer, "Greeks and Türkmens: The Pontic Exception", Dumbarton Oaks Papers, 29 (1975), p. 116f
- ^ The Greek Colonisation of the Black Sea Area p. 74
- ^ I. M. Diakonoff The Pre-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Yerevan, 1968 (Delmar, New York, 1984) ISBN 9780882060392. "The Greeks evidently used the name Chalybes for all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Pontus who traded in iron ore (see Pauly, s.v. Chalybes); in some cases we might suspect that the Moschi (in Pontus) and/or the Chalybes were foreign designations for the Chaldians (Halitu, Xaghtik') who actually did live between the Tibareni in the west, the Mosynoeci in the north, and the Matieni in the southeast."
- ^ 4.0 4.1 Talbert 2000,第1226頁.
- ^ Robert H. Hewsen. Armenia: A Historical Atla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 ^ Jones, H.L. (ed.), Strabo, Geography (Loeb, New York 1917-1932), 548.18, 549.19.
- ^ Ancient Georgian iron metallurgy and its ore base (PDF). [2013-07-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8-19).
- ^ Smith 1854,第602頁.
- ^ Apollonius Rhodius. Tr. by R. Merkel, by Edward P. Coleridge. The Argonautica. pp. 49, 65. [1]
- ^ Evans 2000,第93頁.
- ^ 11.0 11.1 Pertusi 1952,第138頁
- ^ 12.0 12.1 McGeer, Nesbitt & Oikonomides 2001,第85頁
- ^ Treadgold 1995,第31頁.
- ^ Pertusi 1952,第138–139頁
- ^ Pertusi 1952,第139頁
- ^ A. A. Vasiliev, "The Foundation of the Empire of Trebizond (1204–1222)", Speculum, 11 (1936), pp. 18f
- ^ Treadgold 1997,第817頁.
書籍
- Evans, James Allan Stewart. The Age of Justinian: The Circumstances of Imperial Pow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ISBN 978-0-415-23726-0.
- McGeer, Eric; Nesbitt, John; Oikonomides, Nicolas (編). Catalogue of Byzantine Seals at Dumbarton Oaks and in the Fogg Museum of Art, Volume 4: The East.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2001. ISBN 0-88402-282-X.
- Pertusi, A. Constantino Porfirogenito: De Thematibus. Rome: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1952 (意大利語).
- Smith, William.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Geography. Boston, Massachusett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54.
- Talbert, Richard J. A. Barrington Atlas of the Greek and Roman World: Map-by-Map Director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691-04945-8.
- Treadgold, Warren T. Byzantium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8047-3163-2.
-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047-2630-2 (英語).
延伸閱讀
- Bryer, Anthony; Winfield, David. Byzantine Monuments and Topography of the Pontos, Volume 1.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1985. ISBN 0-88402-122-X.
- Gyftopoulou, Sofia; Papadaki, Irene. Chaldia (Byzantium). Encyclopedia of the Hellenic World: Asia Minor. Foundation of the Hellenic World. 2005-03-10 [2011-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