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臼炮

卡爾臼砲(德語:Mörser KarlGerät 040/04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所開發、使用的一款超重型迫擊砲與超重型自走砲

卡爾臼砲
卡爾臼砲040型正在對塞凡堡進行砲擊。
類型超重型迫擊砲
超重型自走砲
原產地 納粹德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0年-1942年
使用方 納粹德國陸軍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37年
生產商萊茵金屬
生產日期1940年11月-1941年8月
製造數量7輛(最後一輛為實驗平台)
基本規格
重量124
長度11.37公尺
寬度3.16公尺
高度4.78公尺
操作人數16人於10分鐘內完成組裝。

口徑卡爾臼砲040型600毫米
卡爾臼砲041型540毫米
射擊仰角最大仰角70°
迴旋角度左右各2.5°
射速每小時射擊6-12發。
槍口初速高爆彈(HE):每秒192公尺
穿甲高爆彈(APHE):每秒179公尺
最大射程高爆彈:大約6.5公里(60°仰角)
穿甲高爆彈:大約4.3公里(60°仰角)

發動機戴姆勒·賓士507 C柴油引擎或503 A汽油引擎
580 hp
懸掛扭力桿英語Torsion bar suspension
燃料容量1,200公升
作戰範圍柴油引擎:60公里
汽油引擎:42公里
速度時速6-10公里
卡爾臼砲的比例模型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認為德國是一貫的強敵,在發現德國方面「希里芬計畫」的戰略效益之後,修築了當時世界上最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寄望它能遲滯與遏阻德國可能的侵略方向,將德國的侵略路線界定於馬奇諾北側的荷比盧國界上。

而德國自希特勒掌權後,開戰已勢在必行。有鑒於當時各國陸軍仍以防護力強大的要塞作為戰略據點,尤其是馬奇諾防線這類大型要塞,為了能夠用火砲擊穿並摧毀馬奇諾要塞,希特勒下令進行研製超重型火砲的計畫,除了卡爾臼砲外,這個計畫的成果還包括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砲

發展

沿革

1937年6月,萊茵金屬公司收到開發大口徑榴彈砲計畫的命令,並且由彈道工程師卡爾·貝克英語Karl Becker (general)將軍負責開發,貝克將軍於1939年完成口徑600毫米火砲(Gerät 040)設計,而該火砲也因此命名為「卡爾臼砲」。

卡爾臼砲一共生產了6輛,每一輛都各自有命名;原計劃每門砲及所屬的2-3輛由4號戰車改裝的彈藥車和其它輔助單位編為一個重砲連,每2個連編為1個「重砲特車營」(Sonder-Geräte formed Heavy Artillery Battalion)。隸屬第一營的兩台臼砲分別是1號車「亞當」(Adam)與2號車「夏娃」(Eva);隸屬第二營的是3號車「索爾」(Thor)(北歐神話中的雷神,主神奧丁的兒子,擁有雷神之錘)、4號車「奧丁」(Odin)(奧丁是北歐神話中的主神,地位基本等同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隸屬第三營的是5號車「洛基」(Loki)(北歐神話中的邪神,奧丁的弟弟,也做欺騙之神)以及6號車「提爾」(Ziu)("Ziu"是戰神提爾"Tyr"的古德語名稱)。因戰事發展和3號車「索爾」在測試中砲管爆炸一直未得完全修復,這些車輛被先後編為不同的重砲營,歷經番號833營、628營、428營、638營。

車台於1940年5月在德國北部中央的翁特爾呂斯測驗行駛;生產日期從1940年11月持續到1941年8月。到了1941年2月,火砲的口徑再度提交討論,包括著手增加火砲射程。1942年5月正式下令生產口徑540毫米(Gerät 041)的砲管6座,600毫米砲管與540毫米砲管可依照任務需求進行更換。萊因金屬與希特勒在1943年3月舉行的會議中表示第一座砲管將於同年6月交貨;8月中再出廠3座砲。

操作特性

卡爾臼砲總重124,可藉由自身履帶進行短距離移動、砲位與射角迴旋調整(但迴旋角僅有左右各2.5°),由於馬力不是這座砲的最大考量,因此就算消耗了大量的燃料,車體僅能達到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如需長距離移動仍然必須依賴火車運輸。卡爾臼砲唯一的優勢就是運輸時不需要先進行分解,可以於目的地直接投入戰事,然而,在移動時必須借重兩座龐大的轉向架將全車放到板車上。

卡爾臼砲一共需要16個人來操作,裝彈前要先將砲管放平進行填裝;砲管最大仰角為70°,左右迴旋角各2.5°。臼砲本身的精準度並不好,是利用威力來補償精準度。為了不受火砲後座力影響而頻繁地進行砲位調整,需要利用液壓懸吊降低車身至貼地的程度以增加穩定性。

比起同計畫推出的另一款重武器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砲,卡爾臼砲從進入陣地到發射只要10分鐘,完成戰備只需要古斯塔夫重砲的1/312的時間;等到進入戰鬥時每小時可以射擊6-12次,也等於是古斯塔夫重砲射率的3-6倍。卡爾臼砲可依照不同的射距、目標與效果而使用1,700公斤(彈頭炸藥280公斤)重的穿甲高爆彈、2,180公斤(彈頭炸藥348公斤)重的穿甲高爆彈以及1,250公斤(彈頭炸藥460公斤)的高爆彈。

為了推動重型砲彈,卡爾臼砲的裝藥一共分1-9號(1 bis 9 Treibladungen),每一份藥包重32-36公斤。如果將射程定在大約4.3公里的距離,長五公尺多的砲管就要抬升到50°的仰角;大約6.5公里的射程距離砲管就要抬升到60°,加上1-9號裝藥全部一起裝填,能貫穿2.5公尺厚的混凝土或者35公分的均質鋼板

火力與部署

卡爾臼砲60公分口徑型的最佳射程為6800公尺,與大口徑步兵迫擊砲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而一座105公釐或122公釐榴彈砲可以打到20,400公尺的目標。因此萊因金屬在會議對希特勒所提出的報告中,新的長7.1公尺、540毫米口徑的砲管就是為了要增加有效射程,後來有三輛卡爾臼砲改裝540公釐的砲管,射程也因此延伸至10,400公尺。

卡爾臼砲的彈藥重量從1.25噸起跳,600毫米口徑臼砲的彈藥甚至重達2噸(穿甲彈的重量超過2噸)。重型穿甲彈以大角度墜落可擊穿2.5公尺的水泥碉堡和35公分厚的鋼板,高爆彈則可以在地上造成直徑15公尺,深5公尺的大洞。

卡爾臼砲的部署與運用往往是兩兩成對,為了保證彈藥供給,德軍以四號坦克的底盤改裝了彈藥工程車與彈藥運補車(Munitionsträger),來回穿梭於彈藥儲放陣地與射擊陣地之間,每一座臼砲配有彈藥工程車與彈藥運補車三組,另有第13輛工程車作為支援用車。 因為太大太重,射擊時的效益並不高,加上它射程短以及移動距離短,幾乎沒辦法離開鐵路,因此只有在附近有鐵路的戰場才能部署,造成其出戰紀錄極少。

服役過程

卡爾臼砲最初是以擊毀馬奇諾防線為目標而設計,然而古德里安阿登山脈率領第19裝甲軍爬過110公里的峽谷閃擊法國,讓法國迅速投降,馬其諾防線不攻自破。因此卡爾臼砲首次投入是在東部戰場

首戰布列斯特要塞

1941年6月27日,卡爾臼砲開往第一個目標,蘇聯的布列斯特堡。在第2裝甲軍團指揮官古德里安將軍的調動下,卡爾臼砲以600公釐的砲管發射2噸彈頭,憑質量砸穿了布列斯特堡的防禦結構,讓德軍在29、30日發起總突擊之後就攻下了布列斯特堡。俄軍指揮官,第42步兵師師長伊凡·朱巴丘夫俄語Зубачёв, 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被俘,後死於集中營;另一指揮官政委佛明(Yefim Fomin英語Yefim Fomin)被德軍以「政委」以及「猶太人」兩項罪名當場槍決。

征服塞瓦斯托波爾

同年年底,因為德軍攻勢過快,前線與運補幾乎連接不上,進攻莫斯科的計畫在後繼無力的情況下迅速失敗。希特勒於1942年發動藍色行動,將戰爭指向史達林格勒還有高加索平原。為了解決猶如芒刺在背的黑海艦隊基地,希特勒派遣曼斯坦因元帥進攻賽瓦斯波托爾要塞。這座要塞位於黑海之濱,經過俄國的長久經營,號稱是幾乎攻不可破的堅固堡壘,屏衛著俄國的黑海艦隊的安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時,英法聯軍曾經為了攻佔此處而付出了重大的代價,而蘇聯更是在此設立大量的重型火炮,尤其是兩座名為「高爾基砲台」更是著名,每炮台各擁兩座雙聯裝305毫米52倍口徑的遠程艦炮炮塔,合計8管305毫米艦炮,最大射程42公里,要塞裝甲最大厚度達406毫米。

德軍在進攻伊始並未對這座精心構築的要塞給予足夠的重視,負責進攻的裝甲部隊很快就被要塞核心炮陣重創。為了扳平此劣勢,德軍從國內調集了各式火炮,但直到1941年底都未見成效,德軍不得不暫緩攻勢,讓蘇軍有了維修的機會,要塞核心8門305毫米主炮的炮管得以更換。1942年,德軍調來600毫米的卡爾臼炮的4號車「奧丁」和6號車「提爾」,及800毫米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的2號車「朵拉」。這座號稱攻不可破的要塞,在這些巨砲面前非常的脆弱,深埋在30公尺海平面以下,覆蓋厚達7公尺混凝土結構保護的彈藥庫被「朵拉」一砲擊穿而引發強烈的殉爆,嚴重影響了要塞的彈藥供應,使卡爾臼炮得以抵近開火,命中了「馬克西姆61高爾基一號」(含兩座雙聯裝305毫米炮)西部炮塔,使其2管305毫米炮1損1傷。最後德軍工兵部隊拚死強攻,以烈性炸藥將其餘6管305毫米炮摧毀,並以火攻的方式解決了要塞地下建築中的抵抗。由於史達林在戰鬥末期即時下達了撤退命令,大部分的蘇軍高層都得以逃脫。

1942年5月,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在卡爾臼砲與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的800公釐重炮聯手下,讓德軍贏得此役,因此希特勒晉升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並稱讚他是「塞瓦斯托波爾的征服者」。德國工程師對攻陷的炮台進行了詳細測繪及評估,甚至拍攝了最初的彩色照片,後來被美軍繳獲;美軍最初以為是德軍通過間諜獲得的蘇聯設計圖紙改德語標註,後找蘇軍求證時發現詳細尺寸與蘇聯原版設計圖有差異;這些德軍資料後被德國用於改進位於法國加萊的英吉利海峽要塞及大西洋壁壘沿線要塞的建設。因要塞主體尚完整,蘇軍戰後又在原地安裝了四座三聯裝同型火炮,仍作為正規要塞服役了一段時間,現作為博物館展出。

鎮壓華沙起義

 
鎮壓華沙起義的三門卡爾臼炮(亞當、奧丁、洛基),均裝設540毫米口徑長炮管。炮擊陣地右邊可以看見一輛彈藥運輸車,是由四號戰車底盤改裝。

1944年,由常駐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領導的波蘭家鄉軍,在沒有知會蘇聯的情況下發動了華沙起義,總共6輛的卡爾臼炮中有4輛先後被送去鎮壓起義。因當時蘇軍在華沙東面布有遠程火炮,而卡爾臼炮射程較遠的540毫米火炮的射表還沒有完成,因此前期只有搭載600毫米砲管的040卡爾臼砲六號車「提爾」(隸屬第638重炮營)於8月17日7時抵達華沙西火車站,炮彈列車於次日抵達,隨即投入作戰。約3周後,540毫米火炮射表完成,3輛搭載540毫米火炮的041型卡爾臼炮隨即投入戰場,包括隸屬第428重炮營一號車「亞當」和四號車「奧丁」,分別於9月7日和9月10日運抵華沙火車站;第638重炮營的五號車「洛基」於9月25日加入作戰,替代已過度使用導致膛線磨平的同營六號車「提爾」。

由於卡爾臼炮本為攻堅水泥工事設計,因此砲彈擊中華沙城內的民宅和鬆軟的地基時,有部分未能正常引爆而成為啞彈,其中數枚被波蘭家鄉軍拆解取出炸藥,用於土製炸藥包和燃燒彈。華沙起義失敗後,德軍將數十萬居民投往集中營,並將城區85%的建築轟塌,以至大部分卡爾臼炮啞彈無人知曉,至60年代後才逐漸被挖掘出來。

戰後

 
展示於庫賓卡戰車博物館的卡爾臼炮040型,車身側面標記為一號車「亞當」,但其實是六號車「提爾」。「亞當」是041型,裝備的是540毫米長炮管,「提爾」則是040型,裝備的是600毫米短炮管。

隨著德國於1945年戰敗,搭配600公釐口徑砲管的卡爾二號車「夏娃」以及搭配540公釐口徑砲管的卡爾五號車「洛基」於3月21日至4月11日之間被美軍俘獲;卡爾一號車「亞當」、三號車「索爾」、四號車「奧丁」與六號車「提爾」則被蘇聯軍於4月20日在於特博格俘獲。

美軍同在佔領希樂斯雷奔(Hillersleben)時俘獲一台卡爾七號實驗車(No. VII;experimental chassis),運回了亞伯丁試驗場,但隨後就因不明原因被報廢。

現在,於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展出的其實是卡爾的六號車「提爾」,但被標記為一號車「亞當」[1],真正的一號車下落不明。而會把六號車「提爾」稱作是一號車「亞當」應該是為了軍事宣傳。

參考資料

  1. ^ Johnny. The MASSIVE 60cm German Siege Mortar Karl | NoLimit zone. NoLimit zone. [2017-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美國英語).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