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那不勒斯)
《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是由意大利早期巴洛克藝術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的一幅畫作,於1610年完成,現藏於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1]。該作品展示的場景,在文藝復興早期藝術中很常見,屬於藝術評論家口中的「女性的力量」主題,表現女人戰勝有力量的男人。其主題取自舊約聖經次經友弟德傳,該書敘述以色列人女英雄友第德暗殺亞述將軍何樂弗尼(天主教思高聖經譯名:敖羅斐乃)的故事。這幅畫就表現那個時刻,友第德在女僕的幫助下,割下喝醉後睡着的何樂弗尼的頭顱。
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 | |
---|---|
藝術家 |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 |
年份 | c. 1610 |
媒介 | 油畫 |
尺寸 | 158.8 cm × 125.5 cm((6' 6" X 5' 4") 78.33 in × 64.13 in) |
收藏地 | 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 |
歷史
《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是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真蒂萊斯基搬到佛羅倫薩以後,又畫了這幅畫的第二個版本。目前還沒有關於此藝術品贊助人的信息。直到1827年西戈拉·薩維里亞·德·西蒙尼在那不勒斯將其出售時,真蒂萊斯基的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版本的位置才為人所知。[4] 阿爾泰米西婭生於1593年,是畫家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的女兒,並接受了他的許多培訓。[5] 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畫《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時,大約十七歲。在此之前,真蒂萊斯基 還完成了《蘇珊娜和長老》和《聖母與聖嬰》。這些藝術作品展示了真蒂萊斯基如何用身體運動和面部表情來表達情感。《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於1610年完成,當時藝術家阿戈斯蒂諾·塔西正在與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合作。[5] 由於這一事實,說《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在真蒂萊斯基強姦審判後完成,並不正確[5]。
真蒂萊斯基畫了另一幅畫,《友第德和她的女僕》(1613–14),描繪友第德拿着一把劍,而她的女僕拿着一個籃子,裡面裝着割下的人頭。《友第德和她的女僕》在佛羅倫薩的皮蒂宮展出。Palazzo Pitti。真蒂萊斯基還有三幅畫,在那不勒斯、底特律和戛納,描繪她的女僕遮蓋何樂弗尼的頭顱,而友第德本人則看着畫框外。真蒂萊斯基的父親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也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他也深受卡拉瓦喬風格的影響,也畫了這個故事他自己的版本,《友第德和她的女僕與何樂弗尼的頭顱》。
主題
聖經來源
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的情節來自舊約聖經的次經友弟德傳,該書敘述了以色列人女英雄友第德暗殺亞述將軍何樂弗尼的故事。真蒂萊斯基借鑑了友弟德傳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斬首的情節。
主題
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被認為是與婦女力量的主題有關。歷史學家蘇珊史密斯將「女性的力量」定義為「至少有兩個,但通常更多,聖經,古代歷史或小說中的知名人物,以表現一組相互關聯的主題,包括女人的詭計,愛的力量和婚姻的考驗。」[6] 真蒂萊斯基在她的畫中表現「女人的詭計」,從字面上描繪友第德,被展示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吸引何樂弗尼,成為一個女英雄。
視覺分析
這幅畫表現冷酷無情的身體,從噴涌四溢的鮮血,到兩個女人殺人行動時的驚人能量。[1] 女性搏鬥的努力精準地表現在女僕的年輕細膩的臉上,她的臉被何樂弗尼那超大的肌肉拳頭抓住了,因為他在拼命掙扎求生。這幅《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比較其佛羅倫薩版本,使用更深的原色。[5]友第德身穿鈷藍色連衣裙,而女僕身穿紅色衣服。兩個女人的袖子都捲起來了。由於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是卡拉瓦喬的追隨者,她在這幅畫中採用了暗色調主義(tenebrism)。燈光直接照在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的現場。
友第德的描繪
許多不同的藝術家都描繪了《聖經》中的女英雄友第德。由於在巴洛克藝術中,表現女人征服男人很流行,友第德成為藝術家筆下流行的聖經題材。藝術家們根據時代潮流,在描繪友第德時,選擇了不同的風格。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描繪友第德已有很長的歷史。[5] 許多藝術家認為,女英雄友第德具備許多不同的品質,如貞潔和謙遜。[5]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畫了一個非常直截了當的友第德版本,現在被稱為《友第德與何樂弗尼的頭顱》。[5] 克拉納赫筆下的友第德手中持劍,臉上露出一絲神情。她穿着華麗的綠色連衣裙,觀眾只能看到她的中上部分。她的身體被切斷,由於大理石窗台放着何樂弗尼的頭顱。沒有湧出的血,友第德似乎已經乾淨利落地割下了何樂弗尼的頭顱。友第德面部的表情對應斬首的強度[5]。真蒂萊斯基捕捉到了友第德面部的情緒,但更多保持了血液濺在床上的醫學準確性。真蒂萊斯基的《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表現友第德的斬首行動,而不是克拉納赫版本那樣表現她和何樂弗尼的頭顱。[5] 多那太羅也貢獻了他自己的解釋,有一尊雕塑稱為《友第德與何樂弗尼》。在這尊雕塑中,友第德高聳在何樂弗尼頭上,頭上有一把劍。何樂弗尼的身體倒下,他的頭仍然依附在他的身體上。多那太羅的《友第德與何樂弗尼》試圖象徵驕傲的主題,並作為美第奇家族的警示故事[7]。作家羅傑·克魯姆指出:友第德的手勢,拉回將軍的頭,確定她的下一個打擊,也使驕傲的脖子更加明顯。[7] 與多納泰羅的雕塑不同,真蒂萊斯基展示友第德在斬首的時刻戰勝了何樂弗尼。真蒂萊斯基還表現友第德和女僕都沒有遮蓋頭部。
巴洛克
在巴洛克藝術家中,「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題材。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的同時代人約翰·利斯與巴洛克風格保持同步,他的畫作《友第德在何樂弗尼的帳篷中》描繪了恐怖的畫面,何樂弗尼的無頭身體倒下,友第德把他的頭掃進籃子裡,顯出行動敏捷的樣子。女傭的頭部在背景中,看不見她身體的其餘部分。她似乎渴望看到友第德接下來會往什麼方向。[5] 何樂弗尼的無頭身體湧出血來,顯示利斯對人體的興趣。[5] 真蒂萊斯基的畫中也有類似的緊迫感,但表現的是友第德正在斬首,而不是表現何樂弗尼無頭的身體。真蒂萊斯基在她的繪畫中也描繪了同樣多的血[5]。
卡拉瓦喬的影響
卡拉瓦喬的《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顯示了對這一幕的不同描述。瑪麗·加拉德指出,卡拉瓦喬重新引入了敘事重點,但現在關注故事的戲劇性,而非故事的史詩特徵以及兩個主要人物之間的人類衝突。[8] 卡拉瓦喬描繪何樂弗尼握住從脖子流出來的血液[5]。而真蒂萊斯基的不同之處,在於並不迴避可怕的畫面,凸顯友第德全力以赴去殺人,甚至雇用她的女僕。卡拉瓦喬和真蒂萊斯基的繪畫中,在背景中都明顯缺乏裝飾細節。[9]"。。
已有許多藝術家畫過「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包括喬爾喬內、提香、倫勃朗、魯本斯和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的《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被認為是這幅作品的主要來源,他的影響表現在真蒂萊斯基帶給她畫布的自然主義和暴力。
史學
藝術史學家和傳記作家對於《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和觀點。藝術史學家瑪麗·加拉德認為,《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將友第德描繪成一個「社會解放的女人,懲罰男性的不法行為。」[10]。儘管這幅畫描繪的是《聖經》中的經典場景,但藝術史學家認為,真蒂萊斯基把自己描繪成友第德, 把因強姦她而受審並被判有罪的導師阿戈斯蒂諾·塔西畫成何樂弗尼。真蒂萊斯基的傳記作家瑪麗·加拉德曾提出要對這幅畫進行自傳式閱讀,稱它的作用是「藝術家私人的表達,也許是壓抑的憤怒」[11] 另一些人則建議採取更加女權主義的方法。格里塞爾達·波洛克建議,對這幅畫應該更少暗示性提及阿爾泰米西婭的經歷,更多視為藝術家對她生活中事件和工作的歷史背景的升華反應的編碼。[12]
評價
對《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的接受各不相同。佛羅倫薩傳記作者菲利波·巴爾迪努奇將《友第德割下何樂弗尼的頭顱》描述為「激發不小的恐怖」[5]。這幅畫非常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聖經場景的怪誕性質,也因為藝術家的性別[5]。1827年,當這幅畫被西戈拉·薩維里亞·德·西蒙尼出售時,被作為卡拉瓦喬的作品出售。[13] 這種混亂表明,真蒂萊斯基被視為卡拉瓦喬主義者。近幾十年來,人們對這幅畫的藝術史興趣濃厚,伊娃·施特勞斯曼-普夫蘭澤解釋說,這幅畫因其女性主義內涵,而在藝術史上與眾不同。[5]
參考
- ^ 1.0 1.1 Gardner, Helen; Kleiner, Fred; Mamiya, Christin.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A Global History 14th edition. Wadsworth. 2013: 683. ISBN 978-1-111-77152-2.
- ^ Judith and Holofernes. Google Art Project.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Camara, Esperança. Gentileschi, 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 Khan Academ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
- ^ Bissell, R. Ward. Artemisia Gentileschi—A New Documented Chronology. The Art Bulletin. 1968, 50 (2): 153–168. ISSN 0004-3079. doi:10.1080/00043079.1968.10789138.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Straussmsn-Pflanzer, Eva. Violence and Virtue: Artemisia Gentileschi's 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 Chicago, Illinois: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13: 1–38. ISBN 978-0-300-18679-6.
- ^ Smith, Susan L. The Power of Women : A "Topos" in Medieval Art and Literature. ISBN 9781512809404. OCLC 979747791.
- ^ 7.0 7.1 Crum, Roger J. Severing the Neck of Pride: Donatello's "Judith and Holofernes" and the Recollection of Albizzi Shame in Medicean Florence. Artibus et Historiae. 2001, 22 (44): 23–29. ISSN 0391-9064. JSTOR 1483711. doi:10.2307/1483711.
- ^ Garrard, Mary. Artemisia Gentileschi: the image of the female hero in Italian Baroque Ar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290. ISBN 0691040508.
- ^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 Gallery of Art. Retrieved on June 6, 2009.
- ^ Garrard, Mary. Artemisia Gentileschi around 1622: The Shaping and Reshaping of an Artistic Identity. Berkeley: California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rt. 2001: 19–21. ISBN 0520224264.
- ^ Mary Garrard, Artemisia Gentileschi (1989), qtd. in Phillippy, Patricia Berrahou. Painting women: cosmetics, canvases, and early modern culture. JHU Press. 2006: 75. ISBN 978-0-8018-8225-8.
- ^ Christiansen, Keith. Orazio and Artemisia Gentileschi. New York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1588390063.
- ^ Bissell, R. Ward. Artemisia Gentileschi—A New Documented Chronology. The Art Bulletin. June 1968, 50 (2): 153–168. ISSN 0004-3079. doi:10.1080/00043079.1968.1078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