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西洋棋)

國際象棋的棋子

[1][2](英語:queen)是國際象棋棋局中實力最強的棋子。後可橫直斜走,且格數不限[3]。吃子與走法相同。因為後的實力最強,故而在升變時,雖然可以選擇變為其他棋子,但絕大多數會選擇升變為後。

白方的後
黑方的後
國際象棋棋子
King
Queen
Rook
主教 Bishop
Knight
Pawn

後在開局中局階段相當於兩個或者三個的實力,在殘局階段略遜於兩個車的實力。後往往是棋局中制勝的決定性力量。後在大多國際象棋電腦的分值為10點。

波斯象棋中,類似後的棋子是仕(Fers,宰相),只能對角線移動一步,吃子和走法相同,不像後一樣可以在多個方向移動多步。以現行走法移動後的國際象棋於15世紀時從西班牙開始流行,而後逐漸普及到了全世界。

起始位置及走法

白方的後是在d1位置,黑方的後是在d8位置。在西洋棋盤上,白方的後會在白色的方格,黑方的後會在黑色的方格。雙方後的啟始位置都會在各自顏色的方格內。有一個對應的記憶術為「後會搭配顏色」(queen gets her color)、「衣服(棋子)要和鞋子(方格)搭配」(the dress matches the shoes)。

後在沒有子的方格上,可以橫直斜方向移動任意步,結合了的走法。若路徑上有對方的棋子,可以吃對方的棋子。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後一開始的位置[4]
abcdefgh
8
 
 
 
 
 
 
 
 
 
 
 
 
 
 
 
 
 
 
 
 
 
 
 
 
 
 
8
77
66
55
44
33
22
11
abcdefgh
後可以移動的範圍

黑方和白方在開區時都只有一個後,不過在西洋棋中,走到最後一行時,可以升變,變成包括後在內的許多種棋子。若兵升變為後,有可能此方同時有二個後,或是原先的後已被吃子,用升變的後取代原來的後。因為後的相對子力最強,大部份的升變都會選擇昇為後,稱為「變后」(Queening)。

子力

後的子力略強於一個車加上一個象,略弱於二個車,不過也有例外。若後和對方的棋子兌子英語Exchange (chess),除非兌到的是對方後以外的棋子,不然此一兌子都是不利的。

後和一個車加上一個象可以控制的方格數相同,但後仍比較強的原因有二個。後的活動力比一個車加上一個象要強,若要移動一個車加上一個象,需要走子兩次,但是移動後只要走子一次。而象會受所在格的顏色所限制,在黑色格的象無法吃在白色格的棋子,但後無此問題。有些情形下,一個車加上一個象會比一個後要好,一個車加上一個象可以用二個不同的方式攻擊同一個敵方的棋子,一個後無法以此方式攻擊。不過經驗顯示此一好處無法和後的活動力和攻擊力相比[5]

若棋盤開放,對方對王的防禦不好,或是對方有其他未受保護的棋子,後的攻擊力會最強。後可以長距離,多方向移動,因此很適合捉雙英語Fork (chess)。若在棋盤不開放的情形下,相較於其他長距離移動的車和象而言,後受到的限制較少,威力也比較強。

策略

西洋棋的初學者常會在開局時就移動後,希望可以搶奪敵人的陣地,並且提早將死對方(例如四回合將殺),此走法的缺點是容易讓後暴露在其他較弱棋子的攻擊之下,讓棋手被迫回應,失去其他棋子走子的機會。有經驗的棋手在開局時會先移動其他較弱的棋子,不會先移動後。

高級棋手下的西洋棋很少會在剛開始時就移動後,不過也有一些高級西洋棋手用的國際象棋開局會移動後。例如斯堪的納維亞防禦(1.e4 d5),特點就是在黑方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就移動後,在世界西洋棋冠軍賽中也曾使用。高級比賽中也有看到一些比較不常見的開局會移動後,例如帕海姆進攻(1.e4 e5 2.Qh5),一般認為是新手才用的開局,美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中村光曾以此開局過[6]

後兌子一般就代表殘局的開始,不過也有些殘局裡還有後的存在,也有些棋局的後在開局時就已經兌子。終局中常見的一個目的是讓兵升變為後。因為後的實力最強,相較於其他殘局,王和後對單王的殘局很容易勝利。

棄后

棄后英語Queen sacrifice是為了取得在戰術上更有利的局勢,刻意讓後成為棄子英語Sacrifice (chess)。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例子是1851年阿道夫·安德森萊昂內爾·基席里茨基英語Lionel Kieseritzky不朽對局,安德森用後和另外三個子作為棄子,最後將死對手。

歷史

 
12世紀南義大利的維齊爾西洋棋棋子

後的棋子原來是顧問、總理維齊爾(高級的行政顧問)。一開始的規則是只能斜線走一步,約在13世紀開始,規則開始調整,第一次移動時,可以斜線走二步(到同顏色的格子)。

後的棋子一開始的名稱是維齊爾(Fers),後來才慢慢的轉變為現在的後。目前還留下來的資料中,最早將這個棋子稱為類似後的,是在艾恩西德爾恩當地的詩,將這個棋子稱為regina(女王),詩是用拉丁文寫成,著於997年,是在瑞士艾恩西德爾恩的修道院中。有些尚存的中古西洋棋組將用後用來表示這個棋子,而在許多語言中,fers這個詞的詞性是陰性的,例如西班牙文的alferza,或是法文的fierce或fierge[7],後來就改為reine或dame(女士)的名稱。布蘭詩歌中也將後表示為femina(女性)或coniunx(伴侶)[8],有時也會看到Amazon之類的稱呼[9]

這個棋子在俄文中的名稱仍保留波斯語的ferz,koroleva(後)是在非正式場合使用,俄羅斯職業棋手不會使用。不過korolevna(公主)、tsaritsa(沙皇的妻子)及baba(老太太)等詞在1694年就有用來指這個棋子[10]。在阿拉伯國家仍然稱為後,有時也會稱為維齊爾[11]

歷史學家瑪莉蓮·亞隆認為中古時代知名的後及女王,像是阿基坦的埃莉諾卡斯蒂利亞的布蘭卡伊莎貝拉一世聖母馬利亞的崇拜[8]遊唱詩人中傳述宮廷愛情中,給女性的權力等,都可能是影響這個棋子成為現在的後,且在棋盤上有強大影響力的原因,而中古時代流行的西洋棋玩法,特別適合女性和男性平等的玩西洋棋[12]。最早敘述後現代走法的文獻是Luis Ramírez de Lucena所著的《Repetición de amores e arte de axedres con CL iuegos de partido》,是在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一世在位時所著[13]。在這之前,巴倫西亞語的詩Scachs d'amor(愛的棋子),也描述Francesc de Castellví和Narcísde Vinyoles之間的一個棋局[14],其中後和象的下法就和現在相同。在女王或後的權利擴展之前,就已經浪漫地把後描述為王生存的關鍵,若後失去了,西洋棋盤上也沒有什麼價值了[15]

瑪莉蓮·亞隆有寫道:

  • 西洋棋的棋子後是在12世紀時從現代西班牙及葡萄牙開始為人所知的,之後就在世界各地流行。
  • 現在後的走法是在伊莎貝拉一世在位時在西班牙開始的,也許是因為其龐大政治權力所帶來的靈感,之後就從西班牙開始擴展,可能是因為印刷術,以及1492年西班牙驅逐猶太人,猶太人在逃難時,帶著這種新規則的西洋棋到世界各地。

自15世紀起,後的走法類似現代的規格,結合了和象目前的走法[16]。從西班牙開始,稱為「後的西洋棋」(queen's chess)或是有貶義的「瘋女人的西洋棋」(scacchi alla rabiosa)的新規則西洋棋,快速的在歐洲流行,流行原因可能是因為印刷術的發明,也可能是當時流行的西洋棋新書[17]。不過新的規則在一些地方受到大力反彈,原因包括對強大女戰士形象的焦慮等[18]

在一些時期,若原來的後還在棋盤上,由兵升變成為的後會受到一些限制,以免讓王有一位以上的後,會形成醜聞。早期12世紀的拉丁詩,將由兵升變成為的後稱為ferzia,和原有的後(queen或regina)不同,可能就是因為此原因[19]

當後受到攻擊時,以前有習慣要攻擊者說gardez la reine(或gardez),類似要將軍時說check一樣。有些規定甚至要求要說gardez,之後才能合法的將後吃掉。在19世紀起,大家已廢除此一規則[20]

相關條目

腳註

  1. ^ 國際棋聯官方網站中譯版規則 https://rcc.fide.com/wp-content/uploads/2023/04/Chinese-Translation-Final.pdf
  2. ^ 中華民國西洋棋協會 運動規則及裁判教練作業要點 西洋棋規則 https://www.chinesetaipeichess.com.tw/Portal/index.php/rules-of-chess
  3. ^ E. Miscellaneous  . Laws of Chess: For competitions starting on or after 1 July 2014.  . [2017-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英語). The queen may move to any square along the file, the rank or a diagonal on which it stands. 
  4. ^ E. Miscellaneous. Laws of Chess: For competitions starting on or after 1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英語).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pieces on the chessboard is as follows: 
  5. ^ Larsen, Bent, Lærebok i sjakk, 1975 
  6. ^ Nakamura's 2.Qh5. ChessNinja.com. 22 April 2005 [12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7. ^ (Yalom 2004,第95頁)
  8. ^ 8.0 8.1 (Yalom 2004,第77頁)
  9. ^ (Yalom 2004,第218頁)
  10. ^ (Yalom 2004,第175頁)
  11. ^ (Yalom 2004,第238頁)
  12. ^ (Yalom 2004,第passim頁)
  13. ^ (Yalom 2004,第195頁)
  14. ^ Francesco di Castellvi vs. Narciso Vinyoles, Valencia 1475. Chessgames.com. [202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15. ^ (Yalom 2004,第192頁)
  16. ^ (Davidson 1981,第13–14, 28–30頁)
  17. ^ (Yalom 2004,第214–216頁)
  18. ^ (Yalom 2004,第214–219頁)
  19. ^ (Yalom 2004,第91頁)
  20. ^ Hooper & Whyld (1996), p. 7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