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

漢語聲調

四聲漢語音韻學概念,指中古漢語的四種聲調及其演變聲調。四聲在各漢語變體以及其他借用漢語詞彙的語言[a]有不同演變。

四聲概念最早由南朝士子周顒沈約等人提出。據《梁書·沈約傳》記載,沈約在《四聲譜》中討論了此問題。梁武帝蕭衍周捨何謂四聲,周捨答:「天子聖哲。」分別對應「平上去」四種聲調[來源請求]

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文鏡秘府論》(804年)有言:「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日本安然《悉曇藏》(990年)卷五則云:「平聲直低,有輕有重。上聲直昂,有輕無重。去聲稍引,無輕無重。入聲徑止,無內無外。平中怒聲,與重無別。上中重音,與去不分。」明朝僧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起源

今日漢語諸方言的聲調是如此重要而有代表性,以至於許多學者堅信聲調在上古漢語維持至今。[1]實際上,中古漢語四聲均從上古漢語因韻尾輔音脫落演化而來。上聲來自脫落的聲門塞音韻尾,證據見於漢朝梵漢對音,上聲字常用於音譯梵語短元音,以及源語言帶[q]的借詞。聲門塞音在某些閩語和客家話方言中仍有保留,以獨立的聲門塞音音段、元音嘎裂化或去鼻化表現。[2]聲門塞音的這種表現和越南語的演化很相似。[3]:86–110去聲來自脫落的[-s]韻尾,證據見於借到其他東亞語言的借詞,如朝鮮語pis「梳子」是漢語「篦」的借詞,借到朝鮮語時仍在詞尾帶[-s]。入聲來自韻尾為清塞音[-p]、[-t]和[-k]的音節。平聲字韻尾既無[-s]或聲門塞音,也沒有[-p]、[-t]或[-k]。[1]

中古漢語聲調

隋朝陸法言著《切韻》,原本久已散佚,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但根據陸續發現的殘本及該書的增訂本《廣韻》可看出其輪廓。全書按韻目編排,而韻又按聲編排,因此一部《切韻》可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參考現代方言材料,不難得出結論,中古漢語即有這四聲;至於具體調值,現已難於確考。近代學者陳寅恪在著作《四聲三問》中,認為平、上、去「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歸納得來。有學者據梵漢對音推測平聲應為中平調,上聲為高平調,去聲為低平調,入聲為促調。

有學者質疑入聲應該歸類為聲調,還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韻母之統稱。因為只有這類韻母發入聲,相對地,以元音鼻音收尾的韻母只發平、上、去三聲。於是韻書就拿塞音和同部位鼻音相配,組成完備的系統。比如說,寒韻收鼻音韻尾,只有平上去三聲(分別為寒、旱、翰),韻書就配以同部位的入聲曷韻,使之四聲齊全。亦有學者反對使其歸類聲調,如平上去聲為ng對應軟顎塞音kn對應齦塞音tm對應雙唇塞音p,乃完整相對關係。未有需要按純粹西洋語言學分類,而西洋語言學亦非唯一解釋一切語言方法。

四聲流變

四聲在方音發展過程經歷了巨大化,主要變化包括平分陰陽、全濁上變去、官話失去入聲。

平分陰陽

四聲根據聲紐(開頭輔音)清濁各分裂為兩聲,清者為陰;濁者為陽。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曇藏》說:「承和之末,正法師來……聲勢太奇,四聲之中,各有輕重。」可證其時四聲已分化。但分化程度在現代各方言程度不一,四聲都分陰陽的有大部分粵語吳語閩南語廈門話臺灣話是平去入分陰陽,上聲不分。客家語梅縣話是平入分陰陽,上去不分。官話北京話只有平分陰陽。煙臺話全不分陰陽。有些漢語變體,如廣州話、平話更根主元音長短等因素將入聲進一步細分,於是出現高陰入、低陰入、高陽入、低陽入等聲調。

廣州話為例:壇,《廣韻》徒干切,壇、干同為平聲,但壇今讀陽平(調值11),干今讀陰平(調值55)就是分化結果。

全濁上變去

全濁音指中古漢語的濁塞音、濁擦音、濁塞擦音。全濁上變去指以這些輔音開頭的上聲字(如淡、道)轉入去聲,和次濁上字(如老、腦)聲調不同。北部(北方話)和中部方言(湘語贛語)極少例外,南部方言則很少如此。此一音變據考也在唐朝末年發生。

入聲消失

粵語閩南語客語等語言至今完整保留中古漢語的入聲系統(閩南語文讀系統保留完整的入聲,但白讀系統部分退化為喉塞音韻尾[ʔ])。但對大多數漢語族來說,塞音韻尾均有不同脫落程度。中古漢語原有的p、t、k三組塞音韻尾在部份閩語客家語方言歸併剩一或兩組,有些同時發展出喉塞音韻尾[ʔ]。有些只保留韻尾[ʔ],如吳語晉語江淮官話等。有些塞音韻尾完全脫落,入聲只作為聲調存在,如溫州話湘語閩北語閩中語、多數四川岷江話等。

在大部分官話方言,入聲甚至已歸並至其他調類:如多數西南官話的入聲派入陽平,北京官話的入聲派入其他三調,稱「入派三聲」,如「屋、曷、乙、沒」均為《切韻》入聲韻,但在標準官話則分別作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官話各方言入聲消失的進程並不一致,但總體來說,是先歸併,再變成喉塞音,嗣後喉塞音脫落,最後併入其他調。過程始於唐末宋初期間中原北部(詳見燕雲十六州),元朝官話已無入聲,不過入聲未有隨南宋滅亡而消失,至今仍在華南地區廣泛流傳。由於部分原屬仄聲一員的入聲派進平聲,所以往後官話各方言的使用者較難判斷唐詩宋詞中的平仄韻律。

方音聲調對照

表格數字為五度標記法

方音聲調對照表
方音 地區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聲調數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官話 北京官話 北京 陰平

55

陽平

35

上聲

214

去聲

51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去聲 陽平 4
東北官話 沈陽 陰平

33

上聲

213

去聲

41

陰陽上去 4
膠遼官話 青島 平聲

24

上聲

213

去聲

42

上聲

去聲

去聲 3
冀魯官話 濟南 陰平

213[4]

陽平

42

上聲

55

去聲

21

陰平 去聲 陽平 4
中原官話 西安 陰平

21

陽平

24

上聲

53

去聲

44

陰平 陽平 4
甘肅

東干語

平聲

24

上聲

51

去聲

44

平聲 3
蘭銀官話 蘭州 陰平

31

陽平

53

上聲

442

去聲

13

陽平 4
西南官話 成都 陰平

45

陽平

32

上聲

52

去聲

213

陽平 4
樂山 陰平

55

陽平

21

上聲

52

去聲

224

入聲

3

5
漢口 陰平

55

陽平

213

上聲

42

去聲

35

陽平 4
江淮官話 南京 陰平

31

陽平

13

上聲

212

去聲

44

入聲

5

5
晉語 太原 平聲

11

上聲

53

去聲

45

陰入

2

陽入

54

5
吳語 蘇州 陰平

44

陽平

24

陰上

52

陽上

31

陰去

412

陽去 陰入

4

陽入

23

7
上海 陰平

52

陽去

113

陰去

334

陽去 陰去 陽去 陰入

5

5
紹興 陰平

51

陽平

231

陰上

535

陽上

113

陰去

33

陽去

11

陰入

45

8
湘語 長沙 陰平

33

陽平

13

上聲

41

陽去 陰去

55

陽去

21

入聲

24

6
贛語 南昌 陰平

42

陰去 陽平

24

上聲

213

陽去 陰去

55

陽去

21

陰入

5

陽入

21

7
客語 梅州

惠州

陰平

44

陽平

11

上聲

31

去聲

52

陰入

21

陽入

4

6
閩語 福州 陰平

44

陽平

52

上聲

31

陽去 陰去

213

陽去

242

陰入

23

陽入

4

7
廈門

台北

陰平

55

陽平

24

上聲

51

陽去 陰去

21

陽去

33

陰入

32

陽入

5

7
泉州 陰平

33

陽平

24

陰上

44

陽上

22

陰去

41

陽去

41

陰入

5

陽入

24

8
潮州 陰平

33

陽平

55

陰上

53

陽上

35

陰去

213

陽去

11

陰入

2

陽入

5

8
粵語 廣州 陰平
55/53
陽平

11

陰上

35

陽上

13

陰去

33

陽去

22

高陰入

5

低陰入

3

陽入

2

9
香港 陰平

55

台山 陰平

33

陽平

11/22

陰上

55

陽上

21

陰去

33

陽去

32

高陽入

21

低陽入

32

10
陽江 陽平

43

上聲

21

陰去

24

陽去

54

高陰入

24

低陰入

21

高陽入

54

低陽入

43

9
平話 南寧 陰平

41

陽平

52

陰上

33

陽上

24

陰去

55

陽去

22

高陰入

5

低陰入

3

高陽入

24

低陽入

2

10
壯語 陰平
24
陽平

31

陰上

55

陽上

42

陰去

35

陽去

33

短陰入

5

長陰入

35

陽入

3

9
越南語 河內 平聲

33

玄聲

21

問聲

313

跌聲

3ʔ5

重聲 銳聲

35

重聲

21ʔ

銳聲 重聲 6
方音 地區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聲調數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現代漢語四聲分布
每個調類以標示,後面給出調值。
分類 次級分類 方言 中古漢語聲調 調類數量
꜀陰平꜁陽平}} ꜂陰上꜃陽上}} 陰去꜄陽去꜅ 陰入꜆陽入꜇}}
聲母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全清 次清 次濁 全濁 (短) (長) 次濁 全濁
例字:
官話 北京官話 北京話 ˥ 55 [b] ˧˥ 35 ˨˩˦ 214 [5]˥˩ 51 (任何)[c] 4
冀魯官話 濟南話 ˨˩˧ 213 [b] ˦˨ 42 ˥ 55 ˨˩ 21 4
膠遼官話 大連話 [b] 4
中原官話 西安話 ˧˩ 31 [b] ˨˦ 24 ˦˨ 42 ˥ 55 4
東干語 ˨˦ 24 ˥˩ 51 ˦ 44 3
蘭銀官話
蘭州話 ˧˩ 31 [b] ˥˧ 53 ˦˦˨ 442 ˩˧ 13 4
銀川話 3
西南官話 成都話 ˥ 5 [b] ˨˩ 21 ˦˨ 42 ˨˩˧ 213 4
岷江片
瀘州話
˥ 5 [b] ˨˩ 21 ˦˨ 42 ˩˧ 13 [d] ˧ 3 5
江淮官話 南京話 ˧˩ 31 [b] ˩˧ 13 ˨˩˨ 212 ˦ 44 [d] ˥ 5 5 (4)
南通話 ① 35 [b] 21 ③ 55 ⑤ 213 ⑥ 42 [d] 55ʔ [d] 42ʔ 7 (5)
晉語 并州片 太原 ˩ 11 ˥˧ 53 ˦˥ 45 [d] ˨ 2 [d] ˥˦ 54 5 (3)
吳語 太湖片 上海話 ˥˨ 52 [e] [e] ˧˧˦ 334 [e] ˩˩˧ 113 [d] ˥ 5 [d][e] ˨˧ 23 5 (2)[e]
蘇州話 ˦ 44 [e] ˨˦ 24 ˥˨ 52 [e] ˦˩˨ 412 [e] ˧˩ 31 [d] ˦ 4 [d][e] ˨˧ 23 7 (3)[e]
甌江片 溫州話 ˦ 44 [e] ˧˩ 31 ③ʔ/④ʔ[e] ˧˥ 35 ˥˨ 52 [e] ˨ 22 ⑦/⑧[e] ˧˨˧ 323 8 (4–6)[e]
徽語 績歙片 績溪縣 ˧˩ 31 ˦ 44 ˨˩˧ 213 ˧˥ 35 ˨ 22 [d] ˧˨ 32 6 (5)
湘語 新湘語 長沙話 ˧ 33 ˩˧ 13 ˦˩ 41 ˥ 55 ˨˩ 21 [d] ˨˦ 24 6 (5)
贛語 昌都片 南昌話 ˦˨ 42 ˨˦ 24 ˨˩˧ 213 ˥ 55 ˨˩ 21 [d] ˥ 5 [d] ˨˩ 21 7 (5)
客家話 梅州話 梅縣 ˦ 44 ˩ 11 ˧˩ 31 ˥˨ 52 [d] ˨˩ 21 [d] ˦ 4 6 (4)
粵語 粵海片 廣州話 ①a ˥ 55 ~ ①b ˥˧ 53 [f] [b] ˨˩ 21~11 ˧˥ 35 [g] ˩˧ 13 ˧ 33 ˨ 22 ⑦a[d] ˥ 5 ⑦b[d] ˧ 3 [d] ˨ 2 9~10 (6~7)
香港粵語 ˥ 55 [b] ˨˩ 21~11 [h] ˨˥ 25 [g][h] ˨˧ 23 ˧ 33 ˨ 22 ⑦a[d] ˥ 5 ⑦b[d] ˧ 3 [d] ˨ 2 9 (6)
石岐話 ˥ 55 ② ˥˩ 51 ③ ˩˧ 13 ⑤ ˨ 22 ⑦a[d] ˥ 5 [d] ˨ 2 6 (4)
四邑片 台山話 ˧ 33 [b]? ˩ 11 ˥ 55 [b]? ˨˩ 21 ˧˨ 32 ⑦a[d] ˥ 5 ⑦b[d] ˧ 3 [d] ˨˩ 21 8 (5)
勾漏片 博白話 ˦ 44 [b] ˨˧ 23 ˧ 33 [b]? ˦˥ 45 ˧˨ 32 ˨˩ 21 ⑦a[d] ˥˦ 54 ⑦b[d] ˩ 1 ⑧a[d] ˦ 4
(長)
⑧b[d] ˧˨ 32
(短)
10 (6)
平話 北部 南寧話 ˥˨ 52 [b]? ˨˩ 21 ˦ 44 [b]? ˨˦ 24 ˥ 55 ˨ 22 [d] ˦ 4 ⑧a[d] ˨˦ 24 ⑧b[d] ˨ 2 9 (6)
閩語 閩北語 建甌話 ˥˦ 54 ˨˩ 21 ˨ 22 ˦ 44 [d] ˨˦ 24 [d] ˦˨ 42 6 (4)
閩東語 福州話 ˥ 55 ˥˧ 53 ˧ 33 ˨˩˧ 213 ˨˦˨ 242 [d] ˨˦ 24 [d] ˥ 5 7 (5)
閩南語 廈門話 ˥ 55 ˧˥ 35 ˥˧ 53 ③/⑥[i] ˨˩ 21 ˧ 33 [d] ˩ 1 [d] ˥ 5 7 (5)
泉州話 ˧ 33 ˨˦ 24 ˥ 55 ③/④[i] ˨ 22 [j] ˦˩ 41 [j] ˦˩ 41 [d] ˥ 5 [d] ˨˦ 24 8 (6)
潮州話 ˧ 33 ˥ 55 ˥˨ 52 ˧˥ 35 ˨˩˧ 213 ˩ 11 ④/⑥[k] [d] ˨ 2 [d] ˦ 4 8 (6)
漢越音[11]:305–314[12] 北部 河內[13] ˦ 44 ˧˨ 32 ˧˩˨ 312 ˧˨˥ 325 ④/⑥ ˧˦ 34 ˨ 22 ˦˥ 45 ˨˩ 21 8 (6)
中部 順化[14] ˥˦˥ 545 ˦˩ 41 ˧˨ 32 ③/⑥ ˨˩˦ 214 ˧˩ 31 ˦˧˥ 435 ˧˩ 31 7 (5)
南部 西貢[15]:70–77 ˦ 44 ˧˩ 31 ˨˩˦ 214 ③/⑥ ˧˥ 35 ˨˩˨ 212 ˦˥ 45 ˨˩ 21 7 (5)
分類 次級分類 方言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全清 次清 次濁 次濁 (短) (長) 次濁 全濁 調類數量
聲母
꜀陰平꜁陽平 ꜂陰上꜃陽上 陰去꜄陽去꜅ 陰入꜆陽入꜇
中古漢語調類
  1. ^ 壯語越南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濁音變為送氣音(入聲不會)。
  3. ^ 不規則變化,由首都的方言接觸發生。白讀傾向於陰平和陰上,文讀傾向於陽平和去聲。文讀的表現主要出於協韻。[6]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入聲因音節末尾的塞音出現。(溫州話是例外:入聲脫尾,調值自成一調。)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吳語和老湘語中,陽調只出現在全濁聲母字中,因此陰陽調的區分實際上並不具備音位的功能。溫州話中,上聲近乎以喉塞音標明。
  6. ^ A lexical tone change. High Level becomes High Falling when the character isn't used as a concrete noun.
  7. ^ 7.0 7.1 此處,濁音白讀變送氣,文讀變不送氣,聲調變為陽上。
  8. ^ 8.0 8.1 部分研究顯示,一些年輕母語者將香港粵語的兩種上聲交錯使用,說明合流正在發生,[7][8]:211–225但這實際上比較罕見。
  9. ^ 9.0 9.1 漳州話和廈門話中,陽上文讀併入陰上,白讀併入陽去。[9]泉州話中,次濁音被分析為陽聲,中古漢語上聲在這裡分化。文讀中與陰上合流,白讀中反而併入陽上。[9]
  10. ^ 10.0 10.1 泉州話中,陰陽去聲只能在連讀變調中區分,單字調已經合流。[9]
  11. ^ 潮州話中,部分次濁去聲併入陽上而不是陽去。[10]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Sagart, Laurent.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f Tonal Phenomena/Tonogenesis, Typology and Related Topic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1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9-23). 
  2. ^ Branner, David (1999).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De Gruyter Mouton
  3. ^ Mei, Tsu-Lin.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70, 30. JSTOR 2718766. doi:10.2307/2718766. 
  4. ^ 關於濟南話的音值,詳見:錢曾怡 山東大學文學院. 谈谈音类和音值问题. [201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5. ^ 官話4聲
  6. ^ David Branner, A Neutral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Medieval Chinese, T ̔ang Studies 17 (1999), pp. 36, 45.
  7. ^ Perception of the merging tone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preliminary data on monosyllables - Semantic Scholar. S2CID 5953337 (美國英語). 
  8. ^ Bauer, Robert S.; Kwan-hin, Cheung; Pak-man, Cheung. Variation and merger of the rising tone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2003-07-01, 15 (2) [2021-12-09]. ISSN 1469-8021. doi:10.1017/S0954394503152039. hdl:10397/7632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9. ^ 9.0 9.1 9.2 閩南語的聲調系統, The Tonal System of Min Nan; accessed 24 January 2012.
  10. ^ 声调:入声和塞尾韵 | 潮语拼音教程. kahaani.github.io. [201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9). 
  11. ^ Nguyễn Tài, Cẩn.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Sino-Vietnamese pronunciation]. Hà Nộ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0. 
  12. ^ Nguyễn Tài, Cẩn. Từ tứ thanh tiếng Hán đến tám thanh Hán–Việt [From the four Middle Chinese tones to the eight Sino-Vietnamese tones]. Ngôn ngữ học và Tiếng Việt. [April 21,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9). 
  13. ^ Kirby, James P. Vietnamese (Hanoi Vietnames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1, 41/3. 
  14. ^ Nguyễn, Văn Lợi. Hệ thống thanh điệu Huế [Tone system in Hue dialect]. Phonetics lab (Faculty of Vietnamese Studies). 2013 [April 21,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0). 
  15. ^ Huỳnh Công, Tín. Tiếng Sài Gòn [The Saigon dialect]. Cần Thơ: Chính Trị Quốc Gia - Sự Thật. 2013. 

來源

延伸閲讀

  • Branner, David Prager (ed.). The Chinese Rime Tables: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Historical-Comparative Phonology. Studies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nguistic Science, Series IV: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7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ISBN 90-272-4785-4. 

參見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