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美国国防设施

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英語:United States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指美國的用於在整個國家範圍抵擋外來的洲際彈道導彈反彈道飛彈系統,目前計畫已經改名為陸基中途防禦系統。這些入侵的導彈可以被其他的導彈,或者激光所攔截。它們可以被攔截於發射點附近(爬升階段),飛行過程之中,或者是再入大氣層階段[1]

飛彈階段 上升段 中段 下降段
計畫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 星球大戰計劃國家飛彈防禦系統(NMD)
陸基中途防禦系統
戰術飛彈防禦
內容 1993年提出一種前沿抵近部屬於潛在敵國的上升段偵測與攔截系統,防衛目標為速度約3公里/秒的目標。[2] 已經飛出大氣層外目標速度約7公里/秒的洲際飛彈,中段攔截計畫美國有較長時間研製,最初提出的星戰計畫未能實行,現狀演變為依賴地面雷達與海面神盾戰鬥系統導引發射的攔截彈。 防衛目標為短程戰術飛彈或是已經逼近目標下降中的洲際飛彈,美國以MIM-104愛國者飛彈作為最後工具。
現有工具 戰區高空防禦飛彈(THAAD) 陸基防空飛彈
RIM-161標準三型飛彈
RIM-174標準飛彈
MIM-104愛國者飛彈

歷史

 
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署標誌
 
美國的YAL-1機載雷射系統是先發制人的上升段防禦主力

1993年,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提出了「彈道導彈防禦」計劃。該計劃包括兩個部分:用於保護美國本土免受導彈襲擊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和用於保護美國海外駐軍及相關盟國免遭導彈威脅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英語:Theatre Missile Defense System縮寫:TMD)。

布什總統上台後,謀求建立一體化的導彈防禦系統,將克林頓時期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和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合二為一,統稱導彈防禦系統。

2002年,美國政府將「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改名為陸基中途防禦系統(GMD)專案,以分辨它和其他飛彈防禦計畫的不同處,例如太空衛星攔截、海基攔截、上升段攔截、重返段攔截等諸多方案。

2004年7月22日,第一具陸基攔截系統部署於阿拉斯加 Ft. Greely(63°57′14″N 145°44′06″W / 63.954°N 145.735°W / 63.954; -145.735)。2004年底為止已經部署六枚還有兩枚於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在Ft. Greely於2005又加裝了兩枚,本系統已經可以提供基礎防禦能力。

2004年12月15日,馬紹爾群島舉行的攔截測試失敗,因為阿拉斯加科迪亞克島的攔截器發射後16分鐘出現異常運動。

五角大廈發言人Larry DiRita於2005年1月13日五角大廈記者會上說"我不認為宣告系統可以運作就是目標達成。我只是說初步運作能力的目標已經在2004年底達成"。總之,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有一些部分已經可以運作但是有一些部分還不行,如果國會更關注和給更多資金於本專案,它將會相對上更快運作。"

2005年1月18日,美國戰略指揮部指揮官督導設立「整體飛彈防禦聯合機制指揮部.JFCC IMD」,一旦該機構啟動,將推動發展科技和能力進行全球飛彈防衛和支援。

2005年2月14日,其他測試失敗的攔截發射都是因為瓜加林環礁的地面支援設施故障導致,不是攔截器飛彈本身原因。[3]

 
美國導彈防禦署標誌
 
美國導彈防禦署轄下神盾系統標誌

2005年2月24日,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處測試了神盾系統海基攔截效能,成功攔截靶彈。這是首次標準三型飛彈(SM-3)攔截器成功運作也是第五次神盾系統實測成功。在2005年11月10日 USS Lake Erie(CG-70)號軍艦偵測追蹤並攔截到一枚兩節式靶彈,於該彈發射後兩分鐘。[4]

2006年9月1日,陸基中途防禦系統測試成功。一枚攔截器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攔截從阿拉斯加發射的靶彈,地面支援人員都在科羅拉多泉進行操作。本測試後飛彈防衛處指導官Trey Obering將軍說:「我們已經可以進行長程飛彈防禦系統的全程測試。」[5] 本次目標彈沒有任何誘餌或是反制裝備.[6]

美國海基X頻雷達系統已經開始部署於若干船艦。[7]

2007年2月24日,經濟學人雜誌報告美國北約代表Victoria Nuland,已經開始在北約中商量許多歐洲防禦基地的可能地點。她也確認此點「美國已經和英國商量未來關於此系統參與。」[8]

在2007年2月份,美國開始接觸波蘭和捷克商量設立陸基中程飛彈防禦基地於這些國家的可能。根據捷克官方報告(將近67%捷克民眾不同意[9])建立飛彈防禦雷達以支援將要建在波蘭的飛彈防禦基地,該基地主要是為了歐洲防禦來自伊朗的長程飛彈。[10].

2008年2月23日,美國成功擊落一枚衛星(演習)。

2020年11月17日,美國導彈防禦局(MDA)和裝備有「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的美軍驅逐艦約翰·芬恩號(USS John Finn,DDG 113)在夏威夷附近地區的FTM-44反導測試中發射的SM-3 Block IIA攔截導彈,首次成功攔截了一枚靶標洲際彈道導彈(ICBM),導彈被攔截導彈的動能彈頭直接擊中,並被摧毀。該試驗證明SM-3 Block IIA導彈具有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目標的能力。[11]

技術批評

 
美國的陸基攔截器是中程防禦主力(2001年12月3日,從瓜加林環礁馬克島發射的一個載具帶着大氣層外殺傷彈頭,攔截一個中太平洋彈道導彈靶彈)

有許多關於技術上的可行性批評一直存在,特別是該系統到底有沒有用這一根本問題。

2000年4月一場科學家和安全事務室聯合研討會,在麻塞諸塞州科技學會議場下了結論:「任何有能力製造彈道飛彈的國家都有相對應的能力輕易反制NMD系統使其無效。」

反剋手段包括使用生化武器,鋁質氣球誘標偽裝成大量假彈頭,和冷卻彈頭溫度使擊殺載具在最後階段偵測不到。[12][13]

2004年4月,整體會計辦公室提出報告:「美國導彈防禦署MDA提不出針對一些批評的有效解釋—尤其是在敵對目標使用誘標反制時如何應對。」並建議「美國國防部應該要全面測試每一個攔截階段的細節」。但是國防部回答:「在生產全尺寸產品前並沒有必要一定採行全操作測試。」[14]

支持論者表示沒必要花心力去關注分辨氣球誘標和假彈頭問題,因為許多批評者所謂的「簡單」反制措施事實上要實現改裝於現有飛彈上還是很難,而且防禦科技一直進步很快就能防禦它們。[15]飛彈防禦局(MDA)說誘餌辨別科技可以分類並找出移動方式最像真彈頭的物體;而且終端攔截能力可以使所有中程施放的誘餌都失去意義。[16]2002夏季MDA停止對外界提供防禦細節並拒絕回答一切關於誘餌的技術問題。[17]

2003年7月的一場美國物理學會研討會(APS)專注探討於上升階段攔截飛彈,這依然是目前NMD系統並不考慮的部分。[18]

研討會發現也許可能建造一種小系統引爆洲際飛彈的液體燃料槽於上升階段。甚至可以打掉一些伊朗發射的固體燃料飛彈,但是不能防禦北韓的固體燃料飛彈,因為受限於地理距離因素。不論如何,這還是透露了固體燃料飛彈很難在上升階段攔截。

 
一次防禦系統攔截試驗

如使用衛星軌道武器攔截上升段的北韓伊朗固體燃料飛彈至少要1,600個衛星攔截器才能構成防禦網。 攔截液體燃料飛彈也要700個攔截器,如果考慮到命中率問題,至少用兩個攔截器攔一個飛彈,則需要更多衛星。

目前美國唯一在近未來會使用的上升段攔截系統只有機載雷射(ABL)或是其他動能攔截器。研究發現ABL有能力在300公里射程攔截固體燃料飛彈和600公里射程攔截液體燃料飛彈。[19]

美聯社報導中不看好目前的中程NMD系統,它將在美國日後上升段攔截系統研發完成後被停用,因為它有許多重大科技問題無法解決。此外也有許多反彈道飛彈文章在討論關於類似NMD這類系統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 国际资料库: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2013-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5). 
  2. ^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有用吗?.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Missile Defense Agency. Missile Defense Flight Test Conduc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2005-02-14.
  4. ^ Missile Defense Agency.Aegi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Flight Test Successfu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5-02-24.
  5. ^ 美國國防部. DoD News Briefing with Lt. Gen. Obering from the Pentag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6-09-01.
  6. ^ 防衛資訊中心陸基中程防衛系統空中測試(GMD), June 18,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7. ^ UPI via Space Daily. Analysis: Missile Defense Semanti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5-01-17.
  8. ^ Missile defence systems Bombs bursting in air. The Economist. February 2007, (24 February 2007) [2007-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8). 
  9. ^ Citizens on U.S. Anti-Missile Radar Base in Czech Republic存档副本 (PDF). [2008-11-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11-30). 
  10. ^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CSS), ETH Zurich "US Missile Defense: A Strategic Challenge for Euro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niel Möckli, CSS Analyses in Security Policy no. 12, April 2007
  11. ^ 美媒:美军“宙斯盾”驱逐舰首次成功拦截洲际导弹.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12. ^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MIT Security Studies Program. Countermeasures: A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Planned U.S.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Executive Summary and full te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DF). UCS-MIT Study, A.M. Sessler (Chair of the Study Group), J.M. Cornwall, R. Dietz, S.A. Fetter, S. Frankel, R.L. Garwin, K. Gottfried, L. Gronlund, G.N. Lewis, T.A. Postol, and D.C. Wright, April 2000.
  13. ^ 別高估NMD:一般的低度科技反抗手段就能騙過它, Richard Garwin, Lisbeth Gronlund 和 George Lewis,國防新聞,2000年7月10日,p.15
  14. ^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report GAO-04-409 Missile Defense: Actions are Needed to Enhance Testing and Accountabil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DF)
  15. ^ Countermeasure Doubletalk / UCS Overstates Ease of Defeating Missile Defense Scott McMahon, Stanley Orman, and Richard Speier, Defense News, June 19, 2000 p.19.
  16. ^ Missile Defense Agency Statement of Lieutenant General Ronald T. Kadish, USAF Director,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Organization Before the House Subcommittee on National Security, Veterans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Reform, September 8, 2000 "NMD Counter Countermeasures" se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 IFT-9: A Questionable Success For Missile Defen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ekly Defense Monitor, Volume 6, Issue #36 October 24, 2002.
  18. ^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Report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Study Group on Boost-Phase Intercept System for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ssues, Rev. Mod. Phys. 76, S1 2004. David K. Barton, Roger Falcone, Daniel Kleppner, Frederick K. Lamb, Ming K. Lau, Harvey L. Lynch, David Moncton, David Montague, David E. Mosher, William Priedhorsky, Maury Tigner, and David R. Vaughan.
  19. ^ Physics Today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Boost-Phase Defense Against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nuary 2004.